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上的大预言

寰视人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寰视人 著  

页数:

2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预言的由来本是和占卜、星象等古老的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技术的目的都是要通过特殊手段来了解未知和未来,而这些技术又的确被人们普遍认可,因此预言并不被认为是荒诞的。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政治家们常将其作为一种打心理战的绝好手段,把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用预言包装成不可违抗的天命,一旦形成集体意识,能带来的收益颇为可观。因此,凡有预言情节的历史大事件,其背后肯定聚集了大量值得回味的进退得失,也有不少令人疑惑的是是非非。《历史上的大预言(插图本)》通过十多个历史事件,为读者们揭示预言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奥秘。

书籍目录

前言一 桑弓箭囊二 齐国易姓三 亡秦必楚四 诸侯太骄五 荧惑守心六 岁在甲子七 五胡乱华八 青丝白马九 预言专家十 安史之乱十一 白马三郎十二 斧声烛影十三 独眼石人十四 壬午之难十五 经略辽东

章节摘录

  一 桑弓箭囊  大凡历史上的事情总是越早的越模糊,比如中国的事,传说可以早到黄帝、蚩尤,那样至今要四千多年,但这只是历代相传的说法,有个影子而已。从记载来说,有本书叫做《竹书纪年》,今存者是出土的晋朝文物,书中记的是夏朝到战国的历史。虽说可以算是书,不过,一千好几百年前的出土文物,当时大概就是很难整理的,至今则早已经遗失散落得不成样子了,姑且相信它,那也只有历史模糊的轮廓。到了《史记》,里面有一份完整的《十二诸侯表》,记录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们的传承经过,这是一份年表,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开始,总算是有了比较清晰的记录,最起码国家元首的更换是清楚了。这样算来,至今有二千八百多年。但是,这个表也还不算理想,它只是年表,而且没有元首更换记录的年份都是空着的。再接下来要靠孔子的《春秋》了,《春秋》从鲁隐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开始,每一年的重大事件算是有一个可以精确到月的记载了。《春秋》以及和它配套的《左传》一直把这种记录延续到鲁哀公去世的公元前468年。再接下来,就由编年史《资治通鉴》接班,不过《通鉴》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开始的、《春秋》以下至此六十多年的事有些凌乱。但此后就一直很清楚了,除了历代正史的大框架之外后业还有日记形式的实录,资料丰富多了。  之所以先要哕嗦这一通,是因为必狈要声明这第一个故事的性质:因为它太早,所以尽管很有趣,但可信度要打折扣。具体地说,它是共和元年之后、《春秋》纪事之前的西周末年的事情。


编辑推荐

  关于读史的益处,前人见仁见智的论述多矣。史籍是真实的、庞杂的记录,一般说来它多以时间为序杂陈于读者面前,也或以事件为线索,以人物为主题,要之多是为全景式阅读而备的。因此,对一个人来说,读史也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那么,换一个方式,比如把一些往事用一个关键词来串联,虽说整体收获远少于全景式的阅读,但围绕这个关键词的思索却能达到更深的程度。规模小了,收获也不能说没有,那就不妨尝试一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上的大预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