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歌德对话录

[德]爱克尔曼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6月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德]爱克尔曼  

页数:

246  

字数:

171000  

译者:

周学普  

Tag标签:

无  

前言

  爱克尔曼所著的《哥德对话录》三卷是自从发表以来被视为研究哥德的珍贵的名著,与哥德的自传《诗与真实》(Dichtung undwahrheit)同为研究哥德者必读之书。著者爱克尔曼是一八二三年以后哥德的亲信的随从者,哥德是具有强盛的创作欲和活动力的伟人,而爱克尔曼是敏感温闲精细的文士。所以爱克尔曼所记的哥德晚年的谈话,不是学者或文艺批评家所写的客观的评论,而是仰慕师长的门人谦虚诚敬地记述的言行录;但他在这书中并不是和中国的许多理学家的语录那样专述师长的论仁义王道格物致知等等的迂阔枯燥的理论,而是以优美轻清的文字描述哥德的日常的生活的动静神态,以及应事接物,随意发挥的谈话的。所以此书除了作为哥德的内面的和外面的生活的写照有特殊的意义以外,也是一种极富有情趣风韵的德国的优美的散文。爱克尔曼的这种不朽的浩瀚的杰作,世界的各文明国都有译本,我以为我们无论从什么立场上批评哥德,这书的翻译,对于我国的读书界总之是必要的罢。我不揣简陋,于译成了哥德的《浮士德》和《铁手骑士葛兹》之后,因兴味上的关联,在前一个寒假的一个月内完成了这种翻译。  现在作为简单的介绍,将著者的生涯,本书的成立和内容略述如下:  约翰·彼得·爱克尔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在本书的绪言里载有详细的自传。他于一七九二年生于汉堡东南的留纳堡(LMeneburg)的小邑文森(Winsen)。父亲是贫穷的小贩,母亲是个织工。他小时为人牧牛,连受小学教育的机会都没有。十四岁时为乡里的有力者所赏识,得与上流社会的子弟同习法文,拉丁文,音乐等;十六岁受坚信礼后,做某司法官的书记生,其后四年间辗转服务于两三个官厅;一八一三年做志愿兵而参加自由战争,翌年归乡。从军中得欣赏荷兰的名画的机会,打算做个画家,而为才能和境遇所不许;乃入汉诺威邦的陆军部任事,生活得以安定。但好学心切,二十五岁进汉诺威高级中学,学习古语;又得二三保护者的援助,一八二O年进格丁根大学,学法律。  他以前从军中读了爱国诗人德沃陀尔·克尔纳尔(TheodorKoemer )的诗集《琴与剑》,被唤起了作诗的兴味,因更博览德国种种的文学的杰作,尤耽读哥德的作品。在格丁根求学数年之后,对于法律的研究渐渐生厌,乃决心以文笔立身。一八二二年三十岁时离开格丁根,侨居汉诺威郊外,著《文学论,尤其是关于哥德》(Beitraege zur Poesie mit besonderer Hinweisung auf Goethe)。他以前曾经以处女诗集赠与他素所钦敬的哥德;此次为了这种新著的出版,希望由哥德介绍于有名的出版家科达(Cotta)印行,因此于一八二三年五月末冒暑徒步到魏玛尔访问哥德。哥德非常欢迎他,留他住在魏玛尔。他以后就成为哥德的门人和秘书,直至一八三二年哥德逝世为止,几乎常在哥德的身边。  哥德曾经说过:“他是个温雅、敏感、明达的人。”又说:“精神极其纯洁正直的他,天天在增广知识和眼界,对于我的事情都很感兴味而鼓励我,无论何时,我总觉得是个难得的人。”老耄的哥德能够完成了《诗和真实》以及《浮士德》,也多赖爱克尔曼赞助鼓励的。  爱克尔曼,如同前面已经说过,不是富于创作力的怎么伟大的天才,而是较为被动的谦虚温和的文士。他勤勉好学,而有玩弓箭和养小鸟等等多方面的嗜好。我们在《与哥德的谈话》里可以看出:他有了如何善于领会体味别人的无论什么高深的言论的特异的才能。  他在哥德死后,还在魏玛尔住了二十余年,一八五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如同他自己在两篇序文里说明,他把和哥德亲近的九年之间的哥德的言行随时精细地记述,虽然其中——尤其是第三卷,有些是依不甚确实的记忆而补充,或把好几次听过的话凑合而成的,但无不是虚心忠实的叙述。哥德自己也阅读了一部分的稿子,说是“很好”,并且嘱他于他死后发表此书。  又他的序文里也有说明:第三卷之中有一部分是用以后的一位大公爵卡尔·亚历山大的师傅桫莱的记录补充的。  一八三六年由莱比锡的勃洛克蒿斯(B10ckhaus)书店刊行《一八二三至一八三二年之间与哥德的谈话》上下两卷,一八四三年出了补遗一卷。  爱克尔曼说:“我想,这种对话之中不但有关于人生、艺术和科学的许多说明和许多贵重的教训,而且这样的日常生活的素描对于人们已经从哥德的种种作品而想像着的面容的调整上会特别有所贡献罢。  “但在另一方面,我并不以为内面的哥德就此被充分地表现着。有人把这个伟人比做随不同的方向而放不同的色彩的多方面的金刚石,是极妥当的。所以如同他因处境的不同和相对的人的不同而显得不同那样,我在我的场合,不妨极谦逊地说这是我的哥德罢……”这些话里流露着著者的写作的主意和纯情。  哥德是莎士比亚般多方面的活动的伟人,他精敏地观察,深刻地思想,刚毅地行动,黾勉地进取,将修养所得的非常丰富的经验雄浑地表现为具有完美高雅的形式的诗文,因此他的作品,仿佛大自然一般宏远深广繁复,读者与之相接,只惊叹其如万汇在其中生息竞争而演行着无穷的变化那样光华绚烂,而不能窥测其被如何运心缔造而成的经历。此书以圆熟期的晚年的哥德的闲适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叙述他的过去和现在的动静,思想,感情,应事接物的态度,关于人生,科学、艺术、政治、宗教等的见解,以及许多作品的成立和内容,使吾人明白他的时代的情形,他从各方面受了如何的影响,形成了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的思想如何演变,他如何始终不懈地刻苦进取,他有了如何的优点或缺点,精神上有了如何的矛盾和烦闷,他的作品是由如何的快乐和辛酸的经验而写成的。因此此书不仅使读者由哥德受到知识和思想上的教益,而且仿佛和哥德晤谈,直接与其感情相接触,而察知其内面的生活。所以此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引人人胜的魔力。  但原书是数十万言的巨著,其中含有现今已被忘却的人物,书籍的批评,色彩学等的过于详细的说明,或太偏于专门的乏味的冗长的谈话等等,对于一般的读者,不免过于烦累,一九一二年柏林的弗利兹·海特尔(Fritz Heidel)书店的《书友丛书》之第三种格尔哈尔特·梅列安(Gerhardt Merian)氏所编成的选本,简单而扼要,本译文便是依据这种选本译成的。  译者识  一九三六年三月五日于青岛。

内容概要

《哥德对话录》是一部世所公认的名著,它不是学者或批评家所写的研究著作,而是哥德的秘书爱克尔曼辑录的关于哥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书中作者以优美清新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哥德日常生活的动静状态,以及应事接物、随意发挥的谈话。它不仅提供了哥德晚年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也是德语文学的一部杰作。本书虽有几个译本(都译作《歌德谈话录》),所涉及到的内容都很丰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但周学普先生编选的这个译本注重人文学科,主要涉及文学、艺术、戏剧、美学、哲学、宗教、政治、社会等领域,向读者呈现的是平民化了的哥德,使人们在阅读时仿佛有和哥德晤谈,直接与其感情世界接触,察知其内在生活之感觉。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我国第一个中译本,所根据的原著版本也是最具权威和最早的,可谓有“原生态”的特色,也显示了别样的趣味和眼光。

作者简介

约翰·彼得·爱克尔曼(1792-1853),德国作家,歌德的秘书。

书籍目录

著者序第三卷序一八二三年一八二四年一八二五年一八二六年一八二七年一八二八年一八二九年一八三零年一八三一年一八三二年附录一 歌德简略年表附录二 书有书的命运编者按

章节摘录

  一八二三年九月十八日星期四在叶那  昨天早晨,在哥德出发到魏玛尔去之前,在他身边过了一个多钟头,非常快乐。当时他说了非常重要的话,那是对于我非常贵重的,有益于我的一生的话。德国的一切青年诗人都应该知道这种事情,因为这于他们必定也很有益的。  他问我这个夏天有没有做诗,就此开始谈话。我回答说:“我做过两三篇,但就大体而论,不能有作诗所需要的悠闲的心境。”“你不要写什么大著作,”他接着说,“就是优秀的人也因此而苦恼的。有最丰富的才能,作最真挚的努力的人们也都如此。我也因此而苦闷过,我知道这于我有了如何的害处。可有不因此而成了泡影的事吗?倘使我只写了我很能够写的东西,那么必定经过写了不止一百册罢。”  “现在”是要求被作为现在的权利的。每天因思想和感情而向诗人心里迫来的东西,必定要求被表现出来,而且非被表现出来不可。可是如果打算写大作品,那么任何东西都不能在其旁边生长,其他的一切思想都被驱逐了。那时候生活本身的宽裕也失去了。要把唯一的大的全体在心里安排完成,不知需要多少精神的紧张和耗费。又要把它流畅地适当地表现出来,那是需要如何的幽静的不受妨碍的生活状态的呀?倘使全体把握得错误的时候,那么一切努力就都枉然了。又若处理非常广大的对象的时候,要是不精通材料的个个的部分,全体就成为在许多地方有缺点的东西而被非难了。那么从所有的一切对于诗人不会有对于他的非常的努力和专诚的称赞和喜悦,而只会有不愉快和精力衰弱生出来的。反之,诗人若每天抓住现在,只把呈现于眼前的东西时常以清新的心境处理之,那么无论何时,定能作成很好的作品,即使偶尔失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在克尼希斯堡(Koenigsberg)有个叫做奥格斯特·哈根(August Hagen)的人,是很有才能的人物。你读过他的《渥尔夫利特与黎塞那》(Oefried und Lisena)吗?里边有写得再好不过的几节。波罗的海的光景及那地方的其他特点的描写都是很精巧的。然而只不过有若干节是美妙而已;作为全体是不能使谁满意的。可是他为了这个不知费了如何的心机和气力!是的,他因此几乎耗尽了精力。现在他造成了一个悲剧!”


编辑推荐

  爱克尔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与歌德(J.W.von Goethe)的邂逅,使他俩情谊永续,进而促使爱克尔曼完成《歌德对话录》,记录着歌德晚年生活的种种。其间透露出歌德的人性的光芒、道德的光芒、智慧的光芒、艺术的光芒,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歌德,领略人生的真谛。  爱克尔曼,他的《歌德对话录》,以及歌德的自传《诗与真实》,历来被看作研究格的生平及思想的珍贵记录。从1823年初相识,至1832年3月歌德逝世,爱克尔曼一直担任歌德的秘书,并成为他的挚友。 歌德诚恳地指导着每个人。他丰厚的学识、宽容的言语、恳切的态度,如一缕清风沁人心脾,而其深刻精辟的思想也给每位读者一次精神的洗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歌德对话录 PDF格式下载



周学普的翻译很好,喜欢译文的这个版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