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墓地是首雕塑诗

赵鑫珊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1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赵鑫珊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墓地是首雕塑诗:对欧洲墓地雕塑的艺术思考》的作者赵鑫珊是一位颇有灵性的学者,他对建筑、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热爱。作者谈欧洲墓地的雕塑艺术,予人的不是阴冷的感觉,而是美的享受,智的启迪;众多艺术雕塑照片,带有更为强烈的美感。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作家,哲学工作者。成书于东汉的《太平经》是道家经典。其中有个重要命题:“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用这个“四重结构”作为手中一张无形的大网向世界撒去,便是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最高人生使命。“我手中握有大网,故我在。”--这才是哲学工作者的座右铭。上海人,2008年留学法国,攻读空间艺术设计专业。

书籍目录

卷首语 题记十六则 “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序言 一、本书的缘起;二、基督教以及儒释道这四家的生死学表述 关于远古人类和墓地起源——在欧洲基地仰观俯察时的遐想 从古希腊罗马墓地艺术到今天的欧洲墓地雕塑 《圣经》是怎样解释十字架的?——欧洲墓地没有十字架便不成其为墓地 作为空筐结构的十字架及其空纳宇宙万境的伟力——“宇宙美学”符号及其主题变奏 一、十字架选型的多样性及其意义;二、我对欧洲墓地十字架 “文本”的解释 墓地秋风•枯叶寒鸦•西山落霞 一、荒残美学原理;二、“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 每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个故事——没有故事的墓是空的 舍生取义——儒家学说照亮欧洲坟场 墓地艺术一定有阶梯进步性吗?——关于“玩”这个汉字 法国文化名人墓地效应——“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生死学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德国哥丁根大学城的伟人坟 一、高斯;二、普朗克;三、玻恩 西方人的墓志铭的哀歌 一、孤坟;二、终曲;三、同行 宠物之墓——“以宇宙万物为友,人间哀乐为怀” 死亡需要宗教到场吗? 我为什么写作——结语 附录: 澳门和上海的墓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人同宠物(狗、猫)有无法割舍的感情,所以便有了宠物墓地。 从小我便听到“义犬救主”的感人故事。 不久前,一位退休的美国消防队队员深夜正在睡梦中,房子起火,风大火势猛,他的爱犬在他床头狂叫,终于把主人叫醒。 前些年,一盲人同爱犬相依为命十多年,形影不离。盲人去世,归天,爱犬守护在墓前,神情忧伤,任凭陵园管理人员怎么赶它,它就是不离墓地半步。 不久前,美军一架直升机在阿富汗被击落,有22名“海豹”突击队队员丧生。塔米尔森是其一。在他的葬礼上,他的爱犬“鹰眼”一直蹲在棺材旁。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狗讲情义,通人性。 所以世界有些地方才有了“宠物陵园”。 上海有对夫妻歌唱家,从马戏团领养了一条患有心脏病的狗。遇上男主人或女主人出差,狗因思念主人,不吃不喝。直到主人打电话给狗听,狗才吃、喝。晚上,狗同男女主人同睡一张大床,爱犬横卧在中间,构成了字母H。 夫妻俩把爱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我还想举个极端的例子。2012年2月14日韩国有则新闻说,一位姓金的25岁女子由于她的宠物狗死了而伤心自杀!该女子养这条狗已4年。她留下遗书,要求跟爱犬葬在一起! 这个例子同不法分子捕杀虎、熊、象、鲸、鲨鱼……成了强烈对比。 “天生之,地载之,圣人教之。” 教黎民百姓什么呢? 教我们如何生,又如何死吗? 生和死都要圣人教吗? 是的,欧洲墓地雕塑语言符号系统正是西方多位圣人(主要是神学哲学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教导出来的。 大约在一万年前,当第一个人萌念把至爱亲朋的尸体用泥士埋葬的时候,人类墓地文明便宣告开始了!(注意,我没有用墓地文化,而是文明。) 东西方墓地文明的一切一切,包括各种葬礼,用上十字架和长翅膀的天使,墓志铭,唱挽歌,安魂曲,教堂鸣丧钟——东方人和西方人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死亡是同一种普遍世界或世界普遍现象。 其实,说死亡是宇宙现象更为准确。据天文学家估算,在10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也会烧尽,寿终正寝! 太阳之死比某个地球人的死要崇高千万倍。两种死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都是死,这点相同。 我欣赏、赞美欧洲墓地用上了天使这个可爱的艺术符号。这是神学家兼艺术家的丰富想象。这个无中生有的创造性的形象大大减轻了还活在此岸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厌恶和所承受的压力。


编辑推荐

《墓地是首雕塑诗:对欧洲墓地雕塑的艺术思考》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情智交融,新意盎然;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灵光,凸显超越人生的艺术精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墓地是首雕塑诗 PDF格式下载



黑白照片太模糊,大概采用彩色底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