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迫害狂
2013-2
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霍华德·雅各布森
张琼
无
四点人人皆宜,无论是妻子、丈夫、情人。 四点:当城市的时间在它的轴线上颤抖,当白昼尚未耗尽,夜的车轮正要启程。 交接时刻,马略就是这么认为的。 马略很愤世嫉俗,他认为物竞天择揭示了上帝的虚伪,而人性则戳穿了自然选择的谎言。对自己,马略不再有重任在肩的期盼,他甚至不相信所谓的现代人类的最后使命,即令人痴迷、无度、不合时宜、赴汤蹈火的爱情。马略自认为已超脱惊喜或失落,对任何人,甚至对自己都不抱期望。他悲痛欲绝过,已然心死。 那时马略三十五岁,不过他的外表和声音都很显老,高个子,身形令人恐慌,脸部呈现出生态大灾难,两眼仿如亚特兰蒂斯的失落之城,双颊枯槁,嘴巴就像凄凉干枯的河床。女人们觉得他这长相很有魅力,误以为他本人也有这种捉摸不定的特性。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本人各方面都与他截然相反。我就是他认为这世上已经绝迹的痴迷情种。我是爱火焚心的人。 现在我俩都是原教旨主义者,无论我们是信徒还是无神论者。反正,人总得虔诚。马略膜拜于怀疑论的圣坛,而我则臣服于爱欲的祭坛,信仰不同而已。 据说信仰能令人坚强。我的信仰则属另类,我怀有信仰,是为了让自己脆弱。爱情是自我折磨,我在软弱中发现了自己的独特。 总之,那是四点,交接时刻。这观点过于放浪,一想到马略如此理解,我差点背过气去。 至于谁来交接,交接什么,即便真能解答这个问题,只言片语也说不明白。一则猥亵的协约,其妙处在于,它具有人人皆宜的某样东西。 无论是妻子、情人、丈夫。 我就是那个丈夫。
2010年布克奖得主霍华德•雅各布森的情爱经典
一首充满情欲和邪恶的爱情变奏曲
《爱情迫害狂》是一部赤裸裸的、令人魂牵梦萦且坚定果敢的作品。书中对性妄想的描写悚人、纠结,可到最后却又触动心弦。这是部独具匠心的作品。
——哈罗德•品特(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费利克斯称自己是个快乐的男人,而他的妻子玛莉莎却红杏出墙。他声称,所有的丈夫私底下都希望妻子不忠。“男人一旦爱上了女人,无不想象着她被别人拥抱。”自从冒出这样的念头,费利克斯一时一刻都不得安宁,直到玛莉莎遇到了马略……
一个沦为嫉妒奴隶的丈夫,一个落落寡欢的妻子,还有一个天生的痴迷情种;在爱欲的祭坛上,他们将如何膜拜各自的爱情信仰?
作者:(英)霍华德·雅各布森 译者:张琼霍华德·雅各布森,英国犹太裔小说家、专栏作家以及电台主持人。雅各布森曾在悉尼大学授课三年,回到英国后,在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任教。其主要作品有:《强大的华尔泽》、《此刻谁抱歉?》、《卡鲁奇之夜》(入围2006年布克奖长名单)、《爱情迫害狂》等。2010年凭喜剧小说《芬克勒问题》摘得布克奖。雅各布森最擅长描写犹太裔英国人的困境,并以此题材创作喜剧小说而出名,他的写作风格睿智幽默,辛辣讽刺,自诩为“犹太裔的简·奥斯丁。”
正文
爱折磨着我。 我分不清文学和生活。在故事里,我过早而大量地阅读着痛苦,不由自主地被痛苦吸引:少年维特和年长些的阿列克谢·亚力山山德罗维奇·卡列宁的痛苦,于连·索莱尔那伤痕累累孩子气的刺头脾气,还有安妮-艾略特深沉的、女性的、多思的忧伤。然而,我觉得生活中的痛苦并没什么不同。我天生就是相思情种,不计回报、高度紧张、嫉妒成性,还没等倾心的人出现,就病态而迫不及待地想把心早早交出去。 我也会被拒绝,像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憔悴不堪,对此我深信不疑。 第一个真正可算是我女友的姑娘,第一个可以允许我与她手指交缠的女孩,在我第二次约她出来时就背叛了我。当时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两个半小时后她就跟别人走了。当时似乎只有她和我两人坐在黑暗中,我从未放开过她的手,她究竟是怎样,在哪里发现那男人的?不管她在哪里遇到他,黑灯瞎火的她到底看中了他哪一点呢?为什么她要他不要我了?我究竟缺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才使她移情别恋,如此绝情的呢?这一切我统统不明白。我那时十五岁,跟她一般大。她有一头瀑布般的乌发,长着一双占卜者才有的眼睛,还有细长的棕色手臂,我觉得自己曾被那双臂拥抱过两次。她有过接吻的经历,可我没有。她居然是教师家庭的孩子,父亲在皇家音乐学院教大提琴。她还说很乐意教我怎么接吻。可现在,莫名其妙的,她却更乐意去教别的小男生接吻了。 好几个星期,我放学后就站在她家屋外,幻想她会心软,会觉得自己错了,一旦和我谈话或看到我,就不再糊涂了,可是,她没有露脸,甚至都没在窗口探一下头。我都盼着她父亲能出面。身为大提琴教师,他肯定能理解我的忧伤。然而他也没出现。最后,有个女孩从屋里走出来,我猜那是费丝的姐姐,她对我说了实情,“费丝说她正和马丁交往,她说拜托了请你回家,别再缠她了。” 我放下书包,一副要永远扎根的架势。我到底想干吗?希望土地开裂收我进去?让费丝的姐姐把话收回去?难道看一眼马丁我就能明白自己究竟缺了什么? 她姐姐准是被我这痴情欲绝的样子感动了,连语调都温和了不少,“世事难料,你得挺过去。” 我挺不过去。理智告诉我,失去费丝的痛苦,和在仅有的两次约会中我对她的感情,以及这期间我的思念,完全不成比例。但理智是没用的,什么都平复不了我的嫉妒。我开始将她的美丽理想化:她的手臂变得更加修长,她的那些吻当初不过是试探性的,还尽碰撞我的牙齿,此时却成了深入的探索,仿佛大海般深不可测,令我有溺水的绝望感,只不过现在另有人在其中畅游,而我却在失落中沉沦。我吃不下东西,荒废学业,头痛难忍,觉得自己很凶残,不是对费丝和马丁,是对自己残忍。要是我身上多些个女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这事就不会发生了。现在再怎么求这些神秘元素也为时已晚,付诸实践也没救了。 我触碰自己内心的痛苦,不停探究、打磨,直到身体和心灵之间的那层皮肤被磨穿。我想念的是费丝吗?还是那个两度被她可爱的双臂环绕时的自己?我伤痛的源头究竟何在?是在我那些还未开始就被偷去的吻中?或是在她选择马丁所带来的羞辱中?她到底看中了他什么?我缺的又是什么呢?是什么,是什么,什么……? 从此我变得谨慎,尽管我从没想过还有从此。我再也不愿让人受到我曾有的伤痛,和谁一同进的影院,就一定不能和别人一起出来,绝不让对方觉得我更愿吻别人。如何克服嫉妒成了我一生的功课,还要学着接受我爱的人也许不爱我,承受她的吻投向他人,学习如何面对被抛弃,明白别人不爱,而且也不会爱上自己,知道自己被抛弃,不是因为自身没价值,而是因为成了另两个人幸福的绊脚石。我得学会永远忍受落单的孤独,好让别人能永远相守。 “你知道我的格言,”父亲吞云吐雾着说,“就算你错过一班车,永远会有下一班。” 他厌倦了我的哭泣。坦白直说,我也很讨厌他。 “如果你被前一班车撞了,下一班还有啥用?”我回他。 他耸耸肩,“你会伤几根筋骨,”他说,“仅此而已。” “只是筋骨吗!” 母亲更有同情心,虽然也帮不上什么忙。我没去她的房间,打我记事开始那里就是她私下伤心的地方,因为她也被抛弃了。可是,有天早上她走到我身旁,当时我正沮丧而僵硬地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沉溺在忧伤里,这痛苦渐渐聚积并驻扎在我体内,像滚烫的裹着蜂蜜的强酸的熔浆之流,带着骗人的甜蜜,流经我的血管。 “难道总是这样吗?”我问她。 “背叛?” “爱情。” 她思索了片刻,拉着织锦袍子裹住身体。我母亲总是一副来自未来世纪的样子,好像被时间抛弃在此,“我多希望能告诉你不是这样的,”她说,“好在你还会遇到别人,然后会忘掉这次的事情。” “就是说事情还会发生?” 她抚摸我的手。在形势不当或受到阻碍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家传达异乎寻常的温暖的方式。“你也许会交好运的,”她说,“这事也许不会再有了。” “那究竟怎样才不会再有了呢?” “你今后要学着少爱一点,至少投入得少一些。” “难道那样就是爱吗?” “啊,这可,”她努力振作起精神来,“可是个难题喽。” 我那时只有十五岁上下,可我知道这难题的答案。如果你想爱——这可是我唯一的渴望——你就得全心接受爱的各种病症和副作用:对背叛的恐惧,这可毫不亚于对死亡的恐惧;深入骨髓的嫉妒;对失落无时无刻的焦虑,而且对此你再怎么信任也无济于事的。失落,失落与获得如影相随,就像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往复。爱恋不仅要等待失落,而且是为失落而生,这也是我在自己喜爱的书本上读来的,此刻,我已经在生活中验证,并得到了肯定。人们为了失落而恋爱,爱得越多,失落得越多。恐惧和嫉妒并非爱的偶然,它们就是爱。 熔浆之流在我体内奔涌,仿佛已经找到了路径,不会再离我而去。 有些东西能对我不离不弃,这是好事。 P8-12
《爱情迫害狂》是2010年布克奖得主霍华德·雅各布森的情爱经典,演奏了一首充满情欲和邪恶的爱情变奏曲。 《爱情迫害狂》是一部赤裸裸的、令人魂牵梦萦且坚定果敢的作品。书中对性妄想的描写悚人、纠结,可到最后却又触动心弦。这是部独具匠心的作品。
无
一下买了好几本书,最看好这一本。
一部充满诱惑与偷窥的奇特爱情小说。作者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畸形的爱情心理,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