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尼猜想及其他
2011-1
上海文艺出版社
皮皮
249
无
《安东尼奥尼猜想及其他》对安东尼奥尼和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进行了评论。内容包括:安东尼奥尼猜想、关于博尔赫斯的一篇小说、关于马原的一篇小说、关于冯尼格的一篇小说等。
皮皮
20世纪60年代生人。
曾在沈阳、拉萨、北京等地做过教师、记者、编辑。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写散文、小说等,有些实验倾向。这时期的作品为短篇小说集《全世界都8岁》、中篇小说集《一个闲散之人的闲散》、散文集《出卖阳光》、长篇小说《所谓先生》。
90年代末以来,主要创作以情感冲突为线索的长篇小说,有畅销倾向。这时期代表作为《渴望激情》《比如女人》《爱情句号》《别恋》。
几年前转向非小说写作,有反思倾向。作品有电影艺术评论《安东尼奥尼猜想及其他》《不想长大》。
笔名皮皮,起因子喜欢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长篇童话《长袜子皮皮》,借用此名,也许因此也借到一些皮皮的勇气。
创作原则:真诚,富于变化。真诚,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变化,是艺术家继续创作的理由。
作品特点:忧伤地写情感创伤,幽默地写世态,含泪写童年,尽量放松写其他……
作者最满意的作品:《不想长大》和《所谓先生》,没有缘由。
安东尼奥尼猜想关于博尔赫斯的一篇小说关于马原的一篇小说关于冯尼格的一篇小说关于横光利一的一篇小说关于海明威的一篇小说关于卡夫卡的一篇小说关于马尔克斯的一篇小说关于格林的一篇小说关于斯韦沃的一篇小说局外人的悲剧
插图:我对皮皮说,我说这话你别生气。她微笑着鼓励我继续说,并没应承我不生气。到目前为止,你小说还没写过像《安东尼奥尼猜想》这样的艺术评论。我说。她的微笑变得有些诡秘。多年的了解,我无论从微笑还是诡秘中看到的是一直没变的一个东西,类似坚持,她倾心猜想的这个意大利老头也有类似的特点。坚持,坚守自己所信,是皮皮理解安东尼奥尼的基础,我这么想。我们周围知道的人,没有像你这么写评论的。这很可能改变了我们这里艺术家、作家和评论家之间擦肩而过的局面。我建议你也搞美术评论,反正你对绘画也感兴趣。你的这种评论方法可以唤起艺术家之间的理解,即使他们中间隔着行当。我说完之前已经知道,我没有说服这个东北人。她写《安东尼奥尼猜想》的全部企图,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借机整理自己过来的文学实践,找到改变的可能性。作为畅销书作家,皮皮有过自己的收获。可她似乎更喜欢离开自己已经做好的事情,去寻找新的领域。我们曾经激动地谈过奥维尔说的“喘第二口气”,皮皮因此曾经想把《安东尼奧尼猜想》的署名换成另外的。其实这也许就是个心情,像过了不惑之年突然想换个发型。真就是心情而已,所有灵魂深处的东西其实永远不变,它们呈现的“变化”或许就是灵魂被唤醒的程度的加深。《安东尼奧尼猜想》中多处谈到了寂寞和孤独者以及舍弃自我的献身,这些起界定作用的词区分了艺术家。我发现作者捕捉到这些并加以描述时,心情很复杂。无论她继续写小说,还是转而从事评论,她追逐的是那些寂寞者,那些“在黑暗中倾听”的人,那些在无声中把“自我的有限投入到无限中”的人……当人们理解他们时,从那些孤独的背影旁生出莫名的感伤。这一直是我和作者之间的默契所在。安东尼奥尼算是个孤独者。当皮皮对安东尼奧尼的孤独猜想解读时,已经感染了这孤独。这常常是那些晚上的谈话之后,我和妻子与她告别的心情。她一个人走在一条落寞的路上,但她觉得那里更有意思。这就够了。跟出版有关的人士认为《安东尼奧尼猜想》太小众。皮皮觉得能出版已经非常幸运。要我代表她向小众表示谢意,希望没白白耽误他们的时间。
《安东尼奥尼猜想及其他》:作为评论者,除了要抓住原著的灵魂还要找到自己评论的灵魂在对别人作品的阐述中完成自己的创作我用了四年时间这样去做希望也做到了
无
这本书较她的其它书要难以往下阅读一些,因为毕竟不是故事性强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