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像山一样思考
2008-1
黑龙江少儿
阿尔多·李奥帕德
186
晨读是一生必须养成的好习惯。“中国学生阳光晨读书系”收录了晨读时间应该阅读的经典文章。所选的每篇文章都分“入选理由”、“经典导读”、“晨读有感”、“心灵光标”和“光标解析”等五个部分。其中,“晨读有感”:名家解读,引领晨读,升华阅读。“心灵光标”:与你分享阅读体会,寻找自己的心灵定位。“光标解析”:跟踪分析你的阅读心得,具体指导心灵获得的不同感受。 本书为书系之《学会像山一样思考》。
第一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 蛛丝和梅花 卢沟晓月 雾里 窗 生活赋第二章 万里无云万里天 遁入湖畔林中 生命的热情何在 菱荡 桃花 像山一样思考 祖父的花园第三章 回望亲情似酒浓 老海棠树 万物之母 父亲不知道的祝福 再见,爸爸第四章 清淡慢饮留连处 谈吃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 人和书的亲情 山茶花 在斯万家那边 天鹅第五章 拈花微笑心自明 谁能为一只小鸟下跪 一粒米重如山 江南的春讯 春联儿 敞开着的窗户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卢沟晓月 “苍凉自是长安日,呜咽原非陇头水。” 这是清代诗人咏卢沟桥的佳句,也许,长安日与陇头水六字有过分的古典气息,读去有点碍口?但,如果你们明了这六个字的来源,用联想与想象的力量凑合起来,提示起这地方的环境,风物,以及历代的变化,你自然感到像这样“古典”的应用确能增加卢沟桥的伟大与美丽。 打开一本详明的地图,从现在的河北省、清代的京兆区域里你可找得到那条历史上著名的桑干河。在远古的战史上,在多少吊古伤今的诗人的笔下,桑干河三字并不生疏。但,说到治水,隰水,漫水这三个专名似乎就不是一般人所知了。还有,凡到过北平的人,谁不记得北平城外的永定河;——即便不记得永定河,而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大概可说是tt无人不晓”罢。我虽不来与大家谈考证,讲水经,因为要叙叙卢沟桥,却不能不谈到桥下的水流。 洽水,隰水,湮水,以及俗名的永定河,其实都是那一道河流,——桑干。 还有,河名不甚生疏,而在普通地理书上不大注意的是另外一道大漫流——浑河。浑河源出浑源,距离著名的恒山不远,水色浑浊,所以又有小黄河之称。在山西境内已经混入桑干河,经怀仁,大同,委弯曲折,至河北的怀来县。向东南流人长城,在昌平县境的大山中如黄龙似的转入宛平县境,二百多里,才到这条巨大雄壮的古桥下。 原非陇头水,是不错的,这桥下的汤汤流水,原是桑干与浑河的合流;也就是所谓治水,隰水,渔水,永定与浑河,小黄河,黑水河(浑河的俗名)的合流。 桥工的建造既不在北宋时代,也不开始于蒙古人的占据北平。金A-W南宋南北相争时,于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方将这河上的木桥换了,用石料造成。这是见之于金代的诏书,据说:“明昌二年三月桥成,敕命名广利,并建东西廊以便旅客.” ……
很好,入选的都是名家经典,值得一读。
豆豆最喜欢这本书的名字。我则喜欢这些名字优美的选篇。“好书,也如一扇窗一般,可以随你去开启,这扇窗里的风景你是可以选择的。不比现世的窗子,一打开,微风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跟着溜进来了,实在可厌。”我希望豆豆能够在少年时,就找到这样一扇窗子,能够学会如何辨别出一本好书。我小的时候,能读到的东西太少,因此没有选择,通通吞下肚,弄到现在,仍旧有读书太杂的毛病。买了许多的书,发现可读堪读的,却是那么少。有时忍着读完,也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为豆豆读书,也是希望他在日后能够与今日有了一面之缘的大师们再次邂逅时,能够有自然的亲近之心,从而亲近智慧,亲近美。
是期待的书籍哦!
图书相当不错,物流配送很快。
还不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