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杂釉彩·素三彩

耿宝昌,吕成龙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耿宝昌,吕成龙 主编  

页数:

324  

Tag标签:

无  

前言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收藏文物近百万件。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下诏将北平升为北京,翌年即在元代旧宫的基址上,开始大规模营造新的宫殿。公元1420年宫殿落成,称紫禁城,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644年,清王朝取代明帝国统治,仍建都北京,居住在紫禁城内。按古老的礼制,紫禁城内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辅以文华、武英两殿。后寝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等,总称内廷。明、清两代,从永乐皇帝朱棣至末代皇帝溥仪,共有24位皇帝及其后妃都居住在这里。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1914年,北洋政府将渖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部分文物移来,在紫禁城内前朝部分成立古物陈列所。1924年,溥仪被逐出内廷,紫禁城后半部分于1925年建成故宫博物院。历代以来,皇帝们都自称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他们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视作自己的财产。因此在宫廷内,不但汇集了从全国各地进贡来的各种历史文化艺术精品和奇珍异宝,而且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匠师,创造新的文化艺术品。中间虽屡经改朝换代,宫廷中的收藏损失无法估计,但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历史悠久,人民富于创造,文物散而复聚。清代继承明代宫廷遗产,到乾隆时期,宫廷中收藏之富,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到清代末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度侵入北京,横烧劫掠,文物损失散佚殆不少。溥仪居内廷时,以赏赐、送礼等名义将文物盗出宫外,手下人亦效其尤,至1923年中正殿大火,清宫文物再次遭到严重损失。

内容概要

本卷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院杂釉彩素三彩中选出各时代的珍品上百件(套),按照时代与类别编纂成书,成为目前较完整的一部中国杂釉彩素三彩史。这百余件文玩,不仅是中国杂釉彩素三彩文化悠久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可供研究的重要资料和足资鉴赏的艺术珍品,本文结合所录文物,就中国杂釉彩素三彩的产生、应用和发展,试作扼要说明。

作者简介

耿宝昌,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擅长古陶瓷研究鉴定。192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归石家庄市管辖)。1936年在北京“敦华斋”做学徒,1946年自己开了一家“振华斋”古玩铺。1956年应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历任修整组技工、副研究员、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文化部六联干部学校。1986年,将瓷器、铜器等文物22件捐献故宫博物院。吕成龙,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1984年7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工艺系,获学士学位。从事古陶瓷鉴定、陈列与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总序文物目录导言——清新雅致的杂釉彩·素三彩瓷器图版颜色釉地矾红彩绿地、青花地黄彩白地、黄地、黑地、青花地绿彩黄地青花、白地酱彩绿地、黄地紫彩紫绿彩青花红绿彩、青花矾红彩颜色釉加金彩素三彩、珐花及墨彩广彩及其他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杂釉彩·素三彩》: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杂釉彩·素三彩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一本专业书 看完会对素三彩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书印的真精致。


图质量不错


本以为大系中的瓷器部分已经完结,现在又出来这样一本。看完感觉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