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孟子

(汉)w岐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汉)w岐 注  

页数:

全两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魏晋间王肃在其《孔丛子》及《圣证论》中称),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著名思想家。关于孟子的生座年月,喟一说为约前390年至前305年,但学者采此说者不多。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孔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故事,虽不一定可靠,但却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关于孟子的师承,他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但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其“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孟子一生推崇、学习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曾周游齐、晋、宋薛、滕、梁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历时约二十年,并一度成为齐宣王之客卿,但当时各诸侯正忙于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孟子退而计学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尝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思想内容,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一般认为该书由孟子自著,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事。

书籍目录

孟子篇目孟子题辞孟子卷第一 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卷第二 梁惠王章句下孟子卷第三 公孙丑章句上孟子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卷第五 腾文公间句上孟子卷第六 腾文公章句下孟子卷第七 离妻间句上孟子卷第八 离妻章句下孟子卷第九 万章章句上孟子卷第十 万章章句下孟子卷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孟子卷第十二 告子章句下孟子卷第十三 尽心章句上孟子卷第十四 尽心章句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孟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