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

唐忠毛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唐忠毛  

页数:

29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并非只是泛泛地参与到对时代核心问题的讨论之中,而是自觉地意识到现代性研究中两个相互勾连的环节:第一,“中国的现代性”;第二,现代性视域中的人文学术。它们构成了本丛书所措意的核心对象,希望以此为中心来贡献我们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它提示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在提倡以一种持续、局部的具体问题之研究,尝试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地逼近这个目标。对于中国的人文学者而言,无论是中国的现代性,还是现代性语境中的人文学术,都是道地的“为己之学”。 本书为其中一册,探讨了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本觉思想的义理渊源及其结构特征 (一)本觉思想的提出与阐扬 (二)本觉思想对印度佛学的传承 (三)本觉思想与儒、道之关系 (四)本觉思想的结构特点与思维特征第二章 20世纪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 (一)吕、熊的“性寂”、“性觉”之争 (二)各方回应与义理分梳 (三)日本的“批判佛教”风潮 (四)批判的回声与“真佛教”的追问 (五)现代性视域的开启第三章 现代学术背景下的佛学进路之歧出 (一)乾嘉余绪与西方实证主义背景下的唯识“性寂”之学 (二)心学传统与西方生命哲学影响下的“性觉”说 (三)“批判哲学”与“批判佛教”的诠释 (四)“场所哲学”与“场所佛教”的诠释第四章 以科学、民主为线索的本觉思想批判与重构 (一)以科学、民主为入口的佛学理论反省 (二)吕潋佛学“转依”与“革新义”的社会批判意识 (三)“批判佛教”对社会歧视与不公的佛学理论反省 (四)“返本开新”与科学、民主的位置 (五)“场所佛教”的科学、民主态度 (六)如何看待佛学与现代科学、民主之关系第五章 “理性化”背景下的佛教本觉思想批判与论争 (一)现代性的“理性化 (二)本觉思想与中、印的理性传统 (三)理性化“祛魅”与本觉直观 (四)容受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第六章 本觉思想的现代价值、界限及其诠释 (一)本觉思想的“合法性”问题 (二)现代性困境与佛教本觉思想的诊疗价值 (三)本觉思想的界限及其现代诠释结语 走出中国佛学的现代困境 (一)义理的澄清与立场、方法论的反省 (二)以“批判”为契机的中国佛学自身省察 (三)深入展开中国佛学与现代性的对话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 PDF格式下载



性寂,性觉争论已久,本书皆有涉及,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