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数码摄影创意

于峰 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

于峰  

页数:

96  

前言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三种文盲的概念。他预言: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肓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社会,随着摄影、电影、电视、录像及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以影像文化为代表的数字影像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标志。影像艺术与影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直至现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加之现在异军突起的三维动画,以图像、影像为丰体的视觉文化正逐渐挑战并取代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数字影像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既然数字影像文化的米临已是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么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艰巨的课题。同前,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把数字影像艺术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课程,有的学院已设置了数字影像艺术专业,但教材的缺乏和教程的不系统化却严重得影响了教学质最。在此大环境下,《数字设计艺术教材系列》应运而生。本教材丛书的编委们都是多年从事于数字影像艺术教育前沿的教育家和理论家,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数字影像发展的敏锐嗅觉,共同探索数字影像艺术未来的发展。经过他们长期不懈地努力,终于创作完成了这一系列教材从书。本教材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严谨的科学态度,把握住了数字影像艺术发展的脉搏,是高校进行数字影像教学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和工具书。本教材从书把摄影、数字影像、动画及影视美术等前沿学科作为重点,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闸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优秀作品的创作构思与实际操作,在高校的数字影像教育中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当然,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之处,诚望各位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影像艺术与影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直至现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加之现在异军突起的三维动画,以图像、影像为丰体的视觉文化正逐渐挑战并取代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数字影像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作者简介

于峰,1969年7月生于山东济南,1992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1992年至今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摄影,设计教学,摄报影作品入选《中国摄影家年鉴》《中国人体摄影年鉴》《中韩摄影家交流展》,编辑出版《那山、那水、那云》摄影画册,设计作曲入选《中国设计年鉴》,标志设计获中国之星奖。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数字摄影第一节 数码相机与数码摄影系统第二节 数码影像的处理第三节 数码影像的拍摄原理第三章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美学特征和形式法则第一节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美学特征第二节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的形式法则第四章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的思维方式第一节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第二节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的思维形式第五章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的表现形式第一节 写实表现法第二节 特征表现法第三节 合理夸张法第四节 对比表现法第五节 以点代面法第六节 潜入幽默法第七节 联想运用法第八节 相似比喻法第九节 以情拟物法第十节 悬念布阵法第十一节 幻想表现法第十二节 奇趣模仿法第十三节 连续系列法第四节 动与静展现法第五节 多元化与多层次空间法第六章 数字摄影视觉创意的拍摄第一节 拍摄前注意设定好相机的参数第二节 尽量使用最高分辨率进行拍摄第三节 正确运用光照条件第四节 慎用闪光灯第五节 色温的调节第六节 下载并保存第七节 修饰原始图像第八节 进行数字创意应用第九节 照片打印技巧第十节 携带好备用附件第十一节 扫描仪的使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给我们的数字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新思考。利用数字化的视觉表现语言传递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鸣。从而推进了数字设计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本书从数字相机到视觉摄影创意旨在探讨摄影创意作品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意角度,以及创意思维在数字设计艺术教学中的运用。感谢在此书出版中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山东美术出版社的杨之鹏老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徐思民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系的全体老师,还有我的家人,没有他们长期的支持、耐心与宽容就没有此书的出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数码摄影创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