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生的邀请/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

徐鲁|绘画:咕咕鸟//漫漫猪 上海人美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上海人美  

作者:

徐鲁|绘画:咕咕鸟//漫漫猪  

页数:

26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冰心奖,传承着儿童文学真、善、美的精神,致力于出版、传播和奖励优秀的儿童图书;致力于发现、扶持和推介具有潜力的儿童文学新人;致力于支持、鼓励儿童艺术教育的普及、发展与创新……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人类的创新精神是永恒的。冰心奖,一个美丽的童话梦想。冰心奖,一面飘扬在童心城堡上空的爱的旗帜。 本书为“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之一,汇集了冰心奖获奖作家徐鲁的儿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徐鲁,一九六二年生于山东胶东半岛,一九八二年开始文学创作,一九九二年加入中国作协,现为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散步的小树》、《世界很小又很大》、《祝福青青的小树林》等,散文集《童年的小路》、《对星星的诺言》、《青梅竹马时节

书籍目录

文科班往事 少年行 文科班上的插班生 润物细无声 永远的《茶花女》 藏在枕头里的手抄本 班长的故事 体育课轶事 壮士一去不复还 飘逝的蒲公英 小鸟在前边带路 昨天的誓语 迎接十六岁的太阳一生的邀请 冯妈的心有多远 她的一生是一个邀请 爱因斯坦的梦 两棵树的抒情故事 苦难中诞生的星星 贝多芬只有一个 为什么不是八音盒 听雅诺什讲故事 通往卡尔维诺童话花园的小径 只要寻找就能寻见 再见银顶针的夏天 麦田守望者 比珍珠更珍贵的 不来梅市的童话铜像 丑小鸭的天空从哪里开始 谁在那里擦拭星星? 甜美的读书声 听听那一万种夜莺的声音 公园里的小彼得温暖的忆念 芦花在风中飞舞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陵峡夜未眠 神农架故事 哭嫁之夜 月上心头 母亲与我同在 旷野上的茅棚 飞翔的蝉声 白光 热情颂 人生之门 画山绣水柴埠溪 江南的树 巡天遥看一千河 温暖的忆念 孩子抬起头 童年絮味书梦不曾休 多少冷暖花事 重返美丽的诗歌花园 “回到大海我很幸福” 不肯吹灭读书灯 失去的栗色马和金鹿 梦里的虎耳草 1980年代的文学梦 辛夷花在风中摇晃 不是灵芝就是琥珀 亲爱的朋友晚安! 天鹰翱翔 默默的点灯人书虫的春天和秋天

章节摘录

  少年行  世界上没有纯玫瑰色的天空。当然,如果有时出现了阴天,那也决不是令人感到沮丧和绝望的颜色。  人生在世的每一个瞬间,也往往会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命运有时会把一种机遇默默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人生需要抓住机遇这个道理,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如何去抓住机遇,却永远是一个“秘密”。  且看你对待命运的姿态吧。是积极向前,还是消极等待?是主动争取,还是被动接受?都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请相信这样一个真理:生活中的一切结果,皆源于你自己,而非他人;也许,在你的毫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就潜藏和预示着未来的某种因果关系。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是在胶东半岛的乡间度过的。在那里,我念完了小学,念完了初中,接着又上了高中。但那是贫困和寂寞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尚未吹到我家乡的土地上,农村的日子还非常难过。不久,因为生活拮据,家里无法供我继续念书了。在我读完了高中一年级之后,我面临着要辍学的实际困难。这是故乡留给我少年时代的最冷酷的记忆之一。  但我不服气。我决心离开家乡,到外面闯一闯,到外面去寻找我的前程。那一年我15岁。我已经读过高尔基的自传《童年》、《在人问》和《我的大学》,还读过一本不太完整的艾芜的小说《南行记》。我记住了书里面的这些话:  “生活条件越是困难,我就觉得自己越发坚强。……人是在不断反抗周围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还有,“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脚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  我已经做好了精神准备,哪怕去过一种高尔基和艾芜式的流浪生活,也总比辍学在家,死守着那个贫穷的村庄要好。  我这样想着,也就这样做了。1977年秋冬之交,秋庄稼刚刚收拾完的时候,冒着那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我在一个早晨,只身离开了那落雪无声的胶州湾,离开了沉睡在冬天阴沉的天空下的,那个小小的村庄。我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的时间!雨雪霏霏,杨柳依依。我的记忆比铁轨还要长。  我怨过故乡,恨过故乡,但最终还是深深地怀念着故乡。毕竟,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她贫瘠的怀抱里度过的。她是我们一代乡村孩子的辛苦的母亲。在那个最冷酷的年代里,却埋藏着我们的最好的年华。  我常常在心里追忆那往昔的时光。1992年,我在江南岸边一栋小屋里,写完了一本书——《青梅竹马时节》。写的就是我在胶东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经历。我想用这种方式,来了结我和故乡、我和童年的恩恩怨怨,以后再也不去想它了。就算我少小离家,已经变成了异乡人,让故乡的人们把我彻底地遗忘了吧。我知道,我还有自己的明天。我要迎接的我自己的新的明天。  我在《青梅竹马时节》的最后一章的结尾写道:  “离开家的时候,胶东半岛正是冬意料峭,雪花飞飘,满目苍凉。而当大上海从我的目光里消失后,轮船载着我进入了辽阔的长江航道之时,俯在船舷上,我看见长江两岸的树木和堤坝都是绿茵茵的,仿佛春天已经来到……  “渐渐地,遥遥的江南岸近了。滔滔大江从我身边流过,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从此也永远地结束了。”  这就是说,离开了故乡,我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我渴望能够开始一种自食其力的、自立于人世间的生活。  然而,命运没有朝着我预想的方向运转。出我意料的是,到了江南,我竞又有了一年时间的读书机会。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一年时间的读书机会,彻底地改变了和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的道路。我参加了1979年的高考,并且如愿考进了大学。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也由此得到了改变,我的文学梦想和人生理想从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开端。  那年的高考作文,是把散文家何为先生的一篇散文《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陈伊玲的故事》。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爱好声乐、心地美好、在挫折和厄运面前不言失败的女青年。在第一次去参加声乐比赛前夕,因为奋不顾身地投入了一场突发的救灾活动,为帮助他人而劳累失音,当然也失去了被录取的资格。幸运的是,她碰上了一位慧眼识珠的音乐教授,她的命运才发生了喜剧性的转折……  今天想来,仿佛有某种因果联系,高考作文中的主人公,也在为我,以及当时像我一样贫困的乡村少年,讲述了一个真理: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轻易弃权。——面对未曾实现的人生理想,无论如何,无论是谁,都没有弃权的权力。  面对第一次,也不妨调整一下方向,再多尝试一次。也许,再试一次,新的转机就会出现,有一条崭新的“命运交叉的小径”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我现在要写的一段经历,就可以从这里开始了……  文科班上的插班生  “同学们,这是从外地转来我们文科班的一位新同学,名叫徐延泽,大家鼓掌欢迎他!”  当班主任白老师把我带进文科班的教室,介绍给全班同学时,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觉得有点难为情。毕竟是一班陌生的新同学,而且与这些生活在县城里的学生比起来,我显然一下子就感到了,自己的穿着非常土气,仿佛是一只丑小鸭。我不敢抬头仔细看大家。我想我的脸颊一定羞得通红。  同时我也敏感地听出来了,这阵掌声里还夹着有人拍打桌子的声音。  “李瓜,余开林,又是你们两个!你们严肃点儿!这位新同学是从遥远的山东转学来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是位三好学生,还是位共青团员。我们应该热情地对待他。”白老师的话肯定是对刚才拍打课桌的同学说的。他的话一说完,我听见下面顿时一阵呀呀的议论声。  “哇,是位三好生!真不简单!”  “真看不出,还是个团员呢!怎么没佩戴团徽呀?”  “哎,看他的头发,像不像你的乡下表弟?”  “去你的!像你家表弟。嘿嘿……”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声音乱纷纷的。我虽然听不懂其中的一些方言,但大部分话还是听得懂的,尤其是那些明显带有嘲笑和挖苦意味的议论,我敏感地听出来了。  “好了,大家安静点儿。徐延泽同学刚来湖北,对湖北方言还不太熟悉,所以要为他安排一位会说普通话的同桌,平常好给他当当‘翻译’,帮他一阵子……”  “老师,我的普通话说得好,我来给这位侉子当翻译官!”坐在后排的一个头发留得长长的男生,高举着双手嚷道。  “算了吧李瓜!就你那也叫普通话?‘那’‘拉’不分,我还怕你教坏了人家呢!热情可嘉,不过你少捣乱一点就够了。翻译的事就不劳你大驾了。”白老师显然是一位很幽默、很开明的老师。他的这番话说得全班哄堂大笑。  原来这位同学就是李瓜!怎么叫了一种蔬菜的名字呢?看来这是一位喜欢起哄和玩闹的调皮鬼了。听白老师一顿“幽默”,这位李瓜赶紧收敛了那恶作剧的笑容,吐了下舌头,蔫了回去。  “李涛,叶小羽,我看就由你们两个来帮助他吧。”白老师把我领到李涛的旁边,说,“这位是李涛同学,副班长,以后你就和李涛同桌。”把我交给李涛后,白老师走出教室。我满怀感谢地向李涛同学点了点头:“以后请您多多帮助。”  “不客气,互相帮助吧。”李涛大方地让我坐在他旁边。他长得很白,很英俊,头发有点卷曲,还戴着一副很好看的眼镜。  “你好,新同学,我叫叶小羽,叶子的叶,羽毛的羽。以后有什么不懂的,请尽管问吧。”我刚坐下,旁边课桌上的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含笑站起来,向我伸出了手。  我有点受宠若惊似地赶紧站起来,双手握着她的手:“谢谢你,靠你们多多帮助。”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慌里慌张的,额头上也汗珠涔涔的了,样子十分紧张。——后来叶小羽告诉过我,那一瞬间,她觉得我真是一个十足的乡村少年,纯朴、笨拙得令人怜惜!  “她是我们班的文娱委员,全校的文艺明星!”李涛小声地向我介绍这位叶小羽。  “还是全校四大‘校花’之一!”坐在我身后的又一个女生接着李涛的话介绍说。  叶小羽一转身:“阿美,别胡说。要不要我来介绍一下你呀?”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乔亚美,叫我阿美好了,同学们都这么叫。”说着,乔亚美也大大方方地向我伸过手来。  “嗨,嗨,补充一句,乔亚美,未来的电影明星,现在的第五朵。校花,,又称‘候补校花’是也……”这时候,坐在那位李瓜旁边的一个男生嬉皮笑脸地说道。同学们一阵大笑。  “去你的,余开林,你不说话,没人会把你当哑巴。你一开口,就只能给咱们班掉底子。这位新同学,你看这个人的模样,长得像不像达尔文的研究对象?”乔亚美笑着把这位余开林压了回去。又是一阵笑声。  我转身一看这位余开林,形象的确不怎么样,那脸颊长得像一张马脸且不说,鼻子好像也太平塌了点儿。我友好地朝他点了点头,他也挤眉弄眼地向我做了个“鬼脸”。他和那位李瓜,可真是相般配的一对儿。  就这样,我在一阵阵哄笑声中,成了Y县一中高二(11)班,即这个被称作“文科班”的一名插班生了。  我像一只从陌生的沙洲上飞来的丑小鸭,栖落到了一群在我看来都如天鹅般的新同学中间。又如一滴小小的水珠,汇进了一个小小的,倒也非常亲切和温暖的湖泊里。我知道,不管我是习惯还是不习惯,我的一段新的学习生活又要开始了。  坐在哄笑不止、热热闹闹的教室里,我一下子想起了爷爷生前对我讲过的一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是的,我应该诚实地、虚心地、尽快地去结识这一个个新同学,用实际行动与坦诚的心,去赢得他们的友谊,去获得他们的帮助。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民奉献赤诚的心。作为读者,我敬爱她;作为朋友,我为她感到自豪。  --巴金让我们在孩子们心中培养对美好和艺术的热爱。人类的创新精神是永恒的。  --韩素音  中国儿童文学之树根深叶茂。  --雷洁琼


编辑推荐

  繁星永照,春水长流。冰心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作家,她把真诚的爱心给予了一代代“小读者”。冰心奖,以文学家冰心的名字命名,1990年由著名学者雷洁琼女士,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著名儿童文学家葛翠琳女士共同倡议创办。  《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遴选冰心奖创办二十年来历届获奖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们的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分辑推出,囊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寓言等各个门类。   本分册汇集了冰心奖获奖作家徐鲁的儿童文学作品,传承了儿童文学真、善、美的精神。用时间隧道这样的万花筒回望作者的成长经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生的邀请/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 PDF格式下载



多读书,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特别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更应多接触儿童文学作品。好的作品能够陶冶他们的心灵,而冰心图书奖系列作品,就是这样的好书,值得大家好好品读。


喜欢徐鲁老师的作品,特别是其中“一生的邀请”部分,使自己从新了解了许多文学作品,并深深受益,值得一读。


喜欢给孩子选择冰心获奖文学,挺好的!


不仅孩子喜欢,我也喜欢,读着这本书,自己又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青春年少!按捺不住内心的青春激情和分发向上的青春活力,正是那个年龄人心里的真实写照!读了,心里感慨万分!!!仿佛——仿佛又置身于那个年代!又置身于那个青春年少的年龄!


带给人很多的遐想……似乎落入了一个梦的世界……大爱呢!


书不错,等小孩大点可以看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