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受(译学新伦丛书)

高圣兵 上海译文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上海译文  

作者:

高圣兵  

页数:

3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受》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Logic”一词富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对Logic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个案研究,能较好地服务于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在翻译研究从传统的形式主义方法转向文化研究的国际学术背景下,以Logic为例,从历史的视角探讨理论语词的翻译问题。着重以Logic东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译者群体对Logic的典型汉译为例,试图在展现Logic在中国传播的路线的同时,揭示Logic如何通过“格义”与中国传统思想发生冲突与交融,并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形,直至被中国文化吸纳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引发“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建立和完善。本课题在中国学术寻求自身发展在国际学科、学术发展的学术背景下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东西方逻辑文化源流  第二节 逻辑学东传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第二章 Logic汉译史的文化描述  第一节 Logic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Logic的译名变迁  第三章 Logic的汉译与互译性“格义”  第一节 “格义”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格义”的现象学分析  第三节 “逻辑”的中西文化血统  第四节 “格义”与Logic汉译染色  第四章 Logic与“逻辑”:跨文化翻译中的视域融合  第一节 阐释之力:叩问Logic语义场域  第二节 偏见参与Logic的跨文化解读  第三节 东西方文化观照下的“逻辑”视域融合  第五章 “逻辑”译名在中国文化中的合法接受  第一节 翻译的哲学与哲学的翻译  第二节 Logic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语言接触与术语的旅行  第四节 “逻辑”意义重构与合法接受  结论  第一节 历史语境与Logic翻译群体  第二节 语词接受的社会性与中国思想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本研究的普遍意义和潜在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受(译学新伦丛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