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郭湛波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9-01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郭湛波  

页数:

31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内容包括:五十年来中国思想之演变、五十年来中国思想方法、五十年来中国旧思想之整理与批评、中国五十年来思想论战、中国五十年来思想的介绍。

章节摘录

  中国近五十年思想第一阶段之代表人物,除康有为外,其思想足以自立,而影响最大者就是谭嗣同。谭氏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生于一八六五年(同治四年),死于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父继洵曾任湖北巡抚,母徐氏,十二岁丧母,养于父妾,备尝所苦,幼性任侠,涉猎群书;好王夫之之学。光绪二十一年,年三十一岁,访康南海于北京,因归不遇。由梁任公而闻康氏之学。翌年就候补知府职于南京,学佛教之华严宗、唯识宗于杨文会,后至长沙与熊希龄、黄遵宪等设时务学堂,以梁启超为主讲,并唐才常等设南学会,办《湘报》以鼓吹维新运动。至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德宗亲政,锐意革新,召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及嗣同等人见,授四品京卿,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共参新政,号为“康军机四卿”。但为守旧派及西太后所忌,谋为袁世凯所泄,事败,嗣同等四卿与杨深秀、康广仁死于难,所谓“戊戌六君子”也,时嗣同年仅三十四岁。当事发被逮之前一日,友辈劝其东游,谭氏慷慨言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及难,于八月十三日斩于市,就义之日,气色不少变,从容就戮(参梁启超《谭嗣同传》),著作有《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行于世。  谭氏虽与康有为、梁启超游,而其思想与康梁不同。康梁之主要观点在立教改制,并倡“大同”之说,但是理想的“乌托邦”,而实则发挥孔子之精神,崇拜孔子之学说,不过时代不同,不得不改换孔子之面目,仍是中国农业社会思想之反映;而谭氏则不同,另创新的思想系统,是中国初期资本社会的思想家,是资本社会思想的反映,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大革命,而谭氏思想学说即在他的《仁学》,他在《仁学自叙》里说:  窃揣历劫之下,度尽诸苦厄,或更语以今日此士之愚之弱之贫之一切苦,将笑为狂语而不复信,则何可不千一述之,为流涕哀号,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留作券剂耶!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然其能冲决,亦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  这是谭氏叙述他作《仁学》的目的,要“冲决网罗”,打破一切传统的思想及束缚,这正是思想的大革命,资本社会自由思想的特色,他一面打破传统的旧思想,一面建设新思想的体系,他思想体系由世界各宗教、哲学及科学冶为一炉,他在《仁学》里说:  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王阳明、王船山、黄梨州之书。(《仁学》二页)  谭氏又说: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能为人之元而神于无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而孔与耶仁同而所以仁不同。能调变联融于孔与耶之间,则曰墨。周秦学者必曰孔墨,孔墨诚仁之一宗也……墨有两派:一曰任侠,吾所谓仁也。在汉有党锢,在宋有永嘉,略得其一体。一曰格致,吾所谓学也。在秦有《吕览》,在汉有《淮南》,若识其偏端,仁而学,学而仁,今之士其勿为高远哉!盖即墨之两派以近合孔、耶,远探佛法,亦云深矣。(《仁学自序》)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