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的足音

上海市作家协会,新加坡作家协会 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9-0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上海市作家协会,新加坡作家协会 编  

页数:

54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城市的足音,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也许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其中有晴空丽日下的流星大步,有风雨交加中的快行疾步,也有星光月色中的轻履慢步。上海和新加坡的作家,用自己的作品,描绘出城市行进的屐痕,在不拘一格的文字中,可以听见城市的足音,这足音,驳杂,纷纭,却曲折深沉,让人产生遐想,也让人心生感动。  八年前,曾有 《城市的呼吸》一书在上海问世,上海和新加坡两地作家用散文、诗歌和微型小说,抒写了他们因城市生活的而生发的种种感受,这些感受,因城而异,因人而异,喜怒哀乐,缤纷多姿。文字的斑斓,演绎了城市生活的丰富多样。  上海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繁华大都市,一个多世纪来历尽沧桑,不同的时代,在这个城市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一百多年来,不断有文人墨客在文章中描绘她,解剖她,想像她,其中既有赞美和讴歌,也有无奈的叹息,甚至有苦痛的诅咒。生活在上海的作家和诗人们,眼睛里看到的是城市的景象,过日子体验的是城市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文字书写作为一个城市人的经历、感想和思索,那是很自然的事情。上海作家写自己的故乡之城,呈现给读者的,应该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上海。  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城市国家,她繁荣的经济和多元的文化,令世人赞叹,她的城市形态和生态,和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差别。新加坡作家的创作和上海作家的创作,在题材内容上有相近之处,但文字的风格和写作的习惯,却展现出很多不同的面貌,他们的作品,既有炽热的激情,细腻的感性,也有冷峻的思索,值得中国读者仔细阅读。新加坡作家的华文写作,在华语文学中可谓独树一帜,是世界华语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新编 《城市的足音》,可以说是八年前问世的 《城市的呼吸》的续集,或者说是姊妹篇。八年前,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八年来,上海一直在为世界准备着举办这个盛会。 《城市的足音》出版之时,上海世博会已经展期过半。八年前,上海世博会的展区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八年后,这里的万国展馆如奇花斗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世博会到底是什么?这是人类文化的大联欢,是人类文明的交谊舞。世博会是面向未来的,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寻。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并非我们已知的客观现实的总结,而是一种理想。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这正是上海世博会要回答的问题。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中,在那些彩色的屋顶下,答案正在斑斓纷呈地展开。我想, 《城市的足音》这本书,是上海和新加坡两地作家献给上海世博会的一件礼物,礼物虽小,却涵义深长。书中的文字,也可以看作是对上海世博主题的一种文学诠释。  《城市的足音》中的文字,和 《城市的呼吸》一样,还是散文、诗歌和微型小说,三种不同的体裁,自有不同的特点和韵味,散文写实,诗歌抒情,微型小说是虚构的故事,它们交织在一起,汇成心灵的合唱。说这是城市的足音,也并不勉强。城市的构成,绝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铺,不仅仅是霓虹飞动和车马喧嚣,城市的主体,是在这里生活的人。城市人的心灵之歌,难道不是城市的足音?   《城市的足音》为正反面。

书籍目录

城市的足音(正面):赵丽宏 听听城市的足音散文篇王安忆 后院陈村 我的城市南妮 我消费,我存在黄裳 南行琐记(节选)陈丹燕 上海:地方化的世界主义孙口 清晨我们苏醒徐开垒 淮海路上的联想桂国强 我爱小镇褚水敖 凝固的长虹萧丁 司南鱼孔明珠 老家的阳台李动 送子上学记陆幸生 银行“包围”小区马尚龙 因为在上海潘向黎 怀念一种纯粹孙甘露 复兴公园王勉 曾经的苏州王琪森 岁月留香访巴老赵长天 多伦路的文化生态朱蕊 晚风吹来欢乐的歌王周生 卫生大楼:淮中1333朱大建 薪尽火传——王元化研究中心观后感罗达成 我家的天伦热线刘雪玑 百姓点灯陈鹏举 伟大离我们这么近龚静 要风情,也要安居赵丽宏 在我的书房怀想上海程乃珊 上海是个大舞池陆梅 戴河之灯周佩红 在悬铃木的天空下沈扬 风中的绿海岸严建平 记忆深处陈歆耕 深呼吸褚半农 你看你看新来的鸟陈保平 如何看待世博会潘真 “安乐王子”……诗歌篇小说篇城市的足音(反面)

章节摘录

  后院  无论你走到哪一座城市,你只要来到后院,便会发现,所有的风景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内心,这种相似叫我们怦然而动,所有的陌生与新奇退去了,取之而来的是一股知己知彼的亲近。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所理解的,几乎是贴肤贴肉的,无须翻译和解释,是一猜就能猜到的。这是所有风景中最为性感的一种,它是裸着的。当我们对一座城市感到畏惧与胆怯的时候,那么就到后院去,那里有我们所熟识的,有情有义的东西。 有一次,在德国旅行,一月之后,身心都已经疲乏,好奇心之后是深深的隔膜,我好像是从一帧帧明信片前踱过,教堂、音乐厅、森林、莱茵河,它们美不胜收却是两不相干。我想,旅行其实是深深的寂寞,新鲜掩盖了这些。这一日我来到海德堡的一个公寓,在厕所里我看见了公寓的后院,我看见后院和后院连成一排,连绵的屋顶上有电视天线还有老虎天窗。我觉得鸽哨马上就要响起,有一群鸽子要从邻居的鸽房里腾上天空。这是最日常的情景,这是我们平时生活的日日夜夜里的情景,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叫人又苦又甜。然后再继续我的旅行,那风景之中便有了一点肺腑之言,有了一点两心相知,许多不懂的我都懂了。  又有一次,我来到河道纵横的阿姆斯特丹,一个人躺在旅馆,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似的。旅行总是孤寂无靠的,有举目无亲之感。来到一个陌生地就像遇到一个陌生人,无从攀谈。你越是急切地要进入这地方,与它打成一片,却越是进入不得,受到无形的排斥。阿姆斯特丹的水网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你好像走入一个迷宫,水网还带有古老的气息,把你带到遥远的运河时代,古风淳淳,阴森之感便也油然而起。当晨曦透进窗户,我起床拉开窗幔,后窗外呈现出一个小院。一个男人正从木梯上走下,手里拿着一件什么工具,要去干一件早晨的家务活。这情景似曾相识,这样的早晨和所有的早晨都无二样,渗进我们的身心。它能够引导我们进入许多陌生的异地,它也是我们孤身旅行的后方。  柏林的后院也有着亲切的面目。前边是著名的库登大街,彻夜通明,当足球赛得胜,喇叭和欢呼阵阵传来,真是奇光异色。灯光与市声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就像一个海市蜃楼。而后院里的嘈杂却是真切到你心里去的。楼底是一个咖啡馆,有厨房里的气味从后院升上我的顶楼,还有厨娘和男招待的说话。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是在打情骂俏,打情骂俏是国际性的语言,走到哪里都一样。它将柏林的浮华,像揭面纱一样揭去,裸露出它家常的表情。这是我们最诚恳的表情之一,含着朝起暮归的希望。这也是联系着我们的心的东西,是心里那一点沉底的东西,我们走到哪就带到哪的。  在旧金山我曾经在露台上看见邻人的露台。露台也是具有后院性质的地方,也是生活的里层。正是傍晚,太阳在西边落下,露台上坐着一些青年。当青年们站在街头或者地铁车站,他们无一例外都带有莫测的神情,而在露台上,他们都变得好懂了。这里露台连着露台,翻过一排屋脊,就又是露台连着露台。这里有一些受过挫的生活,抱着轻轻的伤痛。香港那地方是寸土为金,后院已被楼房吞没,后窗挤着后窗。夜半醒来,邻人家的排风扇还是呼呼地运转,这是一个静谧的时刻,这静谧不是万籁俱寂的静谧,而是有声的静谧,是从嘈杂、纷繁中辟出的一个静声,也带有一些噬骨的伤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的足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