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2000-05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李渔
388
280000
江巨荣/卢寿荣/校注
无
中国封建时代的散文,到晚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所谓的小品文时代。一时之间,清新短隽的文艺性散文大行其道,其作家之多,流派之繁,风格之异,空前绝后。它背离传统以“载道”、“注经”为依归的正宗古文的创作原则,强调言为心声,随兴而发,充分体现个人人格和社会风情。徐渭首先发其端绪,李贽、屠隆、汤显祖等扬鞭于后,“公安三袁”则更是高扬“性灵”大旗,在社会上掀起声势浩大的小品文运动。迨至明清易代之际,张岱之作大放异彩,而与其同时的李渔也不甘寂寞,以《闲情偶寄》一书加入了争奇斗艳的行列。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他出生于富裕的药商家庭,自幼与市民阶层接触密切,这对以后他的人生观有很大影响。他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自称年及髫龄即能作诗。早年尚存入仕之心,但几次乡试均告落第,遂不复作此念。明末兵荒马乱,父亲病故后,他的家道日衰,逐渐走上了卖文为生的道路。清军入关后的一段时间他曾避居山中,蓬衣蔬食,不以为苦。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出版说明
前言
尤侗序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第一
词采第二
音律第三
宾白第四
科诨第五
格局第六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变调第二
授曲第三
教白第四
脱套第五
声容部
选姿第一
修容第二
治服第三
习技第四
居室部
房舍第一
窗栏第二
墙壁第三
联匾第四
山石第五
器玩部
制度第一
位置第二
饮馔部
蔬食第一
谷食第二
肉食第三
种植部
木本第一
藤本第二
草本第三
众卉第四
竹木第五
颐养部
行乐第一
止忧第二
调饮啜第三
节色欲第四
却病第五
疗病第六
凡例七则四期三戒一期点缀太平圣主当阳,力崇文教。庙堂既陈诗赋,草野合奏风谣,所谓上行而下效也。武士之戈矛,文人之笔墨,乃治乱均需之物:乱则以之削平反侧,治则以之点缀太平。方今海甸澄清,太平有象,正文人点缀之秋也,故于暇日抽毫,以代康衢鼓腹①。所言八事,无一事不新;所著万言,无一言稍故者,以鼎新之盛世,应有一二未睹之事、未闻之言以扩耳目,犹之美厦告成,非残朱剩碧所能涂饰榱楹者也。草莽微臣,敢辞粉藻之力!一期崇尚俭朴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是集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靡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富有天下者可行,贫无卓锥者亦可行②。盖缘身处极贫之地,知物力之最艰,谬谓天下之贫皆同于我,我所不欲,勿施于人③,故不觉其言之似吝也。然靡荡世风,或反因之有裨。一期规正风俗风俗之靡,日甚一日。究其日甚之故,则以喜新而尚异也。新异不诡于法,但须新之有道,异之有方。有道有方,总期不失情理之正。以索隐行怪之俗,而责其全返中庸,必不得之数也。不若以有道之新,易无道之新,以有方之异,变无方之异,庶彼乐于从事,而吾点缀太平之念为不虚矣。是集所载,皆极新极异之谈,然无一不轨于正道,其可告无罪于世者此耳。
《闲情偶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无
满减屯的
质量很好 内容很适合 我一下够买了两本
物流很快闲情偶寄也不错
正版图书,还不错
挺好的。。只是前面主要是讲戏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