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樱花之国

叶渭渠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叶渭渠  

页数:

310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前,关于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01年为“各种文明之间对话年”,提出要加强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加深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相互理解,以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共同合作解决一些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球性问题。今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联合国组织合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各种文明之间对话”圆桌会议,为明年“对话年”做准备。作为圆桌会议的参加者之一,我深感国际社会对开展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的必要性已逐步形成共识。为什么关于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会成为一个热门的题目?我以为这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以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军事集团紧张对峙的局面宣告终结以来,虽然世界仍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主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已不决定于军事实力,而决定于国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总体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文明的性质和程度将是一个长期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少国家的学者把注意力转向文明问题并进行各种文明的比较研究。

内容概要

  文明经过1200年的岁月嬗变,近代文明经过百余年的演进,对和汉、和洋文明的审视和比较更趋冷静和稳定,实现了从一元模式解放出来,对文明模式的选择更趋自觉和多元性。其吸收外来文明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外来文明是为了充实、完善和丰富本土文明,而不是向外来文明认同;承传本土文明,是为了创新和发展,而不是选择过去、全面继承过去而拒斥外来的东西;选择吸收、消化和融合适于自身需要的东西,从而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民族文明体系。《世界文明图库-樱花之国》就是按照这种认识,以简要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向读者介绍日本文明发展的历史。

书籍目录

总序序言第一章 上古时代文明的曙光一、日本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二、绳纹、弥生时代的土陶器三、原始神道的自发生成四、语言和文字的起源五、诸种文化的原始混沌六、农耕文化与金属器的传入第二章 飞鸟、奈良时代文明的开花一、原初自然观孕育日本文明二、古代祭祀的形成三、神话、传说与性崇拜四、儒、佛东渐与传播五、舞乐艺能的诞生六、建筑艺术的创造第三章 平安时代文明的成熟一、从汉风文化到和风文化二、神佛接触与神道教文化三、传统审美意识的确立四、佛画与大和绘的流行五、汉诗文与和歌的中兴六、物语文学的繁荣第四章 中世武家时代文明的变革一、中世文明的复合体二、从庶民教育到新儒学的兴隆三、新佛教的形成与流布四、禅宗文化走向成熟五、艺道文化的特色六、绘画艺术的多样化第五章 近世江户时代文明的开化前兆一、西方宗教文明的初传二、兰学与西方科技文明的引进三、国学的复兴四、新儒学的展开五、建筑艺术的双重性格六、浮世绘、歌舞位时代第六章 近代以后文明的现代化一、日本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流二、西方政法体制的模仿与创造三、西方近代教育体制的引进四、西方近代艺术精神的摄取五、废佛毁释与东西方宗教的对立六、传统集团意识与近代自我的互制七、现代化中的日本文明的抉择

章节摘录

  一、原初自然观孕育日本文明原初的色彩观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契机之一,是人类对色彩和自然本能性的反应,即是对色彩和自然的美的感觉和美的感动所引发的。也就是说,人类对美的感觉和感动,首先是与自然和色彩的美的素材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意识也是首先与色彩和自然的美的素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考察日本文明,也不能不从自然美和色彩美开始。日本远古人受到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对自然和自然的色彩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亲和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特别敏锐和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他们对自然的感受,首先是对自然的色的感觉。  根据佐竹昭广《古代日本语的色各性格》一文的记载,日本的色名的起源是明与暗、显与晕两组明显对立的色,表现了两种光的系谱。也就是赤(明)、黑(暗)、白(显)、青(晕)四种颜色。这是由对光的感觉而形成的,这是日本人的原始色彩感觉的基本色。  日本考古学者对从弥生时代王冢古坟挖掘出来的壁画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壁画基本上是含有白、黑、青、赤这四种色。其中的白虎、玄武、青龙、朱雀就是根据这四色观念而来的。从《古事记》所记载的神话故事中可以证明,古代日本人最初是以白与黑、青与赤的对称来表现色彩的体系。《万叶集》所涉及的色名,也主要是这四种基本色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樱花之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