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懂心理学
2008-7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敏
314
290000
1998年,一位名叫张启轩的男孩,因其优异的成绩而被清华大学录取。张启轩的母亲在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时说:“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学校里要举办艺术节,我儿子特别高兴。他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他对我们说艺术节上有一个花展,由他们班负责拿花,而且要求是盆花,他准备拿菊花。尽管儿子重复了两次,并一再叮嘱,可我还是忘记了给儿子买花。艺术节开幕那天,我母亲生病了,我一下班就急忙赶往母亲家。回来时,儿子哭了,特别伤心。我不停地安慰他,并给他的老师写了一封信,解释原因,可儿子依旧很伤心。那几天,吃饭时他几乎没有讲过话。一天晚上,他非常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你一定记得写在本子上,这样就不会忘记了,就像我写作业一样。”那时他还只有9岁,我突然感到自己是一位不称职的妈妈。从那次事件之后,我意识到了: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更多的时候更需要家长的关爱和帮助。我们每天关心的不过是孩子的吃、喝、用、行,却不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更需要感知与关爱。”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满载着酸甜苦辣的复杂过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大影响孩子成长的环境因素中,家庭是孩子病根的发源地,学校是孩子病象的显现地,而社会则是孩子病毒的危机地。由此可知,家长的教育好比根的培育。因此,教育家巴哈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总是头头是道!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得不面对,那就是很多家长尽管怀着宏大志愿,而且自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最好的。然而,他们却不一定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的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科学的呢?这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家长与家长不尽相同,孩子与孩子也千差万别,所以,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既然是这样,我们可以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上,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关注怎样培养出好孩子。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支配行为。那么,作为家长,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家指出: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那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人格与习惯等心理发展的重任,是不是也应该懂心理学的知识呢?可是有很大一部分父母由于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忽视了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从而使孩子走向歧途,这是在教育孩子上的一大败笔。其实,心理学与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说就是: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教育学是促进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家长的言行举止就是给孩子播下的种子,什么样的言行也决定着我们收获什么样的果实。人们通常都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要想收获成功的果实,不仅需要家长具有良好的家教能力,还需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不仅要了解孩子的行为,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这样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通过引导、启迪、交流、行动,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时下,不缺少疼爱孩子的家长,而是缺少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保家卫国、振兴中华的重任。因此,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那些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们看的书,这也是一本写给那些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父母们看的书。本书主要介绍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而有效地教育孩子。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情商教育、习惯培养、沟通教育、性格塑造、智商开发、学习教育、成长教育、交往教育、财商教育、网络教育、减压教育等方面,以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每个章节都设有案例、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将心理学理论与案例相融合,可以让家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照和参考,既通俗易懂,又便于阅读理解。真诚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与成功”,感受父母责任的“理性与伟大”。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保家卫国、振兴中华的重任。因此,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编者们编写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那些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们看的书,这也是一本写给那些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父母们看的书。
序章 家庭教育的基本理——教子与心理学 一、我们总是在延续上一代的教育模式 二、父母教育观念与孩子的心理发展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家庭环境因素与孩子的心理发展 五、父母教育新课题: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第1章 父母教育的反思与选择——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整合你的角色 二、家庭教育要宽严相济——父母的态度要宽严得当 三、身教重于言教一教育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 四、爱,不是“有求必应”——对孩子不能百依百顺 五、好父母不会有坏孩子——做最好的父母 六、家庭教育切忌自相矛盾——父母教育方针要统 七、钢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棍棒之下无天才第2章 教你提高孩子的情商——情商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情商决定未来——重视培养孩子的情商 二、意志决定孩子的能力发展——孩子需要磨炼意志 三、让孩子自己去打江山——让孩子独自面对挑战 四、做人勇敢一点不好吗——教孩子学会勇敢 五、一边受伤一边学坚强——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六、让孩子做自己的舵手——教孩子学会自强自立 七、在竞争中活出样子来——训练孩子的竞争能力 八、呵护生命的翅膀——帮孩子摆脱轻生心理 九、做事先会做人——教孩子学会做人 十、良好品德始于良好行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 十一、好榜样胜过千言万语——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十二、教孩子遇事先人后己——教孩子凡事为他人考虑 十三、教孩子要有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十四、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教孩子学会感恩 十五、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正确对待孩子的荣誉第3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养成中的心理学 一、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好习惯意义重大 二、好习惯不是强迫出来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 三、好方法强于好借口——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让孩子吃点苦没啥不好——培养孩子吃苦的习惯 五、孩子,我只养你到18岁——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习惯 六、管理好自己才能去管理别人——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的习惯 七、诚信是人生最好的名片——培养孩子讲诚信的习惯 八、用耐心培养耐心——培养孩子有耐心的习惯 九、让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十、宽容是对别人的尊重——培养孩子宽容的习惯 十一、反省是成长的秘诀——培养孩子反省的习惯 十二、珍惜时间从这一刻开始一培养孩子惜时的习惯 十三、爱心是一种助人之美——培养孩子有爱心的习惯第4章 和谐的教育离不开沟通——沟通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再忙也别忽视孩子的存在——抽出时间陪孩子 二、不要成为孩子的仇人——用理解善待孩子 三、你会说话,孩子就会听话——父母要讲求说话技巧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赏识你的孩子 五、坏孩子是骂出来的——对孩子不要总是斥责 六、聪明的父母不唠叨——对孩子不要唠叨不停 七、别拿孩子“货比三家”——别说自己的孩子不如人 八、把批评变得更加“可口”——用表扬来批评孩子 九、露出你的八颗牙齿——常对你的孩子微笑 十、用你的眼神来说话——用眼神与孩子沟通第5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性格塑造中的心理学 一、好性格才会有好命运——性格决定命运 二、做人绝不能人云亦云——培养孩子有主见的性格 三、内向所以成功——发掘内向孩子的性格优势 四、乐观的性格更迷人——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五、孩子的任性不是个性——帮孩子改正任性的毛病 六、猜疑的性格不能要——帮孩子摆脱猜疑心理 七、谦虚的性格不能少——帮孩子摆脱自负的性格 八、缺什么不能缺自信——培养孩子自信的性格 九、可不可以不攀比——帮孩子摆脱攀比心理第6章 开发孩子超凡的智商——智商开发中的心理学 一、孩子智力的发展与关键期——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 二、也让思维横冲直撞——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三、别去嘲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四、将观察进行到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五、到创造的前沿去淘金——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六、专注是效率的前提——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七、用记忆征服遗忘——增强孩子的记忆力第7章 提高孩子学习的能力——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认识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需要主人翁态度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三、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把孩子从逃学的边缘拉回来——应对孩子逃学心理 五、避免孩子产生学习疲劳——孩子学习疲劳的调适 六、分数和孩子,哪个更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第8章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别再对性教育遮遮掩掩一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二、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重视孩子的性别教育 三、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概——重视培养男孩气概 四、吾家有女初长成——帮女孩正确认识自己 五、比早恋本身更重要的——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 六、不要掀起孩子隐私的盖头——尊重孩子的隐私第9章 增强孩子交往的能力——交往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孩子也需要人际交往——认识孩子的人际交往 二、朋友不能随便交——教孩子把握交友原则 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桃李”——教孩子学会与朋友相处 四、缩短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教孩子学会与老师相处 五、帮孩子克服社交恐惧——教孩子摆脱社交恐惧第10章 教孩子有钱,而不是给他钱——财商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教孩子有钱,而不是给他钱——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 二、再富不能富孩子——教孩子学会勤俭节约 三、金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手指——培养理财能手 四、把压岁钱花在刀刃上——合理分配压岁钱 五、零花钱不能由着性子给——零花钱的给法第11章 孩子破“网”重生——网络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网”里走,“网”外走——孩子迷恋网络怎么办 二、网瘾,只是孩子的错吗——父母也有责任 三、让孩子远离网络聊天——网络聊天坏处多 四、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防治网络游戏综合征 五、网恋,玫瑰还是陷阱——警惕孩子网恋第12章 帮助孩子轻松减压——减压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认识孩子的心理压力 二、别在孩子的痛苦上欢呼——别给孩子施加过重压力 三、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四、厕所里面最温暖——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 五、给角色压力一个出口——化解孩子的角色压力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在市里某初中读二年级。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母亲是一家医院的骨科主治医生,家里的经济状况良好。她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聪明温顺,遵守学校纪律,对父母和老师的话一向唯命是从。在各门学科中,她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但是爸爸、妈妈对她的期望很高,要求也过于严格。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考了全班第一,成绩为98分。对于这个已经是名列前茅的成绩,父母却依然不满意,认为那2分也不应该丢掉,于是责怪她太粗心大意,对考试缺乏认真的态度,要求他在以后的考试中,做完试卷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反复检查五六次才可以。如果成绩达不到满分,就要受到重抄试卷三次的惩罚。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使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于是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在以后的每次考试中都遵从父母的要求仔细检查做过的题目,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出一点差错。从上初中开始,她答题的速度越来越慢,尤其在做数学试卷时,看题目必须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看,以防止自己把题目看错。做完题后还要一遍又一遍地验算所得的结果,甚至有时为一道题而反复检查将近三十分钟,否则就会感觉不放心,最后导致不能及时做完后面的考试题目。对同一道题如此长时间地反复检查,使她感到胸闷、头痛此时已出现“强迫症”的时期症状,由于父母没有心理学的常识、并没有及时就医,此后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也下降到班里二十几名。父母想用施压的方式让孩子考满分,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没见到好成绩,反而危及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的孩子为了读书出好成绩,几乎是整个人的精力都放在学习、考试上。而父母把所有的资源和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造成了孩子的精神紧张,压力巨大。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他们能找一个好工作?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是增加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还是社会的阅历,或者为人处世之道?并非说读书没有好处,而是要清楚拼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在学校考个满分,在年级中名列前茅,成为众人瞩目的高分生,以及考个好大学,这似乎与国家教育理念相悖。对那些要求孩子永远争“第一”的家长,在要求成绩的同时更应该适时地为孩子做好心理疏导。
《父母要懂心理学》。这是一本写给那些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们看的书,这也是一本写给那些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父母们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