第一图书网

藏着的中国

余秋雨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余秋雨  

页数:

39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没有比“藏着的中国”更能妥帖地表达我们走进博物馆的感受:中国其实一直在这里,在玻璃展柜后,在聚光灯下,在汉画像的线条里,在六朝人的笑容上,在唐塑的色彩和宋瓷釉面上冰片般的裂纹中……  一百个博物馆,一百个关于古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话题。本书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汇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文字,全书全部以彩色铜版纸印刷,印制精美,将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于读者眼前。  本书讲述了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会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且情节是根据同名电视片的解说词改写而成,具有较高的参考及翻阅价值。

书籍目录

神奇的呼吸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00l我们活着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004寒来暑往 天津自然博物馆/008瞬间古老 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011姚江渡 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015红山遗踪 辽宁省博物馆/019陶彩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023天圆地方 北京·中国古钱币博物馆/027雾中王国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031金沙彝魂 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036中原 河南博物院/040周原行 陕西·宝鸡市周原博物馆/043车行千载 山东·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048故城古事 山东·齐国历史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05l汇纳百川 四川省博物馆/055阙里圣人家 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059凤凰涅檠 湖北·荆州博物馆/062大冶之火 湖北·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065高山流水 湖北省博物馆/068埋伏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072神话不朽 湖南省博物馆/076衣带汉风 陕西·汉阳陵博物苑暨考古陈列馆/080两个中山国 河北省博物馆/084大象无形 河南·南阳汉画馆/088冥土安魂 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09l帝国的边缘 广东·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095铜鼓金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00千古一人 山西·运城市博物馆/104十朝围城 江苏·南京市博物馆/108河西往事 甘肃省博物馆/112来自北方 山西·大同市博物馆/116围屋主人 江西·赣南中华客家博物馆/120稻谷扬花 江西省博物馆/124十里扬州路 江苏·扬州博物馆/129秦地寻踪 陕西历史博物馆/133法门因缘 陕西·法门寺博物馆/136乾坤之间 陕西·乾陵博物馆/140石上墨韵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143守望福田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147鸣沙流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151丝路流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155西行西行 青海省博物馆/159西藏传说(一) 西藏博物馆/162西藏传说(二) 西藏博物馆/165龙井问茶 浙江·中国茶叶博物馆/169花是主人 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173彩云之南 云南省博物馆/177呦呦鹿鸣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181梦华东京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185大庙塑彩 山西·双林寺彩塑艺术馆/189光之城(一)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3光之城(二)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7坐标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201文明的传递 北京·中国印刷博物馆/205一纸风行 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209回望西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213砚墨书香 安徽省历史博物馆/217画中临安 浙江省博物馆/220釉之光 浙江·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224景德文华 江西·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228马上天下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232中亚风 宁夏·固原博物馆/236燕山下 北京·首都博物馆/240天地一线 北京·中国长城博物馆/244天子人生 北京·定陵博物馆/247日夕有食 北京古观象台/250钟鸣前世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254水映江南 江苏·南京博物院/257天下藏书 浙江·天一阁博物馆/261十万进士 南京市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265鸿雁演绎 江苏·高邮盂城驿博物馆/268衣被天下 江苏-苏州丝绸博物馆/272都市山林 江苏·苏州园林博物馆/276步虚 湖北·武当山文物珍品陈列馆/280四水归堂 安徽·潜口民宅博物馆/284吾土吾民 安徽·黄山市博物馆/288“脸子” 贵州·安顺蔡官村地戏博物馆/292白山黑水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296满洲旧话 吉林·伊通满族民俗博物馆/300清风乍起 辽宁·沈阳故宫博物院/304秋猎时代 河北·避暑山庄博物馆/308家国之间(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312家国之间(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316家在闽南 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院/319岁月鎏金 广东民间工艺馆/323雪记春秋 浙江·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327在中堂 山西·祁县民俗博物馆/331香格里拉 云南·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335记忆 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339百昧之祖 四川·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343衙门内外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347九河下梢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351物是人非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355曲终人未散 天津戏剧博物馆/360人神游戏 天津杨柳青博物馆/:364白衣民族 黑龙江·龙井朝鲜民俗博物馆/368博物百年 江苏·南通博物苑/372海上霓虹 上海博物馆/376风吹过 香港艺术馆/380望妈阁 澳门博物馆/383浮岛浪影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386后记/390

章节摘录

书摘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但文明的脉络能贯穿古今,并且还在延续的,只有中华文明。 出现在青海柳湾出土的浮雕彩陶壶上的,是一个大约四千多年前的裸体人。 从山东诸城出土的战国人形铜灯上,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的铜人脚踏盘龙,双臂举起巨大的铜灯…… 人类已经能清晰追溯自己一万年的来踪去迹。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能看到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形态,文物几乎来自中国所有的省市。 天地间最大的秘密,可能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几乎随时随地,我们都有可能被拨动内心的好奇: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何以生活在这里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而遥远的以后,我们会不会成为后人眼里解不开的谜? 很长一段时间,“龙骨”只被民间当作一味中药。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上面的文字,其实出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巫师之手。在河南殷墟,曾出土16万片甲骨文。研究认为,中国的汉字就P001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三千个甲骨文字,至今认识的只有一千个。 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了目前中国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人们一直认为,立足中原的商朝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顶峰时代。 然而,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次出现的八十多个青铜面具,却证实,远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古蜀国,甚至有了更高的青铜铸造技术。 据说四川大凉山彝族人的长相,就有点像古蜀国青铜面具。三四千年前的古蜀国青铜文明,何以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20世纪80年代,彝族文化学派认为在彝族历史里,还藏着一个更久远的秘密。他们相信彝族的“十月历”,其实就是商朝以前中国的一部官方历法,而这个历法源于一万年前的伏羲氏。 一万年至今,还有多少幕后玄机无人识破? 考古学诞生至今,只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地下的挖掘,空中的俯瞰,海底的探索,那些曾经被久远的岁月湮没的,正在一点一点重现。 1991年以来,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多次在渤海和南海海域寻找宋元时期沉船的遗址一。公元10到14世纪,在这条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航道上,曾有各国商船穿梭往来。 水下发掘的文物,叫“出水”。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瓷罐,就出水于辽宁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 瓷器是古代中国最好的出口商品。其中,最被后人珍视的,是宋代瓷器。然而,中国的制瓷技术为什么不在别的朝代,而恰恰在宋代炉火纯青? 北宋都城开封的大部分,现在被埋在厚厚的黄土下,但黄土无法掩盖我们对这个朝代的好奇。一千年前开封的繁华,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城市相比而毫不逊色。 宋代文物大多带有私人标识。务实的姿态使宋代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别开生面。和宋代在席卷而来的游牧民族铁骑前表现的软弱同样出名的,是他们对中国物质文明的贡献。中国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出现在宋朝——为什么会是这样?P002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这是现代中国对古代中国曾经的无数历史细节的一次从头打量。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会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编辑推荐

一百个博物馆,一百个关于古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话题。《藏着的中国》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汇集了当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文字,全书全部以彩色铜版纸印刷,印制精美,将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于读者眼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藏着的中国 PDF格式下载



余老师的作品为什么越来越让人失望了呢,很可能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我觉得,至少是这本书,分量比之前的作品轻了不少,让人感觉是为赚稿费而凑合的。与其说介绍博物馆不如说是评城市历史,往好里说也能说这是历史课本的高度精华概括,总之,从我去过的博物馆里对应看这本书,能回忆的细节不多,大多是一个轮廓和整体影响。


封面很好,书法不错。里面文章文笔很好。只是不知道其取舍之法是怎么样的,安排顺序为什么?


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点中国的历史,藏着的中国,就是一本不枯燥的活的历史课堂。


喜欢余秋雨,此书虽只是他主编的,但也挺有他的风格,对喜欢旅游及历史文化的人有帮助.


其实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有种感觉上当了。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余秋雨写的而是他编撰的。但是内容确实不错。于是也就满意了。


帮朋友买的,她说还不错的


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非常喜欢余秋雨的书,知识面广,用语艺术。


内容过于简单,只是泛泛的介绍,本来以为是余秋雨的作品,结果是他选编的,总之有些失望.


外观okokok很好很满意


了不起,我佩服余秋雨


此书可以作为收藏和查阅资料之用


书的内容很不错,但这本是简装的,纸张也比较粗糙,建议大家买精装的,图片精美值得保留。


他的风格,我很喜欢!


现在买到这本书了很开心


读来轻松有所思


是一本浓缩的历史书籍


想读的书就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