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顾群业作品集

顾群业 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作者:

顾群业  

页数:

1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计算机主板尘封固化成了僵硬的化石,蜘蛛侠之手叩响兽首门环,孙悟空与超人变通融汇为视觉新形象,宗教形象被生活化地消解与颠覆……这些网络时代的数字艺术和设计作品,向传统的接受美学和艺术观念提出了挑战和冲击。《顾群业作品集》给读者以别样的视觉冲击力和陌生化的思维挑战。  《顾群业作品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视觉文化的盛宴。它既呈现出当代艺术创新实践的文化内涵,也凝聚着网络信息时代数字化游艺的丰富表征。  对于《顾群业作品集》出版的文化背景,正如著名艺术家潘鲁生所评论的:“网络游艺,人机对话,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和介质,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内涵的艺术作品,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顾群业作品集》凸显出“视觉为中心,艺术无边际”的理念取向。顾群业否认读图时代的意义消解与审美沉沦,他认为对于意义的追问是人类的本性。他说,我们所反对的仅仅是“图像时代的对象性特质”,艺术作品“在自身开启出一个非对象性的世界,成为真理的现身方式”。他同时认为:艺术就是要天马行空,越放得开,越无边无际越好。不要用条条框框束缚自己,其实我们习惯于自我设限,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他说,什么叫艺术的自由?就是在艺术里,怎么样都行。  《顾群业作品集》呈现的是网络信息时代的艺术作品,也是日新月异的思维变革的产物,在21世纪初叶的文化景观中,这样的数字与设计艺术作品像一个符码和表情,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侧面和影踪,它的文化价值是当下的,也是未来的。

作者简介

  顾群业,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网络中心主任,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设计中国》(Design.cn)执行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分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行业专家资源库”首批专家。主要从事网络建设工作以及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教学工作。  招贴设计作品《文而化之》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招贴设计作品《叩》获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银奖,招贴设计作品《堵住后门,确保安全》获山东省青年美展优秀奖,报纸广告设计作品入选第三届山东省优秀广告设计作品展。  担任山东省教育厅十五立项教材《数字艺术设计教程丛书》副主编,担任《高等院校数字艺术设计系列教材》副主编。编著有《网页艺术设计》、《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教程》、《网页配色密码》。  曾担任《中澳新媒体艺术对话展》、《融绘——视觉艺术对话展》策展人,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评委、Adobe中国“Shall We Dance”数字艺术大赛评委、全国动易设计应用大赛评委、首届BamBook设计年展策展人及评委、第二届齐鲁动漫创意大赛评委、肯德基“酷感夏日”济南赛区决赛终评委。

书籍目录

序和而不同与文化自信——评顾群业平面设计作品《叩》《化石》终将“化石”——观顾群业观念作品《化石》有感“数字”的烙印——观顾群业艺术作品所感快乐地游艺于数字艺术——小记顾群业程序与诗歌——访山东工艺美院青年教师顾群业穿越时空的思考——美国Stash杂志访顾群业对艺术“神化”的反思——世艺网专访顾群业顾群业作品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机器的本质,说到底不过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而已:人赋予机器种种功能,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自动化已经发展得无以复加,甚至人类还模仿自己创造出了能够完成人类各种动作的机器人。就目前来说,机器人在模仿人的能力方面,难以跨越的障碍是如何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很多先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地被超越,也许机器人技术有一天会跨越思维的障碍,就像《Robot》中的NS-5型超能机器人,不仅拥有了人类的智慧,而且具备了人类的情感。作品给了我们一个打坐机器人的形象,而打坐是人类自我修炼、修养的一种形式。它引发我们的思考:假使Robot真正具有了独立的智能,那么人与机器相比,人的主体性何在?人与机器如何和谐共生?人机关系将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将会去向何处?Robot那镀铬的、机械的表情下隐含着艺术家对于时代语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人类从亘古走向未来,在与技术发展纠葛千百万年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技术所带来的如此巨大的冲击,但我们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来迎接所有的挑战。


编辑推荐

《顾群业作品集》是《设计•中国》艺术家数据库项目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顾群业作品集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买的很值,里面汇聚很多当代艺术作品。看过之后耳目一新,而且都是最新的艺术创作的佳作,将古代艺术形式与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作品富有丰富的感染力。希望以后还会有第二版出版。强烈推荐给喜欢艺术创作的读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