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北三江流域古代城址

高波 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

高波 编  

页数:

24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之一,介绍三江流域古代城址,时代自汉魏至辽、金、元、明、清。城址型制各异、大小不一,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本区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本书较为翔实地录辑了东北三江流域经田野考古发现并确认的古代城址,文图并茂,不仅为古代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一般读者也具有可读性。

作者简介

  高波:佳木斯文物管理站站长。主要从事赫哲族民族历史、三江地域古代史研究。赫哲族民族历史研究方面,曾长期工作在赫哲族聚集地饶河,对乌苏里江沿岸赫哲族的生活、迁徙、衍变了解颇深,主持编写了《饶河赫哲族》一书,对赫哲族历史中地缘史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三江地域古代史方面,曾参加过“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遗址调查与勘测工程”,参与《佳木斯地区历史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的编写,主要负责古代史和古代遗址部分。
  此次参与丛书中《佳木斯地区汉魏时期城址》一书,主要做组织和总成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自然地理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地形
 第二节 地貌特征
 第三节 气候环境
 第四节 自然资源
第二章 三江平原历史概述
 第一节 新石器时期
 第二节 商周时期
 第三节 秦汉—南北朝时期
 第四节 隋唐时期
 第五节 辽金时期
 第六节 元明清时期
第三章 挹娄文化
 第一节 汉魏时期三江平原历史的主人
 第二节 三江平原挹娄文化遗存年代考证的依据
 第三节 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分布的特点及分类
 第四节 汉魏时期挹娄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性质
 第五节 汉魏时期挹娄的习俗、语言及与中原的关系
 第六节 国家阶段与文明时代
第四章 佳木斯地区汉魏时期城址
 第一节 汉魏时期城址的分类
 第二节 汉魏时期城址的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出土器物照片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建州女真原居住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的牡丹江下游。明初迁居到长白山以北的绥芬河流域和图们江一带。乌苏里江支流穆棱河地方的毛怜女真,也属于建州女真。明中叶以后,建州女真内部又分为苏克苏护、浑河、完颜(一作王甲)、栋鄂、哲陈、鸭绿江、讷殷、朱舍里等部,分布在今开原、抚顺以东,以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达长白山东麓和北麓,南抵鸭绿江。  海西女真海西为元代的旧称,指松花江中下游。明初,主要分布在以忽拉温(今呼兰河)为中心的松花江下游一带。当元朝在东北的统治崩溃后,这部分的女真人频繁南迁,先后定居于明开原边外至松花江上游之间,形成哈达、辉发、乌拉、叶赫部,又称“扈伦四部”。  “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或“窝集诸部”,包括属于不同语族的众多氏族部落。他们散居于建州、海西以东和极北的广阔地区。大体从松花江下游,迄黑龙江流域,东达海岸。随着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南移,“野人”女真中的一部分逐渐占据了建州和海西的故地。  明代“女真人”,由于氏族、部落众多,分布地域辽阔,其社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明嘉靖时魏焕对女真各部的经济状况,作过如下的描述:  建州女真,“其人知耕种、缉纺,居处饮食,颇有华风”;而海西女真,又称“山寨夷”或“江夷”,“俗尚耕稼”;至于野人女真,则“不事耕稼,唯以捕猎为生”。就经济发达程度而言,建州和海西这两部女真,在各部中居于先进或比较先进水平,“野人”女真最落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北三江流域古代城址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之一,介绍三江流域古代城址,时代自汉魏至辽、金、元、明、清。城址型制各异、大小不一,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本区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本书较为翔实地录辑了东北三江流域经田野考古发现并确认的古代城址,文图并茂,不仅为古代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一般读者也具有可读性。


对现在正出土的一幕幕古代文物、城址,由于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等原因,造成了对这些文物的损坏,这是中国文化的损失,也是中国古文化的消逝,很多时候,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和避免,这是对我们祖先的敬重,也是我们对中国古文化的珍视,很多东西,一旦损坏了,就不会再有了!


男的找的好书,可惜书后封面弄脏了些,可能是压了好久了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