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
2004-4
上海译文出版社
劳伦斯
529
470000
黄雨石
无
《虹》是D·H·劳伦斯最成熟的两部代表作之一(另一部是其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也是他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它以家族史的方式展开,叙述了自耕农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与变迁;以英国小说中史无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性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三代人的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的描写寻求建立自然和谐的性关系的可能性。劳伦斯本人认为“它在小说艺术上确实不乏新鲜之处”,是对“两性关系的研究”。小说写得诗意盎然,而又深具象征意义和美感,堪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长篇巨著之一。
第一章 汤姆·布兰文娶下一位波兰太太第二章 他们在沼泽农庄上的生活第三章 安娜·兰斯基的童年第四章 安娜·布兰文做姑娘的时候第五章 沼译农庄上的婚礼第六章 安娜·维克特里斯第七章 大教堂第八章 孩子第九章 沼泽家庄的水灾第十章 日益扩大的生活圈子第十一章 初恋第十二章 羞惭第十三章 男人的世界第十四章 日益扩大的生活圈子第十五章 狂欢的痛苦第十六章 虹
无
一本相当不错的好书咯.
厄秀拉的成长,难免会联想到自己
但是英国姑娘似乎骨子里有股天生的骄傲,而我们(至少我)有股天生的驯顺
叛逆对我来说是了不起的事情,而驯顺是骨子里的恶习
尤其对于爱情我的感触会多一些,毕竟真正的人生我并没有经历过,爱情是我唯一经历的东西
我想,我追求,我寻找的
那么,远方。
为什么厄秀拉对于爱情从来就没有把它拿起过,而对于我那是既定根植在我身上的东西
所以厄休拉不是放弃了爱情,爱情从来就没有属于过她,她从来就没有属于过爱情
思想境界很高很模糊
所谓那些最深刻的的道理,名著所探讨的最难理解的道理,恰恰是人类本能的,最基本的思考
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往往才是最少人去思考的
譬如 我是谁
每个人都是带着镣铐的自由者。从汤姆·布朗温娶了一个波兰女人开始,波兰女人丽蒂雅,女儿安娜和安娜的女儿厄秀拉,那种渴望独立、追求自由的力量就一直在延续。看劳伦斯的《虹》,就像刚睡醒的人混沌地喝着咖啡,昏昏沉沉的感触,咖啡唤醒的知觉和焦躁,混合在一起。我像在密闭透明的膜里张望着五光十色的世界,像处于方舟上流浪在洪水遍布的荒野。想要承接暗夜里火热的月光,持续着发不出声音的呐喊,这抓挠的心情一直存在,摆脱不了地存在。我像深爱着什么一样,对这本书恨之入骨。
《虹》引发的是多方面的思考——人的命运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心理的引导使然;对未知的“外面的世界”的渴望和向往;在爱情里,在性面前,灵与肉是分裂抑或结合?宗教外壳下的信仰,是相信还是毁灭的力量?工业时代的到来,相应的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终结;扩张、殖民、战争,个人和集体、国家的纽带因何而存在?女性的独立,如何在男人的世界争得该有的权利?当时英国的教育体制,在今天的中国依旧沉重得不可摆脱……三代人的成长,在文明冲击下的英国,带着脱胎的创伤,走向一个新新世界。劳伦斯近乎崩溃的忧伤和淡漠一切的焦躁,成就了上帝和世人立约的记号——虹。我不愿意喋喋不休地对这些问题一一探讨。我只用我经历着的青春年少,感悟《虹》里始终沐浴着温和月光的爱情。
汤姆·布朗温爱上了丽蒂雅,虽然爱情的发生没有什么特定的道理如果非得说上什么缘由的话,那就是丽蒂雅是来自玛斯以外的“外面的世界”的波兰女人,这对于从小在感观方面比别的男孩更敏感的汤姆来说,丽蒂雅的存在,符合他一直以来对未知世界的考索的热切。汤姆是个传统的男人,他意愿突破这一点,却总有一道临界线把他禁锢在原来的圈圈,他在现实和理想的交接的空地急躁地狂奔,最后还是一头撞向传统的地域。在这种热切的氤氲里,丽蒂雅神秘的存在感高贵而迷人,“和她的亲昵、拥抱都是一种陌生的接触。”丽蒂雅却在这个小她六岁的男人的追求中踌躇徘徊,她心里从来没有摆脱前夫兰斯基的身影,那是她无畏无惧的爱恋,注定此生铭记。她对他的爱和恨在天平的两端不上不下。她对外孙女说起往事,好像只有兰斯基才是爱情。可是丽蒂雅沉寂太久了,在陌生的国度,连脚步都带着深深的不安。她在汤姆面前犹豫不决,“她从他那里获得热量,并把自己的力量和特别的信心都交给他。可她看上去又是心不在焉的,她在想什么呢?他满脑子都是疑问,他毕竟不了解她。”在新生面前,这两个人都抗拒着前进,好像遇到彼此,生命才算完整。他们的爱情,就像汤姆拿着黄色水仙向丽蒂雅求婚的夜晚,“云絮纷纷”。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他们孤立者彼此,但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与母亲丽蒂雅的内敛完全不同的安娜,是一簇开在烈焰里的鲜花。从小自信满满的她,在汤姆·布朗温的宠溺下更是个性张扬。安娜傲视一切,相信的唯有自己的感觉。威尔堂哥的到来,唤醒了安娜少女对爱情的触觉。她用似火的热情融化着威尔,这个温吞绅士的年轻男人。太过年轻的他们,无法抵挡爱情里带着魔力的澎湃,心潮涌动,开阔的月亮地里满溢着诱惑。爱情里的慌乱和身体萌发的冲动,威尔和安娜像磁石的两极,深深地陷入彼此的场地,在爱欲的火里熊熊燃烧。他们急切地想要结婚。正是因为年轻的欲望,成为夫妻的威尔和安娜持续着婚前的热情,但却开始了灵魂间的冲撞。只是安娜的自信太过强大,她质疑丈夫一切的行为和想法。她想要爱他,可是她的爱转化为仇恨的力量。安娜是独立的,除了自己,她不再有别的什么信仰,她以自己的特立独行摧毁者威尔的世界,她始终在胜利的一方。威尔用沉默的阴郁和愤怒与安娜强大的自信对峙,他失去了对雕刻的兴趣,失去了不曾坚定过的对上帝的信任,失去了安娜的似水柔情。他渴望肉欲的享受,既然找不到灵魂的出口,干脆放弃寻找光明,威尔不再需要精神的力量。安娜再没有胜利可言,她默许了威尔,以此作为她们关系的纽带,他们还需要着彼此的印证。他们的爱情就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日益堕落疯狂。
安娜惊喜着生儿育女的流程,像机器一样,长女厄秀拉慢慢长大。她是父亲的战利品,妈妈除了对健康情况关心,孩子们做什么她都不会管。厄秀拉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对父亲带给她的刺激渐渐恐惧,加上对妈妈的恨意,厄秀拉不依附于父母的庇护,“从少女时代跨入成年,心中逐渐形成了自我责任感。她开始意识到了自己;意识到自己是混混沌沌的雾霭中一个独立的实体;意识到她得去一个地方,得做点事情。”厄秀拉对人生思考的深度是丽蒂雅和安娜不能企及的,她在行动上也先人一步。可是在爱情里,再聪明的人也是不可救药的傻瓜。厄秀拉的自信在看起来懒洋洋的斯克里宾斯基那里大受打击,她开始为他超然独立的气质着迷。他们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爱情,斯克里宾斯基为国家的扩张和殖民在战线所经之处久久不能归家。厄秀拉不再关心斯克里宾斯基的一切,在他远离的时候,只是在意识里隐约记得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月光是爱情的颜色。月亮出现的时候是爱情的花朵完全盛开的模样。在劳伦斯看来,爱情是灵与肉的相契,她不放弃肉体的接触,也不会赞成没有在灵魂上达到一致的交合。劳伦斯用月夜的月光,为男人和女人的交媾盖上一层遮羞布。
汤姆求婚的夜晚,“月光流泻着。有时,高高的月亮闪着银光掠过晴朗的云隙,有时又被闪着绛紫光圈的云朵吞没。”流云和月光交织,黑暗和光明相替。“紫色的巨大晕圈和蒸腾着的月光交相辉映。”穿过几许时光,月亮下的麦地,满满的昏黄色的光,见证了威尔和安娜爱情最美丽的时刻。他们的轮廓都染上了月亮皎洁的微光,“在开阔的月亮地里手足无措,”而“月亮好像一个透明的流体在天上漫游着。”
厄秀拉的月亮是最美的,月亮所有的光束只为了她而存在。“她想要月亮来充实自己,想与月亮进行更多更多的交流,直至完美。可是,斯克里宾斯基用胳膊揽住她,带她走了。月光泻在燃烧的火堆上,斯克里宾斯基给她披了一件黑斗篷,握着她的手,坐在旁边。”厄秀拉在月光和斯克里宾斯基的黑色斗篷之间找不到方向。“如果我是月亮,我就知道该在哪儿落下。”厄秀拉把青春的痛苦、情感和思念倾注在月光里。当她再一次回忆起这句话的时候,她刚刚结束和女教师温妮弗雷德的感情。
越是美到极致的事物,越是蕴含着巨大的痛苦。厄秀拉与斯宾克里夫斯基的距离已经不止是一道鸿沟。他们在高原的夜里裸奔,她越发恋上他的身体,越清醒地知道,她爱的不是他的灵魂。她拒绝与他结婚。
斯克里宾斯基离开,厄秀拉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动摇了,想要顺从命运给她女人的身份,谦卑地写起给他的信来。大雨的树林,厄秀拉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她在一群狂奔的乱马中救了自己的性命,并为此大病了一场。她又开始思考,难道她就这样与斯克里宾斯基有了一个顽固的契约?她要摆脱一切过去的经历换取新生的黎明。厄秀拉不再拥有月亮的光芒,她看到新现实的天空有一弧朦胧巨大的彩虹。它没有根基,却绚烂到天的顶点。
只是它的绚烂转瞬即逝。过后的过后,还有没有这样一种真实?
书里写了很多的男男女女,可是我总看到的是女人。女人最初的抉择,高潮的狂热,结束的黯然,总会让人觉得她们独特却又雷同,世世代代被束缚在男人身边。
每对恋人的热恋,的确很炽热,这时的女人很清醒,男人疯狂的占有欲会令女人觉得有趣,不断地挑拨着情欲。最初感受到的疼痛而美妙,越来越贪婪,以为这就是爱,而且除爱之外,延伸出来的金钱,毫无障碍的把人们结合在了一起。之后没日没夜的纵欲,发泄过渡后残留的空虚,让人害怕,尝试着去逃避,却始终逃不出对方的身体,已经融合的事物,没有强大的力量抽身而去简直是折磨自己。
最后的厄休拉,像所有女人一样,爱得无知,但是她表现出来对结婚的不奢求是很大不一样的。她对自己满意而骄傲,虽然是恋人,但还是可以看到他的瑕疵,却乐意去包容。她想要的真的只是一个为了她而去爱的男人,可是男人对此感到恐惧而疲乏,他们驾驭不了厄休拉,可是,彩虹在最后的出现,赋予了厄休拉希望,这世界还是肮脏不堪,可是自己并不会因此倒下,震颤的生命接受着洗礼。
微妙的情感关系。狂热的身体关系。就像苦难者含泪的微笑。
明显文学素养不够,这部作品并没有给自己太大的触动。在我肤浅的意识里,这部作品写的是在爱情中相互挣扎的情人吧。
感慨没有很多,只是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__^*) 嘻嘻……
"人们不得不屈服于这些不可预言的打击,它们不知不觉地来,却永远地留下一个一触即疼的伤口。"
“爱情、生死,这些不过是广袤苍穹渺小的人的特点。个人在伟大的历史中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认识到这点实在是极大的欣慰。”
“真烦人,一个人不管活多长,总是得不到安定,总是无法把事情做得合乎规律、像模像样的。人总是无法主宰自己。”
掩卷之际,我想找一些词来形容《虹》对于我的感触,比如:思想上的高潮,被强奸……以劳伦斯的方式来形容劳伦斯。
禁书之所以禁,大概是它让人看到了某些人最不想让人看到的东西,比如对人性阴暗面的描绘,人性的撕裂,控诉。相比之下我国禁些《金瓶梅》是在有些小儿科了。
我想人与人之间确然不够美好,因为人的差异性,与个性,所以在相处磨合过程中必然存在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的问题。
劳伦斯并没有掠过人与人的差异、问题,而是在自我内心的对话反诘,分裂挣扎中把人性最深处的东西曝光出来,每一个角色我觉得都有些共性,我想,那是劳伦斯的影子。
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的内心是处在强烈挣扎中读完的,且不说文化上的差异以致这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书中的人物我都是佩服并且喜欢的。他们都是勇敢的,敢于肯定,放大哪怕一丁点不是,厌恶,让它表现出来,暴露出来。它否性了任何虚伪的迁就,赤裸裸的表现人的本性
这书看到后面我就基本是按捺自己看下去。我已经严重抽离于小说内容,严重不能理解甚至在边看边嘲笑主角。
这小说不是按同一时代就某个人物的生活圈子横向铺开来叙述故事的,而是采用纵向的方法,将三代人按照时间的顺序延伸下来发展。
整整三代人啊!
那么多角色,那么多关系,爸爸妈妈,祖父祖母,兄弟姊妹,叔父亲戚,加之每代主角的朋友,老师,同学,情人。真够拥挤的了。而且安娜姑娘热爱生育,一生就是九个孩子。
主角多再加上复杂的剧情,很容易会让我简单的大脑奔溃。还好劳伦斯的故事不是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推进,而是顺着缓慢的时间前进。时间让第一代老去,第二代麻木,第三代迷惘。三代人生活的背景由小河环绕的小农庄渐渐变为有煤矿有工厂有大坝有火车的村落。
显然易见,作者很保守,他既反工业文明又反现代化同时也反城市化甚至反资本主义。
我们第三代厄秀拉就试过对她男朋友发脾气,大骂民主制度。她讨厌金钱的平等,因为这会让所有人都只会逐利,世界变得更加物质。她更推崇血统上的贵族。小说不止一次借角色之口表明这种崇尚纯正血统和贵族地位的言论。
汤姆布朗文是作为第一代主角出场,在他纵欲酗酒觉得空虚无意义的时候突然爱上了新来到村子里的波兰寡妇。路上那命中注定的惊鸿一瞥,我觉得是书里最浪漫的场景。
第一代的故事我是看得最开心最投入的。我喜欢这个淳朴健壮的汤姆叔叔,喜欢他神秘高傲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女儿安娜。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最感动的场面就是安娜出嫁时,爸爸汤姆和一帮布朗文家的兄弟围在她家后院唱颂歌。
可能是因为我对第一代的汤姆家庭投入太多感情,所以我都不想背叛他们去喜欢第二、第三代人物。而且第二代中,安娜与威廉的爱情莫名其妙不能让人信服。然后第三代他们的女儿厄秀拉,她的想法我还是能理解的,但她又像妈妈一样莫名其妙的爱上一面之缘的安东尼,他们的爱情同样难以令人认同。他们之后的分分合合在我看来更像琼瑶剧般唠唠叨叨。
厄秀拉做教师对教育制度的种种批评和愤怒很得我心。但她在爱情关系中,与安东尼和其他男人拖拖拉拉,实在太矫揉做作。
在关于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对关系中自己的地位思考,大概是劳伦斯每个主角的困惑。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汤姆是爱着妻子又不敢接近,唯有和女儿的亲密关系中缓解孤独。汤姆妻子是冷傲孤僻心事重重,也不愿对丈夫表露自己。爸爸加女儿才能与保持独立的妻子平衡家庭的天平。
第二代,威廉和安娜。看着安娜长大,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就是安娜。她有生命力,与社会保持联系,又能保持自我。她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也能快乐地生活。而她丈夫威廉则是想与她发展病态的共生关系。新婚第二天,小夫妇睡到中午两点。窗帘隔绝外界一切,威廉为只有两个人的世界感动不已。但他这种侵占式的病态情感与安娜强大的自我战斗了很久。最后威廉也能培养出能安然独处的自我。
第三代,厄秀拉和安东尼。两人最后还是分手了,安东尼求爱,厄秀拉一直拒绝。她怕两人一旦结婚,自己就不得自由,就会被安东尼奴役,变得以家庭中心,会失去自己很辛苦争取的社会成员角色,重新沦为“一个零”。因为这点他们相聚又分开, 几经风波最后分手。因为这个念头而折腾那么久,我觉得太电视剧了。为什么厄秀拉就想不通呢?女性独立不一定等于女性独身啊。
对了,厄秀拉与女老师间的短暂爱情也挺有意思的。
关于女性,劳伦斯真的挺偏袒爱护女生呢。除了以女性为主角去叙述故事,而且每个女性人物都那么可爱、独立、不满足、有梦想,相较之下男的都比较安于现状和不争气。
劳伦斯的家庭背景是,爸爸就是个老实矿工,妈妈则是有教养有知识向往外界的新妇女。据说劳伦斯有恋母癖,所以笔下每个女人都是母亲的化身?会否因此他对每个女性角色都抱有怜惜之心?
在一些古老传说里,大地就是母亲。那劳伦斯对母亲的依恋,可否引申为对土地和传统农业的依恋。所以才对破坏传统农业、破坏生态的工业文明而愤慨?
这书可是作为著名的情色文学作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啊,可在今天看来也不外如是嘛。
不过在福斯特写本同性恋小说也只敢在死后发表的维多利亚时代,劳伦斯不但敢写性爱(虽然非常隐晦),而且还写同性间朦胧的恋情,勇气确实可嘉。
这是劳伦斯最长的一部小说,评论不写长点都对不起这书。
其实看了很久,看着看着觉得情节没有想象中如书的厚重,劳伦斯尽力的在阐释一家三代人感情发展史时,带出了对工业社会的不满,对资本社会统治者的剖析。这也许就是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的原因,他不仅仅简单的在阐述情感,更是在阐述社会。
本人力所不及,在本书感情的深刻评析中并没有看透作者的深意,只是觉得他对人物内心的剖析近乎深,令人匪夷所思。说到书的情节,印象最深的是厄休拉在学校代课的日子一直到本书的结局,极力的想按照自己的设想爱学生,却夹在校长的压力与学生的嘲弄中,该怎么办一直是她认真追寻的问题。也许就自己同她一样拥有相似的经历,所以在文字中很快的就流淌出那记忆的画面。最后她在纠结于要不要和斯宾利柯斯基结婚时,我也不甚明白为什么她会轻易的说不,也许是她怕丧失曾经她一直梦想一直想要抓住的自由吧,虽然后期我也阅读了黑马先生对于这一段的理解,我总还是无法理解。
第一次写书评,知道自己在深刻理解书中意还需要进步,所以,慢慢来,加油。
工作了才发现读书真是个慢活,尤其是读长篇小说。劳伦斯最长的这部小说《虹》买回来都快一个月了,每天只能抽睡觉前可怜的一两个小时消灭掉二三十页,若是哪天掉链子了,下次又得重头开始才行,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话一点儿不假。真后悔上学那会儿大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睡觉上了!现在才发现学生个真是个最好的职业啊!
言归正传吧,不管速度如何总之是把它啃完了。都说《虹》通过汤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来表现对完美自然,和谐家庭关系的追寻,但在我看来其实是四代人。虽然哈代太太和老布朗文只是在小说的开篇一笔带过,但是劳伦斯所要表现的社会和人生的问题早已在二老身上有了雏形,此后发生的一代又一代的史诗般的故事,虽不是他们的复制,却是在此基础上的演绎。如果再去查下劳伦斯的生平,你会发现小说中的哈代太太和老布朗文其实是最接近劳伦斯父母原型的人物。劳伦斯的父母是一对身份、地位、理想、信仰相差悬殊的夫妇。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这样的一个家庭注定了其间的各种不和谐。小说中的哈代太太同劳伦斯的母亲莉迪亚一样,永远眺望着远方的城市、政府和充满活力的生活。她的视野扫向远方,她理想的丈夫应该是富有创造力的,会抛开耕作的激情,去发现远方的世界,以次扩大自己的视野,享受更多的自由。然而哈代太太 现实中的丈夫老布朗文的视线却是内向的,只关注眼前充满活力的耕作生活,而且这种生活激情会在他的血管里一直流动,永不凝固。尽管道不同不足与之谋,但作为家族老一辈的哈代太太在争取灵魂解放或是个人自由方面所作的努力却是十分微弱的,她只能寄希望于小儿子汤姆布朗文身上。 劳伦斯也许是个相信轮回、相信宿命的作家,《虹》这部作品也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宿命论的成分,小说浓墨重彩地开始的第一代人莉迪亚和汤姆布朗文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老布朗文夫妇的命运,他们经过理智和激情、灵与肉的冲突,终于缓和了彼此之间的感情鸿沟,找到了各自的爱和欲望的满足。他们有自己的独立的生活,有着独特的思想,由开始的互相压制对方到男性的退让妥协达到两性的和谐,最后同他们的父母一样过着平凡普通的幸福生活。
通读《虹》,你会发现里面的男女们在生的未知中闯荡,拼尽全力去谋求其最本质且最纯粹的自我,当然,这种谋求是异常艰难的,尤其是在第一代人物身上更是举步维艰。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这种追求慢慢有了起色,到了第二代人物身上,劳伦斯对生命的轮回,对生命的把握已说明他不再是那个写《儿子与情人》时代的劳伦斯了,此时的主人公安娜对自己的生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一直觉得安娜和威尔布朗文这对夫妻也是在所有人物中挣扎得最让人痛苦的一对。不知大家在读到家族第二代人在灵与肉碰撞关系上的抉择与思考时,有没有读不下去的感觉?故事进展到这儿的时候我曾几度合下小说撇在一旁,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心情跟着主人公一起在灵与肉的问题上如此矛盾而痛苦地纠缠下去,因为我读小说的初衷只是为了消遣,所以越轻松越好。但是当看到安娜和威尔布朗温文在各自领域的痛苦挣扎时,心情实在轻松不起来。夫妻二人时而因肉的结合如胶似漆,时而又因灵的悬殊而分崩离析,这种灵与肉的分分合合对于一个没有耐心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种折磨!尽管是一种折磨,但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让你心甘情愿接受这种折磨,并在折磨中获得一种格外的享受(喜欢劳伦斯的读者大概都是受虐狂吧)!曾有位译者说:“译完这部长篇,费力地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恨不得跟劳伦斯的作品永别!他给人以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折磨。不用说译一遍,就是读一遍你都会感到心灵在受着冥冥的撕裂与煎熬,伴随而来的是创痛的快感。读这小说,恰如在荒原上绝望地爬行,只有一丝亮光、一线蜃景还让你希冀未泯,这就是爱。可这爱却是何等苦涩的体验!”对,就是这种感受了,读《虹》你要将自己永久置于白热化的情感混战中!遗憾的是家族第二代人的这场混战仍是以失败告终:安娜与威尔布朗文在灵与肉的挣扎斗争末了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他们所找到的只是心灵的严重陌生和生理的近似变态,唯有在不停的生儿育女中方能寻得一点生活的乐趣。
厄休拉,这个作者着力刻画的家族第三代女性形象,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个人意识,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不能容忍任何束缚和压抑的灵魂。原本以为这样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物一定能在放荡的美好和精神的独立上找到并行不悖的切入点,但读罢小说发现她又走入了另一个灵与肉的极端。厄休拉带着矛盾的心态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寻找人性的完美,既无法摆脱掉现实的纠缠,又难以使自己的内心需求同现实协调起来,这就注定了她的人生探索终将以失败告终。最终,她牺牲了原始欲望,决定执着的往灵的方向追求下去厄休拉所追求的是两性绝对的平等和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但最终却落得灵与肉的彻底分离。
尽管劳伦斯在他的作品《虹》中一直想寻找一种理想的两性关系处理方式,但通过布朗文三代(我一直认为是四代)男女之间感情演变的实际过程,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劳伦斯眼中灵与肉完美结合图景的实现还是异常艰难的。那么,灵与肉到底该怎样才能达到完美的统一呢?看完小说发现作者也未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好像是契科夫说过:“小说家不是解决问题的人, 而是提出问题的人。” 名著的高明大概就在于此吧: 提出问题,不给答案,让读者去思考。
文学史上或是哲学史上关于灵与肉的探讨由来已久,古老的有如站在纯粹“灵”的一边的柏拉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柏拉图式的恋爱(或精神上的恋爱),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
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恋爱观在中国的小说《牡丹亭》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柳梦梅和杜丽娘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就是纯粹的精神方面的。与柏拉图纯粹“灵”式的爱情观相对的是日本岛国的爱情动作大片,那是一种纯粹肉欲上的爱情观(姑且还把它算作爱情吧),代表人物如苍老师!纵观此两种爱情观,前者太伤神,后者太伤身,因此都不能称之为完美和谐的爱情观。既然从古代到今天、从希腊到日本这个问题都没能有个定性统一的答案,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那么我们又怎能要求劳伦斯在一部《虹》中找到灵与肉的平衡点呢?或许小说的最后让厄休拉走入树林深处就是最好的答案:“远离了时间,永远超越时光!在东西之间,沉木之间,教堂矗立着,如同一颗沉寂中的种子。发芽前的黑暗,死后的沉寂。这沉寂的教堂融生死于一体,载着所有生命的喧嚣与变幻,像一颗硕大无朋的种子,它会绽放处难以想象的辉煌的生命之花。”也许灵与肉完美结合的样子就如同这颗发芽的种子,只不过它太过抽象,而且在自然界的种子身上能找到这种契合点,但也许这这种契合仅仅适合于自然界,真正到了人的身上却保不准会发出什么样的芽、结出什么样的果。
小说以描写自然始,也以自然终。故事开头发生在考斯赛的小村:那时候,连接新煤矿的运河刚刚建好,开始了一系列骚动;工业化开始慢慢浸入沉睡的山谷。小说末了在彩虹的映衬下,那些陈旧腐朽、不堪一击的房屋、工厂被一扫而光,由生机勃勃的真理构建而成的世界拔地而起,呼应着苍穹。我不知道劳伦斯到底有没有反工业化的倾向,不过从布朗文家族一代又一代的让人揪心的故事里可以看出,确实是工业化的介入给他们的灵魂和肉体带来了没玩没了的痛苦和挣扎,而且工业化进程越是深入,这种挣扎就越是痛苦。厄休拉最后走入树林或多或少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对黑烟滚滚的工业化的一种逃避,不知劳伦斯最后是不是想以次来暗示他回归自然主义念头?好了,都两点多了,我也懒得思考了,也许,只有回归自然,找寻自我,在那广阔的自然界的虹的映衬下才能真正觅得新生。
这本书,花了我很长的时间才读完,读这本书不能不说是种痛苦,劳伦斯如写诗歌般一字一句丝丝入微的描写,以及书中时隐时现的感同身受,实在不舍得粗读,但又会读到一些不能体会的故事,没有共鸣。就这样时停时续的读完了这本书。译文出版社这个版本的字体很小,将近500页(翻译真棒),自己也难得耐心了一次。
读的过程中零零碎碎写了不少不笔记,也想再读完时好好整理一番,可确整理不出来,由于自己阅历的缘故,书中的很多故事,无法去把握,这是一本读完,却又在很长时间内很难读懂的好书。
布兰文一家三代的故事,大多是女性的爱情故事。劳伦斯笔下的爱情如此的真实,却又如此的疼痛。爱情在劳伦斯笔下就像两朵盛开的食人花,开尽娇艳欲把自己献祭给对方,最终为了占有彼此,爱情化为了死亡,留下一地玫瑰色的黑血。就像《迷墙》中的那朵花。
劳伦斯的描写如诗一般诡异,“他对她热爱的程度,使他感到他的心脏,他的血管几乎都快爆炸出来......他的血液似乎忽然变得强有力地包围着她了。”“他出去走,心情阴暗,好像处于被毁灭状态,他的灵魂也在流着血。他好像尝到了死亡的滋味。”没错,这些爱情都是无情的战争,要把对方毁灭。
劳伦斯对爱情,对性,对人性的描写都如此冷静,锋利。
很多描写,竟如歌声一般唤醒那些身体曾故意去遗忘的记忆,令人疼痛。
最后一章,厄休拉见到了彩虹,在腐烂中爬行的人们将重获生命,抛弃趋于分解的外壳,新的,洁净的,赤裸的身体如嫩芽般生长。我不愿这美好意境与什么什么工业化联系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人性追求自我,追求本性,追求真理的 Rainbow。
三天看完了劳伦斯的《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他的语言和文字让人有种在准备一次长期旅行的感觉,有充裕的时间来准备行李,不急不忙,慢慢享受,每次读到激情的性欲和感情的各种纠结的时候,我都不得不停下来,有声的读出来才可以,我不想错过那种被黑暗紧紧包围的死亡和重生,那种安静的激情让人汗毛竖起。
总体来讲《恋爱中的女人》比《虹》更加悲观更加冰冷,倒不像是恋爱中的女人,倒像是恋爱中劳伦斯,他喋喋不休,各种细节他都引发出一大段的思考,让人觉得有点扯淡,但是这种扯淡有一种禅坐的精神,不知不觉读者掉入无意识泥潭,任其下陷。
我们不用紧张的控制,劳伦斯不允许控制,他向往的东西,是虚无,是完满的有,是人之初来到的蛮荒,是一片强烈吸附的云,是吞噬灵魂的湖,是消失不再离开,是黑夜中的冰冷的尸体的接吻,是狂热后热血的凝结,是把自己给她,是把自己给你。
摘自《凤凰网》 作者:黄敏劼
D.H.劳伦斯年轻时的照片少有正面的,他总是隐蔽在浓重的髭须后面,从眉骨的阴影下甚或眼角看着镜头,敏感、自尊、阴郁,怀着不信任感。这种初入社会的自负又脆弱的气质弥漫在他1915年的长篇小说《虹》之中,虽然这一年劳伦斯30岁,已经出版了3部长篇小说、几本诗集和剧本。文坛的前辈欣赏这个出身矿工家庭的年轻人的才华,希望他专心挖掘工人阶级的素材,可是,劳伦斯不能满足于只做特定阶级的代言人,他决心要在更新的形式和更广阔的题材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为自己的艺术”(art for my sake)。从这个角度,他正像一个出道未久的作家一般急切地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承认。
小说《虹》中布朗温家的三代主角分别属于农民、小手艺人和小知识阶层,虽然身处在现代工业对乡村牧歌步步围剿的大时代,但这只是充满悲剧色彩的模糊背景,他们最大的焦虑都是青春期式的,像大多数初涉尘世的年轻人那样,他们急于找到一个通向世界的道路使自己丰沛的生命得到展开,并且无一例外地抓住遇到的第一个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人,要将婚姻或者说情爱关系作为生活的枢纽。布朗温们不管到了多少岁,似乎都还是有年轻人的敏感与夸张,对于人与人的关系永远没有把握,只要所爱的人表现出疏离他们就感到痛苦,生活的其他面向都失去了意义:“真累人啊!不管你长多大,总没个平静的时候。一个人永远无法正确,永远无法体面,永远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这样神经质的烦恼是很有知识分子气的。富有意味的是,正是布朗温家和知识阶层开始沾边的一代人率先破除了这“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的魔咒。知识让厄秀拉和戈珍两姐妹更了解自己,也更深地卷入社会,作为自食其力的现代职业女性,她们在永恒的灵与肉的拉锯战中握有更多的筹码,从而能够从性爱的迷醉中超拔出来,无比耐心地挑选在智识、趣味甚至阶级意识等灵的方面匹配的伴侣。在另一本同样长达450页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兴味盎然地操着满口文艺腔,继续借助两姐妹与各自情人的聚合探讨灵肉统一的可能性。
性爱的魔力、智识的不可缺又不可靠、文明毁灭的悲剧意识,这所有的主题都在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发出深远的回响。43岁的劳伦斯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郁结着青春苦闷的年轻人,多年的坎坷在他的脸上刻下了许多皱纹,也给他的眼中增添了交织着讽刺与温情的笑意,大的时代和小的生活都在日复一日的破坏中,声名和金钱大概永远不会来了,可作为中年人他似乎已经学会泰然地直面这一切。对工业文明更深沉的激愤化入更加俭省、精准的语言,他轻松地用炭棒几笔涂抹,一群末世中的伤残者就跃然纸上。
我们这个时代根本是场悲剧,所以我们就不拿它当悲剧了。大灾大难已经发生,我们身陷废墟,开始在瓦砾中搭建自己的小窝儿,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期盼。这可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没有坦途通向未来,但我们还是摸索着蹒跚前行,不管天塌下几重,我们还得活下去才是。
阴郁与灰暗是一如既往的,但有一种直截了当的气概,预示各种角力都终会有个了结。在这末世里,谁能活下去得到重生呢?劳伦斯在老辣的笑骂中表明:腐败的老贵族不可以,野心勃勃的工业资本新贵不可以,被啃尽了骨肉与灵魂的无产阶级群氓不可以,虚伪苟且的知识阶层也不可以……劳伦斯早就宣称:“一个天使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在一起的灵魂。他们的灵魂在世界的末日携手升天,成了一个天使。”(《虹》)只有灵肉合一的男女能够通过劳伦斯的末日审判。于是就有了出身铁匠之家、具备中产阶级的智识却被迫做着无产阶级工作的麦勒斯,以及身为贵族、早尝性爱却能洗尽铅华、保存着生命活力的康妮•查泰莱。
这一切的安排都有些刻意。而我们读到康妮在一次冲刷灵魂的完美性爱之后,像第一次谈恋爱那样追问麦勒斯“你爱我吗?你要我吗?”免不了会觉得作者装模作样。不过劳伦斯大概早已不指望这世上还会有什么身心健全的男女,他只是捏出两个末世亚当和夏娃来演一出成人童话,在铅灰底色上作一曲狂想。今天的读者,在性爱与智识都已被充分演练、压榨和唾弃之后,大概已经很难体会这狂想中的创痛与温情了。
《虹》读一半时,快读不下去了,读它让我倍感压抑,可又不甘心完全扔掉。于是就歇了两天没看。这种阅读状态让我想起了我起初看《朗读者》,那种完全不符合我过去的欣赏要求的平实的叙述,没有一点文采,而且小说开始时讲了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和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之间的发生的两性关系,用我自己过去的传统理念,再没有读的时候就产生了恶心之感,所以看了一点就觉得头疼。但是后来过了几天,修正自己的心态再复看时,整个心平静了下来,完全抛弃了自己先前准备着的道德尺码和其他约定俗成的理念,进入一种纯粹的阅读,发现小说读到后来的境界让我的内心变得清朗明净,甚至是感动,放下书后好多天都走不出那种状态,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想这就是经典小说的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吧。而且也让我第一次认同德国人这种小说的语言风格,它使得我对于过去自己写文章时追求语言的灵动和飘逸有了一次新的认识。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可是却就是放不下。他让我痛苦了,他让我一直处在痛苦之中。
然而靠近这样一颗分裂的灵魂,如果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又怎么能体会和感受出人性中这份最自然和本真的心理历程呢?
那晚我又对着它,一页没有翻,发呆了许久。后来,我在网上搜了大量关于劳伦斯本人的简历和评析。我好像在这小说里看到了他的影子,至少看到他的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后来我看到一个译者序“译完这部长篇,费力地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恨不得跟劳伦斯的作品永别!他给人以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折磨。不用说译一遍,就是读一遍你都会感到心灵在受着冥冥的撕裂与煎熬,伴随而来的是创痛的快感。读这小说,恰如在荒原上绝望地爬行,只有一丝亮光、一线蜃景还让你希冀未泯,这就是爱。可这爱却是何等苦涩的体验!”看完这段话我大有逢着知已的快感,也突然之间,明白了自己的这种自我折磨似的阅读。
我想也许《虹》之后我会主动避开所有劳伦斯的作品,直到我的心灵可以承受这样的煎熬和痛苦时。读《虹》读不下去是我内心不够安静,是我内心不愿意那么缓慢的听劳伦斯叙述这些平淡无奇的故事,是不愿意陪他一起承受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波动和矛盾冲撞了。
有一天我睡在床上,躺在被子里,再不把阅读它当成什么回事,不想着我能从它里面获得什么,而只是就当闲物来看,重新开始了对劳伦斯的聆听。随着故事的进展眼前的一切似乎又发生了变化,读到孩子一节,讲了布兰文对待自己的小女儿的一段感情,那么细腻的心理描写,把一个父亲对初生女的那种疼爱和激动的心理描写得那么细腻与生动,这是我过去从未在任何书和作品中看到过的情感描述,似乎如一面镜子把世界照得透亮,当然这照亮的更有人心,是劳伦斯通过人物心理的活动的描绘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那种深情。
我之所以内心一定要把《虹》读下去,读完它,是因为我相信,既然被那么多人奉为佳作,肯定有它的道理,而且此书好像还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一个人的欣赏可能会有偏差,但那么多人以及历史的选择不会有错的,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获得深刻的感受,或是激发我们自己内心的情感潜流,从而让自己也产生创作的激情和冲动。很多时候我觉得我的身体和情感处在休眠期,而激活它需要力量,需要找到它的途径,所以阅读成了我寻找创作动力的法器。
阅读除了给我灵感之外,当然更大的好处还在于阅读本身可以丰富我们自身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认识和感受,通过知识的获取,得到人生的智慧。而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使得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变得独特,从而也可以发现寻常人不易发现的东西,那会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
2007/07
如题
很多地方不是很通顺,而且容易发现比较显眼的翻译错误,相比较而言,中央出版社的好很多……
其实翻译的不好还是挺影响阅读的意境的
如果英语水平还可以的话,推荐阅读原版,这样就不会因为翻译而影响阅读的心情。书是本好书,就是翻译不太好,所以给个中等的评价吧~
第一次读劳伦斯的作品,和此之前的印象很不相同。那部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几乎就是情欲表达的代名词。然而真正读了他的文字,才知道是误解,很高兴发现又一个能合得来的人。一直有个如同窥视癖的阅读习惯,总会下意识从文字背后窥探写作者的心灵。文学的魅力,在于它是心灵的产物,而不是思维、理智的产物,因而也是最难掩饰一个人的本质,如果没有心,或心灵缺乏深度,不管技巧多高明,文笔多华丽,都不能掩饰它的贫乏。相反,若是真实的存在,从心中喷涌出真实的生命洪流,有心灵的强大与深邃,哪怕是偏激,哪怕是刻意用别扭矫饰来掩盖,也是无法掩没它的光辉。只是,在病态忧郁居多的文学作品里,遇见这样坦诚、毫不掩饰的强烈的文字,确实机会不多。
“神的儿子们看到了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以家族史形式表现的《虹》写得非常有纯净美感,又极具力度,一种根源于自然的强大天性的力度。也许真正的作家确实是能具有以双性写作的能力。《虹》的三代史,几乎是完全以母系血脉传承顺序来写。除了第一代以汤姆·布兰文的出发点,此后两代分别从汤姆的长女安娜和安娜的长女厄休拉的视角展开。对劳伦斯产生强烈的好奇,在于他很真实写出了女性意识,不是“女人”,而是作为与男性平衡,甚至是更强大的“女性的人”。在劳伦斯笔下,女性之所以会给人以更强大于男性的力量,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于根源之力。她们往往是凭天性察觉到生命永恒之源的联系,远比那些受社会角色束缚的男人们更接近神灵,从而唤醒自身的力量,那力量之强大令男人们为之畏惧。然而,这种畏惧,与其说是针对性别的天然差异,不如说是被文明异化、物化的扭曲人性对自然之力的恐惧,同时,也是对自身力量在异性身上投影的恐惧,因为他们无法识别出自己,却害怕被这股力量所吞噬、毁灭,进而逃避。原本,男人们按照文明的标准定义了两性关系的范本,这种范本是建立在父系文明的统治关系基础之上,却遭遇了自然之力的强烈反抗,不仅体现在他们桀骜不驯的异性伴侣身上,也体现在他们面对自身本性的不知所措、恐惧。因此总是看到两性关系充斥着有如绷满弦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息,仿佛不是征服就是被征服,不是毁灭就是被毁灭,似乎一直要到一方完全屈服于另一方,亦或是关系的破裂、断绝,恢复到个体,战争才会宣告结束。但这紧张的关系真的是不可缓和吗?在自然界的原初,两性关系应当是一种更和谐,更柔和,更紧密的联系,如同兄弟与姐妹,不应是互相征服,而是互相接纳。劳伦斯一直试图找出这种被物化的人际关系破坏之前的平衡,在这种试图背后,可以感觉到他深深的愤慨,对这个摧毁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物化文明的愤慨。
在创世的大洪水过后,耶和华以虹为记证与残存的人类立约,约誓再不以洪水泛毁一切血肉之物。宗教,原本是产生于人对自然、永恒的探索,原本是人与自然羁绊的见证形式,但是在过度发展的文明中,反而成了阻隔。人与自然隔绝,与自己的兄弟与姐妹隔绝,终于也与自身隔绝。人在层层的社会关系中定义出新的自我角色,自以为是,蔑视自然,甚至将本性看做一种需要被克制、克服的东西。克制的对立面被认为是放纵,是罪恶。当巨大的自然意志降临之时,他们不知所措,试图对抗、控制这股力量,却总是跌跌撞撞,狼狈不堪。在他们终于放弃反抗选择屈从之后,却意外地获得了主宰。当一个人不再恐惧失去自己,将自己完全奉献出来时候,反却获得了支配者的地位。当两个人同时拥有这种坦诚,两个人将互为支配者,也互为被支配者,并且在这种关系中享受到愉悦。
这时,他们才会明白,他们所畏惧的,正是他们所渴望的。一切已经丢失,一切却都已找到。他们重新认出了自己。在洪荒之初,他们曾是兄弟与姐妹,在世界的尽头,他们又并肩成为男神与女神,共同观看星辰的殒灭。
这是原初的理想,也可能是永远不能达成的梦想。
人的成长,就如同天使堕落为凡人。孩子是最强大的,因为他不需要向自然追问,他就是自然本身。一个孩子的身上体现着自然所有的意志。孩子的感情是蒙昧,在他们自以为是的意识中,并不曾发现降临在他们身上的神明。当他们获得成长,当他们的真正自我成形时,成为一个“人”之时,他们反而逐渐失去了力量。人的身体和生命,被社会、组织、机构,各种庞大的机器所奴役,而人本身则被定义为职位的零件。即使意识到这可怕的局面,也只会一边愤恨地指责它,一边又对它恋恋不舍。他们嘲笑热情,嘲笑一切不成熟,他们已经再没有勇气,却要尽量让一切东西去适应那个古老的、一成不变的理念。
爱情也是如此。爱情对于成熟的人,也变成了一种已经死去的理念。他们从不会跑到一个人身边去爱他,他们所要找的是那个理念,他们会说,“你正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于是他们彼此拥抱。其实,他们所要找的只是实现他们理念的工具,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他们最终还是要失望,诅咒被生活所欺骗,亦或将欺骗承认为必然,接受,不再抗争。之前的人已然如此告诉过他们,之后,他们还将作为先见者再次告诉后人。
布兰文家族的那些姑娘们。安娜,厄休拉,原始的高贵野性在她们身上不曾泯灭,她们始终是自己的主人,热烈地追求天性,追求所爱的男子。男人们却害怕,他们习惯于羊羔或鸽子的爱,却不知如何面对真正的狮子和野马。羊羔不会懂得什么爱情,它们只能让别人来喜欢,它们只知道害怕,只会战栗着屈从于爱情,被动着变成别人所爱的东西。真正可怕的是具有毁灭性质的爱者。在一次次,光明与黑暗的婚礼中,追求最大的恐惧与最大的胜利。它可以经受一千次死亡,可当它再次复活时,仍将是一头狮子的心。
厄休拉:
“作为女性,她没办法创造出合乎她愿望的男性,只能接受神创造的男人。那个男人只能来自无限之中,她将为他的来临大声欢呼。她很高兴,她和一个男人的创造没有任何关系。她很高兴,这种能力只存在于她的生命赖以作为最后依据的那种更大的力量之中。那个男人将会从她自己所属的那永恒之中诞生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以自己的意志追求到最后,却只是服从于命运。然而即使是命运,也是有差异的。因为软弱、惰性与妥协而无意识屈从的命运,或是明晓了可为与不可为,诚然服膺于自然的意志,二者是迥然相异的。说到底,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之中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着我们走进。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对方,像尊重对方一样尊重自己。即使是截然不同的路,也可以互相信任,走到最后。想要得到的,只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却又如此困难。
我不认为劳伦斯是女权主义者,但是他的表达却比从女权主义立场发出的主张更鲜明有力。其实,女权也好,两性平等也好,最终追求的自然和谐关系,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包容、理解、接纳,在互补中寻求圆满。两性本可以更加亲密,婚姻本应是通过一扇门走向一个更远的空间,包含着各种束缚、限制、劳累,但又是完全的自由。对于男女而言,彼此都是对方的门。婚姻不曾毁灭爱情,它只会让潜藏的东西显露出来。对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它意味着毁灭,但又也许,是它从来不曾存在过呢?
劳伦斯与中国小资的文化矫情
张天潘 刊于《中国图书商报》2010.8
书籍信息:
《虹》,劳伦斯著,黑马、石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定价:35.00元
《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著,黑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定价:36.00元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著,黑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定价:28.00元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英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创作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影响,为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如此形容他:“他是一个天才,居于英国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中也有他稳定的位置。”。本次中央编译出版社策划再次出版“劳伦斯三部曲”,《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特别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尽管劳伦斯表白“这部小说是一本纯正的、健全的、我们今日需要的书”,它还是受到了趣味低下的道德审判家们的诋毁,被禁三十余年,理查德?霍嘉特挺身辩护说:“如果这样的书我们都试图当成淫秽书来读,那就说明我们才叫肮脏。我们不是在玷污劳伦斯,而是在玷污我们自己。”郁达夫评价劳伦斯“写性是含蓄一种主义”的。
改革开放以后,劳伦斯被引入中国,但却是以另一种形式,他的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刚一出版立即遭禁,很多人抱着猎奇的心理寻找这部“禁书”,劳伦斯在中国声名大噪。
虽然如同文化研究大师霍嘉特说的:如果我们试图将其当成淫秽作品,那我们不是在玷污劳伦斯,我们是在玷污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今天很多人读《虹》首先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折磨,读《恋爱中的女人》很茫然,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仅仅寻找性段落。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趣的文化现象,揭示出了当下社会的那种广泛存在的“伪阅读”的存在,而以劳伦斯为切入口,对于这种现象的探讨或许比单纯的劳伦斯作品书评更具有意义吧。
伪阅读不会去关注文章背后的价值呈现,更在于细节与段落的快感;更有甚者,阅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姿态,一种对外展示的生活方式。正如最新的热词“三哈女”所显示的,她们喜欢哈贝马斯、哈利•波特、哈根达斯。于是这样的情景成为了一种模仿秀:“三哈”女人坐在“哈根达斯”的角落里,细细地品读“哈贝马斯”的逻辑力量,兜中揣着夜场的“哈里•波特”电影票,随时准备赶赴一场关乎想像力的视觉盛宴。这将小资的那种文化矫情体现得无微不至,深刻地揭示出了其背后充满着的矫揉与做作,因为以深奥的理论著称哈贝马斯在这一刻,更是作为了悲惨的象征物,被摆放在了哈利•波特的位置,然后和哈根达斯发生亲密接触。
在他们身上,布迪厄的那种“文化区隔”,显露无疑。他们还会把《读者》《知音》《故事会》等发行量大的阅读物,视为底层的粗浅的无品位的。而《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城市画报》《瑞丽》《时尚》等,甚至有些显摆效果的《New York Times》《Economist》《ELLE》《Vogue》等外文杂志,显示其上层的潮流的阅读品位。所以像《新华文摘》《炎黄春秋》《社会学研究》,他们视为呆板、无趣的象征,敬而远之,但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看不懂其中的大部分,就算看,也是失眠时当作催眠工具来阅读的。于是,这个时候的劳伦斯,就和春上村树、卡夫卡、米兰昆德拉等等,成为象征物,成为了书架上最为稳定主力。
从一种误读(认为是淫秽之书被禁),到另一种误读(作为点缀与潮流的象征),劳伦斯漂洋过海,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阅读。但是,误读或许也是好事儿吧,因为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本身仅仅是一种生活的补充,只要阅读者在其中感到有阅读快感,那就足够了。阅读,本质上是为了快乐和享受的,不管从精神还是身体,这就是常识。
甚至在很久之前,当我看到有人说上海某一妓女被抓时,搜出她随身携带“三件套”之一是一本《文化苦旅》的时候,和有些人那种感到讽刺或者可笑的态度相反,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至少说明了她对于阅读潮流的关注,就冲这一点,这位女子这种“行为艺术”就值得令人称赞。也试想,当随处可见有农民在田间干活时,除了锄头、烟,口袋里还能有一本书的话,那么,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呢?甚至,一本深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被沦为和白云小姐《月子》一样当厕纸,也说明了这样的书能够广泛进入民间,同样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好事。
所以,此次“劳伦斯三部曲”能够再次被策划出版,无疑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先在经历过了那种小资文化矫情的误读之后,如今的再版,或许将会是它们得以真正被读懂的一次良好机遇:因为在度过了青春的懵懂期之后,曾经那些伪阅读者,如今再次面对这些作品之时,将很难再有当年的那种冲动与激情了,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也很容易与书中的那些情节产生共鸣,那种嵌入式的阅读体验之旅悄然间开始,于是,在淡定的岁月里,真阅读便成为了一种可能。
这个时候,劳伦斯便得到了重生,而我们在阅读体验中,看到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写康妮在无性无激情婚姻中挣扎,看透了上层社会和工业文明的封闭、苍白、残酷和伪善;看到了《虹》中的工业革命给传统乡村文明带去的巨大变化;更是看到《恋爱中的女人》戈珍和杰拉德之间的龃龉,则象征着追求艺术的心灵和一个追求财富与效率的工业之子之间不可调和的悲剧——而这些种种境遇,在当下的中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依然可以找寻到各种蛛丝马迹,然后让我们对号入座——而这些,才是劳伦斯笔下的真正蕴含与传世价值。
张天潘读者QQ一群二群都已满,三群81790770,欢迎加入交流与批评!
劳伦斯是个明白人,把女性主义这档子事想得挺复杂。开场是圣经笔法,大概是说现代化一开始,人就失去了乐园:男性老农本来觉得这日子挺好的,但他们的老婆不觉得,她们想:为啥我家男人站在村里牧师旁边,就跟牛站在人的旁边似的?牛和人为啥不一样?——教育!于是女人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学了——如是,就吃了智慧果。
在这之后他写了三代女人的故事。奶奶来自遥远的波兰,把individuality带到了村里;妈妈在家里建立了little matriarchy;女儿读书最多,不想结婚,跟情人说“我只爱你的身体”。有的评论家说这写的是一个“堕落”的故事,也就是说一代不如一代。而在女性主义者看来,这想必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不是,也是因为劳伦斯的污蔑)。
其实两个都不是。她们只是和上一辈人不一样,是宿命。宿命是modernization, 不是女人的错。女人在其中挣扎,最后却成了共谋。最精彩的章节是第三代女人走上教师岗位,本来充满浪漫幻想,却发现现代学校制度的荒诞,为了把所有学生的意志统一成一个意志争取好成绩,管用的只有“权力”(power);年轻的女教师最后咬牙揍了学生,才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Ursula并不代表着劳伦斯眼中典型的女性主义者。典型的女性主义者是Ursula的同性恋女老师,Ursula早就把她看透了(虽然看透的过程写得有些突兀)。
劳伦斯爱这一家三代女人,爱她们anti-social,尖锐地批判社会,爱她们的宣言:为什么耶稣复活后对玛丽说“别碰我”?复活后的耶稣难道不应该有完美的身体for pleasure吗?爱她们向往一种遥远不可知的东西。这是nymph的特征。然而他也怕她们:怕她们把男人当成获得pleasure的工具。这时他可能希望一个Christian woman。两类女人的主题——nymph和Christian——在他晚期的寓言式短篇中变得很清楚。可能他一直想让二者和解。
《虹》中有一些主题没有完全展开:
贵族的主题——来自波兰的奶奶是贵族出身,一方面是贵族的彬彬有礼,一方面是贵族的矜持漠然;这让身为英国农民的爷爷差点抓狂。贵族的主题一直出现于劳伦斯的小说中。有待进一步追索。
祛魅的主题——妈妈逼着爸爸解释圣经里的神迹怎么发生,结果爸爸差点从精神上被废了(obliterated)。女人理性起来真是比男人还彻底。
有人说劳伦斯罗嗦,但对于我这种英语差劲的人来说,罗嗦点儿倒好。我到发现有几处中间好像缺了几页,人物性格略有不连贯。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女性主义跟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
三代人的成长和婚姻 在成长中的迷茫 和婚姻中的探索和适应 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有着曾经的挣扎 但是不管怎么样三代人尽力的抚养 教育自己的子女
但是 这本书应该中年以上才可以看吧
如果是太年轻了
对生活充满着热情或者对社会存在不满的人
在小说里面大概更多地体会到婚姻的无助和失望 以及平庸
经历了婚姻或者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 才能认真思考 在书中发现积极的事情吧
慢慢發覺到勞倫斯的美妙
因爲在這個世界上 我又找到一個性情相通之人
勞倫斯出名多半是因爲他對性愛的描寫
他用極富感官色彩的細膩語句把性與愛描述剖析得如此之透徹
但是在我看來 他的魅力不在這裡
而在於他是一個極其敏感的人
他的文字可以把讀者想說的話表述清楚
自然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我不敢做假設說世上所有的人都是敏感的
但是至少有一部分
記得智力的八种分類中 有一種叫做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也就是指自我剖析的能力
他們擁有兩個世界
一個現實 一個自我
而他們每天在兩個世界的邊界上痛苦掙扎
他們要在行動前思考清楚自己的想法、欲望與目的
他們會時刻反省自己的所思所為
他們往往因爲發現一個美麗的細節而欣喜若狂
他們想保持内心的平靜 而可惜的是 他們的内心太易受外界影響而波動
他們時常懷疑自己 審視他人
他們浪漫、童真,卻可以極端現實、冷酷
他們渴望生活在自我的理想世界中
但是 常常他們又被拉回現實中
他們缺少解決的途徑--信仰
宗教是好的 它給與人勇氣與信心面對兩個世界的矛盾
我相信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你必須選擇 歸屬于哪個世界
勞倫斯是這樣的人
The Rainbow裏的Ursula也是這樣的人
而通過書中的一面插圖 我才得知原來Ursula是來自Louie Burrows
一個曾與勞倫斯相戀兩年的女人
多麽浪漫的想法
文章最後Ursula找到了她人生的答案
她選擇了自我世界
她獲得了勇氣 她找到了真理
她得到了解脫
每個人沒有選擇地被投放到這個世界上
你有了生命 於是有了選擇
唯一確定的事是你選擇不了你的父母
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上知道這麽一個真理是多麽令人欣慰
生命之精彩就在於我們可以選擇
選擇理想或現實
甚至選擇放棄生命
只可惜大多數人在人生中的大多數時間裏忽略了自己所擁有的自由
他們抱怨爲何自己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他們怪罪于他人、社會 不滿于生活
正因爲存在物質與精神 現實與理想間的矛盾
人類才得以思考 得到痛苦與歡樂
勞倫斯的偉大在於他可以將人的永恒矛盾清晰表達出來
雖然他沒有指明出路 但是他在用他的文字思考
有人會說思考又有何用呢 終究難逃一死
誠然 正是因爲從生的那一刻我們就清楚的知道了最後的結局
我們才有求知欲去窮極這個世界
人好思考 人好質疑
雖然這些頭腦活動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但是可以帶給我們精神的滿足
問題不在于吃不吃到飯 而在於你想吃得飽 還要吃得好
Ursula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
在她的眼裏 任何東西都是美的
她見到每個人 都會在他身上找到美的地方
可能是眉毛 可能是眼角 可能是肩膀
天然的造物是多麽完美 而人類的產物是多麽的醜陋、異化
她執著于自己的感覺和思考 她不能放開自我意識
愛到底有何意義?
在兩個靈魂的不同世界中打開了一扇相通之門?
還是渴求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到多一些的確定之事?
你確定有人會聆聽 有人會支持 有人會給予無條件的關心
你的自我世界擴大了
你有了更強的力量面對多變的現實世界
錯了 你獲得的確定(certainty)建立在不確定基礎之上
你和她/他永遠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法律也好 習俗也罷 怎能確保靈魂的自由
自己纔是最真實 最確定的東西
這本書讀了很久 借回來的第一刻 發現上面有很多鉛筆標記
書很舊了 可是看得出之前的人走進了Ursula的世界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劳伦斯的书,当时就深深地陷进去了。
朋友问我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憋了半天才说:写的是爱情中人的挣扎。对方觉得十分无厘头,但我实在找不出更切实的说明。
爱并不能解决一切纷争。劳伦斯笔下的女性都独立,倔强,不甘在感情上臣服于男性。而男主角不是冷漠麻木无法爱别人(如《恋爱中的女人》里的杰拉德),就是敏感细腻,不断反抗女主角对他的控制力和影响。
有一次读《查特里夫人的情人》,其他人写的序,满篇的性与阴蒂,让我非常反感。劳伦斯的书不是为了惊世骇俗而描写性,而是因为那是爱情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现在‘禁书’一词成为整本书最好的广告,我不禁觉得很悲哀。
这本书不是以情节取胜,更不是以色情出位。大概只有向劳伦斯一样爱过,挣扎过的人,才会有共鸣。
托纳托雷拍“THE LEGEND OF 1900”时请来PINK FLOYD的主唱ROGER WATERS亲自操刀该片原声,真是奢侈。希腊零四年奥•运会开幕式请来BJORK淡然一曲,当时《南方体育》主笔张晓舟就称此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四年后,你还能请来谁唱,老帕瓦罗蒂已在天堂对着白翅膀的天使唱《托斯卡》,四年后《南方体育》已然不在,刘 原离开SOHU,重归广西,张晓舟蛰伏《南方都市报》,还有木木,MILANLADY诸如此类。
在刚下的“帕瓦罗蒂和朋友们”这套碟里,老家伙和斯汀,和加拿大砍柴工布莱恩亚当斯,和U2、迈克尔博尔顿,甚至和埃尔顿约翰、席琳迪恩、邦乔维,一首一首《我的太阳》、《茶花女》的饮酒歌、《格拉纳达》,我看见一个个鲜活的人影,看见死去的西德巴瑞特,如果加上SUEDE和NIRVANA,这就是一系列我青春岁月中所有的化学反应。往事经年,却总在听到某段旋律时感觉毛孔张大,呼吸困难,这些天时而下下雨,阴霾成一张张黑色的唱片封面,我们已无处安放的曾经的爱情和青春,在这些鸟人歌者的声音中无比灿烂。
西蒙拉特尔曾携柏林爱乐来到中国,留下几部效果不好的录音室作品,卷走甚多人民币,而且当时欧元汇率不像现在这么高,当然,德国马克早已是历史。此时国内通胀高企,QFII冷眼相对,美元贬值减速,散户鲜血淋淋,留卡拉扬和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一众笑傲,探寻历史真相,曾经有一个女孩借我威尔第的《四季》,弦乐不似铜管庄重,在肆意张扬的青春阳光里无比让人舒心,于是我爱上了那个女孩。生活的泛音总无处不在,走进歌德的十四行诗,老汉我仍能感觉到那些时日的余温,所以当ANNE MUTTER这个吉普赛女人再次祭起威尔第这面旗时我楞是无力抵抗。刘小枫眼中吉普赛女人无疑是性欲的代名词,《牛虻》里的吉达就是代表人之一,刘小枫说琼玛是柏拉图式的恋人,而吉达是伊壁鸠鲁式的恋人,这让从小就很好很纯洁的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
优雅的女人凯特罗亚尔曾在我的这套MISSION系统中让我惊讶良久,我无法喝到君度酒,于是只能在高音振膜的清澈中用廉价的龙井茶打发时间,这无疑是我梦想的生活:在听音室的木质坐椅上,听一阙勃拉姆斯的《五月之夜》,让最美丽的小柔板乐章伴随清凉的心情,我接受你递来的最甘醇的红酒,让惊恐的低音散去,抽一根利群牌香烟,然后在秀秀小妞命令我洗碗之前,装作已经睡着。
我终于买到了MOBY的《HOTEL》,我重新去听现在的BRIT POP,看意利大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卡萨诺先生脱光衣服,计算每一分钱,烟尘之中,随意捧起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西地平线》,作者DH•劳伦斯。
无疑,这本书和书里的人和读书的人都无比压抑。
记得第一次看劳仑斯的作品,是,查太来夫人的情人。
这次在浙图看到了 虹
借回来默默的看
记得之前在和菜头的BLOG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说
劳仑丝说大脑也是性器官
从劳仑丝的文章确实能体现这句话
虹里面关于情色的描写既大胆又具有美感~
看的人.......
特别是后来写到厄秀拉和她的上尉之间
就连接吻都描写的那么......日月无光……
让人不脸红都难……
D.H.劳伦斯其实是个很严肃的家伙。虽然他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那么惊世骇俗,但是,你能找到几个比他更纯洁的人吗。
他纯洁极了,不肯对自己的灵魂撒谎。那个死气沉沉,掩饰肉欲却实则肮脏的社会,让他倒了胃口,这个社会不贞,扯谎。他说过一句话——淫猥妨碍我们的正直,这是一句多么精彩的话。中产阶级竭力掩盖他们的无能,用一个个欲望代替内心的空洞,他们只是个空架子,离生命其实很远,这个被他看穿了,而他,这个矿工的儿子,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涌动。
他爱女人,不是把她作为一种欲望的对象。不是,他爱她,爱的是她的独特的存在,那完全不同于他的,另一种存在。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揭示了这世上诸多存在之一,如同和风、小鸟、鲜花、河流,等等的一种存在,所以他爱的生命必是一种真实的,能够令他深深为生命的鲜活而惊讶并陶醉的。他只选择这样的女人。
他第一次看到弗里达就爱上了她。他们的第一次谈话里,他却还喋喋不休地谈着他对女人的厌恶。他是个矿工的儿子,也是他母亲的儿子,他母亲的爱令他很多年喘不过气,他无法爱上另一个女人,母亲刚逝世,他有一种解脱了的感觉。但弗里达改变了他。弗里达,是他前来拜访的教授的太太,有几个孩子,大他几岁的女人。
第二次见面他就跟她求婚,弗里达要他留下,他不肯,他说,这是因为我是真正的爱你。他要等她离婚,而不是偷偷摸摸。那有违他的诚实。
弗里达说,他爱我,爱我的哭我的笑,爱的是我这个真实的人。
他懂得尊重女性,作为跟他完全一样的,平等的存在物。他发现爱情的精彩之处,在于一种共同的成长,是汲取彼此的力量,是一起更生,是感知生命,是灵与肉的合一,是在对彼此的不断发掘中不断惊叹也不断更臻完美。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旅程。永远充满了新奇,永远是新鲜的。是相知携手,是一次次涅磐,并最终成为完整的人。
他呼唤的是一种生命力。他在书里说着一些诚实的话,却冒犯了虚伪的社会的尊严。这个社会习惯于冠冕堂皇,戴着面具,背地里可以坏事照做不误,当面里却谦谦君子,这是大家彼此早心照不宣的规则。其实他们何必害怕他呢,如果他们去看看他的书,就会发现他的书里从没有哪怕丁点儿的挑逗,他只是诚实地说着人类的困惑,烦恼,还有喜悦,他呼唤着一种真正的生活。
他说过,你想了解你自己,只有通过小说,小说里有真的人,真的人生。所以,他写这样的小说,把我们在假面具下麻木太久的心灵,带回到现实的真实里来,那里有那么多的挣扎,男人与女人,那里也有那么多的喜悦,当他们在以彼此为对手的战场上,终于达成了和解。当他写下他们,那是一次次的挣扎,也是一次次的喜悦,那是人类心灵可能达到的深度,而如塔可夫斯基说的那样——那些天才注定了要背负十字架,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做着一份绝不轻松的活计。
他对弗里达说,我是一个天才。他说300年内无人懂他。而压抑的大工业社会,曾带给他的冰冷冷的惶恐,使他急切地找寻着生命的痕迹。而今呢,那些真实的东西是越多还是越少了呢。横行霸道的欲望一定会嘲笑劳伦斯的天真,但却永远感受不到他的快乐。他是个严肃的人,从来都是。他拥有真正的快乐,遇到弗里达以后。
他的一生非常短暂,但他是个真正的人。
一部在英国曾经被禁封十一年的作品,
一部写得诗意盎然而又热情洋溢的作品,
一部插在《儿子与情人》和《恋爱中的女人》作品,
一部我刚刚结束阅读的作品。
《虹》是劳伦斯小说中最长的一部,仍以他家乡的矿区生活和农村生活为背景。童年,似乎永远都是作家的缪斯。小说以家族史的方式展开,写了居住在沼泽农庄的布兰文一家。三代人,三代男女,聚在同一张桌前,眼前摆着世界级的大餐,而她或他,跟随着自己的情与欲,挑选着不同的菜肴。
第一代的男人和女人,选择了美味的甜点。他们陌生而又平稳地同吃同住。英国人和波兰人,他和她,中间隔地究竟有多远?男人有着动物般的本能和庄稼汉般的豪情,他第一眼见到她时,就认定了她是那个值得去爱的人。而女人虽然嫁给了他,心中却永远藏着另外一个男人。对着心中的男人,她是个光身子的娃娃新娘,自愿去对他百般侍奉;对着与他生活在一起的男人,她知足并安心,她安心地与他人合为一体。
第二代的男人和女人,选择了热辣辣的咖喱。他们无意识地进行着谁也说不清的战争,战争,战争,一直到他们再一次热情地相爱起来。他们挥霍着爱人的耐性。等到某一天,登到他们之间再没有什么意识的亲密,也没有爱情的柔情,他们所剩下的就只是情欲。他们疯狂的沉醉于感官的快乐,享受着一种死亡般的热情。她与他早已分离。
到了第三代的男人和女人,没得选择,只得到点残羹冷炙。他们没有权利,他们不应该再怀有热情,因这社会与世界已强求着他们要现实,再现实。他们之间的角逐就像是在工厂和房屋中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边追,一边跑,寻寻觅觅,又冷冷清清。他们只能背着硬壳各自在腐烂的世界下爬行。女人最终看到了天边的虹,她又有了那么一点的希望,她开始相信,他们终将会抛弃那坚硬的外壳,展露那新的、洁净的、赤裸的身体。
整部作品并不以情节取胜,也没有典型的人物性格。一切都像是虹,透明的。一个男人要成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要有一个女人。一个女人要成为一个女人,也必须有一个男人,劳伦斯赐给我们的特殊的礼物就是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他总是强烈地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奥秘并不懈地探索着虚空的世界。
男与女,这深深浅浅,虚虚实实,谁能说得清,道得明?陌生人,朋友,情人,恋人,抑或是爱人?平等,卑微,臣服,角斗又抑或是崇拜?他就像是佛洛依德所说的白日梦者,对日光底下劳作的男男女女们展开他最丰富的想象。
读他的小说,你别想置身于观众席上的安全座位,你将永久置身于白热化的情感混战。他的作品提供的不是一种哲学或一种道德,而是一种体验。放开你的想象,你就能够在《虹》中得到至高无上的满足。
对于《虹》这本书,谈不上喜欢,但是我一定要推荐。有人要问,为什么不喜欢读的书要推荐出来呢?我说,因为读它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痛,读完以后你会收获一些东西。没有人喜欢痛苦的读书的感觉,但是很多人都想从书中读到一点什么。
推荐这本书,最大的原因是他对人的分析很透彻,尤其是对夫妻之间关系的分析,读完之后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觉得夫妻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但是读完这本书才发现不过两个字---“灵”、“肉”。“灵”指的是灵魂。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灵魂才能活着,所以夫妻双方要各自保留自己的灵魂,同时两个灵魂还要交流,没有交流的夫妻,(用句流行的话)叫做最熟悉的陌生人。“肉”指的是肉体,人为什么要结婚,要成为夫妻?坦白一点讲,生理原因总是占很大比重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不算)。中国人有句俗话,床头打架床尾和。原因就是隔着一张床嘛,床笫之欢,枕边耳语,一切问题都好商量了吧。
这本书是劳伦斯中期的作品,作品不像早期那样生涩,也不想晚期那样过于强烈,可以说是成就不要高的几本之一,另外这个时期还有半自传体的《儿子与情人》,《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都是不错的作品,其中日常生活的纠结,灵魂的碰撞与摩擦,肉体的冲动与融合,读来会痛,读完会懂。
其实我一直对劳伦斯有偏见。英国人可以有的优点他都有:骨子里对现代文明的抗拒,自然主义倾向,优美的文字,流畅的叙述节奏,对内心出于本能的孜孜不倦的绘述,对性与潜意识似乎不无自觉的把握。
以及所有英国人可以有的缺点:结构散乱,端架子做姿态,抒情起来忘乎所以,奇怪的自恋倾向。
但《虹》,至少这个题材蛮适合他的。
循环的史诗。与《查特莱夫人》里那个粗鲁直爽的情夫不一样,博拉温文一家要复杂得多。某些地方让人想起福克纳《我弥留之际》里头那一家子根植于土地可是又神思涣散的人。他们是感情复杂、被外界和灵魂内外夹攻的家伙们,比福楼拜的外省人要鲁直和激荡得多。
那个波兰女人,那个混血儿女孩,来到博拉温文家里,遇到了唐蒙。波兰女人被战争、丈夫的死亡所恐吓,而唐蒙最初的性教育来自一个放荡的女孩。这样一对残缺而又粗细有别的灵魂结合在一起,然后浸没在英格兰的莽莽苍原里。英国小说家笔下的,他们的荒野大地永远是被遗忘的主角。自然的粗放和本真的血气,以及由此衍生的扭曲情绪,劳伦斯钟爱于此。
所以直到最后都没有希望。两代人的婚礼,两代夫妻的彼此仇恨和对性的奇妙渴求——劳伦斯自己貌似和母亲有些勾三搭四?——这就是《虹》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还多少俗套着,貌似对工业社会对传统家庭势力以及对那个无法行夫道的男人的控诉,怎么看都是政治意味十足——说句笑话,如果让昆德拉写《查》,以他那样喜爱玩弄人物性心理的习惯一定大有趣味——而《虹》简约得多。性,爱,劳伦斯式的自卑情绪,荒野。某些地方,譬如阿尔弗雷德夫人的贵族气质,依稀有一些包法利夫人眼红的神采,但那不是重点。
一直到最后这个小说都是个不断向外扩大的黑色巨圈,将所有的大地上的浪荡子歌谣和醉态囊括其中。虹出现在天上,一闪而已。这是最适合英国人的东西。他们不适合与法国人一样谈论贵族谈论亲术关系讨论社会变革讨论思想,他们就是适合像奥斯丁一样嘲讽世界和劳伦斯一样直书世界。那种精美的嘲讽和优美的文笔是他们永远的标志,是他们的诗人留给他们的最大遗产。
这是一本让人看不懂的书,让你看懂了。读你的评论,尤如和一个知己在交流。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没太在意, 最近的外国文学课上 ,老师讲起了劳伦斯,我才意识到劳伦斯是何等人物,因为一般般的人,我那位老师是看不上的。于是我又仔细看了两遍这篇评论。
愛到底有何意義?
在兩個靈魂的不同世界中打開了一扇相通之門?
還是渴求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到多一些的確定之事?
《查特里夫人的情人》,十几年前确实是当黄书看了,看的过程中才发现,里边是有爱的,自由奔放而又被压抑了的爱~~
我十年前也把失乐园当黄书看的.......至今还没有重新读过~
求下载链接,一直找不到全书,谢谢
婚姻不是童话 不要觉得太过压抑撒
这原来是我写的。。。。
我认同.他是一个纯洁的人.
相比纯洁,他更自私,而且他把灵感据为己有。
看了三分子一 尤其对婚姻互相适应的过程 很真实 很有感触
他是了解女性的一个人,尊重女性的一个人
不错。这个是探讨两性关系的典范。。。。
哇塞。。
正在看这本书,一直被一些哲理周旋着,今听君一言,茅塞顿开。
喜欢你的书评
好书评
一楼说得不错
读他的小说,你别想置身于观众席上的安全座位,你将永久置身于白热化的情感混战。他的作品提供的不是一种哲学或一种道德,而是一种体验。放开你的想象,你就能够在《虹》中得到至高无上的满足。
写得不错呀,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