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数:

17,336页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真实的纪录——苦难动荡的中国;定格的历史——辛亥年的民族民主革命;摄影师的眼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等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 PDF格式下载



  古萱
  
    近日,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摄影集《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一位美国摄影师的纪录》,共收录500多幅照片,分5个部分,向读者展现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辛亥革命爆发的经过、上海十里洋场风情图、商务印书馆全貌以及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等。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百年似弹指一挥间。当我们为这本新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摄影集命名时,我们已经无法使用“世纪初”这一词语,因为那已经是上个世纪初的风云变幻了。
   1909年,时值清末,社会动荡,事件迭起。美国专家施塔福来到中国,以娴熟的摄影技术,新式的照相器材受聘于远东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施塔福以一名专业摄影师的敏锐目光,捕捉到了一系列极具历史价值的珍贵镜头;上起慈禧太后,满汉公卿,下迄手工匠人、饥饿灾民,更有反清志士被砍头的血淋淋的场景。这一切令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和沧桑,而民主的曙光正显露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1911年10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汉口大火、民军和清军的激战,以及上海商团占领江南制造局、孙中山赴宁就任临时大总统等历史的瞬间,有如惊鸿一瞥,可遇而不可求,却有幸一一被施塔福摄入镜头。施塔福作为外国人,得以出入清军、革命军双方的营地,实拍了许多历史场景,使我们今天对那场伟大的变革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
   施塔福主要生活、工作于上海,当时,他们一家住在河南北路21号,1912年,他的女儿———小艾丽诺在上海出生。在这个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有毫不逊色于西方的物质文明,也有东方传统社会的许多特征。面对此情此景,施塔福一次次按下快门。
   当时,施塔福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他用照相机记录了这家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貌。然而,上海商务印书馆的馆房于1932年淞沪战役日军轰炸时被毁。于是,施塔福的照片成了这所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出版机构的绝照。
   1913年,施塔福离开商务印书馆,以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在中国各地旅行,为两家英语杂志提供摄影报道,他的底片上,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国初年社会风貌。
   1915年,施塔福一家移居夏威夷,1933年,他因肺病死于科罗拉多州。出于对丈夫深切的怀念,施塔福太太一直珍藏着他留下的照片,继承这批照片的是他们那位出生在上海的女儿艾丽诺,艾丽诺又把照片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安德森。
   如今,安德森也已步入老年,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的社会学资深教授。1998年底,安德森教授夫妇带着部分照片自费来到中国,追寻其外祖父当年的足迹。他们在中国同行卢汉龙先生的帮助下,找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本画册。
   时值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前夕,这本画册的出版更具有史料意义。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教授在本书的《序言》中说:“历史工作者实在应该感谢摄影术的发明。一些留存下来的旧照片,可以把一个世纪前的社会情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的两个优点是其他历史资料难以替代的:一是高度的客观性,二是形象的生动性。”施塔福的照片蕴藏了十分丰富的信息,展现了中国结束封建社会、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些照片对于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摘自中华读书报
  (《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大型摄影集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九十多年前,一个热情的美国青年用镜头记录了上海,记录了辛亥革命。然而,这近千张珍贵的照片却一直封存在遥远的美国。
  前不久,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的纪念日上,人们终于有幸目睹了这些记录中国历史的老照片,人们惊怔于这历史的瞬间,从而再次解读起历史的昨天。
  那么,这些封存百年的照片,又是如何回归的?记者讲述的正是一个动人的回归的故事——
回归的老照片
作者:费凡平
  封存百年的照片,在祖孙三代人的保存下,终于在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日亮相申城。
  10月10日,鲁迅纪念馆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历史照片展,这里展出的500多幅历史照片,全部出自一个美国摄影师之手。所有来此参观的人,看到这些照片都被震撼,照片一一纪录下珍贵的历史,被囚禁的反清志士、推翻帝制的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的成立、赴宁就任临时大总统等创造历史的一瞬,都有如惊鸿一瞥。
  这个美国摄影师名叫施塔福。人们惊叹他的摄影技术,也在惊叹他竟然具有如此敏锐的目光,用镜头见证了这可遇不可求的一瞬间。然而,更让人们惊叹的是这些照片被一个美国普通家庭的祖孙三代人保存了下来,并默默无偿地捐赠给了上海历史博物馆。
  在展馆里,人们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捐赠人——安德森。安德森微笑着,他不多的语言,却句句真挚,“回归这些老照片是我们全家的心愿,让这些照片与之共享,也是中美民间的一种友谊交往,同时我到中国,也想借此追寻当年外祖父留在中国的足迹……这也是埋在我心底多年的愿望,如今终于实现了,这的确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安德森已人近晚年,高高个子,这次携全家出席这些捐赠的老照片首次在上海演出。他的确心情很高兴。他现在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资深教授,作为一名研究社会学的学者,依然保存好外祖父在中国拍摄的近千张照片,并让其完好回归,这也是作为一名学者的他的一种社会责任!
  几年前,他在美国就萌生想把这些历史照片捐赠给中国,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头绪。两年前,他结识了在美国讲学的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卢汉龙,在卢汉龙的牵线搭桥下,安德森才安下心。1998年底,安德森夫妇带着部分照片的拷贝第一次自费来到中国上海,开始起商谈这些老照片回归的话题,他找了许多部门,最后辗转找到了上海历史博物馆,近千张历史老照片终于也有了一个安心的归宿。
  在这次老照片展出会上,安德森还特意带来了一架当年他外祖父用过的照相机和一块台布,在展馆里同时展出。老照片圆梦回家了,可安德森还要圆一个梦,他要重走当年外祖父走过的路,不仅要追忆那存封的记忆,更要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他要把这些美丽的镜头带回美国给他的母亲看看,这就是中国近百年的巨变!
  短短的十来天,安德森全家及其姐姐去了北京,也去了武汉,但他最留恋的仍是当年外祖父曾经工作生活过的上海。
  短短的几天,时空交叉。上海电视纪录片编辑室也记录下了这令人感怀的一幕幕。
走近外祖父,解读老照片中一直是安德森心中的一个谜
  记者在两年前就曾在一个印刷厂的朋友那里听说了老照片与安德森的故事。
  “我们弟兄姐妹几个从小就一直听母亲讲述关于我们外祖父的十分引人入胜的故事”
  面对记者,安德森动情地讲述起他的外祖父施塔福……
  1884年2月3日,安德森的外祖父施塔福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他的父亲是那里政府的一名公务员。17岁时,施塔福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市,在太平洋出版公司搞印刷工作,并逐渐成为一位照相制版和摄影的专家,这使他后来受聘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年,他携妻子爱论·玛利·杰森和3岁的儿子克拉伦斯远渡重洋来到上海,一家三口就在上海河南路21号租下一套房子住下,开始了他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六年之后,1915年,他因健康原因返回美国,直至1932年,他作为安息日教会的传教士再次到上海住了两年。1938年,他因病去世,安葬在加利福尼亚。
  安德森的外祖父施塔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到中国以后,他马上就爱上了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文化,并很快地学会了用中文阅读和写作。施塔福喜欢讲中文,他后来定居在夏威夷檀香山时,实际上就当了一名中文教师。
  安德森坦诚地说,其外祖父施塔福对中国彩色印刷术是有贡献的,中国最早的三色套印技术,正是施塔福从美国引进中国的。同时施塔福也为中国带出了一批摄影和印刷方面的技术工人。这一切,在1932年出版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纪念册上就曾有记载。
  施塔福在工作之余,喜欢带着妻子到处走走,在中国期间施塔福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同时用照相机也拍摄了大量的各类题材的照片。
  施塔福去世后,出于对丈夫的深切怀念,施塔福太太一直珍藏着这些照片,从不轻易示人,直至去世。继承并珍藏这批照片的是出生于上海的他们的女儿——安德森的母亲,她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情感,并让这种情感影响了她的一双儿女,那就是安德森和他的姐姐。
  安德森的母亲经常拿出外祖父拍的照片给他们看,并讲述着外祖父的故事。在近半个世纪中,安德森的母亲曾搬过五次家,丢了不少东西,唯独没丢弃这些照片。就这样,在安德森幼小的心目中,外祖父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外祖父的经历和这五大本近千张不舍丢弃的照片,又没有一张照片中留有任何文字说明,所以,对安德森来说,外祖父给他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安德森长大了,他成了一个社会学专家,也许是出于职业的缘故,他逐渐关注起这些外祖父留下的照片,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好奇。自1997年安德森从得到这些照片后,他足足花了好几个星期在图书馆里找寻资料,研究古籍,还不断地向中国来的人请教,试图确认照片中出现的人物和地点,从而也想走近神秘的外祖父。
  在漫漫的寻觅和解读之中,安德森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卢汉龙,终于使他圆了梦,同时也走近了外祖父。
中美社会学家共同牵手,近千张历史写照终于回归中国
  作为这些历史照片中回归的牵线人,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讲学访问的上海社科院研究所所长卢汉龙回忆起来仍然显得十分激动。
  1997年卢汉龙正在美国访问讲学,在一个中国留美教授的家庭聚会上,他结识了安德森,这天安德森因为预先知道了卢汉龙来自中国上海,因此他特地带来了厚厚的几大本照像册,并声称这是他外祖父施塔福当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摄影记者时,用差不多6年的时间,拍下的照片。
  卢汉龙翻开照像册,心头难以抑制的好奇终于得到满足。在这些照片中,卢汉龙不但看到了十分熟悉的上海各界欢送孙中山离开闸北火车站赴南京就人大总统的合影场面,(还有合影前散乱人群的几张留影,未见有流传),而且还有许多武汉战场两军对峙、战场杀戮的真实镜头,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其他一些细节纪录。
  这一张张清晰的照片记录了差不多上百年前中国的历史风情。卢汉龙虽然从小在上海长大,对于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典籍多少也有点见识,而且又正在负责《上海通志》“社会生活卷”的编纂工作。但是他深知这批摄影珍藏的价值非他能一一认定。当即,卢汉龙便对安德森说,如果他愿意,定帮他联系专家将这些照片整理认定,并将这些照片公诸于世。安德森听了立刻高兴地一口应允。临别,安德森说,他的母亲还健在,今天他只带来一部分,母亲和他姐姐那里还有许多照片,他会设法说服她们将所有的照片跟那些和他们更有关系的中国人见面。
  安德森不会忘记,他与卢汉龙结识的那晚,恰恰是中国传统的除夕夜。
  回国后,卢汉龙马上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潘君祥馆长联系,因为上海历史博物馆是最适合于认定这些照片的单位。第二是和上海商务印书馆联系。想不到潘君祥很快回信,愿意对这些照片进行专家鉴定,并对照片的价值表示极大的兴趣。施塔福曾经工作过的原上海商务印书馆,现已成上海印刷厂的公司总经理丁法也颇感兴趣。
  线牵上了,卢汉龙第二天便将此好消息告诉了安德森,希望他能安排时间到上海来一次。
  1998年圣诞节前,安德森夫妇带着部分照片如愿地来到上海。这是一次令他们夫妇难忘而有意义的访问。
  他们俩在卢汉龙所长的陪同下,第一站就直奔历史博物馆,馆长潘君祥和钱宗灏研究员早就在等候他们。当安德森将五六本约四五张泛黄的老照片摊上桌时,有多年研究经验的专家们立刻被吸引住了。他们对这些照片的历史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也十分愿意整理和解读这些百年老照片。
  马不停蹄的安德森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他们一行又访问了在闸北区天通庵路上的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公司。这天正好是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丁法总经理闻讯后,未迎接老职工施塔福的外孙安德森夫妇俩,他不仅请来了厂史办的老同志,还请来了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之济的大公子,已是90高龄的张树年老先生。他们相聚在厂史办,翻看起近百年的老照片,仿佛又一次穿越在时光的隧道。在这些老照片里,他们发现了商务印书馆初创期整个厂区的全貌图,以及当时许多工作、生活及管理的生活场景。这些或毁于战火,或已湮没的历史状况的原始录存对享有盛誉的百年商务来说是多么的 贵珍藏。张树年老先生特别高兴地发现在安德森的相册里竟然有一张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先生的全家福照片。他说,1997年商务印书馆百年大庆之际,翻遍所有的现存资料却找不到一张有关夏瑞芳私人生活的照片,万万没想到在美国倒存有他全家的留影。张树年还告诉安德森,当年正是他父亲张之济聘用其外祖父施塔福到商务印书馆当摄影师的。安德森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原来外祖父是从美国来中国打工的……”
  这一天对安德森是十分愉快的,因为他们夫妇俩在其外祖父工作过的和母亲出生的地方——中国上海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圣诞之夜。
  这顿在中国的圣诞晚餐如同那次在美国的除夕的年夜晚一样,对这些照片的回归和出版都十分重要。
  经多次联系这些解读的历史老照片终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并将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这一天隆重推出公诸于世。
  安德森圆梦了。当他回到美国把此消息告诉母亲后,他母亲也乐了起来。
  不知怎么,消息灵通的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孙中山》摄制组闻讯后也找到牵线人卢汉龙,他不仅拍了孙中山辛亥革命的老照片,而且还远赴美国采访了民国元年在上海出生的安德森的母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