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代政治史略稿

陈寅恪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8年11月一版;2009年3月二刷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陈寅恪  

页数:

2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陈寅恪先生在国学领域的成就早已为学界和社会所公认,而唐代尤为陈先生研究之重点。2009年是陈寅恪先生逝世40周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特意重版《唐代政治史略论稿手写本》,以作纪念。此书是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唐代政治演进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为中国中古史研究中的里程碑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曾出版此手稿影印本,受到广泛好评。本次重版仍然采用影印方法,保存陈寅恪先生手迹,更具纪念和研究价值。

书籍目录

自序目录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编辑推荐

大师手泽——陈寅恪《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代政治史略稿 PDF格式下载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此正为陈寅恪先生对于学术的态度。本人强烈热爱魏晋隋唐的历史,能够看到手写本的《唐代政治史略稿》非常开心,希望能够从中获益良多。


本人强烈热爱魏晋隋唐的历史,能够看到手写本的《唐代政治史略稿》非常开心,希望能够从中获益良多。,心仪已久,特购之予以收藏!


陈寅恪先生的历史功底深厚是毋庸置疑的,非常佩服先生治学的认真态度,从这本手写本的反复修改痕迹中就能看出来。
书的装订也不错。


陈寅恪先生的手写稿本,印刷、装帧都很好,心仪已久,特购之予以收藏!


正在等待《陈寅恪全集》,不过买这本一点也不冲突,因为是手写本,可能不太适合阅读,但是非常适合收藏,纸张很不错,印刷也很清晰,硬皮包装,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读陈寅恪的政治史,难懂,但是很受益。


陳先生的這本書我早就讀過!也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只不過是排印本而不是手稿本。給我的印象是,他能從尋常的史料中,發現不尋常的事實,得出驚人的研究結論!這是我們後輩一再仰止的地方!也是陳寅恪先生的功力所在!
早年在三聯出版的陳寅恪集上,有其手稿的照片,但沒有今天是整本書!能在浩劫之後,還能完整保存到現在,還是相當不易。我是懷著恭敬之心去再次重讀先生的手澤!
後來的著作,他都不能親自寫了,是他助手和夫人筆錄!因為先生已經失明!


大师手泽,纯粹收藏品!。手里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陈寅恪卷》收录了这部书。

这次买,纯粹是仰慕大师手泽。


天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手迹,值得收藏!


陈寅恪先生是我很崇拜的一位大师,他的著作语言深刻,非常喜欢


这本书的印刷很好,有很好的收藏和阅读价值,对于喜欢研究陈寅恪老师的人来说,很有价值。


陈先生的大作,对于内容,我就没什么好说的。这个是手写本,看见了陈先生的笔迹,觉得很亲切。如果阅读的话,可能需要比普通版本更小心仔细。不过我觉得也是对先生的尊重。


对陈寅恪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敬仰。又喜欢书法,故选手写体,形式与内容融合。一直想收藏陈寅恪全集,但受制于经济。那么化整为零,开始一本一本收集也是一种乐趣。


正是崇拜陈寅恪,才买的这本书来看。


本说作为大师的手写本 虽字难看清 但其观点却及鲜明 对看唐史很有帮助 念及后文陈大师全家之遭遇 亦深为感慨


唐代研究的扛鼎之作


手写稿我很喜欢


陈大师的手写稿


超经典的史学论述,非一般的欣赏,静静坐下来看,仿佛回到了令人自豪的唐代


唐代啊 你的真实面目究竟是如何?


吼吼,是大师的手写本


纯为手写本三字而购也


手写唯一的不好就是有些地方看起来比较乱,不过还是很喜欢


第一次的手书本,看大师的删添涂改绝对是一种外人不能了了的感受。建议对如此风骨之人的书,咱这小家不如多多益善。另,此书不知是否是陈师与唐师母或都曾手泽,字体有静有动。我已经买了两本了


我很庆幸,能读到陈先生在历史沙漏里的真迹,的确有些文字因为是手写体看起来很费神,但是字字珠玑,只会让你感叹圣贤希言,其实粗看版面就可看到大家做学问的风格,虽然很少置评,但也可以看到隐约的大象痕迹。陈先生虽然只写的是一段政治史,却不在时间与发展中断然取截,治学之细腻与严谨,有生始见。


书为寅恪先生用毛笔所写,
改动处多用朱笔,
发前人之所未发,
洞见历史幽深处

用观点驾驭材料,
说服力极强。

值得反复读。


值得珍藏。可窥陈先生的思路。不过真正旁征博引写论文不太方便


对于这本书已经买过两个版本了,所以购买就是想看大师手迹。


历史就该这样讲
不愧为大师中的大师的代表作


影印本哦,值得收藏的。


手稿~要耐心看才看得懂~但是这是好书~我喜欢


手稿本值得收藏。


读书有点挑着章节,业余兴趣主要对北方五胡感兴趣。但是书中感觉到前辈对史料的细致和严谨,这样的态度对自己也是指导。前辈的阅读广博,思考精深,不愧大师,也是精神的指引。


写的很仔细考证严谨


书的质量很好,好好保存!


书的价值不言而喻,唯一就是里面夹行的小字不太清楚,得用放大镜去看......


大师的杰作,但本人才疏学浅,看不懂


大师亲笔,值得收藏


大师真迹值得收藏


大师手书,字体优雅,内容深刻


但感觉有隐忍的地方,不知大师为何?


文章写得很好,不愧是大师之作!就是有点儿废眼睛!


大师就是大师,值得静下心来读的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值得学习


有点枯燥,但总的不错


到货很快,书的质量也非常好。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值得一品!


除了内容外,还有许多红笔圈出的标注,值得一看


好书,但看得费时费力.


就是看起来累


只不过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读下来还是有难度的,作为纪念品也不错


好书,就是有点看不懂。


应该多出一些这样的书


书的内容不错,装帧也很好,值得收藏!


斯人已去,风韵犹在


字很漂亮,内容也值得我们去用心体会!


我把这本书用来收藏,什么也部多说了。


好书要读


印得很漂亮,降价后还比较便宜。很喜欢。不过想看陈的书还是买书好了。


脉络清楚了。


很喜欢陈老,这本书值得收藏


装帧完美,内容精美


纸张好,印刷好,关键是内容更好!只是当当的包装需要改进,我一单买了通鉴20、杨绛文集一套、杨遇老的汉书疏证一套,连同这一本,你们给我放在一个破纸箱里,而且汉书疏证和本书是裸放进去的,有些污损!收到时纸箱都扁了。把我心疼的!希望当当在货物包装上多用些心。顾客满意才会将事业做大!


不过这个字看起来有点费事啊。


纸张挺好的.内容更好.非常喜欢


好书!大家手笔!


书的装订方式,尽显古味。
陈老的字写的确实不错。
只不过,看懂这本书,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不仅仅是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要一定的古文知识,和一定的书法知识。


谢谢当当网。


这是为收藏而购买的,书的内容不消说,极上乘。


帮我爸爸买的,不错


虽说是有些字迹痕迹,不是容易看懂多,但是一览作者思路


这本《唐代政治史略稿》买来,完全是出于见识瞻仰一下陈寅恪大师的手迹的目的,可说是纪念收藏性质为主。至于阅读,那本书实在是不适合的,一来手写文本字迹不易辨识,还多有增删涂改;二来繁体竖排的版式也和现在的阅读习惯不合。如果真要读此书,还是应该买印刷版。

翻看此书,也是感慨良多。陈寅恪是“史学四大家”之一,名声之盛,至今不衰。然而他留下的作品却并不多。其中多数还是“稿略”或他人整理的“讲义”。相较另一位史学大家钱穆的著作等身,条目清晰,归纳齐全,可谓差别不小。这期间自然有个人性格差别的因素,然而主要还是时局环境使然。近日读岳南的《南渡北归》,讲到陈寅恪在抗战爆发,避祸西南之时,因为时局混乱,致使其收藏的大量书籍以及多年来倾注心血的手稿在途中丢失,从此再无下落。“二十年拟著述而未成之稿”的全部丢失,对陈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读到此处,不由得惋惜这些本应流传后世的稿件之不存,更为战火中颠沛流离的大师的命运唏嘘不已。学者治学,最需要的就是安定的环境。然而国家不幸,覆巢之下无完卵。陈寅恪大师的遭遇,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多舛命运的一个缩影。这本《唐代政治史稿略》不禁让我们有幸瞻仰大师手泽,更提醒我们稳定社会环境的来之不易。但愿陈寅恪的遭遇,不会再次上演吧。


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


陈寅恪先生的学问文章,少人企及。能够捧读其手迹,实是幸事!惜乎开本过小,如能改为16开,似更利阅读


冲着陈寅恪先生的手笔来的,真的读起来的话,有些吃力,还是排印的好。


这是手写本,也就是陈先生的手迹。说实话,看起来不甚方便,但看到陈老屡次修改勾画的稿子,颇为亲切,也更有几分乐趣。陈先生的书很难买到,单本印刷版一经出版就售罄,所以买了这本。也还不错,但个人建议,如要细度此书,还是买印刷版的吧。这本是收藏为主的。


我是怀着崇拜大师的心情买这本书的,现在读了不到一半,内容上没资格做评论。该书从中篇大约中间部分开始字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判若两人,不知道这是否和大师的视力下降有关。由于是手写本,读起来确实有些困难~


这本书我很喜欢,不论是从包装到内容,拿在手里,看着“大家”的作品,很沉很沉,唯有认真的读下去,才无愧于先生。


由于是手稿版,读起来有些吃力,作为收藏还是非常值得的。


感觉不错,感受大师的手笔


值得收藏,就是价高了点


看了很久也不适应竖体字 作为收藏还是可以的


要说看还很麻烦的,当做收藏是再好不过,我还是看印刷体的


可惜,就是看不清楚


被书名吸引买了,也是为了准备周六的国学讲座,翻看书一看,全都是手写繁体而且多处手写修改,没有相当的古文功底和基础很难阅读。建议还是买印刷体的吧,这个可以收藏。


书很好,没有缺页,也没有破损,印刷没问题,包装不错,物流态度也很亲切....就是...字看不懂啊...手写本...你懂得...一点潦草,还有大量陈老自己的涂改....(帮人买的)


手抄本,虽有保存价值,但是阅读起来太不方便了


买来就后悔了,倒不是书的内容不好,而是整本书竟然是竖排版,手写体,繁体字,当中夹杂着涂改,调整段落,标点,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且眼里不好,建议不要买。我费了一个小时才看了几页,辛苦啊。还是买一本印刷版的看吧。


冲着陈大师名头买的。


慎重购买,内容不一定适合你


该书印刷了四次,质量越来越不好了,


我觉得应该出手稿的同时还应该出印刷版。买手稿是向先生致敬,印刷版可以使我们读懂先生的文章。


很好啊,不错,很有感觉!!!!不过是手写版的,看的有点困难,不过啦,能看大家的书写,也是很惬意滴!!!


我最敬仰服膺的百年第一学人:学问渊博,著作精辟,眼光深邃,风骨嶙峋。《唐代政治史略稿》系抗战时寄往上海商务印书馆拟出版的定稿。但商务被日本人炸毁,书稿就留在友人处了。后来在重庆出版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系邵循正根据不完整之初稿整理出版的。《述论稿》有上海古籍版,三联版,台湾商务版。我拿《略稿》与三种版本《述论稿》对比着读,《略稿》也有一个错字(相形见绌的“绌”字误写成“拙”字,见140页7行),一些漏字(见8页6行:“豫州刺之上有赠字”,刺下漏一”史”字;74页2行:“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使”, 节度使间漏一“度”字。150页右2行:杨嗣传,“嗣”字后漏一“复”字)和笔误(如124页左1行:“宦者者”,第二个“者”字应为“传”;187页6行:“大中十二月二月”,第一个“月”字应为“年”字;253页左3行:“上自将诸军伐洛阳”,“伐”字应为“发”字)。《述论稿》的错漏就更多了。虽然严耕望校订过台湾商务版,很多错误依旧没有校订出来。举一例如下。《略稿》151页2行:“元和中,李贺善为歌篇,为韩愈深所知重,于缙绅(间每为延誉,由此声华藉甚。)時元稹年少,以明经擢第,亦攻篇什,常交结于贺。(一)日执贽造门,贺览剌,不容蘧入,曰:明经及第,何事(来)看李贺?”括号内的字,在《述论稿》里都漏掉了。特别是双行夹注改成单行,用括号括起来,是没有按《略稿》原书的格式排印。在文字上,《略稿》也与《述论稿》不尽相同。《自序》即是。整体上说,《述论稿》逊于《略稿》。


为什么陈寅恪先生的书不重印


对于一个不是历史学者的我来说,买这本书纯属抽风手稿本影印本,字迹有的地方不甚清晰我仅仅为了膜拜陈寅恪,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可惜的是,中国再没有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出现


陈寅恪的书,内容自是无可挑剔,质量也很不错,可以看看,提升一下自己的国学修养。


很好的书,确实是陈先生的手写印本,连批改的痕迹都留在上面,极具收藏价值。


竖版,繁体。手写稿。建议可以看得懂繁体字的才购买。


精美,但是读不太懂。手写本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感受到文人的气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