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事如烟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余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事如烟》是由荣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的首位获奖中国作家余华所著,精选其8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所记录下来的就是作者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书籍目录

自序
十八岁出门远行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死亡叙述
爱情故事
命中注定
两个人的历史
难逃劫数
世事如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事如烟 PDF格式下载



  荒诞,灰败,宿命,阴暗,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是戏剧一般的命运的思考?对复杂的人性的讽刺?我觉得可能都不太准确。
  3和60岁奶奶的**,3对4埋在眼底的狂热爱恋,奶奶对3的温柔情愫,90岁算命先生对4的猥亵,4的父亲的愚昧与无动于衷,瞎子对4日复一日的等待,7的痊愈,灰衣女人、接生婆、司机的死亡……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作者到底想干嘛。
  果真如题目所言,世事如烟,雾一样将世界的脉络掩盖,纷繁复杂的人与人互动只剩下眼前的白茫茫一片。
  颓败阴森灰暗的世界,有一点反复提到的桃红色的鲜艳,江边的桃花,婚宴上的流淌在繁复桌面上的红酒,4的大红书包……多么像死人的鲜血,汩汩流出,漫延四周,预示着不吉。
  红色最红被铺天盖地的浓雾稀释淡化,只剩下空气中弥漫的腥气,但最终也都会消失。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这本书是余华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写的,前两篇可以看得出余华在寻找一种对于故事叙述的出路,毕竟是阅历尚浅,在写作时很容易随着此刻的心性而进行记录。小说集的前几篇都是在一片血腥和世事无法改变中,一切都归于注定,或者人总跟着命运的线走而不是如何摆脱,如果抗拒。好象一切的人都是带着死亡的阴影而活着,离开的日子只是长与短问题,而通常书中的人都属于短命一种。
    到最后一篇《世事如烟》已开始书写旧俗、封建思想对人的命运的影响。一切书中的人都是跟随着自我常例而行走的,跟着一个猥亵形如枯枝所谓能解梦清鬼的算命先生为生活指引的教科书,照本生活。而命中注定的灰色本是无法更改的。
     整本书的故事情节都有点牵强和重复性,几乎每个人脸上都笼罩着灰暗的颜色。余化在序中也写到着旧时的记录,代表了成长的路程,毕竟每个人也是由青涩变成成熟,每个人都无法逃脱,余华也不另外。这种青涩也是一种纪念,记录一步步的成长,我想这也是余华出版此书目的。
     习惯看余华《活着》、《兄弟》的人,特别是已经跨过青涩期的人,看此书会有点失望,但虽没有青涩过,而一切东西随成长会消失,而一些东西就如注定一样会跟随一生。正如书的名称一样《世事如烟》,这四个字是我买此书最大的冲动。
  
  


看到标题一惊,哈哈
http://www.douban.com/review/1596829/
你看看我写的标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