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哲学的慰藉

德波顿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4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德波顿 著  

页数:

284  

字数:

97000  

译者:

资中筠  

Tag标签:

无  

前言

  由于精力与时间有限,我一般不轻易接受翻译的约稿。因此译文出版社的朋友最初提出要我承担他们准备出的一套丛书中的一本时,我本能地倾向于推辞。但是当他们把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送到我手上后,翻阅之下,立刻就被吸引住了。首先是文字,后来才是内容。说来惭愧,我也算是主修英国文学出身,在大学上的基本课程是从莎士比亚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作品。较之诗歌、戏剧,我自己更偏好小说和散文。但是一出校门,我的工作就与文学绝缘,也做了不少翻译工作,却多为政治性的文献、资料以及口译,少有文采可言。近20年来,专业是国际政治研究,所读书刊文章很少在文字上有特点,而且大量是美国人的著作。

内容概要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为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徳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漂亮,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哲学的慰藉》选取了六位哲人——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在这六位哲人中,有宁静内敛的智者,有世俗而讲求实际的生活导师,也有颇具诗人气质、勃发着生命意志冲动的强人、狂人。德波顿这种选择处理的方式很见用心。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土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向讲求儒、佛、道的调剂互补。在德波顿的书中,我们是否也可以看到这种调剂倾向呢?哲学家,特别是那些以所谓体系完美而著称的大哲学家,如黑格尔,往往会使普通人敬而远之,但在德波顿看来,真正的哲学不应远离普通人及其世俗的生活,而只关注弄清一些抽象的哲学定义;不应只是提出一些毫无意义的假设,而对于人们该如何生活得更好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不闻不问。作者是英国人,而二十世纪一些声名显赫的英国、美国的哲学大家,如罗素、怀特海、艾耶尔竟无一人能有缘入选该书。这或多或少透露了作者对二十世纪英美哲学的评判。罗素和怀特海都力图将抽象的思辨还原为数学,而艾耶尔则更是直接地认为哲学是个封闭的系统,它与现实生活无关。这样一来,他们的哲学大概就真的不能给人的生存以慰藉了。难怪比较关注人类当下生存状况的德波顿要将他们排除在其《哲学的慰藉》之外。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第三章 对受挫折的慰藉第四章 对缺陷的慰藉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章节摘录

  希腊人以多蓄奴隶为荣。在公元前5世纪,仅在雅典就有8至10万奴隶,平均每个自由人有3名奴隶。  古希腊人也曾是尚武的,崇拜战场上的勇敢。要做一个公认为合格的男人必须会砍掉敌人的脑袋。如盘子上画的一名雅典士兵正在结束一个波斯人的性命,表明这是正当的行为(此画作于第二次波斯战争之时)。  妇女完全在父权和夫权的压制之下。政治和公共生活都没有她们的份,她们既不能继承财产也不能拥有钱财。通常在13岁出嫁,丈夫由父亲指定,感情上是否合得来不在考虑之中。  所有这一切对苏格拉底同时代人来说都不足为奇。如果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要杀鸡祭祀阿斯克勒庇俄斯,或是为什么男人一定要杀人才算好样的,他们一定会惑然,或者愤然。


编辑推荐

  《哲学的慰藉》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使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他博不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在在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普鲁斯特这纤毫毕现,文章堪比蒙之揖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愤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资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锦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哲学的慰藉 PDF格式下载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特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就在于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的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进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之中都可以找到慰藉。《哲学的慰藉》可以说是阿兰德波顿在精彩的著作之一,值得一读。


《哲学的慰籍》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人作为从事西方道德哲学研究的工作者,深刻地感受到哲学所富有的魅力,但是由于哲学著作的晦涩,难懂,许多人对哲学书籍不是存在着误解,就是望而生畏,在中国急需要普及大众对哲学的认识,使人们充分领略到哲学的魅力。而《哲学的慰籍》是一本适合大众的理解力、口味的好书,该书的译文生动、富有文采,更为重要的是,该书紧密结合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揭示了哲学家是如何应对这些人生的难题的,这无疑有助于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望今后多出版一些像《苏菲的世界》、《哲学的慰籍》等这类的哲学普及书,这在充满了喧嚣、浮燥与不安的社会里,无疑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的。


书要细细的品味,我看了一遍,没有怎么看懂,有时间再看几遍。


书还没有看完。。。。。。书非常漂亮,手感很不错。


只是粗略的翻了一下,没有细看看完后才有发言权哲学的东西要批判的来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