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灵、语言和社会

约翰·塞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2-0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约翰·塞尔  

译者:

李步楼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简明通俗的哲学著作、但它既不是各种哲学问题的概览,也不是哲学问题的简史,而是概括了塞尔40余年来研究成果的重要哲学著作。本书对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进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们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当代美英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到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塞尔在本书中吸取了现代科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实了理论论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分析哲学的传统框架。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基本的形而上学:实在与真理
1 启蒙运动的见解:实在及其可理解性
……
第二章 我们怎样和宇宙协调一致:作为生物学现象的心灵
1 意识的三个特征
……
第三章 心灵的本质:意识及其结构
1 对意识的三种错误看法
……
第四章 心灵如何运作:意向性
1 意识和意向性
……
第五章 社会世界的结构:心灵怎样创造一个客观社会实在?
1 社会的和制度性的实在
……
第六章 语言如何工作: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言语
1 言语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和以言取效的行为
……
对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主题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灵、语言和社会 PDF格式下载



   在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中,约翰·塞尔的书写得还是比较清晰的,最近我读了他的一本《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发现其中借助无意识来意识与意向性的部分很值得商榷,下面就来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先简单谈一下意识与意向性的概念,所谓意识就是那种“知觉的或清醒的状态”,而意向性则是“心理状态的指向”。意识与意向性都属于某种心理状态,但意识本身是泛性的,并不针对某个具体对象,而意向性则是特性的,是意识向世界的一个指向,当然它所指的对象并不一定非要客观存在。打一个通俗的比方来说,意识就好比是舞台上的背景灯光,而意向性则是专门照在某个特别角色身上的聚光灯,而这个角色可能也只是一个幻影而已。
  
   塞尔认为,并非所有的意识状态都是意向性的,对这一点我还是基本同意的,只是塞尔给出的理由显得很不充分的。对此他举例说,存在着焦虑与兴奋之类的情感意识,但并没有特别的意向状态。实际上,我觉得这样的例子更适合于恐惧,特别是童年时期受到某些心理创伤,成年后看到一些象征物便会感到恐惧,但具体创伤事件已经被埋藏在无意识中,因此这样的恐惧似乎就是毫无缘由的。这里的解释就是它所指向的对象被压抑在无意识层面,只是有少许情感溢出意识,可要说成是对处在被压抑情结一种意向,似乎也一样是无可非议。此外,一个真正的毫无意向的意识应该算是无聊,它实际上是意识的一种匮乏状态(正如黑色是颜色的一种匮乏状态),可以视为由于意向对象的缺乏而导致的意识饥饿,可遗憾的是塞尔并没有能够提到这一点。
  
   塞尔还认为,并非所有意向状态都是有意识的,对这一点我便不能苟同了。塞尔的解释是即使当我熟睡时,我还怀有愿望、希望与恐惧,仍然相信着“1+1=2”这样的常识论断(他的原例是“克林顿是美国总统”),并且解释说这种信念将作为无意识而存在,是能够潜在的变成意识。可实际上这只是对熟睡者的一种移情,既然他的睡觉前与睡觉后都相信这个常识,那么当他的熟睡的时候也会相信它。可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熟睡的时候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也就更不可能相信什么,要不然我也可以说死人也一样相信1+1=2,只不过他没有机会再表现出来而已。不要说是熟睡者,就算是一个醉鬼,你要是问他1+1=?,恐怕他也是答非所问,你还要争辩说它依然相信着这个结果吗?因此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意识是意向状态的后勤保障,甚至可以认为意向中的一个高级层面。如果只有聚光灯而没有其他背景灯光的话,那么聚光灯本身就起到了背景灯光的作用。
  
   当然啦,这里的讨论从某种层面而言,也只是一种语言层面的约定。然而,塞尔的哲学是比较简朴的,并不喜欢一些哲学家的古怪思辨,可在此问题上他也忍不住思辨了一回,给意向性一个脱离意识的理由,也许是想借此给予意向性更多的客观实在性吧。
  


你什么时候能译写著作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