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学与美学论集
2007-2
上海文艺出版社
田兆元
332
297000
无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丛书:神话学与美学论集》主要内容包括:论神话的矛盾法则、论主流神话与神话史的要素、中国神话史研究的若干问题、S类神性纹饰及相关字组、论鬼神崇拜的起源与鬼神之分野、中国鬼神崇拜的演进大势及其特征、中国原始社会的至上神崇拜、图腾神话与祖先神话的传承流变、神话与原始社会的矛盾冲突、西周领主制封建时代的神系建立与崩溃等。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发表专著多部,整理古籍多部。
神话编 论神话的矛盾法则 论主流神话与神话史的要素 中国神话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S类神性纹饰及相关字组 论鬼神崇拜的起源与鬼神之分野 中国鬼神崇拜的演进大势及其特征 中国原始社会的至上神崇拜 图腾神话与祖先神话的传承流变 神话与原始社会的矛盾冲突 西周领主制封建时代的神系建立与崩溃 论太阳神话对《楚辞》创作的影响 少司命情侣考索 论《楚辞》神话的新陈代谢 云中君凤神考 《天问》中动物异类相触事象考释 论春秋战同时期的神话派系 中国盟誓中杀牲歃血行为的动机探索 春秋时期霸王盟誓行为性质初探 论中华民族主流神话系统的构成及其来源 重新认识传说时代的古史系统 从龙凤的相斥相容看中国古代民族的冲突融合 论两汉儒家神学与皇权的离合关系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 论佛门鬼话的产生与流变 神话意象的系统产生与流变 神话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评闻一多先生的神话学研究美学编 艺术抽象 论古代“天人合一”美学的三大特征 论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精神意蕴——隐蔽在神与自然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论比兴的多项演进 追寻传统美学的全息胚——邓牛顿《中华美学感悟录》序
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并非空幻的神话,它是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一个历史过程。父权制的成立有一个标志,即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形成。此时,男子掌握了大量的私有财产,并以父系确定继承关系。考古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葬式昭示着婚制的演进过程。试以青海柳湾原始社会的墓葬为例,那里的属于半山型的墓葬中多是多人合葬,后经马厂型至演为辛店型后,随着物质文化的日趋丰富,男女二人合葬的情况便出现了。一夫一妻制显示出男性对女性的独专已经完成。这种葬式的演进说明古神话中所流露的两性冲突绝非空穴来风。 在当今尚处于原始状态民族的婚姻里,有着丰富的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化的材料。宋兆麟等人所著《中国原始社会史》中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过渡时期的错综复杂的斗争的生活画面。云南纳西族和普米族流行走婚,这是男子地位低下的证据。我国的苗族、瑶族、侗族、布依族等解放前还流行不落夫家的习俗,不落夫家则意味着母居制,男人便没有充分的对女人的权利,所以冲突不可避免。布依族为了表明对女性的占有,有戴“假壳”的仪式。妻子与丈夫结婚后不落夫家,男方须在特定的季节,率人强行给妻子戴上“假壳”,女子才移住夫家。布依族女子反对从夫居,每逢戴“假壳”季节,已婚少女如临大敌,提心吊胆,可见她们对母居制是相当留恋的。但是,“假壳”之被戴上已不可避免,父权制已降临到她们的头上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则会发现母权制的冲突与转变在那里留下了清晰的足迹。 在关于唐虞与夏的传说里,它们体现的历史进程与人类总体发展规律是相合的,因而这些神话传说历史价值不能轻易否定。对于史前的婚制,郭沫若曾有这样的推断:五帝和三王祖先的诞生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便是自然发生的现象。那暗射出一个杂交时代或者群婚时代的影子。至于尧舜时则为亚血族群婚制,即摩尔根所说的普那路亚婚制。二女传说则是表明社会已进展到亚血族群婚的阶段。娥皇、女英为姊妹而以舜为公夫。舜与象为兄弟而兄弟“并淫”。这正表明“他们或她们正是互为彭那鲁亚。”但此时不过亚血族群婚的遗习而已,对女性的独占已经开始了。据《史记》载,尧为考察舜之德行,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后因建城有功“尧赐舜綿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女人与财产,是舜父与舜弟欲谋杀舜的真正导火线。在经过几番谋害后,象误以为舜已死,其实他已临难得脱。“瞽叟、象喜,以舜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从这一过程看,所谓普那路亚婚制实质上已处崩溃状。兄弟可以“并淫”,但舜显然享有“主权”,不过他没有独吞。舜在二女的二夫中充当主夫,这已是对偶家庭的形态了。象不满足于此,以求独自占有二女,即实行一夫多妻。男人在占有财产的同时开始占有女人本身。象的故事说明,在男人占有女人的过程中,首先是要除掉男性中的对手,这样才能真正粉碎群婚制,故而在男女两性的冲突中,包含着男性内部的争斗。这种争斗的意义在于:男人要树立自我的财产特权,包括性的专断,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这就为一夫一妻的制度及私人财产的保护体系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
无
福柯有一本书叫《知识考古学》,他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现在在我手边有两本关于神话研究的著述,一本是田兆元的《神话学与美学论集》,另一本是叶舒宪的《神话意象》。田兆元教授是华东师大的博导,在宗教和神话领域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叶舒宪教授是中国社科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在人类学与神话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这两位教授在学术上可谓高屋建瓴。这两本书:《神话学与美学论集》、《神话意象》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前者的学术性很强,其逻辑推理可谓严密,而后者因为图文并茂,又融入了很多有趣的神话传说,因此可读性很强。我想,可能是因为前者是一本学术论文的论集,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都发表在《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史林》等核心期刊上,还有一些论文是出自文学理论的著作中,所以理论性、学术性比较强。而后者是美学散步丛书中的一本,正如宗白华在丛书总序中的第一句所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因此,此书关注了当前的一些文化热点,例如新图腾文本《狼图腾》、巫术复兴的影视文化《哈利·波特》、异教想象与神话符号学的《达·芬奇密码》,叶舒宪教授充分利用了近代以来的考古学材料(例如:红山文化),进行了打破学科界限的神话研究新实践,从书名:神话意象,到内容:图腾、祭祀、神话、巫术、瑜伽、生态等,足以说明这本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而且会引起相关研究的延续和深化。但是,田教授和叶教授的二书,并不是绝对的学术性或者可读性,其二者差异的原因只是因为形式不同而已,而他们的内容都是相互兼容的,譬如田兆元教授的《神话学与美学论集》中就有很多有趣的命题:鬼神崇拜、盟誓的动机、太阳神话、动物异类相触事像等;叶教授的《神话意象》的“散步”和“逻辑”是相容的,他在有趣的神话命题、文化热点中进行了学术的解读和探讨。近代以来的考古学为神话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当前有很多学者就神话文本进行考古学的研究,当然也不乏牵强附会之作,但是起码在说明了神话研究的一个新的动向,那就是从文本中走出,与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进行学科融合,将文本与图像、实物材料结合,新出土的实物材料与图像材料为“知识考古”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考古到图像文化,一方面是学术研究的新动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读图时代”已经融入了学术研究这个貌似枯燥的领域。2008年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