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策略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
2011-3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颖频
319
无
《学人论丛:交际策略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交际策略对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交际策略的具体分类;然后对所收集的中国学生德语口语交际语料进行分析,研究他们遇到交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不足;最后在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策略能力和德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本课题是一个集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课题,也是涉及交际能力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应用语言学、语际语用学、话语分析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课题。
王颖频,留德博士,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9年生于江苏吴江;199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199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并获硕士学位,同年起在同济大学任教;2004年获得艾伯特基金会奖学金去德国攻博,2007年获得汉堡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历年来发表论著40多项,包括德文专著1部、学术论文20多篇、2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册主编)及其他教材教辅若干。
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交际策略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2.1 交际能力与策略能力2.1.1 交际能力学说的发展及其内涵2.1.1.1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2.1.1.2 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理论2.1.1.3 巴克曼和帕尔默的交际语言能力学说2.1.1.4 小结2.1.2 交际策略和学习者语言2.1.2.1 过渡语假设和过渡语语用学2.1.2.2 学习者语言的语用特点2.1.3 影响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探讨2.2 外语交际策略研究2.2.1 交际策略的定义2.2.2 交际策略的分类2.2.3 交际策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2.2.4 影响交际策略使用的因素2.3 国内外语交际策略研究的现状2.4 小结第三章 实证研究的实施3.1 研究方案和研究问题3.2 数据的采集3.2.1 交际任务的选择因素3.2.2 交际任务、受试者和数据采集3.2.3 数据和转写体系3.2.4 对于数据的说明3.3 数据分析范畴第四章 数据分析4.1 实证研究1:中国学习者在德语交际中对交际策略的使用4.1.1 自己有理解问题4.1.1.1 目的语数据4.1.1.2 学习者数据14.1.1.3 学习者数据24.1.1.4 母语数据……第五章 回顾、总结与展望附录
首先,产出性活动迫使学习者根据新的交际情景的需要将储入的语言材料和知识进行重新组织,然后将意义通过合适的形式用说、写、译这些口语或书面语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尝试在交际过程中会得到检验,事实上,二语习得就是一个对目的语不断作出假设并对此不断进行检验、修正和改善的过程。如果语言表达顺利地促进了交际,说明表达正确,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运用便得到了证实;若交际不顺利,则显示表达有误,必须纠正或调整。这样,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被激活,并得到了深化和重新组合。其次,当学习者用掌握得还不确定或不熟练的目的语进行语言产出活动而发现心中所想表达的和自己所能表达的两者之间有差距时,便急切地想知道该如何改善自己的表达,这就自然而然激起了学习者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这个时候如果有合适的语言材料得以输入,有新词汇、新句型或新知识被引入,必能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和加倍的兴趣,从而使新的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吸收过程变得积极而容易,并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就是所谓的“学中用、用中学”。所以,输出不光能操练、强化已有知识,提高学习者目的语语言的流利程度;还能检验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运用,促使其注意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更能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注意和吸收,使学习者过渡语在形式上更具准确性和丰富性,在语用上更加得体。成功的二语学习者通常会积极地寻找一切可能性来主动地运用目的语。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