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歌德  

页数:

236  

译者:

侯浚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书籍目录

1.目录少年维特的烦恼神怪的故事一对怪僻的小邻人新帕里斯泄露秘密的是谁?五十岁的男子一次危险的打赌善良的女人歌德与《少年维特的烦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少年维特的烦恼 PDF格式下载



   书里我觉得能引起共鸣的几个地方-----
  
   一是反对束缚,崇尚自然与真。“ 我常常感叹人生如梦。不是吗? 所有人都在毫无目的地活着,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生存,在饼干和蛋糕的支配下,他们麻木地干着事情,没有思想,没有信念。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我厌倦这种无聊的生活,渴望能够找寻到另外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是无限自由的,生活充满情趣的,我的创造力和洞察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但是,我找寻不到,只能生活在现实的如梦的人生中。” 时下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真的很多都是被逼的, 被逼着做自己认为最无聊的事, 被逼得逆来顺受, 被逼得压抑、毫无生气! 就算大学给的那所谓时间上的一点点自由, 又算得上什么自由呢! 我们大多最后还是要没骨气地走常规路线, 被指挥着, 被催促着, 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功成名就!
  
   二是知己难求, 并且寻到一个志趣磁场相投, 精神相通的知己真的很重要。 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对一个人好, 也没有一个人会好好地就花心思花时间去观察了解和欣赏另一个人。现在的人都太以自我为中心! 而真正的孤独, 不是流落荒岛, 而是身处闹市, 内心却无人以倾诉。就像<维特>里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实在太难了! ” “ 找到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朋友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所以我觉得人与人的沟通交往非常重要,是人的生命活力之源。
  
   三是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我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或是我爱的人不爱我, 或是彼此相爱, 却因为现实中的阻碍而不能终成眷属。真爱是不是唯一, 是不是不可变, 这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解答。
  
   四是关于人的生与死的问题。“我们谈到死的时候,就像在做梦,这个词汇本身并无实在意义。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从来都是不能理解的。” 人生就是充满着苦与痛, 感受不到苦与累的, 只有死人。


    前天抱着《少年维特之烦恼》走在路上,就有人问我,是什么烦恼呢?还能有什么可烦恼的呢。从古到今,无论历史和社会怎样在变动,总是有爱情夹在其中,作为人类最原始、最单纯的举动持续着。《维特》是歌德青年时代的作品,当时德国正处于封建社会之末,历史在转角处,总是文学和哲学昌盛的时候,昌盛来自思想。思想是从对当世的思考,对物化的不满,对束缚的顽抗中逼迫出来的,所以存在主义很推崇“苦恼”对自我意识的促进作用。转看中国,远一点的可以数数春秋战国,东汉末,近一点的可以数数五四运动,甚至是文革后,苦闷和压抑是文学的福音,也是向毁灭的逼近。所以日本的厨川白村写了本《苦闷的象征》,弗洛伊德也认为创作来自作者对苦闷的升华。
    
    《维特》除应和了德国的狂飙激进运动外,还是歌德和他朋友耶鲁撒冷各自的爱情故事的升华。维特和耶鲁撒冷一样,选择了自杀,而歌德完成了这个升华。就现在很多人看来,自杀是懦弱的表现,在基督教里,自杀者是罪人,不能进入天国,不得安葬在教堂的墓地里,可是维特说,“亲爱的朋友,现在让我们把这种病移到人的精神上来。你观察一个人,他处在受局限的状态中,你看到各种印象如何影响着他,各种想法又如何在他的头脑里固定下来,直到一种日趋强烈的激情最终使他完全丧失了冷静思考并且毁了他。”对于维特来说,局限在哪里?感情上,他爱上了一个他永远也得不到的女人;阶级上,他被高等贵族们歧视;工作上,不被公使见容;人情上,能理解他的人很少;性格上,如果把人分为感性的和理性的,维特和那个和他同病相怜的爱上女主人的小雇工应当归为感性的一类,阿尔贝特应当归为理性的一类,感性的人单纯敏感而容易犯罪,理性的人冷静多谋而缺乏激情……这些都是局限维特的东西,而他对不良情绪的宣泄口,只是荷马、田园、老妇和孩子以及他心中完美的绿蒂。我在这里不得不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维特一样,霍尔顿也有些出乎人意料的观点,甚至被当时的人认为其行为极恶劣,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偏激却善良。在我看来,喜欢乡村田园的人都不会太坏,这里包括了海子,沈从文,废名等等,这喜欢不是因为把乡村田园作为家乡,而是作为一种理想。他们敏感、腼腆、怯懦,却在这些局限里,拼命勇敢和燃烧毁灭着自己。
    
    人有两种本能,即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战争都是由死之本能向外宣泄的攻击性造成的,当向外的攻击性受到压抑的时候,就会转而向内。就如同,人拿着一把刀子要攻击自己的爱人,却发现爱她稍稍胜恨她一点,自己却依然在痛苦里煎熬,就会把刀子转过来对向自己一样。所以维特说,三个人中间必须有一个人死,但是他不忍心破坏别人的家庭,他只能自己死。也许我们会说维特很傻,固执一点可以强迫绿蒂和他私奔,温和一点可以等时间来抚平伤痛,可是他不愿意,非此即彼,不愿意再考虑其他了。想得卑鄙一点,维特有些自私,他想给别人的心里也造成伤痛,以此来铭记他。
    
    在维特的美学中,他喜欢自然的东西,悲剧的诗歌,理想的美——“我们的想象力,在其本性催逼下不断升级,又受诗艺的幻想图像来滋补,便虚构出一系列层次越来越高的人来……于是乎,一个十全十美的幸福者便告完成,他无非是我们的造物罢了。”维特是用他自己的感知来认识绿蒂的,观察她恬静美好的姿态,听她说话、弹琴的声音,闻辨她的气息,欣赏她与他心灵上的共通,再加上心理上的距离推动美的促成,还有维特艺术家一般的心思……这些使绿蒂成为了维特心中的神,他甚至愿意抛弃所有来追逐她,从她那里获得失落后的安慰。他因能见到绿蒂而热爱一切,他因绿蒂请求他别再到访而悲观失望,可绿蒂只是安于平凡的人,她感到无力、甚至惧怕承担这样的神圣。美感和快感不一样,对美的追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需要忍受不能实现快感的苦难。太宰治有一篇《满愿》,里面的年轻女人至今我都觉得美,单纯天真的美,“世间最美的情爱,就是为对方耐得住寂寞。”我一直想把它改成“世间最美的情爱,就是为对方耐住寂寞。”不要那个“得”字,更恳切一点。然而维特大概缺少这种东方人的忍耐,自我冲突更激烈一些,也就向美而亡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也引起当时一些反动势力和晚期启蒙主义者的责难,他们认为它是一颗“广为流传的毒草”,甚至还有人为减弱它的影响,写了一篇《少年维特之喜悦》。被争议的作品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揭示了一些不愿被人们承认而终究要面对的事实,譬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瑞克里芙·霍尔的《寂寞之井》、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木如知更
  


   在那个阶段爱上了已经订婚的绿蒂,这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爱情,在自己的内心一番的思考,最终他选择了一种解脱的方式。他对绿蒂的爱爱的深沉,爱的刻骨铭心,这是可惜这种爱是不被容许的,只适合默默的留在心底。
   维特的烦恼其实也是很多人的烦恼,现实最是会把美好打破,这不过还有一大部分的人战胜了现实,一部分人向现实妥协。
  


   沉寂在家里角落多年的小绿本。经典就是经典,这么多年依然让人感同身受。 仅仅是因为爱情么,似乎又不全是。迷茫与坚持的意义。追寻自我。多年后我依然会记得那发黄的书页散发的激昂与悲伤。那些感动我的话:“我再次发现误解与成见,往往会在世界上铸成比诡诈与恶意更多的过错。”“世界上的一切事情,说穿了全都无聊。一个人要是没有热情,没有需要,仅仅为了他人的缘故去逐力追名,苦苦折腾,这个人便是傻瓜。”“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在这个世界上,人跟人真难于相互理解啊。”“显然,在世界上,只有爱才能使一个人变得不可缺少。”“一位作家把书中的情节修改再版,即使艺术上出色得多了,都必然会给作品带来损害。我们总乐于接受第一个印象。”“我面对着黑暗的未来,绝望地痛哭。”“这就像旅行者不得不翻一座山,这座山要是不存在,路走起来自然舒坦得多,也短得多;可它既然已经存在,那你就必须翻过去!”“以自己去衡量别人是很愚蠢的。”“我认为是那个眼光超过常人、有足够的魄力和心计把别人的力量与热情全动员起来实现自己的计划的人。”“我回味着在这间小屋里经历过的不安、悲伤,迷惘和恐惧。”“殊不知我的心才是我唯一的骄傲,才是我的一切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唉,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独有。”“你的不幸原本存在于你破碎的心中,存在于你被搅乱了的头脑里。”


  爱情到底是一种可规划的注定命数还是个人的不由天命?——《少年维特之烦恼》
  我认为学业、成功并非当代社会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人们的幸福感低下,只是缘因于不知道如何是“爱”,亦或者是对“爱”的理解不够,亦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人。《维特》出版于1774年,那时正直于西方的古典时期,距法国大革命1789年还有15年,作者歌德准确意义上还不能说当时是一名德国人,当时的德国正是出于四分五裂的状况下。
  
  从这本书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复杂的歌德,因为“非此即彼”问题的提出。歌德在此书中写到“好好活着,好好活着,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如果人活着,却不能够活的好好的(书中指的是维特,现实中写照的是作者本人),那还有必要继续活着吗?我想这个话题,不仅仅是在古典时期是经典的话题,在更古老的时期,亦或者在现如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本就是一本让人深入灵魂的书,你不去慢慢品味,你就不会发现这一本“小册子”的魔力。
  
  歌德是一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作家,这促成了他具有浪漫主义的基础,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有这种独到的手法和表达技巧。当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歌德带你走进“皓月当空,四湖宁静,一滴甘露落下的声音,或者风吹草动的微动”的状态。维特的心境就是这样,当他的爱意难以克制的时候,维特就走进了他的画作生涯,在作画中找到自己那份心中的宁静。维特爱着绿蒂,绿蒂也爱着维特,但为什么古典的婚姻包办制度隔离了两个相爱的人?维特伸出了他那只手,但绿蒂从来不肯去触碰。
  
  维特接下来的精力就转向了事业,他对爱情的执着,注定了他无法在政府机构容忍那些不公正的行为。所以维特辞职了,丢下了令人羡慕的官职。事业可以抛弃,可以去另寻,但爱情呢?如果爱情可以另寻,如果爱情是一种可寻能寻之物,一种可规划之物,那注定也是可以随意抛弃的。维特心里放不下绿蒂,最后选择了自杀,离开这个世界(源于维特对于非此即彼的认同以及信仰的纯粹)。
  
   请问自杀是否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我认为这种价值选择只在乎于个人内心,而其他人则无权去评价任何。既有“万古艰难唯一死”,也有“忍辱负重但求生”,活着或者逝去,都是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我爱《维特》,因为他纯粹。
  
  反思于当今,这难道更不是一种写照吗?事业、爱情,到底是一种规划、企图,还是一种纯粹的追求和信仰?如果有人说在事业和爱情中选择其一,我相信这个人不懂什么是爱,不懂如何去爱,更不懂他人给他的爱。
  
  而所有的所有,都在这一本书里——《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个少女对于维特的解读:
          
    《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本书我在高中就读过,当时的我还想不了太多,纯粹把它当成一部爱情小说看了。我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疯狂地爱上已有所属的绿蒂的少年。对爱上绿蒂的维特来说,从前湛蓝的天空变得灰暗,从前的乡间林野里是浪漫的诗意,现在的乡间林野里是满满的失意。
          
    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爱一个人,当她出现时,别的人、事、场景就像是被照相机拉远模糊了似的,你只会注意到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她的一个微笑就能让你如沐春分,她的一个蹙眉就能让你如临寒冬。这就是维特对绿蒂的爱:“每当我的手指无意间触着她的手指,我们的脚在桌底下相碰的时候,啊,热血便在我全身奔涌!我像碰了火似的立即缩回,但是一种隐蔽的力量又在拉我往前。——我所有的感官都晕乎乎的,像腾云驾雾一样。”瞧,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和碰触,便能在他的身上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就像将一个小小的石块投向一个平静的湖面,层层涟漪泛起,扩大,然后荡漾开去。
          
    维特的爱如此纯粹:“我有时真不能理解,怎么还有另一个人能够爱她,可以爱她;要知道我爱她爱的如此专一,如此深沉,如此毫无保留,除她以外,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了解,什么也没有了啊!”世界在维特眼里黑白分明的可怕,他的世界,富有的拥有爱情,他的世界,贫穷得只剩下爱情。总会有那么一个年龄阶段,我们相信梦想,相信爱情,相信一切闪耀的,光明的,美好的事物才是世界的真实。维特就是这个阶段的我们,我们从来不考虑能不能,我们只问心里想不想。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也是特属于年轻人的勇敢坚强。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过一个维特,每个人都爱上过一个绿蒂,都有过一段诗意的烦恼,一段悲伤的浪漫。当现实渐渐露出它狰狞的爪牙,我们的棱角逐渐被生活磨平,我们没有向无意义的生活说再见的勇气,我们有忍受生活的痛苦的韧性,我们“懦弱而坚强”地活下去。我们心中的维特被自己所杀死,不再奢求唯一,不再奢求永远,我们开始相信生活的谎言还给它了一个高尚的名字,那就是所谓的“长大”。我们甘于平庸,我们藐视伟大,我们崇尚猥琐,还对这种行为命名为“成熟”。在这个成熟而克制的社会,我永远怀念维特式的“任性”,尽管,他已死。
          
  一个学习者对《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思考
    
   在大学的学习中,我对文学的一些概念有了基本认识,于是我再次翻开这本书,试着理性地去思考它。《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作品,它表达的是人内心的情感冲突和一种亢进的精神。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大多是从感性认识出发,所以言辞激烈,富有感染力并且以感性体验为主。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维特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他愤世嫉俗,不甘向贵族世界和虚伪鄙俗的社会妥协。书中随处可见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每当这可爱的山谷里的雾气在我周围蒸腾,太阳高悬在我那片幽暗的树林上空,只有几束阳光悄悄射进树林中的圣地时,我便卧躺在山涧那飞跌而下的溪水边的葳蕤的野草中,挨着地面观察千姿百态的小草;每当我感觉到我的心贴近草丛中麇集扰扰的小世界,贴近各种虫豸蚊蝇千差万别、不可胜数的形状时,我就感到那个照他自己的模样创造我们的全能的上帝的存在,感觉到那个飘逸地将我们带进永恒快乐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呼吸;我的朋友,每当后来我眼前暮色朦胧,我周围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个都憩息在我心灵中时,我往往便会生出憧憬,并思忖:啊,你要是能把这一切重现,要是能将你心中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犹如你的心灵是博大无垠的上帝的镜子一样,那该多好!”在这一大段对自然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维特对自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崇尚。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可爱的孩童,淳朴的村民,广袤的田野,纯真的少女,都在书中有大量精彩的描写。这其实与启蒙运动倡导的“回归自然”相一致。“自然”成了维特丈量世界的一根尺子,也是歌德那一代人反对被所谓的理性,美学,道德所束缚的社会的一个旗帜。而反抗的方式便是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歌德也通过维特这一人物,将他的爱情进行了最自然的流露。
    书中写到,维特为了摆脱对绿蒂那份求之不得的爱情曾经绝望地离开了那个僻静小镇,当他回到久违的城市时,他却只能更加绝望地回来。因为一个高傲的灵魂,是不能被囚禁在庸俗的樊笼里。社会、爱情都让维特绝望,于是他只能自杀,这不但是维特个人的悲剧与绝望,也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痛苦与绝望。歌德其实通过维特这一形象对虚假的社会进行了控诉,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家们都是反对当局政治统治的,尤其反对通过大众教育实行的所谓世俗道德准则的强行灌输,这无疑扼杀了人的天性。他们希望人能够得到最自然的成长,人性能够得到最自然的表达。
    我又试着用超我,本我,自我的概念来理解维特。本我按照快乐至上原则,不理会社会的道德束缚和行为准则的规范。热烈地爱上绿蒂,便是本我从心理之源对维特发出的最强大的信号。它就像火山下的岩浆急于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一位的追求满足。维特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心理基于本能的激情。
    超我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概念形成,遵从的是“道德原则”。绿蒂已经订婚的这一事实构成了道德的枷锁。它就像火山口上面的封住岩浆的厚厚石层,让维特不能追求绿蒂.只能痛苦地爱恋与思念。本我则遵从“现实原则”,它是超我和自我冲突的缓冲地带。也是我们在现实中的呈现。当超我和自我冲突到无法调和的时候,没有出路可走的维特,便只能选择拿起那把被绿蒂触碰过的手枪,走向死亡,徒留下蓝色燕尾服和黄色的背心。
    歌德曾经说过:“幸运遭到阻挠,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而是每个人都碰得着的不幸事件。假如一个人在他的生平不经过觉得《维特》就是为他自己写的那么一个阶段,那倒很可惜了。”
    维特已死,维特式的烦恼却会住在每一代年轻人的心中。或许,随着年岁的增加,它会消失一段时间。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个午后,那些还在生活而非生存的人再次翻开这本书时,重读那些本以为模糊的文字后抬头,必将泪流满面。


   从小就一直听说了歌德的这本伟大的著作,当自己真正读过后,才真觉得其真正的伟大。被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吸引,整颗心在震荡中“吞噬”完了这本书。一个作家的伟大,在于他能写出人类共同的情感,而一本著作的伟大,也在于其承载了人类心灵中共同的东西。很喜欢维特的真实与可爱


   写书评还是需要感触的,不想纯粹为了写而写,总是需要有些共鸣才能有回响。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懒于思考的人,及时文字让我有了想说的语言,可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思想总是需要在脑海中被训练一遍才能出现在这世界上。只因为怕被世人吐槽,被自己唾弃。
  偶然情况下在图书馆得到这本书,一直久仰过作者和这本书的大名,经典还是经得过时间的洗礼。
   维特。。。如果没有遇见过绿蒂,或者他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心愿结束自己的生命吧。在外界看来,如果维特能够安分守己,好好做一份正经的工作,依靠着父亲的遗产过着平静的日子,也许,他会顺利的过上让好多人都觉得“精彩又有益”的日子。可是他偏偏拥有太多不能存活在那个社会的思想,一心只想着自己理想,却让自己活在了社会之外,慢慢地,他被人们抛弃,被社会抛弃,被自己抛弃,直至死亡或许都解决不了那些难题,唤不起谁的怜悯。他,很可怜。
  为什么上天又会安排他遇上绿蒂,结为知己,更让他从她身上看到自己太多的悲哀,他不得不爱上她,他一心一意以为有了她,即使在真实难以存活,起码在心灵世界里,他还是可以感受到温暖的,暂时离开孤独。可是老天不会让他如此幸运,老天希望他能成长为更加强大,所以他必须面对考验——绿蒂已经嫁为人妻的事实,于是他决心去从事业中找寻力量,可是他太过感性,现实又太过理性,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回到一心属于他的心灵世界,可是这些都无法实现,他挣扎过,努力过,可是最后还是崩溃了,他不得不以死来解脱这缰绳,希望一个痛快,希望能活在心灵伴侣的心中,但是,他实现了吗?是以他想要的那种方式存活吗?我不知道。
   最后,歌德的故事很不错,翻译者的翻译诗意太盛了,让人读起来有点拗口。
  
  


  1.一个少年的爱情悲剧,也许应该是每个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2,不能说是因为现实中没有相同的爱情悲观心态,而不能理解书中的爱情悲剧。就像我一直不理解《维特》和《盖茨比》这两本书的经典所在。这两本几乎是被要求必读的名著中,我一直不理解两位男主的爱情观-爱情悲剧观。3.(有一句话说--你不能赞同或者欣赏一本书,不能说这本书不好,只能说你或许还没有到达理解这本书的年龄与心境)最近,总是用这个观点来分析自己读的书,喜欢的书不喜欢的书。但是.......这两本书的观点我真的是一直不能理解啊啊啊!!!!!!!!!!!!!4.或许我的生活,比起爱情更偏重现实,“俊男美女的爱情”真的是普通人不能懂的~~哼~~O(∩_∩)O~。5.或许中国人的爱情观和外国人的真的不同,没那么深刻的柏拉图式。6.但是,还是很喜欢初次喜欢的那个人--就像是维特那样的喜欢他的初恋,就像之前送给他的那句话“下雨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纪念我曾经那么喜欢你”。6.总结一下,我的爱情观“因为喜欢,所以不想也不能跟你在一起,悲剧的爱情才是长久的爱情吧”。


  这两天重温一遍,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第一次看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那段时间,总是时不时地出现莫名其妙的感慨。早在十年前,有一天同学告诉我说,她看了一本书叫《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不错,可是太闷了。于是,我在后来的日子里——捧着各种名著不分日夜的日子里,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看这本书。
  可是,当第一次开始,当看第一页,就知道,这不是一本“闷”的书——也许是当时还不成熟,也许是对关于人物内心感情世界的经历不够,同学才会说“闷”,也许现在的她再来看这本书,就不会这么说了。也许现在侃侃而谈的我,也没有读懂维特的心。也许再过个十年,再经历了各种爱爱恨恨,经历了对生活的欣喜和绝望以后,再来看这一本书,又会是另一种心情了。
  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无法诠释,只是维特最后自杀了,让人很伤心,却也觉得那么的理所当然。其实从他写给威廉的一封信起,就可以隐隐约约知道,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自杀。在他和阿尔贝的关于那段“自杀”的争论中,则让人更明显地看到他的选择。
  维特为什么要死?
  为了一个自己深爱的,却换不来她的爱的女子?
  为了一个和他相爱着的,却不能相守的女子?
  很多人会反问:“值得吗?”
  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你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去思考就会说——这无关值不值得。
  可是,维特的自杀,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得不到的爱情吗?
  爱情或许是他价值观中反映出来的一个部分。
  或许还有现实。维特的现实和他所在的世界的现实,在天平的两端。
  也许他所矛盾的一切并不在于他能否把绿蒂从她丈夫的身边带走,或是能否继续以“朋友”的身份祝福绿蒂和阿尔贝特的婚姻。而是他的爱情面对现实或者不现实。
  维特生性带着感伤主义,他的行为大部分取决于自己的感受,有着艺术家不甘于世俗的天性,所以他不能顺应现实所需要他接纳的一切——生活、工作和爱情。也可以说,是现实社会无法容纳维特这样一个人。社会的主流是注定要把那些小枝杈遮挡在自己的繁枝茂叶下的,有时甚至会不惜把他折断。维特这样的一个“不入流”的人就注定是要消失的了。所以,社会想要改造他,想要消灭这样一个“异类”。
  可是他不甘于灵魂的消失,于是选择了肉体的灭亡。
  倘若灵魂不甘灭亡,唯一的选择就是肉体带着它一起埋葬。对爱情,对工作,对这个社会。你有三种选择:跟随它,淹没自己;不跟随,被社会排斥;反抗它,要具备强大的勇气。在当时的环境下,你是维特,会怎么选择?
  像阿尔贝特一样的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他的自杀,就像大家都叹息自切了耳朵的梵高一样——他们说这是艺术家的病。其实,在像维特这一小部分的人的眼里,他们才是生病了的人——他们的心变得虚伪、腐朽、倾轧,对自然、对艺术、对生命的热爱淡然无存,才至于可以带着虚伪的面具醉生梦死地活着。
  故事里的人死了,故事外的人还活得着——据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结合自己和一个叫耶路撒冷的年轻人的故事而写成的,歌德借这个故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感受——这也就是他说的“人们必须写出自己内心的痛苦”。
  必须写出,这些痛苦才可以得以化解,人才能活下去。 有的人用音乐,有的人用绘画,有的人用文字。不管是那种方式,最后活下来的人才能注定是自己的主宰者——当然,这里的“活”,指的是忠于自己的心的“活”。维特死了,谁又能说他不是活着的呢?维特的信上说:“我的心才是我唯一的骄傲,惟有我的心才是我一切力量、一切幸福和一切痛苦的源泉。惟有我的心才为我所独有。”我们需要活着的是这样一颗心,而不是肉体。
   “真是不幸,威廉,我有充沛的活力,却偏偏无所事事,闲得发慌,我不能游手好闲,却也什么都干不了,我没有了想象力,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感觉,书籍令我讨厌,倘若我们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一切。”——维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富二代”,大可靠着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无虑享受生活,一份十拿九稳的工作,每天参加贵族的聚会,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可是他却在一步步寻求自我的过程中走向了“可悲”的结局。
  可以说维特是因为不够热爱生命吗?
  不,也许是他太过于热爱生命中的一切了——“无穷世界的种种壮丽形态都栩栩如生地在我心灵中跃动……啊,那时我常常渴望借助从我头顶飞过的仙鹤的翅膀,把我带往茫茫大海之滨,从这位无穷无尽着那只泡沫翻腾的酒杯中喝饮那激荡的生命之欢乐,只要片刻时光,让我胸中被限制的力感觉一下那位在自身生出万物,通过自身造出万物来的造物者的一滴幸福。”
  可是,他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找不清楚自己的人生了。他需要力量,却“正好就力不从心”了。他有时在一瞬间也有“振作起来摆脱一切的勇气”,却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他不禁向神呐喊:“人到底是什么?”
  人到底是什么?
  维特说:“我只不过是个漂泊者,尘世间的匆匆过客。难道你们就不是吗?”
  谁,又不是过客?
  可是,如何在你走过的路途中留下痕迹?不是你可以带走什么,也不是你留下了什么。 而是,你在冲破堤岸,成为汹涌澎湃的洪水,震撼自己的灵魂之前,“不要被两岸住着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的老人筑的堤、挖的渠给阻碍了。”
  树上春树说过:不管世界上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觉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人到底是什么?
  生活过,追求过,失败过,恋爱过,憎恨过,苦痛过,快乐过,梦想过……你与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在接触,在不停对话,不停倾听,不停磨合。可是,你是否曾经与你的心静静地交流过一次?有没有问过它到底想要什么?有没有听过它诉说你是怎样慢慢地变成现在的你而不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你?
  很喜欢《加勒比海盗》中的那句话:
  It's not just about living forever, The trick is with yourself forever.
  几米说过:长大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在于,你会变成你曾经最看不起的那种人。
  我们不需要去反抗社会,可是能不能忠于自己?
  
   张唯轩(zhangweixuan@sina.cn)
   2014.1.9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读后感
  
  从10月24号读英文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到前天(12月25号)读完第二遍,整整用了两个月还多几天。当然收获也不小:(1)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上英文论坛看技术贴,明显比以前轻松了;(2)英文词汇量也扩展了1200+。
  
  高中时读过这本小说的中文版,印象早就模糊了。这次用一颗经历了近二十年沧桑的心,重读此书,别有感触。
  
  ** 一、激情害死了Werther
  
  Werther自杀的惨剧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杀死他的罪魁祸首是他一直自诩的激情。他一直认为激情是最可贵的品质,瞧不起那些冷静克己、做事循规蹈矩的人。但他的激情用错了地方,爱上了已经许配给Albert的Charlotte。Charlotte虽然对他温柔亲切,但不可能转投他的怀抱。Werther的心饱受种种折磨,最终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临死的时候,他还觉得为爱而死很光荣,还为自己勇气和激情而自豪。傻瓜!他怎么能不为他的母亲多想想呢?Charlotte有他的母亲重要吗?
  
  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激情让Charlotte也很难受。如果他真懂得什么是爱,会让Charlotte痛苦吗?
  
  因为爱Charlotte却得不到她,他曾想过让Albert,Charlotte陪自己一起毁灭。一个控制不住自己激情的人是危险的,他点燃熊熊大火,不仅会烧死他自己,也会让他身边的人跟着遭殃。
  
  ** 二、Werther的激情用错了地方
  
  如果Werther能冷静下来,反观自己,就会发现Charlotte选择自己的希望微乎其微。即使不论道德约束,让Charlotte在Albert和Werther之间重新选择,Charlotte也不太可能选择Werther。
  
  首先,Werther是多愁善感的,容易受伤,情绪大起大落。如果用于感受美好的事物,敏感本来是好的天性,如果用来警惕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就有向小人发展的趋势了。相对之下,Albert是沉静的,但也不乏幽默感(这是Werther自己承认的)。两个人的性格哪个更好些呢?和谁相处更轻松些?
  
  其次,Werther是个激情饱满到不靠谱的人。对于他有热情的人和事,他说话主观而夸张,总爱用“最如何如何”来形容,动不动就用“一千次”这个字眼(吻了一千次之类的)。他发表观点时情绪激动,本来和人讨论问题,却禁不住用言语进行人身攻击。一个人靠谱不靠谱,是看他够不够正直和理性。对于靠激情驱动的Werther,你能指望他做事靠谱吗?相比之下,Albert总是用理性约束着自己,让自己和社会保持和谐。Charlotte和谁在一起,更有安全感呢?
  
  再次,Werther对生活随意,没有规划,也没有正经工作,而且,据他傲慢爱挑剔的性格来看,附近也没有他能做好的工作。Albert有个收入不错的正经工作,而且工作地点就在本地。如果Charlotte够理智的话,这一点Albert就完胜Werther了。
  
  根据上面的对照,再加上已经许配给Albert的约束,Charlotte是不可能转投Werther怀抱的。
  
  ** 三、Werther爱Charlotte的什么
  
  Werther为什么爱Charlotte,还不是因为Charlotte是美女而且有气质吗?Werther跟Charlotte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玩的耐心,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孩子吗?他频繁地坐到这群孩子中间,讨他们的欢心,还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一再说自己的爱纯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还不是以肉体的占有为终点吗?一再说自己不会玷污天使般的Charlotte,最后还不是抱着人家强吻了吗?
  
  因为喜欢美色,也难保他会对Charlotte始终如一的。他陪着Charlotte到一个老牧师家中,看见老牧师的女儿Frederica模样不错,就兴奋了,一个劲儿地跟那姑娘说话,惹得人家的男朋友很不高兴。Werther还觉得人家的生气是可耻的事情,在谈话中开始含沙射影地攻击人家缺少幽默感。
  
  因为喜欢美色,Werther是很容易被女人役使的。他希望他的付出能得到感官上的回报,一旦得不到,他就会深深苦恼。到头来,他还会怨恨他迷恋的女人。他觉得因为她们他才不能发挥自己的天才,是她们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一个不理智、不好好规划人生、率性而为的人,自己烂泥糊不上墙,怎么好意思责怪别人呢?
  
  因为爱的出发点是美色,所以其目的地是占有。所以如果Werther得不到Charlotte,是“终究意难平”的。为此,Werther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
  
  最开始明知道Charlotte已经许配给Albert,还是想入非非,趁着Albert不在家拼命挖墙角。当Albert和Charlotte结婚后,他还是不断地去骚扰人家。以致于Albert最终对他态度冷淡,Charlotte也希望他少登门。
  
  按他日记中的描述,他经常当着Albert的面,眼睛紧盯着Charlotte的眼睛,摸着Charlotte的手,这还不够过分吗?这明明是一种侵犯,作为Charlotte的丈夫,Albert不应该生气吗?如果让Werther和Albert换个位置,Werther肯定会发飙到想给Albert放血吧?所以说,Albert够绅士,够宽容了。
  
  明明知道自己不受欢迎,给别人的家庭带来了困扰和不信任,Werther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人家房间里走来走去,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 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因为性格中深深的自负,Werther不仅爱情失意,事业上也一蹶不振。在朋友帮助下,他谋了个在大使手下做助手的职位,却没能做多久。他什么都看不惯,受不了自己的boss,也觉得周围的人都是蠢货。最终导致大使馆的人都讨厌他,排挤他。最终他只好狼狈退出。
  
  他一向觉得自己有天赋,与众不同。觉得别人做的事没有意义,不甘心为别人工作,可他自己整天除了围着别人的媳妇打转,又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呢?要求严格的上司本可以成为他事业上的贵人,他却不知珍惜,牢骚满腹。Mr.Count曾开导他说:我们都想一路坦途,快点到达目的地。但如果前面有座山挡住去路,我们必须花时间去翻越它。尽管Mr.Count说的是金玉良言,告诉他正确的生活态度,自以为是的Werther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处处不如意,让Werther心灰意冷,开始怀疑上帝。他问:为什么别人那么快乐,而自己这么多苦痛?却不知反问自心,反省自己的贪嗔痴有多炽烈。自己不改变,生活怎么会改观呢?自己遭遇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五、文学作品要慎重选择
  
  其实我是在批判过去的自己。
  
  当年的我和Werther很像,高中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后就更放纵自己敏感任性的特点,心里想:因为Werther是这样,所以我也要这样。因为作者以同情维特的角度来叙述,我也被引导着倾向于维特。
  
  在我们还不懂得很多人生道理的时候,文艺作品很容易引导我们的价值取向。因此,年少懵懂的时候接触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很重要,这直接影响以后的三观和为人处世,甚至决定了人的一生。
  
  我觉得,《少年维特之烦恼》其实是不适于做青少年读物的,宣扬激情和欲望的作品虽然因为感情厚重而精彩,却容易误导年轻的读者,在他们心里埋下苦痛的种子。
  
  什么时候读什么书,要慎重选择,长者对后辈也要进引导的责任。学坏容易,学好一辈子也不够用。
  
  2013-12-28 Fri


  遇到可遇不可求的爱情,相信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尤其是在现在的金钱社会中。
  但我认为为了爱情去死的人是愚蠢的,某种程度上也赞同绿蒂丈夫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在于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父母生养自己不是为了让我们一味的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哪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这应该不是世俗的表现。
  少年维特临死前的书信中也承认自己的母亲得知自己的死讯后肯定会很伤心,却仍然坚持拿起绿蒂抚摸过的手枪。维特应该是个悲观主义者。没读过歌德的哲学著作,仅为个人见解。
  最后,维特能死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间接递过来的手枪下,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时家里很穷,我是根本没有办法看这些闲书的,家里多半的书都是在亲戚家“偷”来了,我至今还用“读书人窃书不是偷”来安慰自己。
  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四叔搬家了,他那些旧家具自然都丢给了我家,而我则在那里翻到了一本古旧泛黄的小书,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不仅如此,我还翻到了四叔的一本日记,上面满满的都是忧伤和有关爱的文字,想必四叔能有如此文笔,跟这本书是离不开的。
  我翻开泛黄的书页,一个明媚,善良,可爱的女子,像一只斑斓的蝴蝶翩翩向我飞来。 就这样一个女子,恁地不惹人爱怜,怎么不让人痴迷。
  在那一刻,我仿佛就是那穿着蓝色的燕尾服,黄色背心的维特。我已深深的沦陷,我的世界再无其它,只有她的倩影。
  我爱情的痛苦与快乐中矛盾着,挣扎着,苟活着。我的心爬满了纠缠不清的藤蔓,一旦动了念头,就被牵扯着。你,绿蒂,把手枪交给了我,我曾多么希望从你手中领受死亡呀,呵,现在我领受了!在枪的呜咽与悲鸣中,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埋葬了爱情。可惜,维特终究是维特,而我依然是我。
  其实我挺艳羡,因为至少维特遇到了一个绿蒂,而我却只有我。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小说,只是没想到是书信的形式。
   维特的死注定是一个悲剧,或者说是他爱慕的那个女人亲手造成的。没有在发现维特对自己有意时,果断的断绝关系。没有在感到,维特借手枪之前异常举动。有所感觉没有断然拒绝,借枪这一危险的举动。
   或许是因为爱情与生活的多重打击,才让维特走上绝路的。毕竟他还那么年轻,面对这些打击不知如何应对。总会遇到更好的女孩的,没人这样安慰他。或许这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悲哀吧。


   昨天我把少年维特的烦恼看完了,不长,写得很优美,我喜欢上歌德啦,相信他写的就是年轻的自己,因为我看了简介他是曾经画过画的,维特开始就是在画画,沉浸在大自然里,(和我差不多,呵呵),而歌德青年时期深爱的恋人就名叫绿蒂。只不过,这小说真的很绝望,把我看得恍恍惚惚的,泪流满面啊。。他为什么要安排维特自杀而不是立刻的死掉,还要挣扎这么长时间,好痛,太痛了。。我觉得当时的歌德,也许很恨自己吧,他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在这篇小说里,并让过去的自己更加痛苦的挣扎死去,然后,他就可以重生了,我想,也许这篇小说救了他。
  
   看完这篇小说,我忽然觉得,爱情和死亡,真的很像啊,也许这是很多人失去爱情而想选择死亡的原因,人们选择死亡并不是想结束,而恰恰把死亡当成爱的替代物。维特接过绿蒂亲手擦过的枪,描写的感觉就如从绿蒂的手中接过爱情一样。。爱情是一种融合,死亡又何尝不是呢,死亡是我们与世界的融合。所以,我们可能确实在潜意识中向往死亡,就如向往爱情一样。又或者,爱情只是死亡的替代物。
  
   而这个绿蒂,为什么有魔力让这么多人神魂颠倒,为她疯狂,是真的疯狂,里面还有描写到了一位她父亲的秘书因为爱上她丢掉工作,并最终疯狂,就算没有男女之情的那些人们,也似乎个个都喜欢她, 让她照顾,而在我看来,她并没有那么鲜明,没有那么值得称道,至少,她是优柔寡断的,所以才最终导致维特的自杀,甚至,她已经感到维特是会自杀的,而并没有加以阻止。她应该是更爱维特的,但却为了现实而选择另一个人,更重要的,她的现实并不是很残酷,因为她虽然没有了母亲,但她还有父亲。而那个为她而疯掉的青年,难道一点都不影响她日常的好心情吗?所以,维特是个悲剧,他爱上了一个影子。“完美无缺的母亲”,是绿蒂刻意营造出来的影子,他爱这个完美无缺的母亲,而母亲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选择他。所以,死是不值得的,相信歌德也很明白,所以才安排这么痛苦的死亡,因为,这真的不值得。即使歌德把她塑造成女神了。但她既不是女神,更不是个好的母亲。她所有的表面维持的,只是她自己的自私和软弱。
  
   母亲是我们最初的世界,也许在爱情里每个人寻找的都是母亲,和母亲融合,就意味着回归世界,就如死亡可以将单个的分离的我们归还给世界。这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说的。
  
   不过,我是爱维特的,爱他的纯真,和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只是这个现实冰冷的世界容不下他的热情而已,我认为,经历过他的这个阶段的人们都是幸福的,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经历他所经历的这个阶段,例如文中的绿蒂,她就没有这个勇气,所以,她也就只配最终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平淡无味的过完她的一生,浮在她所努力维持的俗世框架里,无法下沉,也无法深入,最终她就会由最初虚假的魅力四射,还原成一个乏味的市井小民,最重要的,是她永远也品尝不到,这个世界想要给予她的,一切丰富和淋漓尽致。而维特不一样,痛苦的维特会死,而且还可能死得特别痛苦,但歌德重生了。一切幸福快乐丰富尽致,都可以重生,怕只怕,它们从来就不曾出生。
  
   所以,生活是悲还是喜,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去经历就是了。想起了那首歌,《痛快》,“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痛快去爱,痛快去痛,痛快去悲伤,痛快去感动”。这篇小说,就很痛快,爱得痛快,痛得痛快,感受得痛快,痛快!这是我给五星的原因。至少,它可以带领着我们学着去感受一次什么是痛快。
  
   痛过之后的“快”。这应该就是歌德安排维特这么痛苦的死亡的原因。不是吗,每个人都一样,只有痛过之后,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真正想要给予我们的“快”,让我们都痛快的去“痛”,然后再痛快的“快”,呵呵。
  
   而如果有足够的痛,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如一只火凤凰一样,涅槃、重生。。
  
  


  在看《维特》之前和看完之后,有几个问题不清楚。记录下来,慢慢探究。
  
  1. 歌德为何以书信体写这部小说?
  2. 为什么说这部小说很伟大?
  3. 若是故事发生在中年维特身上,结局是否有改变的可能?
  4. 故事放于现在,意义又是怎样的?


  两个半世纪过去了,世界一点都没变。将来也不会变。
   ——题记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哈姆雷特的人生议题,同样也是维特的。在狄更斯巴尔扎克过气这么多年的现在,为什么莎翁和歌德还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恐怕是因为,无论再过多少年,人类也无法就性与死这两个课题,得出个结论,更别提解决由其衍生出的世间百态。这比抨击资本主义什么的,可有意思多了。
  
  维特的死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
  
  首先是维特自己。
  作为一个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男青年,虽然他的游手好闲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并非完全出于主观,维特对于现实世界始终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不喜欢的事情,在开始做之前,就已经以一个悲观厌世者的身份为之贴上标签,用厌恶的眼光看待它,用厌恶的态度处理他。这也是维特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失败处处碰壁的原因。用现代医学的眼光看,维特随时膨胀的热情和难以自制的雄辩症及其歇斯底里的种种都是躁郁症的表现。
  
  其次是绿蒂。
  甚至可以说,维特的死,绿蒂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她有小康的家境,良好的教养,丰富的情感和克己的智慧。是自古至今中产阶级女性的代表。她们想享受安逸富足生活带来的安全感,又渴望澎湃的激情带来的感观愉悦。绿蒂喜欢阿尔伯特,也喜欢维特,所以她才迟迟不肯让维特死心。他远一点她就近一点,他近一点她就远一点。她想拥有所有的好。这是人的贪欲,永远都不会变。
  
  当然也有社会的关系。
  社会对他很残忍。残忍又冷漠。可对谁不是这样呢。阿尔伯特在工作中同样遇到令人不平的事情和难以相处的人。维特崇尚自然和人的天性。可这自然和天性,也是经他自己想像美化的结果。自然的本质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单纯又固执的维特,纵然是作为一只不用对待复杂社会的动物,也难以在动物世界中生存下去。
  
  歌德说“自此书出版之后,我只重读过一遍,我当心以后不要再读它。它简直是一堆火!一看到它,我心里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到当初产生这部作品时的病态心理。
  
  此外,还要吐槽一下这个版本的神翻译,打水漂不叫打水漂,叫“打漂漂”。。。这是翻译界卖萌的始作俑者么?真是不忍卒读啊==!
  
  
  
  
  
  
  
  
  
  
  
  
  


  看完维特之后不禁深深的被这样一个少年而感动。他对夏洛特的没有结果的爱恋与无尽的迷惘,终于化作在午夜的枪声,把这个勇敢,感性的少年送向了永恒。
  
  看,夏洛特,我拿起这冰冷而致命的高脚杯,丝毫没有颤抖,然后饮下这死亡的佳酿。是你的手把它交给我的,我不会颤抖的。一切,一切都结束了,我生存的一切愿望和希望都已完成。我将用冷静而无畏的手敲开那死亡的铜门。哦!我喜欢享受为你而死所带来的幸福!我是多么高兴为你牺牲自己啊,夏洛特!如果我能重新为你的内心带来平和与快乐,我是多么愿意义无反顾的欣然赴死啊!可是,芸芸众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为他们的朋友抛洒热血,因为他们的死亡给他们爱的朋友增添了千百倍的幸福。
  
  不知怎的,回味这情节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失恋三十三天。同样是一场失恋,一个喜,一个悲。一个用死亡来结果这难以逃脱的痛苦,另一个选择了新生,但这新生无疑也是个坟墓,把过去的两个人和他们的爱情一同埋葬。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绝望呢?是因为陷得太深了吧。
  老天是爱开玩笑的。让两个人遇见,让他们惺惺相惜,却又不能相守。
  这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悲伤,社会的腐朽,浮华,阶级的不平等以及难缠的上司?是如此的不得志。
  仔细看看自己吧,我们不也是生活在这样的故事中,并且早以和故事融为一体了。只有当自己回过神来,才发现,谁不是维特?我们不都有那么个绿蒂么?我们不也面对着社会中种种的不平等么?
  记得书中有写,“脾气不好是一种罪恶。”
  我是同意的,因为脾气不好最直接的受害人是最最爱你的人。当然你也伤害了自己。“把为数不多的好日子都糟蹋了,等醒悟过来,为时已晚,无法补救了。“所以说,让自己有好的心情,周遭的人也才会自然舒服的和你相处。
  还有书中结局是,维特用枪自杀了。
  书中有一处很精彩,是维特和阿尔贝特的一段争论。
  有第一段说:”每逢谈起一件事,总要立刻说:这是愚蠢的,这是明智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们对一个行为的内心动机研究过吗?是不是确切知道事情的原委,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一定发生?如果你们能够这样,便不会那么急于做出判断了。“
  单独这一段话我是同意,没能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就没有资格对他们的行为指手画脚,发表高见。
  对于自杀,我是完全不赞成的。我比较同意阿尔贝特的观点
  ”自杀只能是软弱的表现。因为寻死比坚韧不拔地忍受苦难的生活肯定更容易。“
  我想作者也是这样想的,不让歌德怎么不去死一死。而只是单纯借助于维特来表达呢?
  活下去比死更需要勇气。不是么?
  无论如何都会怀有一颗理智的心来面对那些烦恼的。
  毕竟生活中大多数的“维特”都还在努力的生活的,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在苦中作乐,大概就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年轻的天才的歌德,初露锋芒,就注定震惊世人,并名垂文史。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作者很巧妙地——或者毋宁说,是由刻骨铭心的自身的经历,激发出来的喷薄真情——采用书信体,以第一人称,表达出年轻的痴情和因情沉痛的爱恋,唯有经历过的人,方知作者写得真,也唯有在年轻经历过,才懂得,维特最后走向自杀的路,其实是一种解脱。爱,有时它就是毒剂,在初见的那一刻,给你注入微量的一注,在你悄然无息,或者黯然心动的一刻,改变你的心率,让你渐渐沉醉,每一次见面,都是一回注射,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上瘾。。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没有过长的篇幅,采用书信的形式,是歌德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尝试的一部小说,书中描述了一个在爱情中燃尽生命激情,而没有找到生活出路最终选择自杀的青年,在当时也掀起了一阵革命思潮。
  
  关于人物
   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多愁伤感的人物,从书中女主角绿蒂的一句话可以用来概括“你总是容易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一个事情上面去”,他热爱大自然,他歌颂这世间所有美丽的景色和人物,并从它们身上寻找造物主的能量。当爱情发生,敏感的心就更加紧实地为这个美丽的对象所聚焦,甚至在那每次闭眼之间都可以看到绿蒂的影子,他也以哲学家的口吻来询问自己,自己的坚持到底有没有错误,难道一个坚持美的使者所做的这一切没有一点值得认同的地方吗?从中也道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提出了一些质疑,从为了爱情而去犯罪的年轻长公的故事,还有日记中引用的一个少女为情投江的故事,这些时代出现的感情故事都在不断表明着维特内心的一个理想的声音,一个不断抗争现实,为理想,为爱情奋斗,最后献出生命的心。
   他是不同意屈服于命运的束缚的,如果命运真的让一个人陷入一个境地而没有解脱的话,就像他所说的,如得了热病的人,所企盼的只能是死来解脱自己没有精力和勇气去战胜的东西了。我们也许会质疑维特在最后选择死亡这个做法是不是过于轻生,对于生命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去珍视,或许有其他的方式,等待时间,等待命运来做最后的抉择。但是从维特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人性理智的脆弱,而看到了真善美在现实压迫下面爆发的巨大能量,正如他所说的在每个时间的片段都思念着自己从心灵认同的绿蒂,这个美的化身,在梦中也拥抱着绿蒂,却在醒来之后发现现实的残酷和阳光的刺眼。
   追求理想的青年们,你们的道途是否正确?为何你们充满了信心,并开始一味孤行。小说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篇幅来描述绿蒂的生活和姿态,但是从有限的语言描述,从维特心中发出的阵阵爱慕,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勤恳顾家,拥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她美丽绽放但又温柔恬静,发散着令人夺目的光芒。
   阿尔芒特是现实中居家最好的丈夫了,他并没有过多的过错,如果说他的行为有什么错误的话,换做现在的人来看,他在忍受绿蒂和维特的来往之间已经做到了很大的风度了,他包容着维特的一些冲动的话语,显然他并没有认可维特这种理想冲突的美,这种来自灵魂深处对于绿蒂的爱慕。他能够做的,在我们看来,似乎也就是在忍受自己妻子在跟他人不断的见面之后,做出应有的警告了,阿尔芒特虽然在精神上不为我们所认可,但是我们如何能够轻易去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应该如何进行反而让我们自己来欣赏呢?
   绿蒂在心中是认同维特的心的,“如果他离开了,也将在绿蒂的心中撕开一道不能够弥合的伤口”,这场悲剧进行到最后阶段,维特最后一次和绿蒂见面,那些澎湃的诗词将小说的情调拉向了高潮,我们在里边看到了古典悲剧那巨大的生命张力,那在爱情,战场,生命之间人类的生命的渺小和勇气的伟大,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似乎和绿蒂维特结合在了一起,在历史和文字的间隙哼唱那悲伤的歌词。
   维特因为坚持真善美,而最后选择了自杀,而相反哲学家尼采在他的著作中却每每道出超人的这个主张,超人必将用强力超越一切,驾驭一切,并建立美的秩序。那么对于维特来说,是否可以借鉴一点,包含对爱意的打击,他是否可以将这股力量用在自己事业的精进上面,珍惜生命的力量,用自己的努力去包容这份美丽感情中的争端,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夺取和占有,也应该考虑到对方,不自私地去爱一个人,这是维特可能带给我们最大的令人遗憾的地方。
   绿蒂是爱维特的,是她的每一次赞许渐渐地增加了维特的爱慕的,她也是既欢乐又痛苦的。在维特生日的时候,她送给了她在第一次见到维特时候的蝴蝶结,那美丽的信物寄托着两个孤独灵魂的互相守候,如果没有家庭的担忧,他们会是很好很幸福的一对,但是那样的话这一部小说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在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们是不可避免,不自主地在互相袒露着心中的感情,绿蒂不经意就弹出了那首美丽的曲子勾起了维特的伤感情怀。
   人生本来就没有正确凿凿的选择,维特最后的自杀是美丽的,令人惋惜的,那是在梦中对绿蒂投出最深情的一瞥,可惜这一瞥太伤人,太深情,化作那天际环绕不断的相思,寄托在这字里行间。
  


  
  要问天底下什么东西最神奇,我恐怕要投一票给“小孩子”。小孩子也许是最懂得享受生命的人群,我愿意承认,那些像儿童般懵懂活着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他们会对他们真正热爱的东西,比如布娃娃,投入全部的热情。其实在上帝的眼中每个人都是小孩,只是出生先后不一罢了。而那些懂得把自己的家园修饰成天堂的市民们,他们也拥有着小孩般的心灵;气喘吁吁的不幸者日益劳累,然后他们都同样有兴致尽情享受每一秒太阳的光辉,这时他们的心灵是满足的,心境是平静的,因为他是一个小孩,一个真正完整的人。而现实上,即使他们受到重重限制,但仍能在内心中保留着一种甜蜜而有想象力的期望,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他们会坚信自己随时都能离开他的牢笼,只要他们愿意。
  
  -------------------------------------------------------------------------------------
  
  在世界上,会存在很多单向的线条,许多人只能默默地爱着一个人,而又有几多又被从未知晓的人深深地为迷恋?我还是那么喜欢歌德,他清爽的风格,还能在24岁的年华用一篇小说献给自己少年时代的爱情故事。这一句德语:Wenn ich dich liebe, was geht das dich an? 我爱你,又与你何干?有时候爱的无条件的奉献,爱只纯粹出于一种美丽的理想。既然维特得不到绿蒂,又怕自己会忍不住杀了她的丈夫,那他只有以自杀摆脱这无穷的痛苦。这就是对维特对绿蒂的爱,是出于绿蒂完美的品性,更出于自己对爱情的最无私的奉献。
  


  我穿起深蓝色的燕尾服,黄色背心和高筒长靴。落日余晖,翻开陈旧的日记本看向窗外两株并生的菩提树。百感已经交集并酝酿出许多醉人的苦涩,这或许是维特死前所看到的景色。
  
  如果他能在死前放一次风筝,或许德国历史上会消失一段维特的热潮,会多存活一个多情的才子,会少颂唱一首悲壮的挽歌。
  
  遇到他的时候,他穿的十分正式,胸口系的绿色丝带在刚刚入春的景色下显得十分应景。但是他在每一分钟无不都是忧伤的。起初他不情愿拿起我送他的彩虹色风筝,心不在焉的接过去,但眼神中不免流露出哀色,他望了望西边,又看了看旁边的他的马车,他想坐上这辆双轮马车,向M地驶去,在那儿站在山上观赏日落,同时吟诵荷马描写奥德修斯收到好心的猪倌接待的诗篇。这一切或许会让他多一些好受。
  
  我强硬的挽留他,递上飞轮和风筝的支撑骨架,他依旧回头望了一眼,但这位德意志的绅士是极有教养的,无奈礼貌的接过我的玩具,我不能从他的眼中看出什么欣喜的颜色。
  
  我没有理他貌似淡然的神情,用巧妙的系法让细线和风筝牢固的绑在一起,再把骨架撑开,我示意他一切已经就绪了。他向我点了点头。
  
  刚入春的庄园内杂草和新叶还杂在一起,但两棵菩提树早已郁郁葱葱,今天的阳光十分耀眼,仿佛已经过了早春直接进入夏季,我褪去紧紧的装束,将硬帽檐再压低了一层,向两株菩提树下走去以获得一些阴凉。我觉得风筝这种游戏不用教也能会,只用给他迎风招展的筝面和结实的线,一切都已水到渠成。我现在只是想背倚着菩提树,让耳边的鸟鸣更加悦耳,闭眼后再睁开的世界更加葱翠。
  
  我看维特拿着风筝看了好久,没有在打量,估计是想念绿蒂又出了神,是白色的连衣裙还有胸口袖口粉红色的结么?最近的他总是这样,去过一遍城市又再次返回,绿蒂已经成了他的全部,又无法更多的靠近。
  
  终于他趁着风撒开了线,这阵风真让人叫好,风筝拉扯着飞轮在向上升,没多久就放出了一半的线,天空中绽开的彩虹迎风飘扬。维特笑了,微笑的十分迷人,她看到了绿蒂舞会上永世难忘的身姿,那在他心中惊艳的一抹浅绿色,维特觉得他再次跌入了对绿蒂的思念,是刚见面时的美好,是绿蒂家中几个弟妹的天真,那一切都是彩虹的颜色。
  
  风忽然停了,眼看的是风筝有力的身姿开始倾斜,维特并没有表现出慌乱色神色,时快时慢的收着线,好让风筝不至于跌下来,可是风依旧没有起,线的拉扯变得更加无力,维特此时已经到了伯爵家中,面对的是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他感到不自在了,但强压住不快继续收着手中的线,他多么希望能把风筝收回手中,那将是最高的追求。
  
  线猛的一紧,再就是滑的手生疼的哗哗声,彩虹再次升起,风雨欲来,我已经看到天边的乌云。天气也变得不那么晴朗了,我起身拍拍身上的草,上前去叫维特。他依旧没有回头,乌云还在靠近,我回身又坐下,这是风筝飞天最好的时机,线还在一丝丝抽离出飞轮,最后是一声‘嘭’的线拉扯飞轮的脆响,仿佛风筝要逃离这矮小的飞轮。
  
  紧接着我听到的是维特的狂笑,滚雷声和着的狂笑,我还听到绿蒂弹奏的婉转但让人精神慷慨的钢琴曲目,还有那首令人落泪的赞美诗,一切都应和的十分协调而又催人泪下,现在的维特是幸福的,人只有在获得理智以前或者丧失理智以后才能幸福,这或许就是对他的安排?狂笑还在回响,我也感觉灵魂抽离出了身体向突如其来的乌云靠近。
  
  灵魂脱离出身体使我能够俯视维特的动作,他颤抖的双手紧握着飞轮,同时不断拉扯着风筝,狂笑混杂着浑浊的眼泪,这是对一个漂泊者,一个红尘中匆匆过客最后的挽留。
  
  风筝不是用来放的,长时间人与风筝,风筝与人的博弈会让两边都精疲力竭,他爱绿蒂,爱风筝,爱葱翠的菩提树,爱婉转的琴声,爱滚滚的乌云。但菩提树展露妖艳,乌云展露暴虐,钢琴展露颓靡。风筝想成为维特的彩虹,维特想成为彩虹的归宿。他们都不想太累,都深深的爱着彼此。可这一切啊,维特的狂笑已经表达了对这样的博弈的疲倦,他只是希望能够点亮彼此心中的彩虹。
  
  枪声,打破了一切的嘈杂喧闹。我的好朋友维特拿起枪掺杂着黑色火药轰击断了飞轮和风筝的联系,他终于安静了下来,他明白真正属于他的风筝会穿越乌云,抗拒琴声,盘绕菩提后再回来,迎接他的,是蓝色燕尾服,黄色背心和高筒靴,还有漫长的等待,他会每日将线放到天空中那个位置,每日无论晴空还是星夜守在那里,看着白色的细线像空中无限的延伸。
  
  这一枪本来是在维特的头颅上绽开,但是没有,我有时会拿起喜欢的书,或者什么也不拿坐在菩提树下陪陪维特,他像个小孩仰望天空,手中举着飞轮,线已经放完,高高的延伸向看不见的空中,而那个风筝,那个救了他的风筝,会回来的吧。
  
  我起身,拍拍身上的杂草,舒活舒活筋骨,到我该去的地方去,维特是幸福的,因为我知道他能等到他的彩虹。


  《维特》这个中篇翻译得实在太曼妙了!高中时读过的版本远不及此,侯浚吉的翻译都让我读出了诗意~~陶醉啊~~
  维特的感受,或者说青年歌德的感受,哪个痴痴凝望而终付流水的人会体会不到呢?让我好好地回忆了一把~~
  然而真的要能拿起枪来自杀的人,却不多,比如歌德自己。从这点看,他是一个有头脑和决断的人,自己就放弃了夏绿蒂。很是佩服~~
  【题外话】是哪本书里,作者揶揄维特没能马上死掉,还磨蹭到第二天的?是昆德拉吗?
  
  另一个长篇《亲和力》,题目原本指一种化学术语,暗含文中两男两女的化学关系~~但是,不怎么喜欢这篇满是观点和教化的小说。。。


  评论少年维特的烦恼:不知阅时何共鸣,暗自神殇,不堪,倒是青春在,一芳流年,一依若流水。不禁寒颤,却是人情在,无语时,默默相望,甚好。长久时,花开陌陌,天边云开,相守不相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