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传奇
2011-11
辽宁少儿
常星儿
197
以文学形式传英雄不朽 王充闾 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北迄黑龙江畔,南达海南三亚,西起喀什的红其拉甫口岸,东到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全中国百多个城市的上空,都会响起长长的汽笛声。这是在警示、提醒国人不要忘记“九一八”这个国耻日。许多人都知道,这个黑色的日子是和“满洲国”“亡国奴”这些不幸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许多人却未必知道,实际上,从东北沦陷之日起,关东大地的英雄儿女们,便从未停止过不屈不挠的抗争。十四年间,先后有30多万关东儿女,或自发拿起武器投入抗日斗争,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抗日的战场。他们不甘做亡国奴,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尊严,前赴后继。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载的浴血奋战,直到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近代以来东北大地上英雄辈出、浩气冲霄的历史--证明了关东大地不只有“屈辱”,还有值得骄傲的战斗荣光,更有无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英雄儿女。 这套丛书展示给广大读者的,就是那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历史,是那些民族英雄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英勇献身的传奇故事和壮丽史诗。遥想当年,抗日将士们孤陷敌后,内乏粮布,外无援兵,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度过了多少零下40摄氏度的冰雪严寒,度过了多少靠树皮和野草充饥果腹的艰难岁月!十四年间,东北的抗日将士,年年都有雪山要爬,年年都有草地要过,他们所遭遇的艰难险阻,他们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令人想起转战南北的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同样都是亘古未有、中外无双的。这种对祖国对民族忠贞不渝,为自由为解放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我们关东大地的灵魂,是传承给子孙后代万古长新的宝贵财富。 今天,我们的青少年,都知道哈利·波特,知道美国大片里的英雄兰博和兄弟连,知道日本动漫里的火影忍者,可是,对于我们自己这块土地上名标青史、光耀千秋的抗日英雄,却少有闻知;有的即便知道点滴,也仅仅限于赵一曼、杨靖字、李兆麟等几位曾见诸课本的杰出人物,而对广大抗日将士则知之甚少;即使是当年一提其名便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些传奇英雄,如周保中、冯仲云、李红光、赵尚志、冷云、邓铁梅、马占山、黄显声,等等,也所知寥寥。他们并不了解,当时有许多民谣、民歌,在口头与报纸上到处传诵不绝:“日本鬼子要挨枪,出门碰上李红光”“小日本子要倒霉,上街遭遇邓铁梅”“铁狮将军周保中,日寇伪军眼中钉”“八女打鬼子,子弹打溜光,冷云她领头,投江不投降”“清华秀才投笔从戎白山黑水,冯仲云教授身经百战成名将”……而更多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的关东儿女,“却在白山黑水间枕着青草沉寂了”,他们有的连座坟墓都没有留下。 一位外国思想家有句名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而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爱惜与尊敬的民族,则不仅可怜更是可悲的。为了不使“满洲国”和“亡国奴”的悲剧重演,为了让更多的人在毋忘国耻的同时,都能记怀并尊敬我们的抗日英雄,‘为了通过文学形式传播英雄的不朽功勋,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东北三省作家和史学家联手创作出版一套“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丛书,第一批为12本,以后还要陆续分批编辑出版,以打造文学精品的严肃态度,为东北大地上更多的抗日英杰立传。这一举措体现了出版者对家乡、对民族、对历史,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的责任担当,功被当今,泽流后世,其志可嘉,厥功甚伟。而参加这套丛书创作的12位作家,怀着对英雄的景仰,着眼于对后辈的责任,忘怀得失、不计酬劳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应有的风范,同样是值得称道的。 文学史与传播学反复证明,传播形式往往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抗金名将岳飞和抗辽英雄杨家将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是和传统戏剧和演义小说这些艺文载体分不开的。正是通过这些艺文载体,使得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及生动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套“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丛书,尝试用小说的艺术手法直接描写关东大地真实的抗日英杰,塑造他们鲜活、传奇的艺术形象,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与出版工作顺应时代要求,联手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一次开创性举措。单就这一点来说,也是应予充分赞许与大力提倡的。
东北军名将马占山,在九一八事变后,置不抵抗政策于不顾,率部挥师抗日,力阻日军于江桥,从而青史留名。这本《马占山传奇》由常星儿所著,作者用抒情与写实并重的笔法,再现了那段军民同心、同仇敌忾、艰苦卓绝的铁血战史。江桥抗战、血战三间房、挥泪誓师、罗圈甸子突围……《马占山传奇》读来惊天地、泣鬼神,马占山将军对亲人、土地、国家、民族的热爱,对日寇的仇恨,让我们领略了他那副铮铮铁骨和似水柔肠。
常星儿,1959年生,现供职于辽宁省彰武县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已发表作品四百余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少年小说集《黑泥小屋》、长篇少年小说《寻找一个叫麦果的哥哥》、《白鹭别墅》、《一个男孩和小狗梆梆》、《谁在草垛上唱歌》等20余部。作品曾获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大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
总序 以文学形式传英雄不朽
一 底色
二 不放马了,妹妹,我还是不能带你去玩儿
三 这片土地是中国的
四 我多想再做一把鞭子啊
五 妹妹,我会唱歌
六 失去土地,到哪里去给妹妹采摘野果
七 妹妹,常看看这些坟墓。记住他们
八 雄鹰的翅膀
九 野果,甜甜的野果
十 妹妹,哥哥带你去远行
十一 还是那个牧马少年
编后记 永远不能忘记的牺牲
那是一个牧马少年。 攥着一颗颗火红的山里红,那个牧马少年躺在草地上。他想着妹妹,妹妹站在村口的那棵老榆树下等着自己。他想着屯子里的那些小伙伴,那些小伙伴也站在村口的那棵老榆树下等着自己。蒿草覆盖着他,使得谁也看不见他,包括那些淘气的蚂蚱、山雀、小野兔和金花鼠……而那个牧马少年却看得到它们,看得到一切。 那个牧马少年就是马占山。蓝天高远。四周弥漫着蒿草的香味和他放牧的那群马吃草的声音,天空上飘着一朵朵白云,飞舞着一群群正在呜叫的百灵鸟。不远处有一片大豆一片向日葵;大豆摇晃着满身的铃铛,向日葵开始绽放。远一点儿有一片高粱一片玉米;高粱已经泛红,玉米甩掉红缨在暗暗淀浆。再远一点儿有一片白桦树和一片家榆;白桦树永远那么干净那么秀气,家榆早已把满身的榆钱儿撤回大地……就这样,满山遍野的庄稼和满山遍野的蒿草树木。它们一片接一片一片连一片如浪涛如云朵向远处涌去,又如浪涛如云朵从远处走来,气势宏大脚步从容而轻快……牧马少年马占山被这景色陶醉着。他想象着自己和妹妹、和小伙伴在这片土地上奔跑玩耍的欢乐场景。这片土地真好啊!满山遍野的庄稼和满山遍野的蒿草树木,还有,满山遍野都是妹妹喜欢吃的野果。 牧马少年马占山不知道,走过这一片大豆一片向日葵,走过这一片高梁一片玉米,走过这一片白桦树和一片家榆……就是白山黑水。长白山峰峦起伏,绵延千里;黑龙江波涛汹涌,源远流长。再远一点儿有大青山、秦岭、昆仑山……有黄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当然,牧马少年马占山更不知道,30年后,他要为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流泪流血,他要率领一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 为了这片土地,他要江桥抗战;他要血战三间房;他要摆脱日本人的控制走出省城;他要在黑河通电全国表明自己的抗日决心;他要再招兵马二次抗日,并与将士一起挥泪誓师;他要再次进攻被日军占领的哈尔滨;他要与国联调查团派来的美国记者海米斯侃谈,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真实面目;他要在松嫩平原与日军浴血奋战;他要周游列国,宣传抗战……所有这些,都将发生在1931年初冬到1933年深秋那段日子。那时,正是中国北方最美的时节。大雁飞向南方,又从南方飞回来;飞回来再次飞向南方……北方的大地黄了,绿了;绿了又黄了;所有的花儿都在次第开放……一切都是这样美好。然而,一切美好都将被日本帝国主义打破。 1931年9月18日夜晚,中国北方一片沉寂,辽沈大地一片静寂,沈阳城内一片寂静。一队队大雁在夜色中潜行,它们要把北国的秋色送到南方;一朵朵野菊花在夜色中绽放,它们要悄悄染香所有人的梦乡;一棵棵白桦树在夜色中摇曳,它们要轻轻拂去所有人的不快和忧伤……就在这一片寂静一片美好之中,夜半时分,一队全副武装的日本步兵快速逼近了我东北军驻守的北大营,他们的后续部队也紧跟其后。与此同时,日军炮兵开炮轰击我东北军营房。紧接着,日军闯入营房,大肆射杀中国东北军官兵,抢占北大营。一夜之间,偌大的沈阳城沦陷在日本侵略者手中。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进而,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指向了东北,指向了华北,指向了全中国。现在,1898年,在吉林省怀德县毛家城镇毛家城子村西炭窑屯,13岁的马占山当然不知道这些。那时,他只知道放马,只知道想着饿着的妹妹和饿着的小伙伴,只知道给妹妹和小伙伴采摘野果……只知道感谢家乡这片土地。小占山觉得,是这片土地生长了野果,是这片土地让妹妹高兴快乐,让妹妹解除饥饿;是这片土地让屯子里的小伙伴们快乐,让屯子里的小伙伴们解除饥饿;也是这片土地让妹妹和屯子里的小伙伴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
马占山,陆军上将,出身绿林,成名于奉军。九一八事变后,他摈弃南京政府不抵抗政策,振臂高呼,奋起抗日,血战江桥,以黑龙江省一省之军力力阻日军,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名将。 这本《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马占山传奇》由常星儿所著,讲述了抗日名将马占山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