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78°(全二册)
2009-8
上海文艺出版社
陈丹燕
195
无
那些连绵的白色雪山,从未有人染指,保留着它被创造时的圣洁;那些冰封千万年的水,呈现着古老的蓝色,从未融化过,好像谨守一个诺言;那些雪花,每片都不一样,但每一片的核心,都有一粒微小的尘埃,如世上的人。蔚蓝凛冽的大洋,上帝应该是在这样的水上行走。庄严的温柔和谦卑,不可思议的纯净与凛冽,这是一个富有终极意义的世界。
陈丹燕,著名作家,写作形式主要为长篇小说和非虚构文学作品,关注青少年生活和上海城市变迁,并致力于旅行文学的创作。 写作的上海城市变迁和人物命运的非虚构作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数度登上当地畅销书排行榜。 作品已在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奥地利、瑞士、越南、印度以及俄国等国家出版发行。
关于雪花的一切要有光该隐的记号不舍得
关于雪花的一切 雪花来袭。 对我来说,寒冷而干燥的雪花是一种极为遥远的自然,甚至是一种传说。它布局工整的结晶体中央,坐落着一粒来自太空的微小尘埃,它那细小复杂的冰凌,记录着自太空飘落的整个过程,好像一本长途旅行的回忆录。住在亚热带的我,本可以一辈子都不与它认真照面,或者将它当成一种乌托邦来咏叹。或者在北极变暖的气候背景下,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来悲悼。总之,它是遥远的。对我来说通畅的抽水马桶,洁净的自来水以及家门口有一条树阴浓郁的安静街道则更为必须。最好,离卖冰激凌的小店也不太远,小店里出售加朗姆酒的冰激凌。因此,我对雪花,多年来一直抱着亚热带的旧通商口岸城市里的人通常的感情,那是一种夸张的喜爱,来自对自然的疏远与冷淡。 我不是一个物质主义者,但仍过着被物质包围的城市生活。而且我也不是一个田园至上者,从不因袭上海知识分子的传统,将上海至杭州之间的一带视为理想的自然,在我看来,那样的山水田园充满人工痕迹,并不能触及到我的心。我对自然的感情就这样沉睡着,继续沉睡着,半生已过去了,仍未醒来过。因此也从未真正感受到对自然的需要。
这是一个崩溃的世界,这是一个富有终极意义的世界,陈丹燕在此探寻大地的伦理与上帝的指纹。(本商品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无
翻开扉页,一幅蓝色的冰雪世界映入,这是一个纯净到没有一丝污染的天堂,冰与雪相扶相依,静默地见证着时间的流逝,无一丝尘埃,干净,纯洁。在漫长的宇宙中,人类现在正在扮演的正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恣无忌惮地破坏着身边的一些,却毫不知晓,于是万万年的处女雪在夏季融化,裸露才山脉变成了一顶顶黑色的男士礼帽,就像在一个有很多男人参加的葬礼上看到的情形。接着往后翻,漫天的雪花突然静止于窗棂,一阵心酸,难道飞舞于天地间的羽般精灵最终真的要被纸窗花所替代吗?还是说那学白色的窗花是人们为雪花进行的一场葬礼?不愿看见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被污染,而这也只是不愿,人类自以为是的发展所牺牲的就是这片极地天堂。
好像记得《非2》里有个笑话,一个活动商举办的拍卖酒什么的拯救地球,一个漂亮美女拿着酒谢谢葛优保护北极熊,葛优就问那你说为什么北极熊快饿死了咋不吃企鹅呢。美女想了一会不知道,葛优说,企鹅生活在南极阿,北极熊在北极,怎么吃? 美女娇缜的说,你真坏。呵呵。
这是一本关于北极的故事,陈丹燕踏上去北极的旅途,把那里的所见所想真真切切的呈现在你面前。那里的大地还没有被人类染指,那里的文明还是最初的样子,当然新的旅游也多多少少改变了那个北极小镇的一些生活习惯。可也只有遥远的北极或者南极才保留着地球最初也是终极的文明。
或许小时候课本上被我们讲解的北极知识过于有限遥远,那里对于我们总是神秘的地方,可现在当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染指已经悄悄地浸染到北极生物圈时,当地球已经已它独有的生物链方式警告人类时,我们不能不停下来脚步去思考,我们还能走多远,我们还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地球又能忍受人类到什么时候?
人内心中总是喧嚣,总是不能不征服,不能不窥探,不能不占有,不能没有欲望。阿蒙森的探险为人类征服地球填补了最终的空白,也结束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人类,何时能放心内心的欲望和占有感?
或许真的等到这个世界即将毁灭之时,无助的人类面对愤怒的大自然才能缴械投降,才能最终承认:人定不能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