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956:百花时代

洪子诚 山东教育
出版时间:

1998-1  

出版社:

山东教育  

作者:

洪子诚  

页数:

29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56百花时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56百花时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书籍目录

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总序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简短的前言一、“百花运动”与当代文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域外的形势及其影响——方针的实施——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解冻”现象——心灵的“开放”二、“规范”的调整与质疑“万象更新”:当代文坛新格局——一个尴尬的话题——电影的锣鼓——“心计很深”的三篇文章——谁有资格批评“教条主义”——“尾巴翘得比旗杆还高三、“干预生活”的理论和创作“于预生活”的创作主张——对“灵魂锈损”的警示——“侦察兵式”的特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修改——“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四.《人民文学》和《文艺报》1956年的文学期刊——《人民文学》的革新——《文艺报》的编委会——另一场风雨——退却的另一方式——“放心”和“容忍五、“广阔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质疑——保卫“社会主义文学”——左翼文坛的“陈旧话题”——“真实性”的话语——“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六、历史的“清算”奇怪的现象——“丁、陈反党小集团”——“辩_IE”与“反击”——“历史”的梦魇——“不斗争你,群众是不服的——《鲁迅全集》的一条注释——《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七、“胜利者”的悲剧可能是互相的误解——激进思潮的崛起——派别之间——周扬等的“退却”年表(1954~1960)参考文献后记:续“简短的前言”

章节摘录

  在50年代,中国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质疑,似乎比他们的“老师”更要大胆。这是因为,这一方法毕竟不是诞生于中国(后来,毛泽东便用另一口号“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加以取代)。如前面已提到的,和国际上的修正主义思潮相呼应,“第一个出来赶浪头的是秦兆阳”⑩。秦兆阳认为,在中国,对文学事业形成的教条主义束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错误或片面的解释,一是对毛泽东的《讲话》的庸俗化的理解,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中,在“完全同意”地征引_『西蒙诺夫对“定义”的批评后,他又对“这一定义的不合理性”作了几点补充。在他看来,有关这一方法的“定义”是如此含糊不清,这一定义自“确立”以来,又“从来还没有人对它作出最确切最完善的解释,常常是昨天还被认为是很正确的解释,今天又被人推翻”,而且,“对于今天资本主义世界里某些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以及中国五四以后的某些作品,人们都很难说明它们是哪一类现实主义作品”。这种分类既是人为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它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而秦兆阳认为,现实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对于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追求)则是一个不变的“基本的大前提”,那么,“想从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容特点上将新旧两个时代的文学划分出一条绝对的界线来,是有困难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956:百花时代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