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石鼓文临习指南

姜荣贵 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  

出版社:

辽宁美术出版社  

作者:

姜荣贵  

页数:

2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石鼓文临习指南》收入了秦《石鼓文》和吴昌硕临作,关于《石鼓文》及其意义,关于《石鼓文》笔法举要、构法举要和临法举要。还有集名言名句成语联语,其内容大多来自《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国名联辞曲芍》以及书法创作中积累的佳句秀语,凡二言、三言、四言句均为原大,五言句经复印稍缩,上述集字全部由原帖中撷取。  这本册子适宜书法爱好者与初学者,可供临摹,可为资料,也可作教材,一书多用,如果读者也如是说,作为作者,将感到十分欣幸。

书籍目录

《石鼓文》及其意义《石鼓文》程质清注释《石鼓文》吴昌硕临《石鼓文》历代书家节临《石鼓文》《吴昌硕石鼓文》笔法举要《吴昌硕石鼓文》构法举要《石鼓文》临法举要《石鼓文》集名言名句成语联语后 记

章节摘录

  何谓《石鼓文》。《石鼓文》又名《猎碣》,从唐贞观年问出土,共有十个馒头形的石头,体圆而上稍平,每个石头的圆柱形竖面刻古诗一篇。篆书,字大约三点五四点五厘米。据北宋拓先锋、中权、后劲三本相核对。尚存四百八十八字,重文四十四字及残文十五字均不计在内。  一千三百余年来,历代文人墨客、专家学者,对《石鼓文》的著录、歌咏、音训、注释等研究经久不衰,有关石鼓诗文内容、文字释读、排列顺序、出土地点、刻石年代、拓片真伪、史料和艺术价值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与争论,也一直不休,一件文物能受此殊荣,在我们这个泱泱文物大国里,也属罕见,所以清康有为称其为中国第一文物。  关于《石鼓》的发现,最早见著录于唐代。贞观年问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年吏部尚书苏勗记拓本石鼓卷首说:世咸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李嗣真云:史籀堙灭,陈仓籍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  在书法教学中,常常听到初学者这样的呼吁:如能一书在手,既有原帖可供临摹,又有笔法、构法、章法和临法方面的要领可以正腕;既有书家介绍和碑考可助读帖,还有集联借鉴以实习最初级创作,对初学者会有极大的助益。  基于这样的构想,我拟定了一个编著计划,谓之『名碑名帖临习指南系列』。在辽宁美术出版社的热情支持下,已经陆续编著出版了《颜真卿书颜勤礼碑临习指南》、《柳公权书玄秘塔碑临习指南》、《欧阳询书九成宫碑临习指南》、《赵孟頫书胆巴碑临习指南》、《王羲之兰亭序临习指南》、《汉张迁碑临习指南》、《爨宝子碑临习指車和八张猛龙碑临习指南》,一经发行,即受到热烈欢迎。应读者要求,我于近期又完成了《石鼓文临习指南》。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书体介于古文与秦篆之间,是研究我国大篆,以及由大篆演进为小篆的重要资料。其书法体态浑穆,一画如屈铁。清康有为《书镜》中说:『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潘迪《石鼓音训》则说:『字画高古,非秦汉以下所及,而习篆籀者,不可不宗也。』唐宋以来,凡擅长篆书的书法家,无不崇尚石鼓文书体,特别是清代后期,『碑学』兴盛,石鼓文书法的影响更为广泛。近代吴昌硕把石鼓文的圆劲笔法灵活地运用在他的书画篆刻之中,表现有突出成就。于是,我开始了《石鼓文临习指南》的编撰工作,虽然艰辛,但得到了各方各界的支持和关怀.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有成。  本书收入了秦《石鼓文》和吴昌硕临作,关于《石鼓文》及其意义,关于《石鼓文》笔法举要、构法举要和临法举要。还有集名言名句成语联语,其内容大多来自八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国名联辞典》以及书法创作中积累的佳句秀语,凡一言、三言、四言句均为原大,五言句经复印稍缩,上述集字全部由原帖中撅取。  这本册子适宜书法爱好者与初学者,可供临摹,可为资料,也可作教材, 一书多用,如果读者也如是说,作为作者,将感到十分欣幸。在本书编撰中,尽管付出了许多努力,终因我水平有限,仍有许多不尽人意处,或不当,或谬误,恳望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教正。  姜荣贵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石鼓文临习指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