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

朱立元 春风文艺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春风文艺  

作者:

朱立元  

页数:

219  

内容概要

  从文学观念、文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发展状况进行调研,有助于我们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状况有更加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报告在收集、阅读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全面、客观、公允地对上述三个时期中国文论的发展情况加以梳理、提炼和描述。同时,调研表明,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中国始终占有主流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时期文论的发展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调研还表明,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有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总体上收获巨大,成就辉煌,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调研认为,经过百年的发展、革新、积累、创造,我国文艺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于19世纪末之前的可概括为“古典文论”传统的一个新传统,这个新传统,尤其在新时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多元的发展,成为这个新传统最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朱立元,生于1945年7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术兼职: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7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著有《黑格尔美学论稿》、《接受美学导论》、《真的感悟》、《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理解与对话》、《美学与实践》、《美的感悟》、《善的感悟》等专著,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等著作和《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等教材。多次获省部以上奖项。

书籍目录

新时期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教材编写丛书说明前言第一部分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批评概说第二部分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研 一、文艺学的批判与反思时期(1978—1984) (一)人学基础的确立 1.为文艺正名 2.突破人性论的禁区 3.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 4.文学是人学 (二)走向审美反映论 二、文艺学回归自身时期(1985一1990) (一)文学主体性 (二)文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三)形式及其研究 1.对形式本身的研究 2.文体研究 3.语言研究 4.叙事研究 (四)现实主义与典型问题 1.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2.对新写实主义的理解 3.典型问题 (五)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1.文艺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概念 3.文艺与意识形态 三、文艺学的综合创新时期(90年代至今) (一)吸收借鉴西方理论资源与创新 1.主要批评方法研究 2.文艺学新学科建设 (二)中国传统文论的吸收与转化 1.对传统文论资源的反思和清理 2.关于中国文论的“失语”问题 3.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 (三)当代文艺学的价值指向与人文关怀 1.人文精神讨论 2.新理性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的研究 1.关于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研究 2.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哲学基础的研究 3.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研究 4.关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1.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 2.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研究 3.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探讨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 1.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2.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理论的 研究 3.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派及其代表 人物的研究 4.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研究 五、当前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与文艺学发展中的 学科危机 (一)当前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 1.关于“民族化”和“西方化”的问题 2.“世纪文学”和“文学新世纪”问题 3.“纯文学观”的反思 (二)文艺学发展中的学科危机第三部分 调研的初步结论 一、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必须给予充分估计 二、文艺学的发展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文艺学的发展应坚持文艺自身的规律 四、文艺学的发展应坚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中西理论资源 五、文艺学的发展应坚持面向现实,关注现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 PDF格式下载



书不错,不是因为名家所作,而是该书做了很多基础工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