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文化视域中的周作人

刘军 刘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12出版)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刘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

刘军  

页数:

30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周作人于1885年(光绪甲申)生于浙江会稽(今绍兴)。从12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901年,在他17岁时,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被分在管轮班。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了6年的时间,毕业前,通过了赴日本留学的资格考试,因为近视的缘故被指定学习土木工学。1906年至日本,初入法政大学后转至立教大学。

作者简介

刘军,1966年生于江苏。现任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日文化比较。1995年获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日本神奈川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成果有:《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翻译》(《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跨文化与异质语言体验》(《外语研究》2009年)、《嘉孺子而哀妇人》(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屠杀研究所国家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06年)、南京大学985二期外国文学研究子项目——日本现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2007年)、周作人域外文化的接受(上海海洋大学纵向科研项目2009年)等。

书籍目录

序章周作人与日本一 周作人和他的日本研究二 周作人的读书与工作三 周作人的儿童及妇女观四 周作人的日本文化研究五 日本文学启蒙及排日六 中日两国的周作人研究综述”七 本书之结构及要旨第一章 “绍兴时期”的周作人与日本一 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论二 浙江五中教员及县教育会会长的工作三 大正时期日本的童心主义四 周作人“综合性”儿童观及“儿童本位”思想五 周作人与日本的书店六 周作人的儿歌及童话研究七 周作人与安特路朗八 周作人的日本儿童文学译介九 日本的人情美第二章 “五四”时期的周作人与日本一 从“人的文学”到“儿童的文学”二 M.韦伯对儒家道德的诠释三 “五四”时期“儿童及人的发现”四 周作人儿童文学论之独特性五 周作人与津田左右吉六 周作人与高岛平三郎七 周作人与江马修八 鲁迅、周作人与有岛武郎的《与幼小者》九 周作人与柳田国男第三章 周作人与日本诗歌一 周作人的日本诗歌译介二 “新诗”及“小诗”运动三 周作人与石川啄木四 周作人与干家元磨五 周作人与小林一茶六 《对于小孩的祈祷》和《西山小品》第四章 周作人女性解放论与日本(之一)一 周作人与《贞操论》译介二 《新青年》与“女子问题”三 周作人的女性记忆四 周作人早期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五 周作人《贞操论》翻译始末六 与谢野晶子《我的贞操观》七 《青辖》和日本的“贞操”大讨论八 晶子的贞操论——《贞操贵于道德》九 《新青年》“贞操问题”大讨论第五章 周作人女性解放论与日本(之二)一 周作人女性性解放论及其原点二 周作人与宫武外骨三 《江户艺术论》与“东洋人之悲哀”四 周作人与外骨的“猥亵趣味”五 驳《顺天时报》之谬论六 周作人与森欧外附录一 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附录二 周作人与日本(木山英雄刘军译)附录三 新青年时代的周作人与日本(日文)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她还向旧道德强行要求女性保持贞操提出了质疑。晶子提出了自己的贞操观。她说,仅把道德作为评价贞操的尺度,是不合适的。必须排斥不合理的道德,制定新的道德。道德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制定的。所以,若不再需要道德,或者道德阻碍了人的生活,就应该将其取消。相反,假如人是为了道德的存在,人就永远成了道德的奴隶。从旧思想旧道德中解放出来,是人生活得富有意义的重要条件。而且,贞操不只是要求女性遵守,也要求男性遵守。假如一方面要求女性严守,一方面却又放纵男性的话,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生活,这样的不公正的要求,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而且,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个人无条件地保守贞操,而是要根据人的境遇、体质等,加以区别对待。如果无差别地要求每个人恪守此戒律,反而会使大多数人陷入虚伪、压抑和不幸之中。况且,如果把贞操作为道德的话,那贞操到底是精神性的还是肉体性的就变得不明确了。若把其当作精神上必须遵守的道德,那么见到恋人或配偶以外的人,一旦动情即是发了淫恶之念。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守住贞操。如果把贞操看作是对于肉体上的要求,则男性和女性就将不可以再婚。而由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而沦为妓女的女性,就会永远地被视作不道德的人而遭到鄙视。因此,就会产生这样的矛盾,那就是只要在肉体上为一个异性保持贞节,即便在感情上钟情于其他异性,在精神上出轨也无妨。或者说,即便没有爱情,只要和配偶保持性关系,而内心中爱着其他异性也仍然是贞节的。要求女性保持贞节,而对于男性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都没有任何约束,这也是不能把贞操作为道德标准的~大理由。因此,在践行贞操理念时,会产生许多矛盾。不能把贞操作为道德要求世人。贞操并非道德,不过是一种“兴趣、信仰、洁癖”而已。晶子这样总结自己的贞操观:“我之所以绝对地珍爱自己的贞节,就像我热爱艺术之美、学问之真一样,我将其视作比道德更加高尚美好之物,姑且把它称作一种趣味或信仰吧!”


编辑推荐

《日本文化视域中的周作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文化视域中的周作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