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

辛红娟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辛红娟  

页数:

41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道德经》译本在欧洲大陆出现,开始引起教会方面的关注时,属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和德语仍被视为蛮族语言。欧洲各国纷纷派出传教士来华传教,襄助他们的殖民扩张之际,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国正忙于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进行殖民扩张,尚未来得及关注远在东方的中国。故而,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时间较晚,但其译本数量却有后来居上之势。 本研究主要描述《道德经》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行旅及因文本旅行所形成的世界想像。黄鸣奋认为“英语世界”现今主要包括以英语为母语、通用语和外国语的三个层面。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圈在发生学意义上仅限于英国;以英语为通行语的文化圈导源于英国的殖民活动,其地理范围为英国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以英语为外国语的文化圈是由于各英语国家的对外影响而形成的,目前可以说覆盖了全球(当然不一定是每个角落)。  《译学新论丛书》中入选的课题力求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能为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研究力求具有系统性,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扎实的论证和翔实的资料保证研究的质量;研究力求开放性,其开放性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宽阔的理论视野,又要把握国际翻译理论研究前沿的进展状况,特别要在研究中具有探索的精神,力求有所创新。 本书论述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中的有关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老子其人及《道德经》其书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行旅:《道德经》的流传及影响 第三节 《道德经》英译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意义第二章 时空徙移:文本行旅与翻译变异 第一节 翻译的变异与时空迁移 第二节 旅行概念厘定及其文化特质 第三节 旅行与文学翻译的象似性 第四节 旅行研究的文化转向第三章 理解《道德经》:哲性文本的诗意存在 第一节 文本理解——翻译实践的起点 第二节 《道德经》多元理解的语言学分析 第三节 《道德经》的诗性言说方式 第四节 《道德经》文本的“隐而空”第四章 接受与阐释:《道德经》英译文本的多元存在 第一节 文学接受与《道德经》的召唤结构 第二节 《道德经》在西方的历时接受 第三节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文本形态第五章 目的与操纵:《道德经》文本的主要翻译策略 第一节 翻译的文化责任与目的 第二节 外围策略与《道德经》的接受 第三节 内部策略:译者对《道德经》的语言操纵第六章 想像与变形:《道德经》在英语世界 第一节 想像的投射与形象建构 第二节 英语世界的《道德经》文体形象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道德经》圣人形象 第四节 英语世界的“道体”形象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文化旅行之于文学翻译 第二节 文学翻译与修辞接受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及拓展空间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 PDF格式下载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传播过程中以及传播后的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