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酶的情人

[美] 阿瑟·科恩伯格 上海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作者:

[美] 阿瑟·科恩伯格  

页数:

303  

字数:

245400  

译者:

崔学军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重组DNA引发了一场永远改变生物学属性的革命。作为当代极少数顶尖生物学家之一的阿瑟·科恩伯格,是这场革命的先驱。1959年,他因发现DN A聚合酶而与人分享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科恩伯格在本书中自述其在酶研究领域中的不懈求索,也展示了酶化学的发展历程。正如作者在回顾那些成就辉煌的研究时所言,他和他的同事们面临挑战,却最终解决了问题。本书也记述了许多重要的科研史实,读者能从中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战略,这些战略已经在20世纪应用于解决系列重大的生命科学课题。

作者简介

对于作者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mberg)而言,酶是其一生挚爱和追求的对象,他坚信酶在细胞功能中的核心作用。他发现了30多种酶,如马铃薯核苷酸焦磷酸酶、磷脂酸合成酶、多磷酸合成酶、DNA聚合酶等。其中,由于在1995年发现了DNA聚合酶,他与奥乔亚(发现RNA聚合酶)共享1959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维生素猎手第二章 加入猎酶的队伍第三章 没有呆头呆脑的酶第四章 赐福小动物第五章 DNA的合成第六章 在试管中创造生命第七章 令人惊奇的复制机器第八章 复制的前沿第九章 基因猎手及其黄金时代第十章 回顾我的科学生涯大事年表参考文献名词解释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酶的情人 PDF格式下载



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六七十年代生命科学大发展时期的景象,有助于基础生物化学的学习。


强烈建议所有喜欢生化,有志于向生化方面发展的人看此书,不但能了解到不少生化知识,更能学会如何成为一名生物化学家。


在美期间,读过不少科学家的传记(当然象爱因斯坦的有点例外,因为他的传记太多),深深为他们对科学执着所感动。化学家的传记读了不少,当时也花了不少钱去购买。回来看到的翻译过来的却并不多。生化领域的科学家传记,我不是很清楚,但可能比化学界的好不了多少。这本书出版了整整五年了,我才第一次买了看,有点惭愧。希望有志于科学事业的更年轻的学者不要错过它。个人倒是觉得,有不少学界的大鳄,应该花点时间来做科普,不仅仅向同行或年轻一代的即将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绍介这些学术和个人经历相结合的传记(或自传),也要尝试整理自己的学术自传。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即将开始接触化学课的女儿来说,这本书非常适合。


孩子即将学化学了,这个故事性很强,浅显易懂,提前培养一下对化学的兴趣


食品人士来报道


经典有趣


假期学校要买的


催人奋进的故事


有一定的专业性,文科生就不要买了。我买的价格是17.5,希望对你有帮助。2011.12.30


比较专业的科普书,值得一看


比较还不错的一本书,


书,看上去有些年代的感觉。不知是不是陈书。故事感人。值得敬佩。


喜欢,喜欢,但是不能一口气读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