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设计心理学

柳沙 编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柳沙 编著  

页数:

216  

Tag标签:

无  

前言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自2l世纪开端伊始,便在国内广受关注,而又争议颇多。目前国内外此类书籍仍旧不多,仅有的几本也以教材为主,且其中尚无相关的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较为普遍、通用的权威教材。设计心理学领域的各位学者均以各自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构建学科体系,提炼学科理论和知识。究竟什么是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研究什么?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以为这并不是问题。因为设计心理学的繁荣来自“需要”,一方面是设计学学者和设计师提高设计学的理性与科学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大环境下对人性、人的本质需求,以及人们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正如设计心理学基本来源之一的“心理学”,虽然从其母体——哲学中分离不过百余年(以1879年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标志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却已派生出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若干流派,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分支学科(跨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不同流派观点差别显著,同一学派的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有差异,这种学科状况似乎距离“普遍真理”尚有很远的距离,心理学的科学性因此频频受到挑战。但不论这些学派、理论如何展开争鸣,它们却均能为部分(都不是全部)心理现象找到最合理的诠释,并相互形成补充。更重要的是,它们使我们逐渐认识和了解最复杂的系统——人类自身,为人类生活、工作甚至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我想,这才正是心理学,包括设计心理学存在并逐步发展壮大的本质根源。

内容概要

本教材共有六章,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梳理了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近年来设计-理最活跃的几个领域——可用性工程设计、情感设计和感性工学等。第二章“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将重点落干与视觉艺术息息相关的“感知觉”现象上,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破解设计中的感觉(特别是视觉)与知觉。第三章“认知与学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将原型、特征、图式、表象、记忆等重要原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设计中的情感,一方面对情绪和情感这一复杂心理现象进行科学解读,另一方面着眼于设计现象,总结出设计中常用的情感激发方式和表现形式。第六章“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重点对此展开分析。

作者简介

柳沙:湖南长沙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工业设计、设计艺术学理论、设计艺术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领域研究,编著出版《设计艺术心理学》,译著《标牌与标识——境中的标识语言》,曾在《文艺研究》、《装饰》、《艺术与科学》等重要期刊、丛书上发表学

书籍目录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2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1.3 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1.3.1 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3.2 工业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研究  1.3.3 职业设计师的经验知识 1.4 现代设计心理学  1.4.1 可用性工程  1.4.2 感性工学  1.4.3 基于仪器的设计心理学研究二、设计中的感觉与知觉——以“视觉生产”为可核心的艺术设计 2.1 感觉 2.2 易于感知与难于感知:基于感知原理的设计技巧  2.2.1 感觉的多通道  2.2.2 阈限 2.3 视觉  2.3.1 颜色视觉  2.3.2 明度视觉  2.3.3 运动视觉 2.4 现实与感知:视觉游戏  2.4.1 知觉  2.4.2 知觉组织 2.5 错觉:被愚弄的知觉  2.5.1 有效错觉  2.5.2 错觉矫正三、认知与学习——调节信息加工负荷的设计 3.1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3.2 人的认知  3.2.1 辨认和识别  3.2.2 设计中的识别理论  3.2.3 记忆三级模式  3.2.4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3.3 注意:眼球争夺战  3.3.1 注意指向  3.3.2 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  3.3.3 注意分散  3.3.4 信息搜索策略 3.4 记忆:学习策略  3.4.1 记忆的分类  3.4.2 记忆干扰  3.4.3 长时记忆的存贮结构  3.4.4 学习与训练: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3.5 信息加工理论的应用:可用性设计四、设计情感 4.1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4.2 设计的情绪表达  4.2.1 情绪的作用  4.2.2 情绪的维度 4.3 设计情感  4.3.1 设计情感的特殊性  4.3.2 设计情感的层次性五、情感设计 5.1 情感肌肤 5.2 情感的设计策略  5.2.1 快乐或高兴  5.2.2 痛苦  5.2.3 悲伤或悲哀  5.2.4 愤怒或生气  5.2.5 恐惧或害怕  5.2.6 惊讶或惊奇  5.2.7 厌恶或厌烦 5.3 设计情感的表达  5.3.1 点  5.3.2 线  5.3.3 面和体  5.3.4 结构  5.3.5 色彩  5.3.6 材质和肌理六、设计思维与设计师心理 6.1 设计思维  6.1.1 思维  6.1.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6.1.3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6.1.4 问题求解  6.1.5 创造性思维  6.1.6 设计思维  6.1.7 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艺术思维 6.2 设计师个体心理  6.2.1 创造力  6.2.2 创造力的结构  6.2.3 设计师人格与创造力  6.2.4 设计师“天赋论”  6.2.5 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与激发 6.3 设计师压力应对  6.3.1 设计师常见的职业压力  6.3.2 设计师的压力应对附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腊]普罗太哥拉1.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以往对它明确作出界定的学者并不算多,如果梳理一下设计或相关领域中与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和内容,便发现由于设计心理学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其主要内容往往来自其他学科或设计实践中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信息科学、艺术学等,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相关网络,设计心理的相关内容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有秩序的、脉络清晰的整体,而是零星分散于各学科和领域之中。不像纯艺术学科的心理学研究相对发展得较为成熟和完整,出现了一些专业的艺术心理学家,现在我们还很难找到一位明确定义为设计心理学家的学者,各位设计心理的相关学者基本从其专业领域出发展开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背景下进行多种尝试,提出了多样性的观点。


编辑推荐

《设计心理学》为“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设计心理学》强调经典性和实践性,精练篇幅、突出重点。全书在提炼出设计心理中最重要、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大量案例和图片加以说明和验证,并收录了作者近期的一些研究,如第三章基于“特征说”的基本形式特征分析,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提取设计知识的方法;第四章中运用量表和统计的方式验证人们对产品造型的情感体验,提供了运用定量方式进行设计心理研究的范例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设计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是一本不错的设计心理学书,不过确实是挺理论的,但是还是值得看那


比较其他的相关书,这本设计心理学写的好,专业!


搞设计的都应该看哈,写的不错


对设计人员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一本书


书到手里第一感觉就不错,从纸质到印刷都还可以,至于内容还在读,不过看了目录觉得这本书对我会很有用。


借鉴一下,还不错。


还行,有张碟,里面有课件


不错的书 是我想要的东西


书很不错,快递员也很好,是我想要的。。。


有很多设计心理学的专业用语在书中可以找到,读后的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能让我们更好的为用户考虑他们的喜好“~


看了几本设计心理学的教材,这本相对来说是目前国内出的视角和内容比较新的一本啦。实用性也相对较强,对设计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里面的内容有一部分理解稍显困难,对一般的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可能有点枯燥,对于学设计史论的学生来说,这本书还不错。这本书印刷和包装都很好,附带的课件对于想要备课的老师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柳沙07年的那套清华大学出版的教材基本上就是她的博士论文改的,用它做本科生的教材不太合适。这套教材经过很大的修改,应该来说作为本科生的教材还不错。书后的光盘我刚开始弄,只看了第一部分,觉得还不错,内容有点少,其中的纲要可以用,老师可以省点力气。


总的来说理论性更强一些,适合考试的同学们


内容很丰富,可以看看~


属于比较深入的 准备认真读一读 相信会有很大收获的


是给别人买的。听说这本书很权威。不错。


包装很不错,今天刚收到,内容还没看,质量也还可以


此书 看起来很好 学到的东西也不少~~~很好~~


此书不错,可惜封皮有破损,看来是图书馆没有保存好!希望珍惜.......


写得比较细腻。


这本设计心理学,在理论上严谨。但是语言晦涩,用来做教材,学生读来困难。如果深入浅出更好


买的刚好和老师的教材书一样,很棒,不过就是因为一样,所以就开始懒得做笔记,有点不应该。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


即使是非专业领域内也是本不错的书,可读性很强,理论不少但是不枯燥


书采用塑料包装,很精致,很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