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耕堂读书记(全2册)

孙犁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孙犁  

页数:

4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读书很慢,遇到好书好文章,总是细细咀嚼品味,生怕一下读完。所以遇到一部长篇,比如说二十万字的书,学习所需的时日,说起来别人总会非常奇怪。我对于那些一个晚上能看完几十万字小说的人,也是叹为神速的。  书必通俗方传远。像《聊斋》这部书,以“文言”描写人事景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读者面。但是,自从它出世以来,流传竟这样广,甚至偏僻乡村也不断有它的踪迹。这就证明:文学作品通俗不通俗,并不仅仅限于文字,即形式,而主要是看内容,即它所表现的,是否与广大人民心心相印,情感相通,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作者简介

孙犁,当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书籍目录

《耕堂读书记(上)》目录: 关于《聊斋志异》 《红楼梦》杂说 《庄子》 《韩非子》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颜氏家训》 《三国志·关羽传》 《三国志·诸葛亮传》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 《能静居士日记》 《翁文恭公日记》 《缘督庐日记钞》 清代文献(一) 清代文献(二) 买《太平广记》记 我的二十四史 我的书目书 买《王国维遗书》记 买《魏书》、《北齐书》记 买《饮冰室文集》记 买《崔东壁遗书》记 读《伊川先生年谱》 读《朱熹传》 读《宋文鉴》 谈笔记小说 读《沈下贤集》 读《哭庙纪略》 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金瓶梅》杂说 买章太炎遗书记 读《吕氏春秋》 读《燕丹子》——兼论小说与传记文学之异同 买《世说新语》记 买《流沙坠简》记 买《宦海指南》记 读《棠阴比事》 读《李卫公会昌一品集》 我的农桑畜牧花卉书 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 读《求阙斋弟子记》 买《汉魏六朝名家集》记 《耕堂读书记(下)》目录: 读《旧唐书》 读《宋书·范哗传》 读《史记》记(上) 读《史记》记(中) 读《史记》记(下) 读《史记》记(跋) 我的经部书 我的史部书 我的子部书 我的集部书 我的丛书零种 暑期读书漫录 读唐人传奇记 读《前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传》 读《前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 读《义门读书记》 读《胡适的日记》 读《高长虹传略》 读《文人笔下的文人》 读《船山全书》 读《刘半农研究》 读《东坡先生年谱》 读《后汉书》小引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桓谭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冯衍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班固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 读《后汉书卷六十六·贾逵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三·朱穆传》 买《朱子语类》记 读《清代文字狱档》记 谈读书记(代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关于《聊斋志异》 我读书很慢,遇到好书好文章,总是细细咀嚼品味,生怕一下读完。所以遇到一部长篇。比如说二十万字的书,学习所需的时日,说起来别人总会非常奇怪。我对于那些一个晚上能看完几十万字小说的人,也是叹为神速的。 《聊斋志异》这部小说,我不是一口气读完,断断续续读了若干年。那时,我在冀中平原做农村工作,农村书籍很缺,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烧掠,成本成套的书是不容易见到的。不知为了什么,我总有不少机会能在老乡家的桌面上、窗台上,看到一两本《聊斋》,当然很不完整,也只是限于石印本。 即使是石印本的《聊斋》吧,在农村能经常遇到,这也并不简单。农村很少藏书之家,能买得起一部《聊斋》,这也并非容易的事。这总是因为老一辈人在外做些事情,或者在村里经营一种商业,才有可能储存这样一部书。 石印本一般是八本十六卷。这家存有前几本,过些日子,我又在别的村庄读到后几本,也许遇到的又是前几本,当然也不肯放过,就再读一遍。这样,综错回环,经过若干年月,我读完了《聊斋》,其中若干篇,读了当然不止一次。 最初,我是喜欢比较长的那些篇,比如《阿绣》、《小翠》、《胭脂》、《白秋练》、《陈云栖》等。因为这些篇故事较长,情意缠绵,适合青年人的口味。 书必通俗方传远。像《聊斋》这部书,以“文言”描写人事景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读者面。但是,自从它出世以来,流传竟这样广,甚至偏僻乡村也不断有它的踪迹。这就证明:文学作品通俗不通俗,并不仅仅限于文字,即形式,而主要是看内容,即它所表现的,是否与广大人民心心相印,情感相通,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聊斋志异》,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书。它的内容和它的表现形式,在创作中,已经铸为一体。因此,即使经过怎样好的“白话翻译”,也必然不能与原作比拟,改编为剧曲,效果也是如此。可以说,“文言”这一形式,并没有限制或损害《聊斋》的艺术价值,而它的艺术成就,恰好是善于运用这种古老的文字形式。 过去有人谈过:《聊斋》作者,学什么像什么,学《史记》像《史记》,学《战国策》像《战国策》,学《檀弓》像《檀弓》。这些话,是贬低了《聊斋》作者。他并不是模拟古人古书,他是在进行创作。他在适当的地方,即故事情节不得不然的场所,吸取古人修词方法的精华,使叙事行文,或人物对话,呈现光彩夺目的姿态或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是艺术的胜利突破,是蒲松龄的创造性成果。 行文和对话的漂亮修词,在《聊斋》一书中是屡见不鲜的。可以说,非同凡响的修词,是《聊斋》成功的重大因素之一。

后记

谈读书记(代后记) 在古时,读书记,或藏书题跋,都属于目录学。目录之学,汉刘歆始著《七略》,至苟勖分为四部。唐以后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藏于四库。这样的分类法,一直相沿到清代。无论公私藏书,著录之时,都对书籍的内容,作者的身世,加以简单介绍,题于卷首或书尾,这就是所谓提要、题跋。把此等文字,辑为一书,就是我们现在谈的读书记了。 我所收藏的读书记,最早的是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本)和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武英殿聚珍版翻刻本)。这两部书,是读书记这类书的鼻祖。其中晁志,所记尤为详赡。因时代接近,记录的宋人著作,很是齐备,对作者的介绍,也翔实可信。有很多书,后来失传,赖此志得窥其梗概。后代藏书家,都很重视此书。 晁氏有些论述,也很有见地。如论文集之丛杂,他在集部引言中说: 昔屈原作离骚,虽诡谲不概诸圣,而英辩藻思,瑰丽演迤,发于忠正,蔚然为百代词章之祖。众士慕响,波属云委,自时厥后,缀文者接踵于斯矣。然轨辙不同,机杼亦异,各名一家之言。学者欲矜式焉,故别面聚之,命之为集。盖其原起于东京,而极于有唐,至七百余家。当晋之时,挚虞已患其凌杂难观。尝自诗赋以下,汇分之曰:《文章流别》。后世祖述之,而为总集,萧统所选是也。至唐亦且七十五家,呜呼盛矣!虽然,贱生于无所用,或其传不能广,值水火兵寇之厄,因而散落者十八九。亦有长编巨轴,幸而得存,其属目者几希。此无他,凡以其虚辞滥说,徒为美观而已,无益于用故也。 我不厌其烦地抄了这样一大段书,是因为其中说明了著书立说方面的一些规律。第一,历代作家的文集是很多的。至唐已有七百家,总集已有七十五种。第二,传流下来的却很少。第三,不能流传的原因,主要是虚辞滥说,无益于用。 这里的有用无用,当然不只是像他说的,能否“扶持世教”。晁氏生于宋朝,受理学家的影响,所以这样强调。集子能否流传,主要看它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包括:作者的才智;说理的能辩;文字的美学感染;著作的真诚等等。哲学著作,以才智道理取胜;历史著作,以材料真实取胜;文学创作,以美的陶冶取胜。 作家结集自己作品,都是自信的,都以为自己的作品,已经具备这种功能,可以传之久远。在当时,即使多么无情的批评家,也不会预言这种文集不能传世,阻止他出版。作品能否流传,常常是不能预见的。只有在历史的江河中,自然淘汰。自然的冲刷淘洗,能使当时大显者,变为泥沙:也可以使当时隐晦者,变为明玉。更多的机会是,使质佳者更精粹,使质劣者早消亡。 既然如此,晁氏之所谓“自警”,就很难做到了。人之好名,是一种自然生态。尝见出土的古墓壁画或砖石上,刻有匠人名字。难道他当时不知道,他的作品要永埋地下,曾经想到,有朝一日,会被发掘,重见天日吗?这是创作冲动的满足。劳者歌其事,在自己的劳作成果上,缀上自己的名字,是一种原始现象。儿童就是这样,可以说是牛而知之。 在论述传记的写法时,晁氏的见解,也很好。在传记类《韩魏公家传》条内,他说: 右皇朝韩忠彦撰,录其父琦平生行事。近世著史者,喜采小说,以为异闻逸事。如李繁录泌,崔胤记其父慎由事,悉凿空妄言。前世谓此等,无异庄周鲋鱼之辞,贾生鹏鸟之对者也。而唐书皆取之,以乱正史。由是近世多有家传、语录之类,行于世。陈莹中所以发愤而著书,谓魏公名德,在入耳目如此。岂假门生子侄之间,区区自列乎!持史笔其慎焉。 这一段话里的,“庄周鲋鱼之辞,贾生鹏鸟之对”两句,颇可玩昧。这是说,人物传记,不同于故事,更不同于寓言。古人撰写人物传记,不满足于只用那些干枯的官方资料,愿意添进一些生动活泼的记述,乃参考一些野史、家乘,这是无可厚非的。司马迁的人物传记,那些生龙活现。读起来比文学作品还有兴味,就是因为他不只依据官方文献,还寻访了很多地方资料,口碑传说。后来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都采用了许多私人的著述,增加了传记的生动性。 但运用这些材料,需要特有的观察、判断、取舍的能力。 历史作品,有时可以当作文学,但文学作品。却不能当作历史。历史注重的是真实。任何夸张、传闻不经之言,对它都会是损害。历史、事实,天然地连结在一起,把历史写得真实可靠,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历史,是天地间最复杂的现象。它比自然现象,难以观察,难以掌握得多。它的错综复杂,回曲反复,若隐若现,似有实无,常常在执笔为史者面前,成为难以捉摸,难以窥测的幻境。 撰述历史,时代近了,则有诸多干扰,包括政治的,人事的,名誉的,利害的。时代远了,人事的干扰。虽然减少,则又有了传闻失实,情节失落,虚者实,而实者虚,文献不足征,碑传不可信的种种困难。如果是写人物传记,以上情况就更明显,就更严重。 只根据实录、谱牒、碑碣去写历史,这是传统的做法,也是保守的做法。但开放的写法,即广采传闻野史的写法,也带来了另一种毛病,即晁氏指出的“故事化”或“寓言化”。 特别是人物传记,用开放的写法,固然材料会多一些,事件会生动一些。但材料如果是从亲属得来。其中就有感情问题;如从友朋得来,其中就有爱憎问题。况人之一生,变幻无常,虽取决于本身,亦受制于社会。是非难以遽定,曲直各有其说。盖棺论定,只能得其大概。历史评价,又恐时有反复。要把一个人物的传记写好,确不是容易的事情。 传记一体,与其繁而不实,不如质而有据。历史作品要避免文艺化。现在,有很多老同志,在那里写回忆录。有些人多年不执笔,写起来有时文采差一些,常常希望有人给润色润色,或是请别人代写。遇到能分别历史和文艺的人手还好,遇到把文学历史合而为一的人,就很麻烦。他总嫌原有的材料不生动,不感人,于是添油加醋,或添枝加叶,或节外生枝,或无中生有,这样就成了既非历史,也非文学的东西。而有的出版社编辑,也鼓励作者这样去做。遇到文中有男女授受的地方,就叫他发展一下,成为一个恋爱的情节。遇有盗窃丢失的地方,就建议演义成一个侦探案件。遇有路途相遇,打抱不平的地方,自然就要来一场“功夫”了。 现在有一种“传记小说”的说法。这真是不只在实践上,而且要在理论上,把历史和文学混为一谈了。这种写法和主张,正如有人主张报告文学,允许想象和虚构一样,已经常常引起读者,甚至当事人或其家属的不满。因为凡是稍知廉耻,稍有识见的人,谁也不愿意在自己身上,添加一些没踪没影的事迹的。 当然,野心家是例外的。从历史上,特别是“四人帮”时期,我们可以看到,野心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受别人吹捧,坐在轿子里的;一种是抬轿子,吹捧别人的。他为什么鼓吹得那么起劲,调门儿提得那样高,像发高烧。满口昏话?这是有利可图,可以得到好处的。弄好了,他可以从抬轿子,变成坐轿子,又有一帮人起哄似的吹捧他了。 元、明两朝人,不认真读书,没有像样的读书记。到了清朝,重考证,这类的书就多起来,除很多已成为专门学术著作,如《读书杂志》、《十七史商榷》等书外,标以读书记名目的就不少。《何义门读书记》,寒舍不存;《东塾读书记》,存而未详读之。我最感兴趣的是黄丕烈的《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黄是藏书家,以藏有百种宋版书而著名。他所藏书,也远远不限于宋本。他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好像接触的不是书,而是红颜少女。一见钟情,朝暮思之,百般抚爱。如醉如痴。偶一失去,心伤魂断,沉迷忘返,毕其一生。给人一种变态的感觉。这种感情,前代不能有,后代也不能有,只有他那样的时代,他那样的生活,既不能飞黄腾达,又不甘默默无闻,才会有这样的心境,和这样的举动。 他的藏书记,被后人一再辑印。我有三集,前二集是上海医学书局影印,后一集是木板蓝色印本。同样是藏书家,陆心源的《仪顾堂题跋》,读起来就干燥无味。 其次是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记》,他的读书记,散见在他的日记中,由云龙辑录出来,商务印书馆出版,白文没有标点,也未详细分类。有一年,我在北京国子监买了一部,纸张很好,共四册。后经中华书局整理、分类、标点,重新出版。 他读书仔细认真,读的书也广泛,非只限于经史,杂书很多。但对像《红楼梦》这样的书,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总是说病了闷了才拿出来看看。并说,这部书是托名贾宝玉的那个人,自己写了家世,其他社会风物,则是别人代为完成。这真是奇怪的说法,可备红学家参考。 和他的读书记类似的,有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舍间所藏。为万有文库本。此人读书也多也杂,也很认真,我通读一遍。此外,有《鲁岩所学集》,也是读书记,较通俗易读,我有的是木刻本。我另有叶德辉的《郎园读书志》、邓之诚的《桑园读书志》等。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晨改讫


编辑推荐

《耕堂读书记(套装上下册)》是孙犁所写读书记的结集。所收作品,均是作者的匠心之作,既有买书的经历,又有读书的心得体会,体现了作者的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欣赏趣味。孙犁一生“嗜书如命”,对于所读及所藏之书均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读他的《耕堂读书记(套装上下册)》,就发现孙犁多次强调自己对于读书很有“洁癖”,他在《买〈太平广记〉记》中就写到自己买书的习惯:“我有洁癖,见其上有许多苍蝇粪,遂为会文堂主人买去,失之交臂,后颇悔之。”孙犁晚年有修书的习惯,所谓修书就是将那些受了破损的书重新用牛皮纸包装起来,他的大部分藏书在“文革”中被查抄,返还后不少书都被污损了,因此,修书成了他晚年打发光阴的一个重要的功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耕堂读书记(全2册) PDF格式下载



书的印制装订都很不错!小32开精装两本,都是孙犁淡雅清新文风的读书小品,建议吧书衣文录也一起印出来。


两本小书就开价38元,这百花文艺出版社也忒狠了,不大厚道。幸好卓越卖半价,使得孙犁先生的书得以广为流传,则读者幸甚、孙犁先生幸甚、中国文化幸甚。书倒是印的挺好。孙犁先生不愧是荷花淀派的开山祖师,文笔既朴实又很美很有味道。孙犁先生的文章需要慢慢读慢慢欣赏。


非常好!非常好!读完可见真性情。


孙犁的书,喜欢。文笔见识均好,难怪提携了那么多大家。


孙老先生讲他藏书的故事,笔墨清淡,适合翻着玩。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是比较闲的。适合闲来雅趣读来。


孙老爷子的文字真的不错,不做作,朴实中见真情。此书印的也好,封面既能看出。


很早就喜欢读孙犁的作品,朴实的文字透出浓浓的诗意和纯真,是疗养身心的好书。必须说一下送货,这次是我最满意的送货,包装规范,书籍干净整洁,还一直送到楼上办公室,要是总这样该多好!


百花文艺新出的《耕堂文录十种》及同一设计装帧的《铁木前传》、《耕堂读书记》精装本我一次买全了。其设计素雅,装帧漂亮、纸张给力、排版悦目,里面还有作者照片和手迹,787×1092mm 1/32小开本方便阅读。我是十分满意,认为值得珍藏。... 阅读更多


开本32, 纸张密实.清白, 字体清晰, 装订的很结实(精装书的装订也分好. 中.差,此书无疑是好)就书籍质量而言,值得购入。


制作精良,封面设计不错


真正的好书,不贵


今年看到的最舒服的封面


内容和形式结合得很好


重温重温


孙李先生的读书笔记,有点意思


孙犁晚年读书心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