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张德芳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张德芳 主编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11年8月25-26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这是继1991年兰州国际简牍学研讨会之后在甘肃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性简牍学研讨会。会议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提交会议论文115篇。与会代表围绕20世纪以来国内外出土的历代简牍帛书展开了热烈讨论,总结简牍学百年来取得的成果,展望简牍学发展的前景,可以说是简牍学界相互交流学习的一次国际盛会。
该书为这次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会后经作者修改提交的论文60余篇,涉及西北汉简研究、秦简研究、其他汉简研究、三国吴简及晋简研究、楚简及古文字研究等。

作者简介

张德芳,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馆长、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先秦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主要从事简牍学与秦汉史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文章多篇,合著有《敦煌悬泉汉简释粹》、《悬泉汉简研究》。

书籍目录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敦煌悬泉《失亡传信册》的构成 再释“秦胡”——兼与胡小鹏诸先生商榷 秦汉简牍《行书律》及里程简所反映的地域统治 汉代檄的传达方法及其功能 日本居延汉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古文书学的研究为中心 “降奴”与“恭奴”——略论新莽时期匈奴称谓的变化 汉代烽火制度再考 考古新发现所见康居与粟特 汉代时制初探——以悬泉置出土时称木牍为中心的考察 居延里程简所记高平媪围间线路的考古学论证 秦汉的传信——兼论传的演变 汉魏河西饮食三题——以河西汉简饮食数据为主 敦煌一果树烽隧新获汉简初识 居延汉简册书复原方法述论 悬泉汉简厩啬夫厩佐名综述 悬泉汉简“户籍民”探析——兼论西域诸国之人的户籍问题 居延新简《厌•书》考析 陈直先生《居延汉简研究•名籍制度》补论 敦煌汉简《侯普致左子渊书》校读 读敦煌汉简《儿尚与杨掾书》 简牍所见汉代私人书信致送信息试探——以天长纪庄汉墓书信木牍为中心 汉代国家对戌边士卒的衣装管理考论 《甘露二年丞相御使书册》考释补议 居延新简所涉汉律分类 西北汉简所见“偃检”蠡测 汉代河西酒价略考 河西衣物疏丛考——敦煌墓葬文献研究系列之三 也谈张家山汉简中的“偏捕”、“偏告” 《二年律令•爵律》所见“不当拜爵者”新释——关于“赐满”的思考 略论汉化的“文学卒史”——以对尹湾汉简的考察为中心 一起人为制造的“牛李党争”——从简牍论著中的一例引文错误说起 考古学视野下的简纸并用时代——兼谈古纸的起源与使用 “闾左”新证——以秦汉基层社会结构为中心 告地书中“五大夫”“关内侯寡”身份论考 《老子》经典化过程(二)——以黄帝言论为中心 《简牍名迹选2》所刊“走马楼前汉简”释文校订 读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偶识 秦汉农业生产中的信仰习俗 中国西北地区出土《论语》木简一考 汉代徐州刺史部一带丧葬简牍类型分析 尹湾汉墓简牍八号木牍正、反排序商榷 试说睡虎地秦简中的“外妻” 放马滩、睡虎地、孔家坡三种《日书》之比较 出土择吉文献《日书》的科技史料价值——以天水放马滩乙种《日书》为例 岳麓书院藏秦简《质日》札记三则 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遣册校释 浙大楚简《日书》 战国秦汉出土文献“”字通考 东牌楼汉简《侈与督邮书》补释 清华简《金縢》初研 岳麓秦简《占梦书》校读拾补 读睡虎地秦简札记十则 秦简文字札记两则 香港中文大学藏三枚战国简的归属 岳麓秦简《占梦书》零拾之二 读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小札——兼论张家山汉简《脉书》的一处释文 霸伯盂铭文考释 释信阳楚简中的“韦(违)上” 简帛文字考释札记(三续) 论清华简《程寤》周文王“受商命”思想 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青铜器铭文概述 释轃 战国楚地出土包山M2楚墓出土文书简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甘肃出土汉简在历史文化中的价值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代表名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其它学者册书复原工作述论 除了上述大庭修先生对册书复原方法作出总结并予以实践之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 来,也有居延汉简的研究者有意识地使用这一方法。以下以时间为序,对这些成果作一论述。 鲁惟一先生在《汉代行政记录》一书中,较早地使用厂册书复原的方法。此书的后半部分对居延汉简中不同类型的文书作了分类集成,因为册书复原的方法与此密切相关,所以他在第一部分《简牍集成的标准》和《简册文书的复原》两节中,阐释了册书复原的方法。他说:“在试图把所挑选的简牍看作一份简册的组成部分之前,有必要先说明这些简牍是在同一地点发现的。另外有关形式的确定标准必须是令人满意的,以确保这些简不是来自于为不同曰的或不同场合下填写的若干份文书。”说明复原原则是出七地一致,格式标准要一致。他还提到了文书类型的区分,“首先要找出一次写成的完整文书与由于需要而把若干片段按顺序汇编起来的文书之间的主要区别。这两种类型的文书,作为内容广泛的报告和簿籍,将在下面分别提到,二者并非总能明确的区分开来”。另外,他还提出作为一个简册的各支简,其形制还要同一,“即那些具有相同尺寸的整齐的简才被用来汇编成一份记录”。不过,对于笔迹一致的原则,鲁惟一还提出了一些可能出现的变数,说详上节。 陈公柔先生在对瓦因托尼廪食簿进行排列时,也采取了类似于册书复原的原则。他将这批有纪年记录的简以年为单元进行分组,然后综合笔迹、形制等因素,分析其编制情况。虽然在编制过程中,他注意到册书的因素,但是行文中并未完全肯定它们是一个简册,而是在对每一年的简综合考虑后,十分审慎的认为:关于简册的书写与编缀的程序,根据简的款式来看,是将简写好以后,再按月编缀成册。不过,他似乎认为每年又成为一个完整的册书,在分析完后元元年一组简后说:“它们虽同属一簿,但非同时所写,很可能是分几次写完的。一年之中又按月分排,称为‘月食簿’。”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他注意到厂时间和内容之间的关联。并且以月为单位编成一组,提供厂一个分类集成与复原相结合的思路。


编辑推荐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会议论文,印刷很好,简牍学研究必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