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苏东坡

刘小川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小川  

页数:

474  

字数:

54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几千年,很难找到一个人比苏东坡活得更精彩、抗压力更强。苏东坡远不止是文豪和艺术巨匠,他是生活大师,是热血智者,是官员楷模,是生命丰富性的最佳阐释者。这个历史长河中的庞然大物,一生波澜壮阔,正剧、喜剧与悲剧犬牙二交错,命运的曲线优美而悲怆。
《苏东坡》融会了哲思、史识、心理透视与文学想象,以“四位一体”
的创造性笔法,瞄准苏东坡的生命冲动,书写他的那些不可能被后人所重演的生命故事。作者始终对一个单纯的问题抱着深厚的兴趣:究竟是为什么,苏东坡的个体生命如此强大?

作者简介

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
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书籍目录

小引
第一章 苏序的三种光
第二章 王弗
第三章 北宋的大人物
第阳章 凤翔故事
第五章 章博
第六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第七章 牛形人王安石
第八章 斗牛士苏子瞻
第九章 恩师暮年
第十章 杭州
第十一章 密州
第十二章 大明湖畔朝云心事
第十三章 东园里的雄心与柔情
第十四章 徐州
第十五章 湖州
第十六章 乌台上空的乌鸦
第十七章 黄州五年艺术井喷
第十八章 浓情别
第十九章 高人拉着高人的手
第二十章 从泗州玩到常州
第二十一章 审美目光情人手
第二十二章 翰林大学士
第二十三章 西湖苏公堤
第二十四章 颖州、扬州、定州
第二十五章 惠州
第二十六章 儋州
第二十七章 伟人之死
后记

章节摘录

  成都平原,俗称川两坝子,沃野千里,河流纵横。海拔约四百米,气候温润。先秦李冰父子造的都江堰,乃是四川人至今受惠的灌溉系统,农作物得天独厚了,又受到人造水系两干多年的呵护。巍巍秦岭挡住了北方的寒流,剑门雄关阻止了,外敌的入侵。刘备在蜀地成就了他的帝业。唐玄宗遭遇安史之乱,带着杨贵妃往闪川跑。杜甫避战乱,拖着一家子到成都盖草堂。武则天、李太白、杨玉环都是四川人。  唐代天下州郡,有“扬一益二”之称:扬州第一;益州第二,号称十万户。益州的治所即是成都。  五代届蜀的国主孟昶,携同大美女花蕊夫人,奢华之极,连溺器都是金子做的,惹得宋主赵匡胤挥师西进,灭蜀国,夺美女。  宋代的版图比唐代小,而人口数字过之。  赵宋王朝的国家战略:对内重文抑武;对外输金求和。  全国三百多个州,一千五百多个县。州,又分上州、中州小州。位于成都之南百余里的眉山,属于中州。  唐朝武则天做女皇的时期,有个丞相叫苏味道,做官善于骑墙观风,遇事颇能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后来贬到益州做长史。他的一个儿子在眉山定居,繁衍了苏氏家族。  公元960年,赵宋立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山。其间七十多年,北宋已历四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  宋代眉山城的规模可能接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古城墙高达二丈,厚一丈多。东西南北四道城门,高大而威严。城中大约七干户,几条青石板路,分布着各式青瓦房,也有茅草房。小街小巷纵横交错。西、南、北皆有大片的农田,一旦遭遇外敌,关上城门能自给自足。  州衙门在城东,苏轼的家在城两。故事得从苏轼的爷爷苏序讲起。  有北方人血统的苏序身材魁伟。他酒量大,步子大,喉咙大。加上他的高大身材,朋友们戏称他“苏四大”。其实他还有一大:脾性大。  平时他乐呵呵的,对人和蔼可亲。可是他~旦认准了某些事,犟脾气就来了,八条牛也拉不回头。  他和儿子苏洵、孙子苏轼之间的故事,眉山人传了九百多年。  宋代的苏氏家族是眉山的望族,祖上还出过一位丞相苏味道,很不得了。老祖宗的荣光不单写在族谱的醒目处,史籍上更写得明白。眉山的士绅高看苏家,乐意与苏家通婚。苏序的妻子史氏,出自眉山的大户人家。后来他的孙子苏辙也娶史家的女儿。  大族之间通婚,蜀中有个专用名词叫“江乡婚”。  苏家的财产并不丰厚。苏序手太散,不聚财。乡里有难时,他掏钱拿东西一般不迟疑:“急人患难,甚于为己。”他又豪饮,通常呼朋唤友聚饮,而不是独饮。眉山城里的“二杆子”也不少,蹭酒喝的人总是屁颠屁颠跟在他身后,今天被他赶走了,明天又来了……  苏序的朋友多。什么人都有。  眉山城西的纱毂行有苏家经营的绢帛生意,乡下有苏家的一些田产。苏序几十年散财、剧饮,几乎把老底掏空:“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也,然终不悔。”他还有个口头禅:花出去的钱总会回来的。  老天爷果然照顾他。他穷一阵又富一时的。  无论贫和富,他都一样爽朗,走路步幅大,开口喉咙大,遇事脾性大。他的腰间挂个大号酒葫芦,醉酒时,在城里的石板路上倒着走,还倒骑毛驴,学神仙张果老。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在做诗。“敏捷立就,不求甚工。”他认为顺口溜也是诗。顺口溜的好处是:通俗易懂,传得快。  苏序平时也看书,那做派有点像诸葛亮或陶渊明:“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苏东坡后来撰写《苏廷平行状》,回忆这位“疏达不羁”的祖父,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  苏序有三个儿子,他为次子苏涣感到骄傲:因为苏涣考上了进士,轰动眉州五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苏东坡 PDF格式下载



只有眉山人才能写得出这样的苏东坡吧,充满着感情。和林语堂的大为不同,林语堂的是一种点评的样式,当然也好看。只是这一本,充满着对眉山的爱、对四川人的爱,呵呵,看起来要生动些。


书很厚,474页!大部头啊~~绝对物超所值。而且书内的插图很不错。纸张、装帧设计也很喜欢。之前买了刘小川的《苏轼,叙述一种》,很精彩!再看看这本,有啥不一样。


现代作家很少能够写得比刘小川更生动更易入人心。


故事性更强,更值得读


速度很快! 还没开始看呢,很欣赏东坡,很期待如何


书好,投递速度很快,包裹质量不好.


还没看,稍微翻翻,写得很有感觉


小学老师要求买的书


书很好~~不行其他几本脏的要命~~


刘先生的书读过,很喜欢。


书来的快,包装特好,快递师傅态度很好。


一口气看完了.


爸爸很少让我帮他买书,这个是突然就打算看的,他感觉不错~


看过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特别喜欢其中的王维篇。后来又买了他的《李煜》,都很不错!


比看史书要有趣味,苏轼的故事百看不厌


没没拆开看呀,不过外表让人满意,素雅。


很厚的一本书,得用心去看。等到我哪天把整本书阅读后,再点评心得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