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形设计

徐善循 上海人美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上海人美  

作者:

徐善循  

页数:

106  

内容概要

  生活化的设计与艺术化的生活在当今社会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在享用制品的同时,个人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也悄然发生变化。而艺术设计在创造高品质生活和高品位的艺术享受这~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于是乎,艺术设计教育迈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在今天,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国策指引下,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又将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提升到新一个的高度。  令人鼓舞的是,近几年战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我们出版界也积极主动参与和投入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洪流中,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大量相关图书和教材,将许多优秀的教学成果推向社会,为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面对蓬勃发展的艺术设计,主动调整方向,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专业图书和教材。在出版《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这套丛书后,又推出了针对高职教育的艺术设计实用教材,这种定位和举措是明智的,也是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的。首先,经过几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后,国家加大了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调控力度。在“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地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的专业应用人才。为此,艺术设计的职业教育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本身就分为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定位。众所周知,多年来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领域,本科与高职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教育存在许多不够明晰的方面,比如课程设置、名称、内容等趋于雷同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说国内不少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游离在“研究型”与“应用型”之间的话,那么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定位是非常明确的。这种明确的定位使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都具有相对的共通性和标准性。从这个角度看,高职类教材建设的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更具有普遍性。  当然,与自然学科不同,艺术类专业具有自身特有的个性化特征,其“共同性”与“差异性”始终相互交织。我期待这套系列教材能够在寻求共性学理与多元方法两个方面有所创新,给高职类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新颖和实用的内容,并给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作者简介

徐善循,曾任北华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作品曾人选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全国首届体育美术作品展、中国画赴欧洲巡回展、德国e时代水墨元素展、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作品展、中日国际水墨画联展,还举办了徐 循百幅作品展览会、“纸上清音——徐善循个人作品展”,现已出版《善循画线》、《美术赏析》、《设计&速写》、《徐善循画集》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图形与创意第一节 视觉图形第二节 图形创意第三节 创意训练第二章 图形设计概论第一节 图形设计与大美术一 读图时代二 图形创意第二节 图形设计与现代艺术一 现代艺术二 工艺美术运动三 新艺术运动四 风格派五 构成主义六 包豪斯第三节 图形设计与现代传媒一 设计方法的转变二 现代传媒第三章 图形设计的元素第一节 点与图形第二节 线与图形第三节 面与图形第四章 图形设计的视觉想象第一节 图形的变形第二节 图形的变意第三节 图形的演变第五章 图形设计的形式第一节 绘画中的联想第二节 设计中的联想第三节 泛视觉联想第六章 图形设计与多媒体第一节 图形的释放第二节 图形的原创第七章 图形设计与后现代艺术第一节 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特征一 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二 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第二节 后现代的图形设计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生活化的设计与艺术化的生活在当今社会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在享用制品的同时,个人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也悄然发生变化。而艺术设计在创造高品质生活和高品位的艺术享受这~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于是乎,艺术设计教育迈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在今天,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国策指引下,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又将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提升到新一个的高度。令人鼓舞的是,近几年战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我们出版界也积极主动参与和投入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洪流中,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大量相关图书和教材,将许多优秀的教学成果推向社会,为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面对蓬勃发展的艺术设计,主动调整方向,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专业图书和教材。在出版《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这套丛书后,又推出了针对高职教育的艺术设计实用教材,这种定位和举措是明智的,也是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的。首先,经过几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后,国家加大了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调控力度。在“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地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的专业应用人才。为此,艺术设计的职业教育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本身就分为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定位。众所周知,多年来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领域,本科与高职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教育存在许多不够明晰的方面,比如课程设置、名称、内容等趋于雷同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说国内不少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游离在“研究型”与“应用型”之间的话,那么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定位是非常明确的。这种明确的定位使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等都具有相对的共通性和标准性。从这个角度看,高职类教材建设的意义、作用和适用范围更具有普遍性。当然,与自然学科不同,艺术类专业具有自身特有的个性化特征,其“共同性”与“差异性”始终相互交织。我期待这套系列教材能够在寻求共性学理与多元方法两个方面有所创新,给高职类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新颖和实用的内容,并给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图形设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