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代唐宋派研究

黄毅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3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黄毅  

页数:

4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明代诗文,历来受人冷落,以致有的学者认为明代诗文一无可取,如果没有元曲,文学史写到宋代就可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章培恒先生首先对明代文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明代诗文作出了全新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章先生创建的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为全国研究明代文学的中心,而他早期指导的研究生,也都是以明代诗文为研究课题的。当时,作者在先生的指导下,选择了唐宋派作为作者硕士论文的研究课题。那时唐宋派还鲜有人问津,一些文学史和批评史的著作稍有论及,也是语焉不详。作者的硕士论文《唐宋派新论》,对唐宋派的文学理论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作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此后,作者对论文略作修改和补充,送交台湾圣环图书公司出版发行。由于学识的局限和时间的紧迫,这篇论文留下了很多的缺憾,有些问题谈得不够深透,有些方面尚未涉及,对唐宋派的评价也不够全面。 论文出版后,作者依然关注着唐宋派的研究,打算重新搜集资料,在原有论文的基础上,重新写一部《明代唐宋派研究》,以弥补以往的缺陷。近十年来,作者陆续发表了几篇有关唐宋派的论文,但写书的计划,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年年初,作者才开始了此书的写作。虽然有多年的准备,但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其间的甘苦,凡是做学问的人都是能够体会得到的。

书籍目录

唐宋派研究上编 唐宋派总论 第一章 唐宋派概说 第一节唐宋派名称之由来 第二节 唐宋派之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唐宋派成员考辨 第二章 唐宋派与明代中叶文化思潮之演变 第一节 唐宋派与阳明心学 第二节 唐宋派与台阁体 第三节 唐宋派与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 第四节 唐宋派与嘉靖初风尚之转变 第三章 唐宋派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道合一的“正统论” 第二节 直现天理的“本色论” 第三节 经纬错综的“法度论” 第四章 唐宋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唐宋派与后七子 第二节 唐宋派与公安派 第三节 唐宋派在明末的回响 第四节唐宋派与桐城派下编 唐宋派代表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章 唐宋派的创始者王慎中 第一节 王慎中生平概述_ 第二节 王慎中的文学创作 第二章 唐宋派的理论中坚唐顺之 第一节 唐顺之生平述略 第二节唐顺之的学术思想 第三节 唐顺之的文学创作 第三章 唐宋派的推广者茅坤 第一节 茅坤生平述略 第二节 茅坤与《唐宋八大家文钞》 第三节 茅坤的散文创作 第四章 唐宋派的异类归有光 第一节 归有光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归有光的散文创作结语唐宋派四家合谱凡例传略年谱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唐宋派概说第二节 唐宋派之形成与发展唐宋派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的复古倾向,极力推崇唐宋散文。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王慎中。薛应方芹《遵岩文粹序》云:荆川唐子与之遇于京师,相见大悦,谓其文类南丰曾子固,亟称于人士前。自是遵岩之名目闻四方,乞言者履集户外,而文遂传播海内矣。王慎中与唐顺之在京师初次相见,是嘉靖十一年。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云:“仆自入官,得请见于当世士大夫,盖三年而后见兄。一见则骇然异之,而兄亦过以仆为知己。”王南江即慎中,南江为其号。顺之作此书时,慎中在山东提学副使任,故以提学相称。顺之嘉靖八年举进士,授兵部武选主事,次年奔母丧返乡。至嘉靖十一年服阕,回京师任职,方得与慎中相识。李贽《佥都御史唐公传》亦载:“壬辰(嘉靖十一年)改稽勋主事,调考功……于时王遵岩、陈后冈、高苏门皆以诗文名当世,一见公作,心服之,而公未敢以为然也。”嘉靖十一年王慎中与唐顺之相识于京师,互相叹服。此时王慎中作文,已有曾巩风度,并对前七子模拟秦汉古文的做法颇有不满。李开先《荆川唐都御史传》云:(荆川)素爱空同诗文,篇篇成诵,且一一仿效之。及遇王遵岩,告以文章自有正法妙意,何必雄豪亢硬也。唐子已有将变之机,闻此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矣。故癸巳以后之作,别是一机轴,有高出今人者,有可比古人者,未尝不多遵岩之功也。


编辑推荐

《明代唐宋派研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代唐宋派研究 PDF格式下载



买了后暂时搁置了,随手翻了翻,纸质印刷都还不错,唐宋派研究的专著也不多,值得看看


研究明代文学应读之书


如果打8折就买下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