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冠诚 冠诚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冠诚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

冠诚  

页数:

245  

前言

人,生活在世界上,所受的教育是多元化、多形式、多样性的,而非单一性、局限性的。但母亲教育对任何人都是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母亲教育既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形式,同时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内容。就教育形式而言,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教育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母亲教育同其他教育不同,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特殊教育。但我国目前的母亲教育总体现状令人担忧,很多作为教育者的母亲不能成为良好的、合格的教育者。孩子的心理障碍、情感缺欠、人格扭曲等问题,很多源于家庭中母爱的扭曲和教育不得法。母亲“爱河泛滥”,对孩子投入的关怀过度,也就是所谓的“溺爱”,往往是孩子出现心理障碍的首要根源。有调查显示,29.6%的家庭存在关爱过度现象,其中有70%的妈妈承认自己对孩子有一定程度的溺爱和娇惯。令人思考的是。许多母亲一方面溺爱孩子,一方面又对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颇有微词,同时也承认自己的教育失误,84%的母亲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59%的母亲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溺爱。

内容概要

  作为母亲,你有没有对自己养育出来的孩子颇有微词?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孩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母亲充满智慧的养育。善意引导,正确教育,深度启发,文明共处,身兼好妈妈与好老师,培养出了不起的孩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总设计师孩子的成长来自妈妈的点滴教育妈妈和孩子的感情更亲密想想自己要当什么样的妈妈妈妈夸奖孩子也要讲究技巧妈妈要教给孩子值得教的东西妈妈应教给孩子学会感恩妈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兴趣第二章 做孩子眼中最优秀的妈妈严格公正不偏不倚的妈妈善于倾听,和蔼可亲的妈妈品行端正,认真负责的妈妈懂得站在孩子角度考虑的妈妈幽默乐观的妈妈自信积极进取的妈妈宽容、言出必行的妈妈尊重孩子想法的妈妈坦诚的妈妈懂礼仪、讲礼仪的妈妈正视孩子的错误,有爱心的好妈妈第三章 和老师一样,妈妈也需要随时“进修”不唠叨是妈妈首先需要学习的妈妈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妈妈不懂也可以问爸爸孩子问你时,你哑口无言了怎么办?和孩子一起动手的快乐教孩子正确面对成绩单和孩子一起学外语勇于向孩子认错让孩子学会节俭和孩子一起学习上网第四章 好妈妈要教给孩子的16项必备素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享受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仔细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努力过,就不会后悔付出了,自然就会有回报别人能做好的,你也一定能行跌倒了,需要自己爬起来你需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学会反省体谅长辈的艰辛做事就得一鼓作气,不能拖拉言而有信,培养孩子信守诺言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找借口克服自卑,从娃娃抓起孩子,一定要坚强孩子,不要嫉妒别的小朋友第五章 好妈妈教孩子轻松学习鼓励孩子多多提问学习的兴趣需要刺激为孩子的创造力插上翅膀提前预习会让学习更省力温故而知新,捡了芝麻不能丢西瓜和孩子一起写读书笔记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孩子读什么书需要你来把关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做出一道难题就夸他你懂语言的暗示力量吗学会说些善意的谎言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第六章 好妈妈一定不能这样错误一:大庭广众之下给孩子难堪错误二:高高在上的和孩子说话错误三:批评就要“暴风骤雨”错误四:在孩子失败时火上浇油错误五:听取一面之词就动口错误六:偷看孩子的日记错误七:常把“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错误八:你敢不听话?打!错误九:工作不顺,拿孩子出气错误十:把孩子的一切都包揽下来错误十一:宽容等于纵容错误十二:限制等于专制错误十三:离他远点,他是坏孩子!错误十四:打击的话轻易说出口错误十五:“你和你爸一个德行!”第七章 妈妈说给孩子最有用的话孩子,不要以貌取人孩子,妈妈相信你!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你能行,没有什么能难得倒你!努力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正确看待得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和金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选择宽容待人,学会原谅别人继续保持你的优点并发扬光大孩子,你要做时间的主人第八章 爸爸和妈妈一起教孩子让孩子更爱爸爸,该怎么办?爸爸的包容是爱孩子的第一课爸爸要做孩子文明的使者教孩子学会分享爸爸能让孩子自信起来奖励物质,不如全家一起出去玩爸爸这样,孩子更会体谅妈妈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推诿责任全家人一起动手做家务合理分工,你教动手我教文别拿孩子当筹码把性教育当做礼物送给长大的孩子

章节摘录

教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任何打击和委屈。这也是许多花季悲剧产生的原因。孩子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矛盾,这时,妈妈应告诉他要学会宽容。当然,也不能一味的忍让,对方有错误要明确指出,然后告诉他“我不计较,我们还是好朋友”,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大大咧咧的性格。这种性格会使孩子在以后深受朋友们的喜爱。多给孩子充充电有益的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营养注入,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有益。因此,妈妈在有空的时候别忘了多带孩子去书店转转。当然,并不是每次去都要买书,而是要利用去书店的机会,增加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间,要让孩子知道读书不仅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如果妈妈们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那么,教育起孩子来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妈妈和孩子的感情更亲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与孩子之间有着血缘关系,每一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的天性。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成了妈妈的掌上明珠。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体贴、照顾,对培养孩子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有利的。然而,要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光有母亲爱孩子的情感基础还不行,还必须要培养孩子爱母亲的情感。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怎么可能会去爱别人呢?所以,作为母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爱父母的情感,这是孩子所有情感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具有爱父母的情感呢?妈妈要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美好的形象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并且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妈妈和孩子朝夕相处,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使他们终身难忘。所以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翻版。”妈妈要孩子爱自己,就必须在言行上起到示范作用,用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例如,在天冷时,妈妈可以说:“宝贝!天凉了,你冷吗?”在孩子做作业时,妈妈可以说:“孩子,妈妈为你准备一杯热饮料,趁热喝了吧!”此外,妈妈还可以时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状况等等。妈妈要时时、处处对孩子表达自己爱的情感作为母亲,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孩子;在学习上要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在品德上要严格要求孩子。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妈妈对于孩子的一些健康、合理的精神需要,应尽量给予满足,如买课外书、玩具、参观、游览等,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的爱。同时,对孩子的优点,妈妈应适当地进行表扬;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要进行具体分析,然后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矫正。如孩子是好心干坏事(想帮妈妈洗碗,却不小心打破了碗),是由于好奇心进行了破坏(由于想探索玩具的秘密,不料弄坏了玩具),还是明知故犯等,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妈妈这样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面会认识到,母亲是很关心他的,是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上的。这样,孩子就会逐步增强爱母亲的情感。最不可行的就是,在孩子犯错后,妈妈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责骂、训斥甚至棒打。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时间长了会造成孩子对母亲的仇视与记恨。母子对立怎么可能培养出孩子爱母亲的情感呢?教育引导孩子以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除了让孩子具有爱母亲的情感外,母亲还要引导孩子以行动来表达对自己的爱。对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第一,培养孩子对家长有礼貌孩子对妈妈有礼貌是孩子爱妈妈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必须严格要求孩子:平时与家长说话要用礼貌用语;家长问话要回答;早上起床要说“爸爸、妈妈早”;上学去要与爸爸、妈妈说“再见”;晚饭后休息时要与爸爸、妈妈说“晚安”;有事出门要得到爸爸、妈妈的同意;事后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回来了;当爸爸、妈妈工作、学习、休息时不去打扰。妈妈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久你的孩子就会养成对父母有礼貌的行为。第二,引导孩子分担家务劳动妈妈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也能增强孩子爱父母的情感。如:爸爸烧菜没佐料,可以让孩子去买;星期天妈妈为全家人洗衣服(也包括孩子的),可以让孩子把全家人的手帕洗一洗;下雨了,让孩子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回家。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懂得不能总让爸爸、妈妈关心、照顾自己,自己也要关心、体贴爸爸、妈妈,要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劳动。第三,让孩子从小学会体贴家长在爸爸生病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为爸爸端汤送药;可以让孩子在爸爸床头放上一瓶鲜花,以此让爸爸得到宽慰。当孩子羡慕同伴的某一玩具、某件衣服,而妈妈因家里经济拮据而不能为他增添时,就要给孩子讲清道理,教育孩子体谅家里的困难。此外,有时间的话,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谈谈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劳动的忙碌与辛苦,让孩子理解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接受父母的意见,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安心工作。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就会懂得体贴父母。


编辑推荐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自立、自主、自信。妈妈是伙伴,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养人容易育人难,当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当孩子的知心好老师,让孩子做你的贴心小棉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PDF格式下载



个人感觉内容有点跟不上现在孩子发展


真是本不错的书,在做妈妈上,我并没有经验,有了这本书的帮助,我知道怎么教育宝宝了,对我真的帮助很大。我推荐了身边的很多新妈妈们来看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