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的艺术生活

(俄)斯坦尼斯拉夫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俄)斯坦尼斯拉夫  

页数:

419  

字数:

343000  

译者:

翟白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家,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人民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毕生致力于戏剧艺术创造的经典艺术总结。本书以第一人称形式,详尽描写作者从1877年起,从一个业余戏剧爱好到创立并领导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艰难历程,述说他以丰富的经验,创建了自已的一套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现当代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者以亲身体会,详尽阐述了他所创立的舞台艺术理论、表演方法和表演技巧,对广大文艺工作及戏剧表演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俄罗斯)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译者:瞿白音

书籍目录

艺术的童年时代 一 旧俄 二 家庭生活 三 倔强 四 童年印象的价值 五 马戏 六 我们的家庭剧院 七 一个突然发现的天才 八 戏剧学校 九 小剧院 十 音乐院 十一 安东·鲁宾斯坦 十二 试演喜歌剧 十三 歌剧 十四 马蒙托夫剧团艺术的青少年时代 一 莫斯科艺术文学协会 二 偶然的幸运 三 结婚 四 性格角色 五 导演克隆涅克的天才 六 第一次担任话剧导演 七 认识列夫·托尔斯泰 八 《乌里叶尔·阿科斯塔》 九 《波兰籍犹太人》 十 与职业赏合作的经验 十一 新的舞台效果 十二 老托马佐·萨尼维尼 十三 奥瑟罗 十四 与聂米罗维奇-丹钦柯的会晤 十五 在普希金村度夏 十六 莫斯拉艺术剧院的建立 十七 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 十八 幻想剧的的路线 十九 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 二十 《海鸥》 二十一 《万尼亚舅舅》 二十二 克里米亚之旅 二十三 《三姊妹》 二十四 初次旅行彼得堡 二十五 到各省巡回演出 二十六 社会政治的路线 二十七 《黑暗的势力》和《人民公敌》 二十八 《尤利乌斯·恺撒》 二十九 与契诃夫相处的最后一年 三十 《樱桃园》 三十一 波瓦尔斯克研究所 三十二 第一次出国旅行艺术的成年时期 一 蔬菜会和“蝙蝠”俱乐部 二 我的体系的开端 三 列·安·苏列尔日茨基 四 《生活的游戏》 五 失望 六 《人的一生》 七 拜访梅特林克 八 伊莎多拉·邓肯和哥登·克雷 九 艺术剧院第一研究所 十 艺术剧院第一研究所的建立 十一 《乡村一月》 十二 革命 十三 大剧院歌剧研究所 十四 总结和未来


编辑推荐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供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艺术生活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生涯的真实记录,对斯坦尼斯拉夫体系产生、发展、其间的困惑与收获的生动说明。这本书不仅有益而且十分有趣。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非常认真地读完这本书。我被斯坦尼斯拉夫等人对艺术的热爱、执着、一丝不苟,对创新的永远的热情深深地打动。哭着、笑着,感动着、感受着,在情感的交流中,收获对诸如《海鸥》、《樱桃园》、《在底层》等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莫斯科艺术剧院、斯坦尼斯拉夫体系、对戏剧更多的、甚至是崭新的认识。


斯坦尼艺术体系的第一部分,很值得学习


没想到设这样一本书写得那么精彩,好像再讲一个人生故事,但是又有很深的道理,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俄国,那个时期的俄国人原来是那样一种生活状态,演员,演出,艺术!一切都那么的有意思,一切都是那么的生动


当当给了 书很好 绝版的啊!


是一本类似传记的自述,有不错的亮点。不过,必须耐心地去读。


  以为这是部理论书,或者说是部硬生生的为自己树碑立传书。都不是!我们对于斯坦尼的了解、认识太为浅显,他儿时会为追求真实差点烧掉房子,他会因把恶作剧演真吓坏了一个老实人,他有自己的童年偶像,他会因演戏而兴奋因过不去某些问题而沮丧……他不是干巴巴的表导演理论家,他是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理论也是活生生的理论,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有限接触的所谓的斯式都是死气沉沉的呢……


  读完本书,有点感触,趁热打铁,把点滴读后感写出。
    一:导演的梦想和梦想的实现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距离,剧场首先是为了演员而存在。(我读到这句时,在想,不是为了观众么。这句点醒了我)
    二:写自己童年印象的价值,以及玩耍的日子。作者说到这些现在觉得可能没什么意思,但是的确给童年带来极大的乐趣。可见从小培养孩子,不一定非要硬性规定,放松他,让他自己接触自然和思考,父母只做引导即可。
    三:家庭剧院。自己的家就是一个剧院,这个是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四:写自己在舞台上的自信,来源自己的热情,学会独幕剧和即兴创作。
    五:利用每个机会,劳动,锻炼上帝赋予你的能力,使它发展到最高限度。切勿停止听取批评,而要尽可能深入批评的核心,以求改正自己,并获得有益的意见,要永远正视“自然” 。
    六:作者写到他们很多次的现场戏剧都取得很大的票房,但是他写到他们接近成功了。(看到这儿,我觉得这是一种对成功的态度,“接近”。同时他还写到自己有几次成功是偶然的,这不是谦虚,而是一个大人物的态度问题)
    七:舞台上要表现的既单纯又真诚,是一切事情中最难的,夸张却是最容易的。
    八:演员的神经是任性和多幻想的。
    九:作者第一次当导演。写到:我把我在想象中所看见的东西表现给演员看,他们便摹仿我。凡是我能正确感觉事物的地方,戏便有了生命。
    十:作者见到列夫托尔斯泰时的场面很精彩。托尔斯泰是个灵魂人物,说出的每句话都像诗一般。
    
    先写这么多,抽时间再写,这里面还写到哥特体,写到一些伟大的戏剧家,写到普希金,高尔基等,还写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句话,很棒。
  


  我一直想写一点属于我自己的字,但是整个周末,计划着如果可以做一些工作,那么下周上半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于是,周末又变成了工作日,但是这样的工作日,到也不难过,因为干一会,我就跑床上去躺着,拿出我的书来看,最近一直在看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我的艺术生活》,从节前回家的时候就开始看,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到现在,还在继续看。
  
  对于这位伟大的表演艺术理论家,我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有些惧怕,因为很多演员提起他的理论,就会是“那是一部大部头”的表情,我不是搞表演的,所以觉得自己可能根本就看不懂,觉得他这个人一定很高深莫测,但是我又一次发现我错了,和所有大师一样,这一位也同样是很朴实无华的,他写的东西,甚至比现在的很多影评都要平易近人,但是你如果说他是通俗易懂的,那到也不是,只不过你能感到他已经丝毫不需要装饰自己的那种坦然,带着一种不容质疑的骄傲。
  
  这本书,我时常读到发笑,也深有启发,虽然我是搞写作,他是搞表演的,但是艺术创作的道路,竟然如此相同,我看着他在艺术的殿堂里摸索前进,他没有跟读者讲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怎样想,他之讲到他自己,犯过的错误,得到的快乐,突然的醒悟,我一边看一边想,天啊,这是多么的想象,于是便很阿贵的快乐起来,因为发现,原来大师,也一样要经过这些,好欣慰呀。
  
  听他讲我钟爱的契柯夫,讲契柯夫给他们的戏提意见,说道万尼亚舅舅,他们给他设计成穿高筒马靴,便帽,手持马鞭的俄国农场主,契柯夫就说,你们怎么没读剧本啊?万尼亚舅舅不是这样的。
  
  他们又去重看剧本,但是关于万尼亚舅舅,除了他打了一条绸领带外,就再没有多余的字了。
  
  但是契柯夫说“就在这儿,写在这儿呢。”
  
  “这儿写的什么啊?一条绸领带吗?”
  
  “当然,听着,他有一条极好的领带;他是个文雅的,有教养的人,表现我们地主穿着擦了油的长靴走来走去,这是不真是的。他们穿的很好。他们从巴黎定制衣服。”
  
  嗯,俄国生活的真实,就在这一条小小的绸领带了。这就是契柯夫,但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喜欢这样的艺术家,感觉很酷。
  
  一条绸领带,对于文学大师来说,是简洁,但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样一个戏剧大师来说,他需要设计的,就不仅仅是一条绸领带了,在看到他描写自己是怎样在经济状况拮据的情况下看到一堆破烂里的木碗木勺子欣喜若狂的扛回家,以备自己的话剧用的时候,我突然明白,简洁并不是粗糙,一条绸领带的简洁是有力的简洁,因为它依然来源于大师对细节敏锐的观察,但是,那并不是粗糙。
  
  这让我回想起我来北京后看过的第一场话剧来,易卜生的《建筑大师》,是濮存昕和小陶红演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那出戏并不好,不能够打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因为我不懂的缘故,但是当我看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详细的描述一个布景,一道灯光是怎么设想出来的,舞台上的一片叶子,一根树枝都是重要的,我突然想起这出戏来,这才明白,我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这出戏太缺乏诚意了,他里面的东西差得太多了,我记得一开始的时候,当我看到舞台中央光光的只有一把椅子,整个的戏的道具我都可以数得出来的时候,一把椅子,一个梯子,一把雨伞,我难以描述我的失望。当然,这可以解释为用现代的手法来诠释,但从另外的方面来讲,也可以理解为,用所谓的“现代手法”来掩饰粗糙和欠缺诚意。或者说,掩饰表现力的薄弱。
  
  戏剧和电影毕竟不是小说,它们有它们的语言,每一把椅子,每一束灯光,都会说话,而不应该只是演员的表演。这是我从斯坦尼斯拉夫那里学来的东西,他什么都没有说,他做给大家看了。前两天看《伶人往事》,里面的老艺术家们,自掏腰包,自己设计添置精美的行头,布景,我知道,那可不是为了虚荣。
  
  我想,这就是我们粗糙的生活所享受的粗糙的艺术。我知道更多的人,并不介意,这粗糙。因为没有见过天堂的人,就不会觉得地狱难以忍受。


嘿嘿,斯坦尼的确很棒。如此好书,不知你怎忍割爱的啊?


实在难得啊,哈哈,我这儿可得着便宜了。


想看诶。。


我想,这就是我们粗糙的生活所享受的粗糙的艺术。我知道更多的人,并不介意,这粗糙。因为没有见过天堂的人,就不会觉得地狱难以忍受。


同意,见过太多没有诚意还冒充个性的东西...


我也打算看看,你读出了 真诚,我能读出什么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