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医学教程

鲍勇 编 上海科技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上海科技  

作者:

鲍勇 编  

页数:

250  

字数:

372000  

前言

  社会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医学领域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及中等卫生学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其弘扬正确医学模式,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自1988年梁浩材教授主编我国第一本《社会医学》教材出版以来,全国各院校自编或协编教材达20多个版本。2000年,由龚幼龙教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社会医学》出版,它是卫生软科学群中第一本卫生部规划教材。老一辈社会医学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累积为我们这本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根据卫生管理的实践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医、药、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兼顾研究生和专科生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医学观为宗旨。在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前提下,借鉴社会医学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进展,紧密联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际及社会卫生发展变化,体现中国特色,展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本教材对传统教材的内容尽量融会其中,同时对教材的整个框架作了改革,以社会生理、社会病理、社会诊断和社会治疗为主线,在教材的编写上颇具新意。  本教材编委会基本汇聚了全国的社会医学领域里的中坚力量,在编写过程中,各位编委作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社会医学前辈也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在教材的统稿过程中,田晓杰、吕慧瑛、朱伟燕、陆彩凤、王春鸣、张旖旎等同志在内容的规范、文字校对和加工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对关心和支持本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各位教授和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的缺点在所难免,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谬误,恳切希望各院校教师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概要

本书为卫生管理规划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16章,分别阐述了社会医学的性质、内容、任务、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医学模式及其演变过程,生命质量、健康危险因素和卫生技术评价方法,卫生服务研究和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卫生状况,现代社会病及其防治,以及国际卫生保健等。本书主要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等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医药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及专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还可供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和卫生管理干部查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医学概论 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社会医学的发展史 第三节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医学模式 第一节 医学模式及传统医学模式的演变 第二节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 第三节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第三章 社会生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与人群健康有关因素的评价指标第四章 社会心理病理学 第一节 心理病理产生的机制 第二节 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健康第五章 社会生物诊断学 第一节 疾病的生物性因素 第二节 疾病的物理性因素 第三节 疾病的化学性因素第六章 社会心理诊断学 第一节 社会心理诊断 第二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 第三节 情绪、生活事件与健康 第四节 常见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分析第七章 社会行为诊断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人类行为发生的基础 第三节 社会行为医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四节 社会行为医学的诊断方法 第五节 社会行为 第六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第八章 社会危险因素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九章 现代社会诊断学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健康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健康 第三节 文化因素与健康 第四节 社会人口与健康 第五节 社会营养与健康 第六节 卫生服务与健康第十章 社会治疗学——社区卫生服务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的策略第十一章 社会治疗学——全科医学 第一节 全科医学 第二节 全科医生 第三节 全科医疗第十二章 社会治疗学——社会病防治 第一节 社会病控制概述 第二节 自杀 第三节 吸烟 第四节 酗酒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第十三章 社会健康保健医学 第一节 老年保健医学 第二节 妇女保健医学 第三节 儿童保健医学 第四节 残疾人保健医学第十四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 第二节 健康传播学 第三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实施 第四节 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案例第十五章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 第一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概念 第二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基本原则 第四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目的 第五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课题设计 第六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七节 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八节 如何学习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第十六章 社会卫生保健 第一节 全球卫生策略 第二节 中国卫生策略 第三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第四节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15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用于生产实践,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解释也进入实验科学和机械运动领域。法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提出宇宙是一大机械系统,人体也是一种精密的机械的设想,这对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笛卡儿在《动物是机器》中把动物和人体看作是具备各种生理功能的自动机器,而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可以解释为物质微粒的运动和由心脏产生的热运动。  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观对医学的直接影响在于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例如,使哈维(Wi  liam Harvey)发现了血液循环;使莫干尼(Morgagni)和比沙(Bichat)创立并推动了近代医学的科学基础——病理解剖学的发展。虽然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以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批驳了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并把医学带入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机械论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它简单地把人比做机器,忽视了生命和疾病复杂的一面,也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特性,使当时的医学研究失去了更大突破的机会。  (四)生物医学模式  15~18世纪是资本主义兴起发展时期,彻底摧毁了封建权威和宗教神权统治,使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发展起来。近代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使人体的生物学过程得到了比较清晰的说明,为近代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人体解剖学的确立、人体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显微镜的发明等,对人体疾病的研究由器官、组织向细胞深入;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创立、X射线的发现和应用、化学药物的发明和应用、血型的发现等,都为近代医学对人体疾病的分析研究、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们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即把人体看成一个生物有机体,把人体疾病看成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学变量的异常成为可能。于是,认为生物学、化学指标可以满足对人体疾病的说明,成为医学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就是生物医学模式。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医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