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末变法与日本

杨际开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6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杨际开  

页数:

466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内容概要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的探讨与研究,向为学术界所重视,这个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与人物很多。以浙江人物宋恕的政治思想这中心,结合他与同时代人物如梁启超、章太炎等在变革问题上的思想互动,及对当时知识文化界与地方上层官僚阶层的影响,通过“权原”与“法原”两个重要政治学概念将一系列相关话题串联起来,并从东亚儒家文明的整体视野来考察中国的变法思潮,这是一项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学术研究。对此课题,作者积十余年之功,广罗资料,博采众论,爬梳剔抉,而成一家之语。

作者简介

杨际开,1957年生,1985-1994年留学日本, 最终学历:东京大学博士课程。研究19世纪末期的东亚国际政治,主攻晚清变法思想史。近年来提倡东亚大和解。现供职于杭州师范大学

书籍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一)“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二)序言导论第一章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 一、问题的提起 二、乾嘉年间知识界对佛学的关心 三、佛学与晚清变法 四、从变法到革命 五、宋恕与《仁学》 六、回顾与展望第二章 宋恕变法理论与清末政治思想 一、问题的提起 二、问题的焦点 三、倡导变法 四、投身变法运动 五、摸索变法目标 结语第三章 清末变法与日本因素 一、问题的缘起 二、徂徕学传入中国 三、黄遵宪的日本模式观 结语第四章 作为思想典范的日本观 一、问题所在 二、发现日本 三、探讨变法 四、更新典范 五、走向革命 六、命题展开 结语第五章 宋恕反理学思想的内在理路 一、问题的提起 二、问题的展开 三、回应西力东侵 结语第六章 宋恕经世思想的清学背景 一、问题的所在 二、宋恕学术思想中的清学背景 结语第七章 宋恕、梁启超与章太炎——《卑议》、《新民说》与《訄书》之间 一、问题的提起 二、《卑议》的稿本与印本 三、梁启超的《新民说》 四、章太炎的《俶书》 五、宋恕与同时代人 结语第八章 知识与权力在近代中国的典范转换——以宋恕与蔡元培的早期交往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起 二、脱离旧学窠臼 三、浙江的近代化运动 四、回乡办学 结语结章 清末变法中的宋恕后记附录 一、晚清变法思想史资料 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然而,宋恕等浙江派变法志士则认为,变法要以东亚儒家汉化文明的重铸为指归,改变权原中心的行政理念,落实民权。马叙伦记录了李鸿章对宋恕《卑议》的看法:“这叫卑议?我看太高了。”这一看法与张謇基本一致,当时体制内的革新人物并不能理解宋恕的思想,马叙伦还说:“宋先生对言语是万分谨慎的,但是,他和陈老师(陈黻宸)-样,会在古书里发出新义,叫人自然会走上这一路去。”①可见,宋、陈两人是清末浙江民主革命思想的一个源头。按照黄仁宇的说法,这个问题最后由建立现代国家收场,②但黄认为,明末出现的宪法危机由清朝人关得到解决,③而清末的变局实际上是民主危机带来的,所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并不能解决这一危机。因此,黄提出的“先有现代化,才能发挥精神与效能”的观点就难于自圆其说。④现代化首先是经济自由的课题,而吸收压力背后的能量来创新知识典范、重建符合儒家理想的政治自由才是知识分子所期盼的。民主既是现代化的目的也是手段。宋恕晚年在山东遇到的问题是本地官僚不配合他的文教改革方案。阻力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这正是宋恕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他变法思想的出发点。变法的目的是要从制度上与观念上落实人的权利,“立宪”与“革命”只是手段。宋恕对中国问题的把握是现实的,因此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现实可行的。这部书稿完成后我越来越意识到,宋恕才是19世纪最后十年与20世纪最初十年的二十年间清末变法思潮的传播源。

后记

本书第一章《清代变法思潮中的汉学与佛学》,初稿发表在《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11-12月号,有增补。第二章《宋恕的变法理论与清末政治思》,初稿发表在台湾《思与言》,2001,12号,有增补。第三章《清末变法与日本因素》因参加2007年末复旦大学历史系文史研究院主持的“从周边看中国”国际研讨会受到启发而写,缩写本发表在《二十一世纪》,2008年10月号。第四章《作为思想典范的日本观》,初稿发表在《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第六期,内容增加近四倍。第五章《宋恕反理学思想的内在理路》,初稿发表在《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第二期,有增补。第六章《宋恕经世思想的清学背景》,原稿。第七章《宋恕、梁启超与章太炎——(卑议)、(新民说)与(馗书)之间》,原稿。第八章《知识与权力在近代中国的范式转换——宋恕与蔡元培的早期交往》,发表在《浙江学刊》,2002年第四期,有增补。结章的内容部分在拙论《宋恕与儒学范式的近代演进》(《温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七期),页56-64)中有过表述。感谢台湾的权威学术杂志《思与言》发表了我第一篇研究宋恕变法理论的长篇论文,也感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刊行的《二十一世纪》及其网络版及时发表了我对宋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这部学术专著虽是在杭州师范大学供职的八年间写出,当时,研究室助手林桂榛君对我的学术思想颇有同情的理解,因而受到鼓舞。全书问题意识包括日本入侵中国的动机以及辛亥革命的起源,这都是东亚儒家汉化文明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有内在的联系。拙著是我对这两个问题二十余年来思考、研究的结果。


编辑推荐

《清末变法与日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末变法与日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