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匮要略讲义

李克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00-01-01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李克光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前言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俞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内容概要

  《金匮要略讲义》采用宋·林亿诠次,明·赵开美校刻的《金匮要略方论》为蓝本进行编写,保留了“金匮要略方论序”,并用“附录”列杂疗方等三篇于书后。

书籍目录

1 金匱要略方论序2 绪言3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4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5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甘草泻心汤苦参汤雄黄熏方赤小豆当归散升麻鳖甲汤6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鳖甲煎丸白虎加桂枝汤蜀漆散附方牡蛎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柴胡桂姜汤7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头风摩散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矾石汤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近效方》术附汤崔氏八味丸《千金方》越婢加术汤8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散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肾气丸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庶虫丸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肘后》獭肝散9 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甘草干姜汤射干麻黄汤皂荚丸厚朴麻黄汤泽漆汤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附方《千金》甘草汤《千金》生姜甘草汤《干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外台》桔便白散《干金》苇茎汤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豚汤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1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附方九痛丸12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厚朴七物汤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大柴胡汤大建中汤大黄附子汤赤丸乌头煎当归生姜羊肉汤乌头桂枝汤附方《外台》柴胡桂枝汤《外台》走马汤瓜蒂散方13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旋覆花汤麻子仁丸甘姜苓术汤14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泽泻汤厚朴大黄汤小半夏汤己椒苈黄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外台》茯苓饮(附方)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15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文蛤散栝蒌瞿麦丸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猪芩汤16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越婢汤防己茯苓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杏子汤(方未见)黄芪芍桂苦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枳术汤17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梔子大黄汤猪膏发煎茵陈五苓散大黄硝石汤附方《千金》麻黄醇酒汤18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桂枝救逆汤方半夏麻黄丸柏叶汤黄土汤泻心汤19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茱萸汤半夏泻心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猪苓散四逆汤小柴胡汤大半夏汤大黄甘草汤茯苓泽泻汤文蛤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桂枝汤小承气汤桃花汤白头翁汤梔子豉汤通脉四逆汤紫参汤诃梨勒散附方《外台》黄芩汤20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汤王不留行散排脓散排脓汤黄连粉(方未见)21 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齜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藜芦甘草汤(方未见)鸡屎白散蜘蛛散甘草粉蜜汤乌梅丸22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桂枝茯苓丸附子汤(方未见)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干姜人参半夏丸当归贝母苦参丸葵子茯苓散当归散白术散23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阳旦汤竹叶汤竹皮大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2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温经汤土瓜根散胶姜汤大黄甘遂汤抵当汤矾石丸红蓝花酒蛇床子散狼牙汤小儿疳虫蚀齿方附录杂疗方第二十三四时加减柴胡饮子长服诃梨勒丸三物备急丸紫石寒食散救卒死方(共五方)救卒死而壮热者方救卒死而目闭者方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治尸蹶方(共二方)救卒死客忤方(共二方)救自缢死方疗中暍方救溺死方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治食生肉中毒方治六畜鸟兽肝中毒方治马肝毒中人未死方(共二方)治食马肉中毒欲死方(共二方)治澉蛇牛肉食之欲死方(共三方)治食牛肉中毒方治食犬肉不消成病方治食鸟兽中箭肉毒方治食鲐不化成癥病方(共二方)治食鱼后食毒两种烦乱方治食缑鲼鱼中毒方治食蟹中毒方(共二方)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治食诸果中毒方治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方治食枫柱菌而哭不止方治误食野芋烦毒欲死方治误食蜀椒闭口者方食躁或躁方治误食钩吻杀人解之方治误食水莨菪中毒方治食芹菜中龙精毒方治食苦瓠中毒方治凡饮食中毒方(共二方)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治之方通除诸毒药[选注]书目简称表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结语  本篇所论胸痹、心痛,在病因上皆为阳虚阴乘,阳虚邪闭于胸的,为胸痹,以胸背痛,短气,喘息咳唾等胸部症状为主;寒饮乘于心的,为心痛,以“诸逆心悬痛”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症状为主。但胸痹往往会影响及胃,所以二者亦可合并发生。从全篇条文来看,第一条是合论胸痹、心痛的病机;第三条是指出胸痹的典型脉证和主治方剂;第七、九条是分别专论胸痹、心痛的;其余则是胸痹与心痛或短气并见的证治。  由于胸痹、心痛的病机是“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祛邪以通阳宣痹为主,扶正以温阳益气为主。对胸痹、心痛的具体治疗,本篇从“症变治变”与“证不同治亦不同”两方面,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前者,例如栝蒌薤白白酒汤是治疗胸痹典型证候的主方,若痰饮过多,更见不得卧,心痛彻背者,即在方中加半夏而成栝萎薤白半夏汤,以增强降逆除痰之力;若病势向下扩展,更见心下痞气,胁下逆抢心者,即于方中去白酒加厚朴、枳实、桂枝而成枳实薤白桂枝汤,以胸胃同治,开胸豁痰、理气平冲。后者,又分别虚实、轻重、缓急论治,偏虚属中阳不运的,用人参汤以补中助阳,偏实属痰饮上乘的,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以通阳散结,泄满降逆;轻证偏于水饮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宣肺化饮,偏于气滞的,用橘枳姜汤以行气降逆,属于寒饮停于心下而上逆的,用桂枝生姜枳实汤以化饮降逆;病情危急的,用薏苡附子散峻逐阴邪以止痛,病情缓慢的,用人参汤温补阳气以治本。此外,在药物的运用上,用栝蒌、薤白配伍以治胸痹;再与枳实、桂枝、生姜等配伍,以治胸痹与心痛或短气合并证候;用附子、乌头为主组成方剂,以治阴寒痼冷等经验,都是很可贵的。  后世医家在本篇所论胸痹病机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到本病脏腑内虚和邪气发病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和邪实病因的差异,发展了通补兼施,芳香温通,以及活血化瘀等,丰富了本篇的治法,这些是应该进一步去学习和掌握的。


编辑推荐

  《金匮要略讲义(供中医专业用)》是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的一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金匮要略讲义 PDF格式下载



找寻了好久的书


教科书值得拥有


经典五版


值得购买的优秀教科书!


好的评价


金匮要略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