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孟子鉴赏辞典

方勇//高正伟 上海辞书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上海辞书  

作者:

方勇//高正伟  

页数:

289  

内容概要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一生四处游历,先后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并一度做过齐宣王的客卿,晚年回邹国,与其弟子万章等人研读《诗》、《书》,发挥孔子思想,作《孟子》七篇。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自居,在孔子“性相近”的基础上倡导性善论,注重内在德行的培养;着力阐发孔子的仁学,把它运用在政治上,要求君王以民为本,实行仁政。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创造性发挥,使其学说成为后世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源头之一,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孟子也因此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的“浩然之气”和“大丈夫”精神,影响着后世的志士仁人,成为了民族气节的重要内容。孟子文章富有气势,常常在层层推进中显露锋芒,让人折服,善用比喻和寓言,说理生动形象。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凡例篇目表正文附录 《孟子》概说 《孟子》的文学艺术特点

章节摘录

  在具体事物上,孟子格外强调动机的纯正性。本篇第四章讲了宋牼要去楚国调解秦楚构兵的矛盾,当宋牼告诉孟子将“以利说之”时,孟子对其止兵之志给予了肯定,而对其手段提出了批评,认为臣以仁义事君,当言以仁义,不当言利。同样的实际效果,可能有不同的出发点,孟子重视纯正的动机,是强调仁义思想的内在性,是一种对自己信念的诚信。对此,朱熹特别强调:“学者所当深察而明辨之也。”(《孟子集注·告子下》)然而君子做事的动机,有时是一般人不能察识的。如“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一段,对“孔子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的深层原因作了剖析,表明君子做事的得体和智慧。针对屋庐子关于“见季子而不见储子”的询问,孟子解释了自己为礼不为势的深层原因。孟子重视善的动机,也强调善的效果,当魏国大臣白圭欲以二十取一的税法取代什一税时,孟子认为不符合国情,什一税是恰当的,过高会损伤百姓利益,过低国家就无法具备应有的礼仪。动机正确但不利于国家礼治建设,孟子是不赞成的,但是有利于本国而危害他国,孟子也坚决反对。白圭自夸治水之功,孟子对其不顺水道,以邻国为壑的恶劣行为给予了揭露。据《汉书·沟洫志》介绍,当时齐、赵、魏等国均沿黄河,赵、魏地势高而齐地势低,故这些国家竞相筑堤护卫本国,致使“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这虽然有利于本国,但对别国却造成灾害。由此可见,孟子倡导性善,是兼善天下的博爱思想,他的动机论,体现的是性善理论的内化,对效果的追求,是性善理论的外化,认为只有做到内外统一,才真正是对性善信念的诚信。  ……


编辑推荐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四处游历,先后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并一度做过齐宣王的客卿,晚年回邹国,与其弟子万章等人研读《诗》、《书》,发挥孔子思想,作《孟子》七篇。 为便于读者对《孟子》有较为深入的认识,更好地了解先秦原始儒学的基本面貌和艺术风格,我们特约方勇、高正伟等撰写这本《孟子鉴赏辞典》。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孟子鉴赏辞典 PDF格式下载



古籍,能读出不同,乃解读者的心境、学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