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
2011-4-1
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鲁多尔夫·洛克尔
189
90000
傅惟慈
无
一首叛逆交响乐 《六人》讲述了六个人的故事。他们不是芸芸众生中六个普通人,而是特立独行,有各自追求的世界性人物。除了僧侣梅达尔都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E·T·霍夫曼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中主角)和游吟诗人阿夫特尔丁根(德国诗人诺瓦利斯同名小说主人公)我们并不熟悉外,另外四个人——浮士德博士,唐·璜,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和骑士堂·吉诃德对国内读者都不陌生。即使有的人没有机会,没有时间阅读为这些英雄树立丰碑的几部世界文学名著——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的《唐·璜》,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塞万提斯的《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他们的故事我们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舞台上,银幕上,作曲家的乐谱上,频繁出现他们的身影,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法国音乐家古诺写过歌剧《浮士德》,柏辽兹写过清唱剧《浮士德的沉沦》,奥地利音乐大师莫扎特写过歌剧《唐·璜》(或音译为《唐·乔万尼》)。较近一些,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又先后把《唐·璜》和《堂·吉诃德》谱成交响诗。荣获英皇室男爵封号的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在电影《王子复仇记》里扮演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使这一悲剧人物牵动了千万颗观众的心。其实这些故事传人中国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个世纪以前。我国最早译介国外作品的林纾用文言文译过《魔侠传》(《堂·吉诃德》的节译)。郭沫若早在1919年就根据日文本动手翻译《浮土德》。五四时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在读了胡适或者苏曼殊或者马君武的译诗《哀希腊》,不禁热血沸腾,引起同病相怜的“亡国恨”。《哀希腊》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所写《唐·璜》第二章中的片断,尽管拜伦按照自己的气质已经把唐·璜的性格和经历作了修改,远远超越了传统中的浮华子弟形象了。中国的情况如此,在西方,不说也想象得到,这些故事是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今,一个德国人又把这些故事讲了一遍。据说,这本书是作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英国某一集中营里的几篇讲演稿,后来集结成书,1928年在德国出版。他为什么要把这些烂熟的故事再次演绎一番呢?改变了些什么?增添了什么?用之做了哪些宣传?或许这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但是在进行一些剖析前,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吧! 鲁多尔夫·洛克尔(RudolfRocker,1873—1958),思想家,理论家,作家,工团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生于德国美因茨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工人家庭里。父母早亡,在孤儿院长成。曾在印刷厂当过学徒工。青年时代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参加工人运动。1892年被迫逃亡英国。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英国政府怀疑为德国奸细受拘禁,1918年被驱逐回国。回到德国后,他参与组织了“德国自由工人联盟”和“国际工人联合会”,成为德国及国际工团主义运动领袖。因积极投身于反纳粹势力的活动,希特勒上台后,他不得不再次逃离祖国,最后定居于美国,1958年去世。 洛克尔一生用德语和意第绪语(即犹太德语)写了大量文章,主要是论述、介绍工运思潮的政论作品,包括对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无政府主义领袖人物的评传。工团主义主张用工人联合形势代替政党,反对政府、宗教和各种教义对人的管制。自由并非哲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才智的保障。干预和管制越少,人们才能获得更多自由,个性才能和谐发展,有利于为社会作出贡献。工团主义也叫革命工团主义或无政府工团主义,一战前后曾盛行于欧洲某些国家。苏联直到建国初期,国内仍有工团主义者作为“工人反对派”存在,但受到列宁严厉批判。 《六人》是洛克尔一生中写的唯一一本文学书。在叙述几个传统故事时,他紧紧抓住已成为经典著作的几部书的主要脉络,去芜存精,删去大量蔓延枝节,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谈不到“旧瓶装新酒”,洛克尔却利用这几个老故事把个人对宇宙人生的观察和观点融透进去,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思想。优美的语言、诗情画意的描述同冷嘲热讽互相交织,对崇高追求和孜孜不倦的探索高唱颂歌,对苟安、怯懦的薄弱意志嘲弄、鄙视,用笔极其尖刻。几个情节简单的小故事蕴涵着深湛的思想。从这本小书,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为自己选择的一条反抗、斗争的独特道路,下面捡拾出几个例子,略加剖析,或许能为上面的评论做一些注脚。 魔鬼施展法术使浮士德博士恢复了青春。浮士德不仅成为翩翩少年,尝味到爱情的甜蜜,而且掌握了魔法,出入宫廷,玩弄王公贵族于股掌之上。但上帝未能使他破解人生之谜,魔鬼同样也未能叫他如愿。当他又一次进入风烛残年,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终于悔悟。“我看到问题的核心了。上帝和撒旦看来同属一个家族。”“上帝和魔鬼是他们共同经营的一家老店的字号。两个老板谁也缺不了谁,不然买卖就做不成了。”最后,浮士德听见远处传来赞美的歌声,他大彻大悟。那声音说:“人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一点不错,“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大救星”是不能为我们造福的,这是一个真正革命者的信念。 在唐·璜的故事里,洛克尔仍然按照传统脚本,把主人公写成一个勾引女性,作恶多端的浪荡子。从表面看,这个人藐视礼规、亵渎神灵,为夺取一个佳丽,甚至沦落为杀人凶手。但是如果往深层看,洛克尔只是借用这样一个叛逆性格表达他对权威和礼法的轻蔑。他赞同的是一个造反者的叛逆精神。“血液在他胸头狂舞,灵魂化作一股热流。他像雄鹰一样骄傲,在高空翱翔。”(这几句话会使我们联想到高尔基的英雄诗篇《鹰之歌》。)而那些在烂泥中蠕动的小爬虫呢?洛克尔借用唐·璜之口嘲讽说:这些“正人君子”“发散着正直老实和温文尔雅的气息”。“有如训练有素的卷毛犬,冒着规矩、礼貌、品行端正的汗珠。每说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决不违反传统习俗。”世界上这种人难道还少吗?特别是充满“高压的谎言”的时代,哪个人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生怕冒犯“权威”呢?唐·璜看不起“弱者”(“要是他自己站不稳脚,那就叫他摔跤吧”),他信奉的是“强者”的哲学,也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反抗斗争精神。他明白宣示:“向上帝的权威挑衅是我的精神。上帝可以在激怒之下把我踩成齑粉,但却永远无法挟制我的精神。他可以消灭我,却不能驯服我。”读完了洛克尔笔下的浪子故事,或许我们还寻找到某些值得咀嚼的东西吧! 在洛克尔笔下,堂·吉诃德仍然是人们熟知的一位纯真善良的穷乡绅。他怀有济世救人之心,只因为读的骑士小说过多,着了迷,才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骑着驽马,到广大世界上去行侠仗义。洛克尔仍然保留了人所共知的一些故事:把一个粗俗村妇看成美人,当作自己的心上人;把酒店当作城堡,把一队小偷流氓苦役犯看作受迫害的人,把风磨当成巨人,奋起作战等等等等。这些荒唐事叫人捧腹,但洛克尔并不满足于重述这些故事,逗人一笑。从堂·吉诃德同他的胖仆人(名字叫桑丘·潘沙,这个人是个现实主义者,构成堂·吉诃德的对立面)的对话中,作者警戒世人须用更深邃的目光观察世界。他说:“我的孩子,你看见的只是眼前的事物,因为上帝没有让你看到更深一层……像你这样的人倒也能平平稳稳过日子……你感觉不到自己负有解除人生痛苦和不幸的责任。”当堂·吉诃德把风磨当作巨人,奋力铲除这些妖魔时,仆人提出质疑。他的回答是:“你看见的是风磨……原因是,你的眼睛被蒙蔽了。我清清楚楚看见了巨人,只因为魔法迷惑不了我的视力。”作者叫堂·吉诃德说的这些话发人深思。在大多数时间,大多数人的眼睛都被魔法蒙蔽,所以黑白不分,是非混淆。什么是“魔法”?也许是习惯势力,也许是礼规教义,也许是圣人的训诫,总之,人们都习惯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大家相安无事,保持一个太平盛世的稳定局面。但总有一些人,尽管人数很少,眼睛却未受蒙蔽。他们看得更深,看得更远。若干时间以后,他们被证明是正确的,被赞誉为先知先觉,但当时却不为人所理解,被讽刺、讥嘲、围攻、谩骂,或甚至遭遇更大不幸,招致杀身之祸。这种例子并不少见。中世纪意大利人布鲁诺就因为把真理捅出得过早,被判处火刑。我国近代革命史上,更有无数烈士为维护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都是看得更深、更远的人。不久前在我国一段无序的日子里,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所见的事实真相直言道出,结果惨遭杀害。中国有一句古话,教导人们“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岂止“不彰”,恐怕还要惹祸。不是小祸,是灭顶之灾。看样子我们世故老人的话倒是经验之谈。 翻一遍《六人》,常常被洛克尔的思想火花击中。我们阅读的不是一本为消闲解闷的故事集,而是充满哲理的智者的表白。 《六人》的英译者瑞·E·柴思把这本书比作一部交响乐,开篇是一个介绍主题的序曲,六个故事是六个乐章,结尾是一首欢欣、和谐的终曲。在终曲里,洛克尔用嘹亮的声音唱出心声——他的革命宣言。所有的人,尽管思想不同,道路各异,都必须抛弃“孤军奋战”,必须与他人携手共进。一个人只有同别人一起生活,分担同胞弟兄的欢乐和哀愁,才有幸福。只有通过“我们”全体,才能获得解放。“共同协作是带给人类自由的红色曙光,联合起来,真正的自我才能发展。”作为一个革命者,洛克尔不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且看到一个每人的才智都有机会发展的“大同世界”。这个世界已经近在眼前。最后,他充满信心地说:“新国土的大门打开了。新人类踏上崭新的土地,欢乐的歌声从天空飘来,响彻寰宇。” 大约一年以前,朋友王瑞智先生给我拿来巴金老人早在上一世纪40年代翻译的《六人》,问我能否找到德文原版,重新翻译一过。巴老的译本是1949年上海文化生活社出版的,1985年三联书店又重印了一次,但两版现在都已售缺。我有些犹豫,文学大师巴金在创作和翻译上的丰功伟绩人所共知,我怎敢重译他老人家已经译过的东西,与大师的译本争短长呢?但在我把《六人》翻读后,想法有些改变。这本小书不只叙事优美,而且含义深远,我被深深打动。我想,如果能寻找到德文原书,且不谈最后是否翻译,只是欣赏一下原著的文字,也是一件乐事。原则上,我一向不太赞成重译。除非译本过于蹩脚,糟蹋了原著。重译只是炒冷饭,多不能避免剽窃之嫌(除非经典名著,允许有数个不同阐释、不同表现风格的译本)。我决定先找一本原文书看看。我在国外有几个渠道为我购买书籍。我分别写了几封信,柏林的老友穆海南先生(ReinerMuller,他同他的夫人梅薏华女士在上一世纪60年代前后在北京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来都成了中国文化专家,两人分别译了丛维熙、张洁等的大量作品)首先为我探询到柏林国家图书馆有这本书的馆藏,只是被编为善本书,既不许复印,更不能外借。穆海南坚持努力,终于在一家旧书店的售书目录中寻到此书,柏林“工团主义者”书店1928年版,薄薄的一本小书,售价80欧元。王瑞智先生不惜重资把书购下,前提是我必须把它从德文翻译过来。我答应了。去年春夏之交,非典在我国肆虐,我闷守斗室,把从德国寄来的《六人》又反复读了两遍,再次受到触动。我为自己重译开脱的理由是,巴金老人是从英文翻译的,与原文比,多了一层隔阂。经过我对照,英文译本同原著多少有些差异和脱落。另外,经过50余年的社会变迁,我们的语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的译文自然要以巴老的译本作借鉴。如果我能细心推敲,吸收巴老的长处,再撷取(或直言为抄袭)大师译本中某些文字精华,或许我的译文会更精确些,也许会更明快些。我是个矮子,但是矮子如果站在巨人肩上,便也能高出巨人一头。巴老的高尚人格和文学成就都是我非常景仰的。我虽然已年过80,但在文学翻译上,永远是我国翻译界几位老将率领的队伍中的一名小兵。我翻译《六人》自2003年5月开始,9月底完成。如果我的翻译能得到读者认可,首先要归功于巴老半世纪前的开创性选题和他首译的基础。 傅惟慈 2004年2月
鲁多尔夫·洛克尔(1873—1958),德国思想家、理论家、作家,工团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六人》是其唯一的文学作品,却具有国际性的深远影响。
《六人》讲述了六个人的故事。他们不是芸芸众生中六个普通人,而是特立独行、有各自精神追求的世界性人物。除了僧侣梅达尔都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主角)和游吟诗人阿夫特尔丁根(德国诗人诺瓦利斯同名小说主人公)以外,另四个人浮士德博士、唐·璜、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和骑士堂‘吉诃德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作者借重塑这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探讨的是人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重大问题。《六人》的英译者将这本书比作一部交响乐,开篇是一个介绍主题的序曲,六个故事是六个乐章,结尾是一首欢欣、和谐的终曲。在终曲中,作者洛克尔用嘹亮的声音唱出心声——他的革命宣言。所有的人,尽管思想不同、道路各异,都须抛弃“孤军奋战”,须与他人携手共进,才能最终实现每个人的才智都有机会发展的“大同世界”:“新国土的大门打开了。新人类踏上崭新的土地,欢乐的歌声从天空飘来,响彻寰宇。”
翻一遍《六人》,常常会被洛克尔的思想火花击中。我们阅读的不是一本消闲解闷的故事集,而是一位大智者和大勇者充满哲理、剖肝沥胆的肺腑之言。
鲁多尔夫·洛克尔(1873—1958),德国思想家、理论家、作家,工团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六人》是其唯一的文学作品,却具有国际性的深远影响。
第一条路
第二条路
第三条路
第四条路
第五条路
第六条路
觉醒
这座城市静静地憩息在坡度平缓的群山中。古老的雉堞被落日的金色光辉映得通红。大街小巷深锁在塔楼高耸的宽厚城墙里。这些街道纵横交错、杂乱无章,有如迷宫。每一条小巷仿佛都暗藏着某种秘密。对于陌生的来客来说,想要破解这种秘密是极其困难的。在幽暗的角落里,在尖顶山墙的老宅的灰色悬楼下,隐伏着早已被时间遗忘的陈年往事。 市场上古老的井泉仍如既往,低声鸣溅着。寂静的广场——如今它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弃了——笼罩在一座古老教堂投掷下的巨大阴影里。只有一个枯槁、瘦小的母亲正孤独地站在井泉旁边;她在追思那一去不复返的消逝岁月。 春天突然降临大地,漫长冬日的严酷专政一下子被推翻了。阳光灿烂的天空和乍放新绿的草地、河谷,在复活节最初降临的日子里,把人们吸引到郊外去。欢乐的人群自由自在地在明媚的、暖洋洋的春光里跳跃、游荡;春日的艳阳把所有那些使人们心灵冻结住的东西融化了。年轻的和年老的,大人和孩子,所有的人今天都走到野外来,他们要把蒙住自己灵魂的灰尘抖掉,要让别人看到,灰暗、单调的阴郁冬日并没有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害。 暮色逐渐降临,温暖的空气里响起庄严肃穆的钟声,提醒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回家去了。于是欢乐的人群带着花朵和绿叶编织的花束拥进城门,空中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转瞬间,古老的街巷中充满人群喧笑和话语声。人人舒适、安详,心情愉快,悠闲地向各自家中走去。等到暮色越来越深的时候,街头巷尾的喧闹声也逐渐安静下来。 落日的余晖早已消失,温暖的春夜用它的羽翼无声地覆盖上寂无人迹的街道,只有月亮照耀着这座城市,发出奇异的闪光。 一扇扇小窗户里的灯光渐次熄灭了。在这寂静的暗夜里,只有个别人家还闪烁着孤寂的光亮。也许那一家人正有人生病,在痛苦中挣扎;也说不定人已垂死,正把自己疲倦的灵魂交付给上帝。 一幢幢沉睡的房屋笼罩在深沉、肃穆的宁静里,只有大教堂古钟的庄严钟声和守夜人警觉的号角时而打破了夜空的寂静。 在这座沉睡的城市中心有一块稍微隆起一些的高地,高地上伫立着一座壮丽的老屋,同四周的房子比起来,它显得更加奇特,更加古老。这座房子的顶层是一间塔楼似的屋子,在屋子的哥特式窄窗前坐着一个白发苍苍、长须飘拂的老人。他正神情呆滞地望着窗外远处,目光越过了在月光下闪烁着绿辉的一幢幢老房的屋脊。 屋子正中摆着-一张笨重的橡木书案,书案上凌乱地堆集着书籍、文稿。沿着色彩褪尽的四壁是长长的条案,案子上摆着稀奇古怪的标本和形状奇特的仪器。一盏极富艺术性的油灯射出的光线非常微弱,无法照亮室内幽暗的角落。 老人姿态疲惫地用手拂了拂遮住前额的头发,沉思地喃喃自语: “现在一切又像坟墓似的静寂了。在进入梦乡的人们的头顶上亘古至今仍然覆盖无边无际的穹苍,数不尽的星球按照自己的轨道不停地运转。——心境平和、不被噩梦惊扰的睡眠是多么幸福啊!有谁能享受这种酣睡呢?生活中只关注眼前的一些小小需求,从不想搭建通往永恒的桥梁,这样的人真有福气!造物主没有赋予他们争强斗胜的性格,要使他们失去心理平衡并不容易。因此他们也不会受到难忍难熬的折磨,免遭欲求难达之苦。只有个别人才备受煎熬,欲望像只小虫始终咬着他们心灵不放。 “如今又到了这样一个时节:深奥莫测的大自然正处于‘再生’的阵痛中,新生命正从千百万源泉中以纷繁的新形体进发出来,我的欲求像是蕴积在血液中的慢性毒药,也开始蠢动了。直待春季缓缓过去,夏秋两季也悄然消逝,严寒凛冽的冬日重又把万物裹在它的尸衣里。那时这一陈旧的游戏才又重新开始。但是谁能探知这一永恒的成长与消逝的奥妙意义呢?生与死这样奇怪地彼此交织着,每一次终结永远孕育着新生? “在事物衍化的大循环中,死亡真的是终结呢,还是仅仅是一个新的开端?抑或同时是终结和开始?已经过去的和即将产生的,二者的分界线究竟在哪里?宇宙万物从何而生?终极根源又是什么? “我越是研究这一幽暗的奥秘,越感觉自己不了解自己。我对自身存在有一种神秘的恐惧感;它形体俱存,却有如一个谜,正像无限空间的沉默无言的永恒一样,使我望而生畏。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将走向何处?当我母亲因为准备诞生一个新生命而身怀六甲之前,难道我就已经存在了吗?有一天,当我存在的最后的火花像熄灭的火焰一样最终暗淡下去以后,我继续存在吗? “我们身上带着那么多奥秘、莫解的东西,深藏在我们灵魂深处,从来不浮现到表面显露出来。我们彼此述说一些日常琐事、微不足道的烦心事和极其偶然享受到的一点喜悦,但是我们谈得都不深,几乎像是无意识摆出来的一个机械性姿势,深藏在心坎里的东西是不肯表露出来的,它们喑哑地、神秘地埋在灵魂深处,那里,幽暗的原始力量默默地反复循环,从不暴露到光天化日之下。 “是的,沉睡在心灵最深处的是那些沉重的、陌生的东西。每一次,当一个半吞半吐的声音无意中从肺腑里冒出来,当紧闭的双唇奋力想说出话语时,那深藏不露的思想总是被卡在喉咙里。另外,在我们心灵深处还有一堵根深蒂固的高墙,那是我们在彼此之间、在人与人之间树立起来的。我们自身的无比孤独和无名渴望只能在高墙的阴影里彳亍独行。最隐秘的、埋藏最深的东西从来不向我们显示;它们对外部也是躲躲闪闪,避之惟恐不及。即使在两性炽燃的烈火中,肉体同肉体颤抖着彼此依偎,两个灵魂在眩晕的激情中似乎已经融化到一起,也总是有某一陌生的东西隐伏在感情背后,默默地窥伺着,以防把每一句话说出口,叫最深的、最令人畏惧的欲念得到满足。甚至在爱情浸沉在最高潮的时候,思想深处仍然有一个带威胁性的谜样的东西在半睡半醒地监视着。谁知道那是什么呢? “确实如此。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去看看造物主的作坊,了解一下万物的开始和终结,我们就会明白,在环绕着我头脑的那道墙壁后面究竟藏着什么了。不然的话,我们迟钝的思想只是在墙壁中狭小的空问里东突西撞,总有一个我们从未意识到的东西躲藏在暗处。如果有这种机会,生命的意义就不再是一本未开启的书本了。——咳!这种苦思苦想什么用?我们只不过是些渺小可怜的人,思想只能盯住事物的外相。当我们自以为明白了事物真相的时候,实际上仍然是最愚昧无知的。 “多少这样令人忐忑不安的漫漫长夜中,我坐在凄冷的屋子里,困顿的脑子里反复思考有关宇宙万物的各种问题,一直希望把事情搞出个头绪,叫自己从痛苦折磨中解脱出来。 “我能获得解脱吗?啊,仁慈的圣处女啊,你是圣洁的,万人为你祝福,你在天上上帝宝座左右翱翔。救世主从你的圣体中诞生,把世人从罪孽中解救出来。但是拯救我的救世主却好像并未诞生,因为没有人救助我,熄灭我胸中燃烧着的热切渴望的烈火。 “啊!把一个人从微小的罪恶中解救出来倒是易事,困难的是解除他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这些错乱的思想蜷伏在黑暗的深渊边上。不停地呼喊着要求认知宇宙。这一渴望得到启示的巨大索求,一直在隐暗的痛苦中束手无策地煎熬自己,难道我真有一天获得解救吗? ……
无
六个人,其实我都没怎么细读过,看完后,让我有想去读那几本著作的冲动
很赞的书
最爱的文学著作之一,借出去都收不回来,害我又买了几次~
上海译文的,没的说,买来就是收藏用的
从图书馆里看到的,看了之后一直舍不得还,借了很多次,最后自己有时间才买了。个人很喜欢这本书,觉得作者从特别的角度去写,很特别。值得看。
挺喜欢书的内容
同学买的,说很不错。
没功夫啊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
在书店看到后,一直想买。挺期待的一本书。质量不错,就是发货速度太慢
喜欢,值得一买
书还不错印刷很好
书不错,精装,拿在手上手感很好,慢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